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原始宗教
一、神与巫
原始宗教是古人类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能科学地解释字宙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矛盾与变化,而以非现实的想象和幻想来表现对自然物的征服和支配的产物。人们在大自然的威胁下没有能力反抗,转而祈求神,请神恩赐,妄图通过神的护佑战胜各种灾难和困难。这是原始人类在大自然的压迫面前软弱无力的表现。
一般说来,在人类旧石器时代的中期,生产力有了重要的发展,采集和渔猎范围扩大了,征服自然的能力加强了,人类的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发展,已能够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想象。当人处在紧张的生活劳动中思维便活跃,在睡觉时,大脑皮层不能马上得到休息,因而产生了梦幻。一觉醒来,就感到自己仿佛曾到过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遇到了什么东西,就觉得自己本身之外,还有一个幻影存在,名之为灵魂。
壮语称“灵魂”为“hoenzngaeuz ",而“hoenz”含有火烟或烟雾的意思,所以hoenzngaeuz 实际上含有“火烟的影子”的意思,说明壮族古代把灵魂当作一种如火烟、烟雾那样飘渺的东西。
当人们在梦幻中见到死去的英雄,或者是亲人、熟悉的人,就认定死去的只是他的肉体,但还有灵魂存在。这种灵魂观念,导致有鬼神的观念存在。所以在壮语里梦幻这一词念作:“fangzhwnz”, fangz 就是鬼(或神), hwnz 是半夜,连起来就是“半夜里见到鬼魂”。
当人类战胜大自然获取了丰富的食物或者击退外来入侵的强大敌人时,就觉得有某些神、鬼护佑自己;然而当抗拒不了自然灾害或被敌人战败时,就觉得有些邪神或邪鬼帮助了别人,甚至怀疑自己触犯了鬼神而受到惩罚。这样,就产生对神、鬼的崇敬与畏惧。因而就产生对护佑自己的神、鬼的祈求而祭祀并念祝词;对邪恶神、鬼则咒骂和威吓,妄图通过语言的神秘力量,吓退这些邪神或邪鬼的捣乱作祟。原始的巫术活动就这样产生。
开始时,人人都会念祝词或咒语,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的祝词、咒语都是灵验的。有的人由于观察事物现象比较精辟,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比较深入,所以他的巫术就比较灵验,人们就以为他是人与神之间的交通使者,于是就产生了巫师。
原始巫术和原始宗教就在这里分野。既然都是同样有鬼、神观念,同样对神祈祷和诅咒,但原始巫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只有掌握了咒语和祈祷词之后才能做到;而原始宗教是由巫师作神的使者来施行。
先秦时期,瓯骆人盛行巫术,笃信鬼神。瓯骆的巫术与楚地的巫是不尽相同的。《列子? 说符》 云:“楚人鬼而越人禨”。说明楚人凡鬼必信,而越人是先行卜术,以确定应该信的鬼魂,以便有针对性地施行巫术。另外,楚巫不见鬼形,越巫却能见到鬼形。《 史记?孝武本纪》 载云:“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 。…… ’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成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
