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桂系时期壮族地区的教育
一、新桂系的教育方针
1924 年冬,新桂系在立足未稳,广西还未统一的情况下,便由省行政会议通过了《筹施广西全省义务教育程序案》,颁布了《广西省施行义务教育大纲》 和《 广西省执行义务教育标准》,规定凡年满6 周岁至12 周岁的男女学龄儿童都要接受义务教育。经费方面,“以各县、市、乡镇原有经费为基础,不敷分配时得酌量地方情形增加各项附加或酌收公益捐”,并“通令各县一律随附加征收粮赋二成作为义务教育经费”;在组织方面,规定“县知事、教育局局长对办理义务教育负有完全责任”,并进行考核。此外,县还成立“义务教育委员会”,指导义务教育的进行。
新桂系统一广西后不久,便确定了“首以恢复各地学校为急务” 的施政方针,拟定了《广西省今后教育改进方案》 ,确定了教育的改进原则,以及改进教育行政、学制、教育经费和特殊教育的具体方案。不论汉族地区还是壮族地区,一并按此方案实施。可知新桂系没有区别壮、汉族。《方案》规定教育经费的投入,省的最低限度值岁出20% ,各县市最低限度值为35% 。如不足,则由当地政府设法弥补,或收教育税充足。据1928 年度计,除增田赋三成,补助各县立中学及各县教育的70 万元不计外,由教育厅直接支出达240万元,占全省收入的10 % ,比当时全国的l.70 % 高出8个百分点。较之当时的日本(8.22 % )、英国(7.00 %)、意大利(6.66%)、法国(5.49%)还要高。由于教育经费的增加,1928 年创办了广西大学,1930年中学已增加到72 所,学生1.8 万人,比1925 年的0.36 万人增加了4 倍;小学1.07 万所。但壮族地区经济较落后,教育发展受到制约。如西隆、西林等县这时的小学仅有10来所,入学率不到20%。至1930 年办有初中的只有武宣、融县、宜山、柳城、都安、隆安、武鸣、上林、横县、永淳、邕宁、靖西等县,学校规模很小,较大的邕宁县立初中,也只有学生480名,教职员32 名。至于县立高中此时一所也没有。
从1931 年至1937 年是新桂系推进教育的新时期。1933 年5月发布《广西教育全稿》,称是“广西计划教育之开端”。其中就教育行政、国民基础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中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苗、瑶教育的实施纲领及进行程序都作了规定,提出教育要“循着本省施政方针,向着有利于本省政治、经济建设的方向前进”的方针。壮族地区的教育亦按此方针施行。
(一)在初等教育方面.政府于1933 年9 月即颁布了《 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五年计划》,1934 年10 月修订为《 六年计划大纲》,作为实施国民基础教育的根据。其主旨是以政治的力量为主,经济的力量及社会的力量为辅,限于6 年之内普及全省国民基础教育,然后以国民基础教育的力量促成本省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所谓“以政治的力量为主”,是要把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的任务落实到县、乡(镇)、村(街)各级地方政权,限期完成.并规定,乡(镇)长要兼任中心国民基础学校的校长,村(街)长要兼任国民基础学校的校长,把是否按时设校作为年终考绩内容,予以强化。这种规定,有力地推进了国民基础教育运动的开展。
(二)对于成人教育,要求:1.补充识字教育;2.推进民团训练;3.完善村(街)乡(镇)组织;4.促成合作运动。并要求这些工作的实施要以国民基础学校为中心机关统一策划。
(三)对经费的筹措主要依靠:1.拨发各县原有粮斌附加二成义务教育经费;2.拨用各县粮赋附加三成教育经费。
(四)对师资间题,尽先就师范学校毕业者、民团干部训练大队毕业生合格者、初中以上学校毕业生、现任小学教师资格而志愿服务者选用,或设法继续培植真能为国民基础教育服务者加以解决。
此外,还成立“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研究基础教育理论、方针、政策,编印教材,以培养教育骨千人才。1936 年元旦,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颁布了广西《 普及国民基础教育令》 和《 广西实施强迫教育办法》 ,规定凡足6 岁以上未足12 岁之男女学龄儿童及12 岁以上45 岁未满的失学之男女儿童和成人,一律免费强迫入学。逾期不来,处以3元以上罚金或罚劳工。新桂系推行其教育纲领,推动了国民基础教育的发展,1940 年已建有中心小学、国民基础学校共21571 所,学生达1587097 人,与其统治初的1932 年比,学校增加6744 所,学生增加986443 人。其中壮族聚居县增设的学校较多,详见下表。
