第三章
壮族先民族称的演变及分布与人口
族称有自称和他称两种,本章所指的是他称,即其他民族对某个民族的称呼。西瓯、骆越、俚、僚等族称的出现,并不是甲称完了,接着是乙称,然后是丙称,最后是丁称。实际上有些族称是在某个历史时期同时出现的,如西瓯、骆越在一段时间里同时出现,骆越和俚在另一段时间同时出现,后来俚僚曾一度同时出现并连用。这种交错并用的情况,是古人对民族认识的差异所致。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在变动着,人们的认识也在变化着。古时没有人口的民族成份统计,我们只能从某些记载来进行估算。
第一节壮族先民族称的演变与分布区域的变化
西瓯人:秦始皇用兵岭南,首先遇到的顽强的对手是西瓯人。
秦朝以50万大军分5路出兵岭南,其他4路进军顺利,唯有从谭城岭挺进的一路,在桂林附近遇到西瓯人的顽强抵抗,“杀西呕(与瓯同)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西瓯人能与数十万秦军相对抗,表明西瓯的人口相当众多;西瓯人使秦军伤亡数十万,还击毙秦军将领尉屠睢,表明西瓯人的战斗力很强。古时地广人稀,西瓯人的分布面必然很广。
《 汉书》卷95《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记载说;“陆贾至,南粤工恐,乃顿首谢,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于是下令国中曰:… … 且南方卑湿,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众半赢,南面称王;东有闽粤,其众数千人,亦称王。西北有长沙,其半蛮夷,亦称王。”南越王赵佗居住广州,其西面指的是广东西部和广西。此说与上引《淮南子》所载相符。
《 旧唐书》 卷37《 地理志》 载:“义山(今广西贵港市西北),古西贩所居。秦置桂林郡,汉为郁林郡,唐置党州。”“党州(今广西玉林市)下,古西瓯所居。秦置桂林郡,汉为郁林郡,唐置党州。”(舆地广记》卷37下载:“茂名县,西瓯之地,后置茂名县,属高兴郡。”“下郁林州,古蛮夷之地,春秋战国为西瓯,秦立桂林郡,后为南越尉赵佗所并。”
西瓯人首先是与秦始皇的军队对抗,时为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至赵佗建立南越国时期(公元前204--前111年),西瓯人仍在岭南一带活动。三国以后,史籍再没有记载西瓯人的情况。仅从历史文献的记载看,西瓯人的出现长达400多年。如将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记载结合起来看,西瓯人在历史舞台上存在约700年,活动在岭南、岭北一带。
骆越人:《史记》卷113《南越尉佗列传》载:“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这里所说的骆,即骆越。但首先明确讲骆越的是《汉书》卷64《贾捐之传》,珠崖(今海南省境内)“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东汉建武“十六年(40年),交阯女子征侧及其妹贰反,攻郡。征侧者,麓泠县雒将之女也……于是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之,凡略六十五城,自立为王。”“(马)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阯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建武初年,任延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又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旧唐书》卷4l(地理四》说:“宣化(今广西南宁),
(邕)州所治。汉岭方县地,属郁林郡。秦为桂林郡地。骏水在县北,本拜阿河,俗呼郁林江,即骆越水也,亦名温水,古骆越地也。”《舆地广记》 卷37载:“下横州(今广西横县),春秋战国为骆越之地,秦属桂林郡,汉属郁林、合浦二郡”。
概括说来,西瓯、骆越人集中居住在汉代的苍梧、郁林、合浦、交趾4 郡。
由以上引述的记载和考古发掘可知,南宁、横县、贵港、玉林、茂名一线为骆越与西瓯的分界线,今海南省、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广西的东南部,即现今茂名至南宁的铁路线以南,至越南的中部,为骆越人居住。此线以北,湖南长沙以南,湖南郴州、广东四会以西,至广西田东一带为西瓯人居住。
从历史文献看,骆越人在秦汉时活动于历史舞台,直至南北朝、隋朝、初唐,还称岭南的土著为越人、百越。(冯)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 冼夫人“帅百越酋长迎章昭达”,“岭南夷越数为反乱” 。在岭南的百越人,隋代是“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蜓,曰獽,曰俚,曰獠,曰竾,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祖先所谓百越是也。”,及至唐初“武德五年,(盎)始以地降,高祖析为高、罗、春、白、崖、澹、林、振八州,授盎上柱国高州总管,封越国公。”越国公这个衔头,是明显的民族与地域的称谓。
前述发掘新、旧石器时代人体骨骼化石,与现今壮族的人体骨骼比较,有相近之处,具有连续性。屈肢葬、二次葬在当今的壮族中还保持着。史书记载,这一带是百越人中的西瓯、骆越人住地。可见他们之间的衔接关系,也证明壮族先民早已在此居住。那么,壮族与越人,尤其是西瓯、骆越人有什么关系呢?