从创作绘制于先秦时期的左江流域崖壁画以及铜鼓上的装饰图案来看,越巫的装束是头戴翎羽冠,身着羽衣,羽衣羽冠象征着巫师能飞上天去谒见神灵,与神交通。这可说明越巫自认为本身就是神的使者,可代神传言。在氏族部落时代,部落酋长往往就是巫师,是行卜和祭神祈福的主持者。由于人们认为巫师可与神交流,是神的代言人,所以他的话就是神的旨意,具有无上权威。因此,凡部落之间或人与人之间的纷争,往往依靠巫师来判定和调解。由于对于神的敬畏,人们的心理总是怕触犯而招来灾祸,于是就逐步形成种种对神的禁忌习俗,进而又演变为氏族部落内部的习惯法规,用以约束部落成员的行为规范。
随着鬼神观念的加强,在阶级社会里,在巫术的滥觞中,最残酷无情的莫过于“神判”仪式。在氏族部落中若出现难以辨明之事,就要举行神判仪式。例如甲丢失某种物品,怀疑乙偷窃,而乙认为受到冤枉,双方争执不下,其头人也难以判决的,就采用神判的形式来解决。壮族民间遗留的神判形式主要有“捞油锅”或“捞沸水锅”、“砍鸡头”等形式。“捞沸水锅”即由巫师主持神判仪式,烧沸一锅水,水中放置一些石子,由争执双方依次用手伸进沸水中,捞出锅底的石子,以手不被沸水烫伤为胜。“砍鸡头”是由争执双方在神坛前发誓,互表清白,然后由巫师砍鸡头祈神判决,据说是理兮一方,日后必会遭到神的惩罚报应。其实,从科学的角度看,“神判”纯属无稽之举,无论是“捞油锅”和“砍鸡头”,都不可能判明真相。但是在巫术的信仰者看来,神判却具有极大的心理威慑作用。人们既敬畏鬼神,就不敢在神灵前儿戏,所以一般理亏者,是不敢轻意进行神判的。
瓯骆原始的巫文化是建立在以血缘结合在一起的氏族部落基础上,因而同一血缘相近的部落联盟之间都有自己独立的神祗。各个部落之间或各个部落联盟之间都有各自不同的主神,互不统属,因而没有统一的大神。当部落之间的战争或部落联盟之间兼并,形成更大的部落联盟,产生更大的部落酋长以后,反映到神的观念上,便产生了统一的大神。被兼并或战败的部落神就成为大神管辖下的小神祗。神的谱系亦依现实所产生的人际谱系排列出来。
同时,人们认为灾难来临之前,保护自己的神、鬼会给予人们以某种暗示,这就是征兆。然而这种征兆并不是人们所能知晓,必须通过巫师问神,这就产生了巫卜。其中最流行的是鸡卜和蛋卜。巫卜的方法,据唐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 中注云:“鸡卜,用鸡一、狗一,生,贺愿讫,即杀鸡狗煮熟,又祭,独取鸡两眼骨(疑为两股骨之误),上自有孔裂,似人物形则吉,不足(疑为‘不是’)则凶。今岭南犹(存)此法也。”
又唐人段公路在《北户录》中亦云:“南方当除夜及将发船,皆杀鸡择骨为卜,传左法也。”又云:“邕州(治所在今广西南宁)之南有善行术者,取鸡卵墨画,视而煮之,剖为二片,以验其黄,然后决嫌疑祸福,言如响答。据此,乃古法也。”由此可知,鸡卜有鸡骨卜和鸡卵卜二法,皆越人的传统巫术,并一直流传下来。现在红水河流域的壮族民间在蚂拐节活动中仍流行“蛋卜”, 其卜法与古代相同。
巫师既掌握了祈神和念咒,又掌握了预见未来的神圣职责,无形中他们的权力是最神圣高尚的。因此,在古代,巫师也兼任氏族部落的酋长和头人的职责。
巫师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往往把当时民间流传的神奇故事和事迹加以编造,用以解释神的指示,这些故事就是神话。这样,原始神话就披上了宗教信仰的外衣,成为宗教神话了。因此,原始宗教的神话,往往保留有原始神话的胚胎。
二、原始宗教信仰
瓯骆民族最早的宗教信仰,也与世界上许多古老民族一样.是自然崇拜。但是,人们对大自然并不是什么都崇拜,而是选择那些与人类日常生活有利害关系的自然现象。由于人类生活之地域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滋长的生物有差异,所以崇拜的自然对象也有所不同。