县名
学校数
学生数
1933 年 1940 年
1933 年 1940 年
宜北
21 所
57 所
766 人 2389
人
天河
50 所
136 所
1808 人 11296 人
宜山
62 所
507 所
3191 人 28421 人
河池
98 所
125 所
3983 人 10225 人
忻城
33 所
159 所
1129 人
9632 人
来宾
53 所
134 所
2709 人 12962 人
象县
101 所
277 所
3527 人 16270 人
迁江
24 所
140 所
1217 人
9623 人
隆山
97 所
177 所
3908 人 13556 人
横县
225 所
460 所
13194 人 83360 人
宾阳
285 所
433 所
16917 人 22220 人
邕宁
215 所
267 所
28396 人 25053 人
上思
81 所
139 所
3017 人 11105 人
西隆
13 所
115 所
682 人
5389 人
西林
18 所
98 所
982 人
4499 人
凌云
77 所
122 所
3058 人
5675 人
凤山
23 所
94 所
656 人
3601 人
东兰
66 所
167 所
2205 人
7142 人
天保
162 所
169 所
7624 人 10024 人
靖西
170 所
445 所
12644 人 32022 人
雷平
68 所
123 所
3042 人 10465 人
万承
31 所
62 所
1799 人
3756 人
明江
21 所
58 所
1402 人
3660 人
镇边
69 所
127 所
3955 人 10245 人
左县
17 所
35 所
958 人
2786 人
崇善
47 所
80 所
2873 人
6032 人
成人的识字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至1938 年受教育的成人达1042397 人。
这个时期,对于中等教育也进行了改造。1934 年省政府实行《广西全省中等教育改造方案》 ,创设国民中学。由于借用美国的中学学制时间太长,故予改造,在“三三制”普通中学之外,另创立国民中学,学制为4 年,进行“二二分段”,前两年为前期,后两年为后期,念完前期只算结业,念完后期才算毕业。毕业才具有委为基层公务人员的资格。1942 年省政府重新颁布了《 广西国民中学办法大纲》 ,规定学制仍为4 年,但不分前、后期,学生读完3 年课程,即可以报考高级中学或其他中等学校,第四年根据当地需要,将学生分成地方自治组、国民师范组、农业推广组、合作事业组进行施教,毕业后具有委为小学教师或基层公务员资格。至1940 年有国民中学劝所,学生l 万人,约占中学生总数的1/3 。1946 年,又发展到77 所,学生2万多人。许多原没有中学的县,这时都有了中学。这时期对其它教育都有所改进。对高等教育,1936 年颁布了彭广西高等教育整理案》 ;对留学教育,1931 年公布了《 广西省留学国外学生奖学金暂行规程》,1934 年又公布了《广西省自费留学国外学生奖学金暂行规程》;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注重农业及改进本省原有工业为原则,制订了中等教育改造方案;对少数民族,1933 年公布了《 广西省特种教育实施方案》 。总之,这个时期,各级各类教育都有法可依,按计划进行。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日寇未侵入广西前,广西已成为西南抗战的支撑点,大批进步人士、著名学者如:沙千里、陈望道、千家驹、邹韬奋、费孝通、竺可桢、陶行知、黄炎培等,先后来到广西或作学术讲演,或指导办学,这对广西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大推动。在此情况下,新桂系对教育的实施方针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如重视职业技术教育,颁发了《广西省推进农工职业教育实施办法》,提出了职业学校必须由教育部门与生产部门或企业联办、合办等,规定了高级职业技术教育由省办、初级职业学校由县(市)办的原则。