西瓯、骆越人的居住地与此后以及现今壮族的分布基本一致。历史上壮族先民虽然有迁徙现象,但基本上仍居住在这一带,只是族称有变化而已。
前引西瓯人“其众半赢”,颜师古注:“赢谓劣弱也”。壮族人属南方蒙古人种,其特征是个子矮小较瘦,与个子高大的北方人赵佗相比较,会出现这一悬殊。西瓯人的体质特征,与壮族的体质特征是相一致的。
越人有名无姓。秦始皇用兵岭南,秦军凿通灵渠后,杀了西瓯君译吁宋,译不是姓。现今广西贵港市的壮人称男性长者为译某某,“译”有祖父、公的意思,也可以用于男性长者,表示尊敬对方。壮族的姓是隋唐才在史籍中出现的。
越人有文身的习俗。唐代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后,写的一首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道: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贴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他在另一首《 柳州响氓》 的诗里,也提到柳州附近的人有文身的习俗。
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编撰的《皇清职贡图》记载并绘有壮人文身的习俗。清末以后,此俗才逐渐消失。
越人盛行鸡卜,壮人也有此俗。柳宗元的《柳州峒氓》诗中说: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答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用绿叶包饭去赶圩市,至今壮族还有此俗。
宋代范成大著《桂海虞衡志》载:“鸡卜,南人占法,以雄鸡雏,执其两足,焚香祷所占,扑鸡杀之,拔两股骨,净洗,线束之,以竹筵插束处,使两骨相背于筵端,执竹再祝。”
鸡卜之俗,延至今日壮族民间仍存在。
越人居住干栏,《桂海虞衡志》:“民居苫茅为两重棚,谓之麻栏,以上自处,下蓄牛豕,棚上编竹为栈,但有一牛皮为因席。牛豕之秽,升闻栈碑,习惯之;亦以其地多虎狼,不尔则人畜俱不安。深广民居,亦多如此。”
至今,很多壮族地区仍保持着这种居住习俗。
通过上述古今民族的分布、体质形态、习俗诸方面的综合比较,可以确定壮族是由古代越人发展而来。顾炎武说:“瑶乃荆蛮,僮则旧越人也。”,在众多的越人种属之中,壮族乃渊源于西瓯、骆越人。
在史书上,几乎与出现西瓯、骆越族称的同时,还出现了蛮的族称。蛮字本无恶意,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后来词义的演变,成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有时蛮字单用,有时与夷字连用。《汉书》卷95《赵佗传》 载:“且南方卑湿,蛮夷中西有西瓯。”由于蛮包括的范围相当广,除壮族先民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为了加以区别,史书上往往又加上族称或地名的限制词,如汉代有乌浒蛮、合浦蛮等,清代还沿用,如蛮僮。蛮的称谓使用相当长久,达1800多年。西瓯、骆越是百越人,也是蛮夷。
俚:最早见于东汉时期,最初写作“里”,从三国开始,加“亻”偏旁,写成俚,此后一直沿用。古时,由于歧视少数民族,在族称上往往书写时加“犭”偏旁。虽然僮人的“语音尤不可晓’,但不加“犭”偏旁,这是一种很特殊的现象。
最早记载俚人的是《后汉书》卷86《南蛮传》:“建武十二年(36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封为归汉里君。至十六年(40年),交阯女子征侧及其妹贰反,攻郡……于是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之,凡略六十五城,自立为王。”征侧两姊妹是骆越人,骆将之女。起兵反汉,却得到俚人的响应,可见俚与骆越是同时出现的,俚与骆越的关系十分密切。
“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獽,曰俚,曰獠,曰竾,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其俗断发文身”,“贵州(今广西贵港市)连山数百里,皆俚人,即乌浒蛮”可见俚人与百越人、乌浒人的密切关系。
《 南州异物志》载:“广州南有理贼,在苍梧(今广西梧州一带)、郁林(今广西贵港市一带)、合浦、宁浦(今广西横县一带)、高凉(今广东阳江一带)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村各有常帅,无君主,恃在山险,自古及今”。
《 南越志》载;“桂州(今广西桂林一带)丰水县(今广西荔浦县),古缘藤,俚人以为布” 。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番州(今广东广州)总管赵讷贪虐,诸俚獠多亡叛……夫人(谯国夫人)亲载诏书,自称使者,历十余州,宣述上意,谕诸俚獠,所至皆降。” “开皇十七年(597年), 桂州(今广西桂林)俚帅李光仕作乱”。
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交州俚帅李佛子作乱,据越王故城,遣其兄子大权据龙编城(今越南河内)。”