火神崇拜:火,是壮族先民崇拜的对象之一。在原始时代,火既能给人类带来诸多好处,如照明、取暖、熟食和驱赶野兽等,但熊熊烈火也常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原始人对火的特性无法理解,认为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主宰火的作用,于是就产生了火神崇拜的观念,在民间神话里,壮族先民的始祖神布洛陀,就曾因为有了火,才能使人类和动物分家。传说在太古时候,天上的雷,水中的蛟龙,森林的老虎,决计要把始祖神布洛陀杀了分肉吃。就靠布洛陀放了一把火.把雷赶到天上去,把老虎赶到森林去,把蛟龙赶到水中去。雷被火熏黑了脸,老虎被烧得身上有斑痕,蛟龙被烧焦了皮肉,伤好了结疤,成为身上的五彩斑鳞。《布洛陀经诗》 中还提到,在人们没有学会用火时,只知生食,身体多病,有了熟食,身体才健壮起来。因此,逐步产生对火神的崇敬。火灶,是火的房子,人们绝对不能把脏污的东西放在上面,也禁止把脚踏在灶上。火灶的火绝对禁止用水泼熄,只让它自然熄灭。壮族至今仍然把大年除夕称为“ndaep ” ( dap7 ) ,汉意是“熄火”的意思。其古代习俗是这天要把旧火熄掉(古时灶火是常燃的,因为当时还没有火柴或火镰,重新点火是很困难的),到第二天大年初一,才重新燃起新火。可见对火的神圣信念。
水神崇拜:瓯骆及其先民聚居地河流纵横,人们傍水而居,常年在水上从事捕捞作业,原始农业出现后,对水的依赖进一步增强。然而,水既给人们带来了生产和生活之利,同样也时常给人们带来灾害。一旦暴雨来临,山洪暴发,淹没田园,冲毁房舍,卷走人畜,人们惊恐万状,纷纷逃离。时而又炎炎烈日,久早不雨,河水干涸,人畜受害。人们无法认识造成水旱灾害的原因,在“万物有灵观念”的主导下,认为水中有一种神灵主宰着河水的涨落,壮语称为“图额”(即蛟龙)。于是产生了对水神的崇拜,既敬之又设法镇压之。著名的花山崖壁画,就是瓯骆民族崇拜水神的产物。汉文化传入后,瓯骆的“图额”崇拜逐渐演变为龙的崇拜,壮族人民常在江河险滩处建立龙王庙,供奉龙王,祈求风平浪静,清水长流,也有的在险滩处建塔和将铜铁(包括铜鼓)抛入水中,以镇压水怪,使之不再兴风作浪,祸害人民。
树木崇拜:树木也是壮族先民祟拜的对象之一。人们崇拜的大树多是具有旺盛生命力、枝繁叶茂、四季长青的参天巨树,如榕树、樟树、木棉树、枫树等。人们往往以树喻人,认为这些卓立不群的大树是神的寓所,故而长青不老,析求树神的荫护。民间传说樟木是撑天树,古时候天地分家时是用它把天顶上去的,至今壮族的村寨中间多保留有这类大树,土地庙宇就建在大树下面,任何人不敢随意砍拆神树,否则会引祸招灾;有的地方人们还有寄认樟树,以求祛病消灾之习俗,这些都是古代树木崇拜的遗风。
土地崇拜;土地也是瓯骆及其先民最早崇拜的自然物之一。这是因为人们世代依赖土地生存,土地滋润和生殖万物,给人们提供着丰富的食物资源。但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而且时而果实累累,时而又遍地枯叶,时而地陷物毁,人们对广袤无垠、深不可测的土地缺乏了解,以为是神灵主宰支配,由此产生了对土地神的崇拜观念。从民族学的观察,壮族民间至今仍保留着土地崇拜习俗。如村寨多建有土地庙,供奉土地神,各家各户的香火台上和台下,也多立有土地神位,逢年过节,必烧香祭拜,祈求五谷丰登。壮族每在建造新居前,先立土地神位,并备牲醴祭祈之。壮人还认为,每一块田地,也都是土地神主管,所以每到生产耕种季节,都要带祭品到田头地边进行祭祀。祈求土地神保佑生产丰收。壮族民间的风水观念及其勘舆之法,亦是土地崇拜的反映。
壮族及其先民的土地崇拜观念以及赋予土地神的神性或职能也经历一个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演变过程,即由最早的一地之主和主管农作物之神逐步演变为一村之主,既掌管农业生产又为全村驱鬼避邪,消灾祛难,护佑村寨人畜平安。其居所也由户外移至家里的神台上,与天神、祖先神并列,逢年过节受到祭祀。壮族民间的土地崇拜,无疑是古代土地崇拜的遗俗。