1942 年颁发了《 职业教育改进办法》 ,提出了以本省社会生活的需要为职业教育的原则,重点开办高级或初级农、工职业学校,以适应战时人民生活的需要。这样,使原来落后的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发展。1944 年全广西职业学校发展到22 所。在壮族聚居的柳州、南宁、百色都办有省立高级护士助产学校或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柳州还办有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有的县或企事业单位也办有一批初级的职校或短期职校班,专业除农、工、医、商外,还有统计、水文气象、电信、兽医、土木工程等。
抗战时期,对于中小学教育,要求继续推行国民基础教育,实行国民中学制.还强调要把“抗战建国”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937年10月公布了《广西省各级学校员生战时服务实施纲要》与《战时各县教育设施要项及考核标准》,1938年12月公布《 战时广西各县基础教育实施办法》等,作为战时国民基础教育实施之主要法规。
对于成人教育,1939年2月,省政府公布了《广西省成人教育年实施方案》 ,以动员民众抗战和贯彻政令为目的。成人教育班以突出抗战教育为主,编有《抗战讲话》、《抗战建国纲领》、《抗战宣传大纲》 等,还教唱《 义勇军进行曲》、《征兵歌》、《民团歌》、《保农乡》、《游击歌》、《打日本》等,体现了新桂系实施的抗战教育方针。
抗战胜利后,由于新桂系的反共反人民,同蒋介石一起发动内战,激起了广大人民的不满,青年学生纷纷举行罢课和游行,声讨反动统治者的罪行。新桂系为了杜绝学生的“不轨行为”,甚至在一些学校实行“五人联保”,严加管束。1948年又通过“培植优良学风案”,对进步师生进行思想禁锢和政治控制。但是,许多学校如宜山庆远中学,柳州龙城中学、忻城国民中学、思乐中学等许多学校的壮族学生纷纷参加中共领导下的地下斗争或参加游击队,进行武装斗争。
二、学校教育状况
1.小学教育
1933 年至1940 年间,广西大力普及国民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有很大发展。1940 年后小学复纳入全国教育轨道,到1949 年解放前夕,大体维持乡镇办中心小学,村街办国民学校的办学形式,壮族聚居的地方亦然。
1938 年至1943 年间,在校学生每年均有150 万人以上,为广西教育史上最多的时期。如1942年省教育厅在“教育施政概况”中说:“现在全省各中心校及国民学校学生,占学龄儿童总数53%强。其中各县强迫教育成绩,最高者占学龄儿童90%以上,最低者仅30% 。”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两次侵入广西,中、小学校舍、设备受到严重破坏。抗战结束后,桂系追随蒋介石打内战,小学经费紧张,学校设备简陋,教师生活艰苦,至解放前夕,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下降。1948年7月28日《广西日报》载:万承县失学青年及儿童约占70%以上;果德县失学青年及儿童在80%以上;西隆县全县人口9万余,受教育者仅占3.7% ;宜山县失学青年和儿童占60%;南丹县失学青年和儿童占66%。1949 年百色地区有人口165 万人,在校小学生为35911人,每万人中仅有小学在校生45人左右。
由于民国以来,师范教育一直未得到相应重视,小学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30 年代末至40 年代初,虽在壮族聚居的地方创办了天保、龙州、南武、柳庆师范,在武鸣等县创办了简易师范,但由于学校规模小,师范毕业生占不到当时小学教师.总数的10%。地处平原的壮族县,1941 年、1942 年、1943 年考核统计,不合格的教师分别为86%、75%、71% 。在山区县,几乎都是高小毕业生或高小肄业生担任教师,文化素质比较差。教师中女教师占的比例很小,如百色县,1947 年有女教师37 人,占教师总数的7 %。教师的生活待遇低,不安心于学校教学,从1948 年秋起,小学教师薪津改用稻谷支付,月支100 斤不等,由县统筹,不足者由学生交米补充。许多教师“衣不遮身,食不果腹”,无心于教学。
2.职业技术教育