“武德五年(622年)正月己酉,岭南俚首杨世略以循(今广东惠阳县)、潮(今广东潮安县)二州来降”。
“《十道志》曰:费州(今贵州思南县),涪川郡,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时属楚。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通样柯道,置群柯郡,其地属焉。江山阻远,为俚獠所居,多不臣附”。“浔州……《 郡国志》 曰:大宾县,汉布山县有糖牛与虵同穴,牛嗜盐。俚人以皮裹手涂盐,入穴探之,牛舐之出外,则不得入。”,南宋时,“钦(州)民有五种… … 三曰俚人,史称俚獠者是也”。
从上引历史记载可知,俚这个称谓使用于汉代至宋代的1200年间。俚人分布在广东潮安以西,广西桂林以南,贵州思南县以东,越南河内以北的辽阔地区。
乌浒:这一族称出现于东汉时期《礼记》称‘南方曰蛮,雕题交阯’。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其西有瞰人国……今乌浒人是也。”。汉“灵帝建宁三年(170年),郁林太守谷水以恩信招降乌浒人十余万内属,皆受冠带,开置七县”。 汉“光和元年(178年),交阯、合浦乌浒蛮反叛,招诱九真、日南,合数万人,攻没郡县。四年(181年),刺史朱儁击破之。”。光和四年(181年), “交阯乌浒蛮久为乱,牧守不能禁。”可见乌浒人的力量十分强大。
乌浒人的居住地,“万震曰:乌浒之地,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贤曰:乌浒,南方夷号也,…… 刘昫曰:贵州郁平县,汉郁林广郁县地,古西厦骆越所居,谷永招降乌浒,开置七县,即此也。杜佑曰:乌浒地在今南海郡之西南,安南府北朔宁郡管。”。“《 郡国志》云:阳朔县有夷人,名乌浒。在深山洞内,能织文布,以射翠取羽,割蚌取珠为业。”
合浦郡在今广西合浦县一带,郁林郡在今广西贵港市一带,交趾、九真、口南在今越南北部和中部。朔宁即今越南北宁。郁平县在今广西玉林市境内。广郁县也在广西玉林市境内。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到,乌浒人的分布,北自广西的阳朔县,南至越南北部和中部,西达广西横县,南宁市,东抵广西合浦县一带。三国以后,乌浒之称在史籍中消失,但唐代还偶有提及。今广西横县还有乌蛮滩、乌蛮藻的地名。
僚:这是一个使用较广泛的称谓,首先见于晋人张华著《博物志》 :“荆州极西南界至蜀,诸民曰獠子。”四川有“滇、潦、赘、僰” 。
僚的称谓出现以后,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指分布在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越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往往先是俚僚并用,后来夷僚、蛮僚、洞僚、山僚并称。晋人“裴渊《广州记》 曰:俚僚贵铜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方以为奇。”,“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 “五岭之南,人杂夷僚。”唐代在左江流域的黄少卿、黄少度领导的西原人民反抗唐王朝的斗争,使唐王朝十分震惊,“兵部侍郎韩愈建言:黄贼皆洞僚,无城郭,依山险各治生业,急别屯聚畏死。前日岂管经略使德不能绥怀,威不能临制,侵诈系缚,以致憾恨。”,宋代“蛮僚侬智高,闭形穴中,积年蓄锐兵,一日乘虚搏十余州”,“邕州僚户缘逋负没,妇女为佣者一千余人,悉奏还其家。”,元代“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静江(今广西桂林一带)、邕(今广西南宁一带)、柳(今广西柳州一带)诸郡僚为寇,命湖广行省督兵捕之。”。元泰定三年(1326年), “岑世兴及镇安路(今广西德保县)岑修文合山僚、角蛮六万余人为寇,命湖广、云南行省招谕之。”明代洪武九年(1376年),“广西宾州(今宾阳县)迁江县,象州武仙县、古逢等洞蛮僚作乱,诏发柳州、南宁、桂林等卫兵讨平之。”,至民国时期,有的著作仍沿用“獠”的称谓。
从以上引述可见,僚这个称谓使用于从晋至民国时期约1600 年间。
西瓯、骆越、蛮、乌浒、俚、僚等族称,在时间次序的先后上,大致如此,但并非都是上下衔接的关系,有的是交错并存的,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角度的不同,对民族的认识是有时代局限性的,不能完全把古代的某个民族与现代的某个民族完全、机械地等同,必须具体分析,例如骆越、蛮、乌浒、俚、僚,还会包括现今壮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甚至国外的某些民族。民族称谓的不同,是由于当时人们对这些民族认识的差异所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9 13:20:3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