山石崇拜:瓯骆聚居的岭南地区多为石山分布区,到处群山绵延,峰峦叠嶂,岩洞密布,植被茂密,各种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远古时代,瓯骆及其先民多栖息于天然的山洞里,依靠猎取山林中的动植物为生。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人们对嵯峨的高山、陡峭的悬崖、幽深的洞穴、多姿的怪石、葱郁的山林和捕之不尽、采而复生的动植物以及山崩石裂等现象,时而感到喜悦,时而感到恐惧和神秘莫测,于是,就将之神秘化了,其崇拜观念随之而产生。现在壮族民间,还有许多奇山怪石、幽洞的神奇传说。凡村寨附近传说所指的地方,都被视为神灵寄居之处,行人不敢随意进入其地。龙胜各族自治县金竹寨寨后的一块巨石,逢年过节村民烧香敬拜,多病小孩还寄认该巨石。此类现象,在壮族地区比比皆是,古来壮人进山打猎,先要立石祭拜,祈求打猎平安丰收。所有这些.都是山石崇拜的反映,也是远古时代灵石和山林崇拜的遗风。
雷王崇拜:在壮族先民的诸多自然崇拜谱系中,当首推雷王崇拜。壮族民间有“地上舅公大,天上雷公大”的俗语,并且流传着许多雷王神通广大的神话故事,如《雷公的故事》、《布伯》 、《洪水淹天》 、《古时候的天》 、《盘古》等。 人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勾划出雷公的形象:青蓝色的脸,鸟喙状的嘴,竹笼般的双眼,背上长有一对带羽毛的翅膀,鸡脚人身。雷公右手持板斧,左手拿凿;左手可招风,右手可挥雨,它的舌头就像蛇芯一样,吞吐皆闪火花。雷公一发怒,就擂响铜鼓.发出隆隆的轰鸣声。雷公神通广大,威力无边,不仅掌管刮风一下雨,而且还管人间善恶,专门惩治那些为非作歹、专干坏事、不忠不孝之人以及兴风作浪、危害地方的妖孽。
在壮族人的观念中,雷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它既是风调雨顺的赐予者,又是水旱灾害的制造者。因此,人们对雷王极为惧怕和崇敬,形成了崇拜雷王的传统习俗。过去许多壮族村寨建立有雷王庙,供奉雷神,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过“雷王节”,人们杀猪宰羊祭祀雷神,祈求风调雨顺。每遇久旱不雨,人们备牲醴祭祀雷神,祈求雷神播下及时雨。
雷神崇拜观念的产生可追溯到遥远的原始时代。壮族先民居住在多雷地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观察,发现每次暴雨来临前,总是先刮风、闪电,后响雷,再下雨。这一现象反复作用于人们的头脑,人们很自然就把雷电风雨四者联系在一起,在迷惘中认为其主宰者是发出霹雳声的雷王,天上的雷电风雨由雷王掌管。这样,先民们便把对雷电的错误认识和屈服于其威力的心理状态人格化,创造了雷神的形象和神话故事.并逐渐形成求雨祭雷神的习俗,世代相传下来。
太阳崇拜:太阳是壮族先民崇拜的天体物之一。壮族民间流传的《特康射太阳》、《候野射太阳》 等神话传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先民对太阳的崇拜。壮族先民铸造的铜鼓鼓面上,皆铸有光芒四射的太阳纹。铜鼓是娱神的乐器,先民们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将本民族崇拜物汇集于“通神之器”的铜鼓上,祈求增强其神秘的威力,达到娱神祈福禳灾的功利目的。花山崖壁画上也出现多处表现太阳崇拜的祭日舞蹈图像。魏收《五日》诗中也有“ 因想苍梧郡,兹日祀东君(太阳)”之句。 直到近代,壮族民间还保留有太阳崇拜的遗俗。
此外,瓯越及其先民还曾流行过月亮崇拜、星星崇拜、竹子崇拜、葫芦崇拜等等,并且一直传承下来,直到近现代,壮族民间还保留有上述崇拜遗俗。
三、图腾崇拜
宗教观念是不断发展的,开始是对某个自然物崇拜,是单一的,进而才有概括能力。当人们还没有摆脱大自然的制约,正当饥饿时突然间找到丰盛的食物,就认为有某种神力护佑。而当生活资料受到某种凶悍的动物威胁时,又使人畏惧,因而产生寻求某种力量来帮助自己的意念。当时,人们认为祖先和自己的血肉关系,最能保护自己,并把自己的祖先联系到某种自己崇拜的自然物上面,这就产生图腾崇拜。
自然物崇拜与图腾崇拜所以不同,就在于自然物崇拜只当他有某种神灵作用,而还没有人格化,而图腾祟拜不但图腾对象是人格化的神,而且和自己有亲缘关系。