1933 年广西取业学校只有3 所,一所是南宁省立第一妇女工读学校,招收14—35 岁因贫困而失学的妇女,学制为1 年,学习织布、制鞋、织袜、织毛巾、刺绣等实用技术;一所在梧州;一所在邕宁,学染织、机织技术。另外,省立女子中学一律不招普通班,改招职业班,省立第一女一子中学招商科和染织科各一班,第二、三、四女子中学各招一班幼儿师范班。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迟缓,主要是战乱频繁,政局动荡之缘故。30 年代后期和40 年代初期,广西陆续兴办一批职业学校。
抗战时期,职业学校有所发展。农业方面有省立平乐初级实用职业学校(1938 年),柳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40 年),省立南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44年);工业方面有省立桂林初级工业实用职业学校(1940年),省立桂林职业学校(1943 年),省立桂林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省立柳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 945 年),省立西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5 年);商业方面有省立桂林高级商业学校(1942 年),中华补习学校(1942 一1943 年);医药方面有天保省立医院附设助产护士学校(1939 年),百色省立医院附设助产护士学校(1941 年),省立桂林高级护士助产职业学校(1944 年),省立梧州高级护士助产职业学校,南宁高级中医职业学校。此外,还有私立安澜工业职业学校和香江平正高级商业职业学校。一些政府部门、工厂企业也开办各种职业技术训练班。县办的初级职业学校有4 所,其中一所在壮族聚居的上林县,1945 年创办,设农林、畜牧两个专业,共5个班,为地方培养了一些实用人才。职业技术学校的规模都小,培养的学生不多。1943 年是广西职业学校学生最多的一年,也仅有1713 名学生。省立职业学校虽面向全省招生,由县考送,但因招生人数少,又多分布在城市,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除天保和百色护士助产学校真正能招些壮族学生外,其他学校招收的壮族学生不多。
日本侵入广西,除百色护士助产学校外,其余职业学校都遭到破坏,桂林、柳州的职业学校基本被毁。抗战胜利后进行复员,但不久新桂系参与发动内战,对职业教育便实行调整、压缩、停止招生的方针,至解放前夕,广西实存职业学校16 所,仍以省办的多(l0所),县办的少(4 所),私立的更少(2 所)。在壮族地区的县份已没有职业学校。
专业设置。工业方面一般有:印刷、印染、纺织、土木、机械、电机等;农业方面一般有:种养、林业、兽医等。学制,30 年代,初级职业学校学制一般1—3 年,高级职业学校视招生对象的学历而定,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历者学习3 年,小学毕业或同等学历者学习5 一6 年。30 年代末至40 年代,初、高级职业学校一般为2 至3 年,短期班为半年至一年。办学形式以联办、合办为上,如护士助产职业学校与医院挂钩,农林职业学校一般与农场或农事试验场挂钩。
3.成人教育
1927 年省教育厅,通令各县开办平民学校,利用各地方学校课余教室,或日间或晚上教习2 小时,进行平民识字运动。课程设置“以读书、习字、珠算为正课,体育随意”,教材采用《 平民千字课本》,经费由各县支给。但多数县对办平民学校不重视,经费也不足。据民国十七年各县上报材料看,成立平民学校的“尚属寥寥”。
民众教育真正引起重视是在30 年代初。1931 年7 月,广西当局《厉行推广民众教育办法大纲》,利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兼办民众学校,规定16—40岁的失学青年及成人,须入民众学校接受识字训练和公民训练,确定从省、县教育经费中划出10—20%为民众教育经费,在经济不发达的壮族地区一般是结合民团训练进行,由省教育厅印发《民众基础读本》,教员由民团督练官充任,这就流于形式了。
1933 年广西开展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将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综合在国民基础学校统一办理,使义务教育与民众教育合二而一。1935 年3 月公布《广西国民基础学校办理通则》,规定16 周岁以上之男女失学成人,分别强迫入男女成人班,受6个月之基础教育。
1939年,广西省政府决定这一年为“成人教育年”,集中人力、财力,运用政治力量,实行强迫教育。凡年满18 周岁以上45 周岁以下的失学成人,以及尚不能阅读和了解部颁民众学校课本第一、二册课文者,须入成人班就学。各级国民基础学校,以及省、县私立中等以上学校及各地文化实业团体,均应设置成人班.男女分班分期抽签、强迫入学,不从者或罚款或禁闭。如田东县规定:“无故不入学和中途退学者,日罚金50元,如无力缴罚金,则罚劳工,日抵50 元,再拒不入学者则送县府禁闭。”
由于实行强迫教育,受教育的人数增加。全省入学人数达2157912 ,占应入学人数的79% , 1944 年上半年至1945 年全省已受国民教育的成人统计为465万人。1945 年5 月,省政府颁布《 广西省现阶段成人教育推行办法》,强调成人教育先从国民兵入手,确定成人教育内容为“管、教、养、卫”,并选定百色和凌云为示范县先行实施,百色县结业的国民兵1976人,凌云县1350人。综观新桂系的成人教育,其过程约15 年,因是在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施行的,濒临破产,生活无着的广大劳苦农民,很难接受这种强迫教育的措施,其真实的成效自然有限。至于边远的壮族地区,那就更困难了,据《壮族百科辞典?教育类》 记载:旧中国的广西,经济贫困,教育是落后的。至建国前夕,壮族聚居的地方,文盲仍达80%以上。”文盲比例如此之高,可知新桂系的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成绩甚微。
4.中学教育
新桂系统一广西后,广西中学教育有所发展,形成了省立、县立和私立中学并举的格局。1931 年,有省立中学20 所,县立40 所,私立9 所。全省有94 个县,其中有37 个县办了中学(主要是初中),占38.3% ,但主要分布在汉族聚居的平原地区。没有中学的57个县,占61.7 % ,大部分是壮族聚居的山区县份。
1936 年,省政府颁布《广西国民中学办法大纲》,规定国民中学以县或数县联立为原则,规定凡未办有中学的县,必须尽快创办国民中学1 所。这样,便形成了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和国民中学等多种办学的形式。在壮族地区主要是办国民中学,1938 年省政府将全省划为n 个民团区,每区设省立中学(高中或初中)1 所,中学有所发展,各类中学达到88 所。但发展很不平衡,壮族聚居的百色、天保、龙州3 个民团区共辖28个县,只办有中学10 所,占36% ,而未办中学的有18个县,占64%。在10 所中学中,国民中学占了7 所,初中3 所,高中一所也没有.这些地方的初中生要读高中十分不便,当时高中只有南宁、梧州各1 所,完中只有桂林1 所。省教育厅规定:南宁高中招收南宁、百色、天保、龙州4 区学生。马山、都安等县学生上高中到南宁来,要步行3 一4 天,百色、天保等地的学生来南宁读高中,就更艰难了。柳州、庆远等区的壮族子弟要上高中,则要跑到遥远的桂林。
1941 年,广西全省中学发展到129 所,有所增加。但到日本入侵后,中学教育惨遭破坏。抗战胜利后,中学教育有所恢复,1946 年,在壮族地区或壮、汉杂居的地区已办有高中的有:柳州中学、庆远中学、武鸣中学、百色中学、靖西中学、龙州中学、贵县中学、横县中学、都安中学,除柳州、武鸣、百色3 所中学规模达到5 个班以上外,其余为1—4 个班不等。初中规模也小,一般也是1—4 个班,如:县立的思恩、宜北、凤山、西隆、田西、乐业、西林、田州、镇边、敬德、龙津、思乐、明江、上金、凭祥、宁明、养利、左县等的初中,区立的邕宁迁龙、横县西南和中区、田东保城等初中,私立的邕宁天志和班峰、隆安立达、横县鳌山、镇结宝田、龙茗添些等初中,规模都很小,在校学生仅100—200 人。
1946 年后,新桂系与蒋介石一起发动内战,广西搞得民不聊生,经济枯竭,无力发展中学教育。1948 年7 月起,便明令“禁止增设中学”,而原有县办的初中,也因经费困难先后关闭,如西林、凭祥、养利、雷平、忻城、果德、敬德等许多县办的初中,都在这时先后停办。有些县办的初中虽靠学生缴交学谷、学米维持一阵,但学生家庭粮食紧缺,也难支付,学校自然日趋衰落。所以,至解放前夕,壮族地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水平的人不多,如武鸣1949 年有壮族人口24400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者仅有4093 人,每万人中有初中生168 人。武鸣为壮族地试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县.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所占的比例如此低,其他贫困的县就一可想而知。