图腾崇拜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当时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且不知人是由于男女交媾后生下来的。人们认为,母亲生下孩子,是某种神灵赐予的生命。
关于瓯骆的图腾崇拜,因年代久远,已无法详知。通过有关的民俗学资料、民间神话传说及史籍记载综合研究,其图腾崇拜因部落或氏族及居住地不同而异,主要有下列诸种:
花图腾:壮族民间传说人的生命是花给予灵魂的。神话认为,人类始母神姆六甲是从花中生长出来的。至今壮族民间习俗中还认为:结婚几年未生小孩的妇女,必须去求花,才能怀孕。怀了孕的妇女也要通过巫师的接花仪式才能给小孩生命以灵魂。民间的母亲床头都有花婆神位,以便保佑小孩长大健康成人。这可能是古人在采集经济中看到花开结果联想到最初的人也像这样,是从花里长出来的缘故。直到四五十年代,在产妇卧室的床头还立有花婆神位,每月初一和十五日要烧香祭拜花婆神,祈求护佑孩儿健康成长。
龙蛇(鳞虫)图腾:为壮族先民的重要图腾崇拜。《说宛? 奉使篇》 所载“彼越……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象龙子者,将避水神也。”《汉书? 地理志》 亦载:“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今之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 其君禹后,帝少康之庶子云,封于会稽,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应劭注云:“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龙和蛇,都属于鳞虫一类,所以有时龙、蛇和鳞虫,常常互称,三者并无严格区别。《说文?虫部》 释“闽”字云:“南蛮,蛇种。”又云:“闽,东南越,蛇种也。”《吴越春秋? 勾践阴谋外传》 则记了这样一个故事:越王从文种计后,“乃使木工三千余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十二围,长五十寻,阳为文梓,阴为便楠,巧工施效,制以规绳,雕治圆转,刻治磨砻,分为丹青,错画文章,罂以白璧,镂以黄金,状类龙蛇,文彩生光,乃使大夫种献以吴。”同书《阖闻内传》 亦载:“子胥乃使……,选筑大城,……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 欲东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 越在巳地,其位蛇也,故南大门上有木蛇,北向首内,示越属于吴也。”同书《勾践入臣外传》 又载,越王勾践,战败为臣,获赦回国,吴王送勾践“于蛇门之外”。可见,蛇是越的象征。《 淮南子?原道训篇》 亦载:“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被发文身,以象鳞虫。”鳞虫就是龙、蛇。可见西南越也崇拜龙、蛇图腾。壮、黎等民族民间至今仍广泛流传有“蛇郎”的神话传说。故事大意为;从前有一个年轻的寡妇,丈夫虽死,晚间经常回来与她同居,久而怀孕生子,人称“勒架”(意为死去父亲的孩儿)。房族觉得奇怪,乃设计捕之,得一条大蚺蛇,知为蛇精化装原夫而来。“勒架”长大成人,特别善良能干,最后进京当了皇帝,人称“勒架王”。后人建庙祭祀“蛇郎”,很灵验。
鸟图腾:是壮族先民的另一重要图腾崇拜。《淮南子》 卷l 载:“夫能理三苗,朝羽民,徙裸国,…… 其唯心行者乎?”高诱注云:“羽民,南方羽国之民。”同书卷4 又云:“自西南至东,南方。结胸民、羽民、驩头国民、裸国民、三民……。”《 神异记》 卷2 亦载:“南方有人,人面鸟喙,而有翼,手足扶翼而行,食海中鱼。有翼不足以飞,一名(月鸟)兜。书曰:放(月鸟)兜于崇山。……”“(月鸟)兜”, 亦作“驩兜”,郭晋《 山海经?南海经注》 云:“驩兜,唐尧时人,与共工比周为恶,舜放之崇山。”“驩兜,尧臣,自投南海而死。帝使其子居南海而祀之,则驩头即驩兜之后也。”