学制初中为3 年,高中也为3 年,分春、秋两季招生。课程一般均按民国21 年(1932 年)教育部颁布的《 中学课程标准》 设置。初中设有:公民、国文、英语、历史、地理、算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体育、卫生、劳作、图画、音乐,共15 门;高中设有:公民、国文、英语、中国历史、外国历史、中国地理、外国地理、算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卫生、军事训练、伦理、图画和音乐,共17 门。在课程设置中新桂系从推行‘三自”、“三寓”政策出发,对军训课尤为重视.不仅在高中开设,在初中也要开设,军训课的学科、术科成绩不及格者不得毕业和升学;在龙州、天保等地限设法语课,不管课程如何变动,学校体育、美术、音乐课程一直保留。
5.师范教育
清末民初,广西设立师范不多.到1929 年,新桂系将仅留下来的省立第一、第二、第三师范学校分别并入梧州、桂林、南宁各高级中学,各女子师范也改办为女子中学。1932年全省建有县立师范4 所,其中有3 所在壮族聚居的凰宁、奉议、凌云;县办的师范讲习所35 所,其中有30 所建在壮族聚居或壮族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县,但规模都很小,一校一班。1933 年9 月省府公布了《 广西省国民基础师范学校办理规程》 ,规定每个师范区都要创办一所师范学校,但无法实施。只在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开了师范讲习所,时间1年,办了5 期,结业生100 多人。1935 年在南宁办了省立特种教育师资训练所,专招包括边远壮族地区在内的少数民族学生,至1949 年有毕业生505人。
师范教育的衰落给教育事业带来严重影响,使当局不得不考虑要单独建制师范学校。1938 年8 月,省政府颁布《 广西国民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方案》 ,规定全省分为7 个师范区,各区分期设置师范学校,并按“先就边区设置”的原则,于1939 年先办起了百色、天保、龙州和平桂(平乐和桂林)4 所师范。次年又办起了柳庆、南宁、浔梧玉3 所师范,均为省立。1944 年办了省立桂岭、桂林、平乐、柳庆、南武、龙州、百色、天保、浔梧玉等9 所师范。另办有省立东兰、养利两所简易师范学校,以及县立简易师范学校6 所,其中一所在壮族聚居的田东,一所在壮、汉杂居的宾阳。省立师范已覆盖广西,但县立师范仍然很少。
1944 年秋,日寇侵桂.除省立天保、百色和县立田东师范没遭损失外,其余均惨遭浩劫。1946 年进行教育复员,师范学校有所增加,原省立浔梧玉师范一分为三.即分为浔州、梧州、玉林师范,并将桂林、梧州、南宁3 所女子中学改为女子师范。省立简易师范仍为2 所,县立简易师范有10 所,隆安、武鸣、田东、田阳和贵县、宾阳壮族聚居或杂居的县都有简易师范。此外,一些县中学还附设师范班。1949 年,新桂系已是奄奄一息,勒令桂林师范学校停办。又因经费困难,停办了省立东兰简师。
6.高等教育
在30年代,广西高等教育有所发展.形成了国立、省立、私立大学并存的格局。抗战爆发后,从外省迁来几所高等学校。但壮族地区的学生因家庭贫困,能上大学深造者较经济发达地区的汉族少,但也有不少壮族子弟考上大学,有的还考上外地名牌学校,成为出类拔萃的学者。如1929 年毕业于北京天学的苏康甲,1930 年毕业于武昌大学的郑建宣,1932 年毕业于北京师大的黄现璠,1935 年毕业于上海交大的甘澄泽,1947 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的甘幼强等。