以上所说“羽民”、“羽人”、“羽国”、“鸟人”、“驩兜”、“驩头”,实际上都是鸟图腾的氏族部落。南方、南海、崇山皆岭南越人地区。可见壮族先民岭南越人中有以鸟为图腾崇拜的氏族部落。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漆绘棺的盖板和四壁外表,都绘有神态栩栩如生的羽人,有的正在骑马持矛,与持钗的头人交战,羽人且战且走,犬人站稳脚跟追之。可能是描绘当地民间传说的关于鸟图腾部落(越人的一支)曾北上长沙,被犬图腾部落(苗人的一支)击退的故事。
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扶绥岜赖山与崇左楞庙山的崖壁画中的人物画像,有的头顶一只鸟或戴着鸟头冠帽,均与鸟图腾有关。
《 绝越书》 也有明确的记载:“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大小有差,进退有行,莫将自使,其故何也?曰: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及其王也,巡狩大越,见耆老,纳诗书,审铨衡,平半斛,因病亡死,葬会稽。苇椁峒棺,穿塘七尺,上无漏泄,下无积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庙。尚以为居之者乐,为之者苦,无以报民功,教民鸟田,一盛一衰,…… 。”《 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 亦载:“尧崩,天下属禹也,……凤凰栖于树,銮鸟巢于侧,麒麟步于庭,百鸟佃于泽。……禹崩之后,众瑞并去。天美禹德,而劳其功,使百鸟还为民田,大小有差,进退有行,一盛一衰,往来有常。”类似这样的传说故事,还见于《十三州志》等书。近年,在江苏六合县发掘一座春秋战国时代的墓葬,出上一具残铜匜。器内饰以细纹刻划图案。观察其图案,乃是“在一片广阔的田野上生长稻谷。田间的近处,有躬身的两个农夫。似在插秧。远处田间,停立着四只昂首长喙鸟类。田间左前方是一座大型台榭建筑。分上下两层。……远处田间的鸟类是大田的卫士,它们昂首而立,密切注视着作物的敌人。这是一幅春狩、春耕前的祭祀图,也是一幅生动的‘鸟田图’。”这是东南沿海地区的鸟图腾。说明鸟图腾在百越地区的分布是很广泛的。
蛙图腾:是壮族先民的重要图腾。蛙.壮语称goep ,音译近“越”。
据《韩非子?内储篇》 载,越王勾践很崇拜蛙,“越王虑伐吴,欲人之轻死也,出现怒蛙,乃为之式。从者曰:‘奚敬如此?’王曰:‘为其有气故也’。”古越人铸造和使用的铜鼓,鼓面上经常铸饰立体蛙、单蛙或群蛙的图像,也是出于对蛙神的祟拜。左江流域崖壁画画面上的人物,动作姿势千篇一律地做两手上举,两脚叉开,跳跃前进的姿势,就是蛙神的形象,它是壮族先民祭祀崇拜的对象。解放前,壮族地区流行的巫术,巫师替人避鬼时,口中念念有词:“Duzbyaj dawz van roengzdaeuj bag , bagyag gaem cax caez bae faenz。”(壮文)意思是:“雷公举斧下来劈,青蛙持刀同去砍。" 青蛙与雷公,同为壮族崇拜的神物。今广西东兰、南丹及天峨一带壮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或十五,还举行隆重的祭蛙活动,称为“蛙婆节”。该日清晨,村中青年便争先恐后到田间捉青蛙,被先捉到的青蛙称为“蛙王”,另找一只与之配对,再用桃枝把它们击死,装入竹筒中。然后由两人抬着竹筒,到村中挨家挨户祈祷,村中男女都穿着节日的盛装,跟随在后,一边敲着铜鼓,一边唱着“蚂拐歌”。最后,村人还要为它们举行隆重的祭祀和葬礼。《蚂拐歌》 的内容,大多是叙述蛙神的神奇故事,其中有一首译为汉语的歌词,大意是:“青蛙青蛙叫呱呱,个子虽小志气大;日夜巡逻在田坎,辛勤捉虫保庄稼。青蛙青蛙从天下,神仙派来帮农家;谁敢轻易触犯它,雷公叫他头开花。”至今壮族民间还流传有许多青蛙与壮族先民特殊关系的故事。