新桂系统一广西后,即注意发展高等教育。1928年10 月成立了广西大学,先招了预科生260 人。1929 年,粤桂战发,广西大学停办。1931 年,省局底定,于是复办广西大学,并成立理学院。1936年6月,按照《广西高等教育整理案》,改组广西大学,由省主席黄旭初兼任校长,决定设本部于南宁以统辖各学院(10 月本部又迁往桂林),至1937 年,广西大学已发展成为包括理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文法学院,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土木、机械、矿冶、农学、林学、文学、社会学、师范、政治、经济、法律、医学等多科性的综合性大学,1939 年改为国立广西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学制为本科4 年,专科2—3 年,预科3 年。
1934 年11 月,广西医学院建于南宁,1936 年9 月迁至桂林,内部规模逐渐扩大,设备也日臻完善。学制为本科6 年,专科为3 年。日军于1944 年再度侵入广西,医学院分两部分分别迁往贺县八步和三江富禄,至日本投降后迁回桂林。
为培养各县乡村师范之师资,1932 年10 月创办了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长为进步人士杨东纯。学校聘任的教师大多为进步文化名人,如朱笃一、薛暮桥等,1935 年陈此生任师专教务长,又先后介绍陈望道、邓初民、杨潮、夏征农等进步人士来校任教,并宣传抗日,组织“广西抗日反法西斯大同盟”。师专不仅为广西培养了一批师资,也为抗日救国培养了一批人才。1936 年8 月广西师专并入广西大学文法学院。1941 年秋,省政府决定筹设广西省立桂林师范专科学校,12 月开学上课。次年4 月改为省立桂林师范学院,学制为4 年。1943 年8 月,改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日寇侵桂时,学院撤至贵州平越。抗战胜利后,迁回桂林,1946 年秋又迁往南宁,改名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
1946 年2 月,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开办于桂林,并将广西省艺术师资班及私立榕门美术专科学校归并办理.除收容其原有学生外,并招新生,简易班学制为2 年,其它为3 年、5 年不等。
1942 年,私立西南商业专科学校在桂林成立,内设银行、会计、工商管理三科,学制为2年。
1945 年,省立西江学院在百色成立,西江学院是社会集资开办,协款的有邕宁、百色、靖西、田阳、天保、东兰等35 个县,其中大多数为壮族聚居县。由于是西江上游各县筹款而立,故初定名为公立西江学院。学制为4 年。1945 年9 月迁校址于南宁津头村,改为省立。次年6 月,复为省立西江文理学院。
广西高校虽不多,但门类齐全,有理工、财经、农医、文学艺术等,专业多,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土木工程、机械工程、采矿冶金、农学、林学、医学、商学、文学、法律、史地、畜牧兽医、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会计等。办学能从实际出发,不拘一格,质量甚高,颇具特色。
新桂系时期,广西的高等学校虽都面向全省招生,但壮族子弟能上大学深造的不多,如广西大学初办时期无一壮族学生,到1939 年时才有上林的苏朝栋从该校毕业.解放前进入广西大学的壮族学生仅有12 人,进入广西医学院就读的仅有9人。
7.留学教育
1929 年4月,广西当局颁布了《广西省公费留学国外学生暂行规程》,规定广西出国留学生每年暂定为36名,且须为广西籍学生方可应考。同时对考生条件和出国后应遵守的规则也作了明确规定,如考生有反对政府行动,吸食鸦片,劣迹显著.身心不健壮者不得参考;在学业上,须取得国内大学或专门学校本科毕业,曾在省内服务2 年以上,经服务机关证明者。1934 年l0月,公布《 广西省自费肄业专科以上学校学生贷学金暂行规程》 ,规定:每年无息贷学金总数为10 万元,凡留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经县政府证明,可向省申请贷学金,每年核发一次,毕业后逐步偿还。这种贷款含有奖励的性质。
此外,对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也实行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回桂效力。1934 年11月公布的《 广西省留学国外毕业生之服务办法》 ,规定“留学国外毕业生,不论公费或自费,凡回省呈请登记后,除因特殊需要即时委任职务外,其余概派为本省行政研究院研究员,从事研究本省建设事业的各种专题,提供领导参考”, “使留学毕业生回省后,不患无机会用所学”之忧虑。
由于政府鼓励,又有章可循,1934年,广西公费、私费留学生达400多人,为广西留学生最多的时期。其中来于壮族聚居的除龙州、靖西、宁明等县外,还有邕宁28 人,武宣14 人,扶南6 人,柳州5 人,西林3 人,宜山2 人,武鸣l 人。虽然不能肯定这些人都是壮族学子,但其中必有壮族子弟。
留学生去的国家也较为广泛,有去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等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也有不少去苏联的,但以去日本的居多。
随着时局的变化,留学生数和留向均有变化。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加剧,留日学生不仅少,而且已去留学的学生也纷纷返回祖国。此后,由于战局影响,留学生数减少了。1935 一1944 年的10 年间,考取公费留学的有58 名,但实际上出去的只有28 人。去向上以去美国的学生较过去稍有增多。壮族学者余史缙便是于1938 年去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的。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新桂系政权面临崩溃,财政枯竭,公费留学生减少,1947 年算是广西留学生最多的一年,也仅有29 人,壮族学者甘怀义就是这一年赴美留学的,还有私费生黄启汉(壮)等若干人。同年年底,省政府宣告公费留学结束。
三、文山、连山壮族地区的教育
为了推进边地教育,1935 年云南省教育厅在文山地区设省立小学2 所.即邱北小学、富宁小学。省立小学的建立,其目的在于“以为各该地小学教育示范之中心”。
至1949 年,文山地区有小学600 多所,壮族学生14252 人。在马关县,1927 年,中共云南省委临时委员会派共产党员李国定到八寨小学任教,李国定以学校为基地,建立了八寨小学特别党支部,发动农民组织武装,于1930 年爆发了震惊滇东南的八寨农民武装暴动,从此点燃了马关地区的革命火焰,八寨小学由此而光荣地载入了革命史册。1915 年创办的者保小学,是一所专招壮族学生的学校,其学校经费均由有学生入学的村寨群众筹集,每年可得折合钱千余吊。为了充实学校师资,在西畴县,1939 年特办了一期以壮族学生为主的短期师范班,群众以尊师重教之风饮誉云南。至1949 年,该校共培养了1000多名壮族学生。
在云南的壮族地区,中学教育起步较晚,直至1914 年,才由开化、广南、蒙自等13 县在蒙自成立了临(临安)、开(开化)、广(广南)十三属联合中学,为文山州普通中学教育之先声。1916 年文山、西畴、马关、屏边4 县联合创立了文山地区第一所中学,名为“文山等四县联合中学”,但时办时停,先后仅毕业了4 班学生.1929 年,地方稍安,于是开办了文山县立中学,不久亦因地方战乱而中断。1931 年5 月,又在原四县联合中学旧址上办起了“云南第四中学”。后来一些县也办了些中学,但大都与中师合办,一校两制.1949 年10 月,文山地区办的中学有:省立文山开广中学(完中)、广南初中、邱北初中、文山初中、西畴初中、马关初中、西畴畴阳初中、砚山初中、麻栗坡初中、马关长春初中、稼依初中。但在这些中学中,壮族学生仅有282 人,是不多的。
师范教育发韧于1923 年。当时在文山开办了一所女子师范专修班,学制为1 年。后来又在文山、广南、西畴、麻栗坡等县开办师资训练所。到了30 年代,师范学校一般设在中学内。有的又时办时停,师资和教学设备都很差,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的实验很少。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1941 年,在广南办有实业所,内设蚕桑专业,学生16 名。到1938 年,云南省为了改进和推广职业教育,将全省划为7个职业教育区,并分区设置各种职业学校,临安、开化、广南属云南省职业教育三区。这个地区的中学附设初级实用职业班。当时,文山的省立开广中学曾聘请麻栗坡有名技师张永福教学生编制油帽,每日教学两小时。
连山县的壮族地区,1928年,全县划分为6个区,每区均设立高等小学l所,直至解放。中学教育方面,解放前仅办有连山中学1所,收初中1个班,规模很小。壮族90%是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