《蛙王的故事》 说的主要内容是,从前红水河沿岸有一个土皇帝(其实是一个土官),受到异邦蕃王的侵略后,出榜招募有能战胜蕃王者,愿给他高官厚禄,并将公主许配给他。蛙王带着几个兄弟骑着水牛,把榜揭了。只见蛙王拿着铜鼓、环首刀和宝剑,骑水牛去同蕃王作战。当夜在前沿阵地,战鼓震撼山岳,风火交加,杀声此起彼伏。土皇帝见前来领赏的竟是一只大青蛙,就食言了,改口说:“只能给你封官爵,不能把爱女许配于你。”蛙王却坚持要娶公主,什么高官厚禄都不要。土皇帝问公主愿意不愿意嫁给蛙王?在公主眼里,蛙王是一个才貌双全、英雄盖世的青年,公主一见钟情,满口答应愿意嫁给蛙王。土皇帝认为把爱女嫁给青蛙,实在有损祖宗体面,便阴谋在举行婚礼的那一天,把蛙王杀害。时日来临,蛙王打扮成邻邦王子,穿着一件举世无双的龙袍前来贺喜。进屋就把龙袍脱下,同公主谈情说爱去了。土皇帝见到龙袍好看,顺手拿来试穿一下,谁知一穿便紧紧地枯贴在身上脱不下来,并立即变成一只癞蛤蟆,呱呱地叫着走了。蛙王乃同公主正式结婚,世袭岳父做了土皇帝。从此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出现了一个兴旺发达的盛世。于是,后人就把蛙王当做民族英雄来加以崇拜和祭祀。《田蛙显灵的故事》 所叙述的内容是:从前红水河岸有个心地狠毒的土官,强占了当地农民3 块良田,作为他母亲的墓地,葬后3 天,土官就听到田里的蛙声四起,闹得土官通宵无法入睡。土官便叫长工烧了几大锅开水倒进田里,把青蛙全烫死了。不久,土官突然得了一场大病,只得依照一个“巫师”的话,把他母亲的坟墓迁走,把良田还给农民,把死蛙捡起来举行隆重的葬礼。《蛙神替人求雨的故事》 流传于东兰、凤山一带。传说蛙神是雷神与水神结婚所生的子女,天使亚良伟把它送到人间替人类求雨消涝。只有它们,才能上通雷神,下达水神。如果天上久旱无雨,它们就叫雷神造雨;如果久雨成涝,它们就叫水神疏通河流,消涝祛灾。它们神通天地的法宝就是铜鼓,所以铜鼓是蛙神不可须臾离开的法器。据说现在青蛙叫时鼓起的大脖子,就是它们敲击铜鼓,呼天唤地的法器。壮族民间常说:“青蛙叫,暴雨到”, “蚂拐呱呱叫,大雨就要到”,就是相信青蛙的法器(铜鼓)具有神通广大的威力。壮族及其先民都珍爱铜鼓,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在左江崖壁画上的蛙神,也往往离不开铜鼓,又何尝不是这个缘故呢! 所以以上种种民间活动及传说故事,是壮族先民蛙图腾祟拜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稻谷图腾:同样是壮族先民的重要图腾。如前所述,壮族先民古越人是稻作文化的发明者之一。百越人将普通野稻种栽培成普通栽培稻,即籼稻之后,人们的食品更加丰富,生活也更加稳定了。但是,当时人们还不可能正确理解稻谷的来源,以为是神赐之物。因此,便逐渐对稻谷产生神秘感,并对它怀着高度的敬仰和感谢心理。人们往往用稻谷、稻米名来做地名、人名和氏族、部落名。古越语称稻谷为“耗”或“蒿”,亦译为“无”、“毋”、“吾”、“吴”、“瓯”、“乌”等字样,于是乃有“句吴”、“仓吾”、“瓯越”、“瓯骆”、“乌浒”、“毋敛”(地名,在今贵州独山、广西南丹一带)、“毋单”(地名,在今云南华亭至广西西隆一带)、“谈蒿”(地名,在今云南陆良至广西西林一带)等地名及“无”姓、“毋”姓,以致如今壮族民间还普遍信仰谷神,每年六月初六为“祭谷节”,亦称“尝新节”、“祭田节”。并以为谷神会经常寓居于谷仓、炊具和桌子、碗筷之中。故民间忌讳敲击桌子、碗筷及炊具,怕惊走谷神。以上种种,皆为稻谷图腾的表现形式或其遗迹。
由稻谷图腾分化出来的有水田(称“那”或“纳”)、黄牛(称“莫”、“思”、“四”、“泗” )、水牛(称“韦”、“怀” )等等。这是因为稻作文化一旦出现,人们便将沼泽地带开发成稻田,而后又逐步学会利用水牛、黄牛的粪便来做肥料,赶着牛群把田土踩松与翻新,以后学会用黄牛、水牛来犁田、耙田,因而使稻谷的产量增高,产品更加饱满好吃。由于当时人们不能正确理解这些食物的来源,以为是神赐的缘故。于是,壮族先民便对稻田、黄牛、水牛产生浓厚的感情和无限的敬仰,甚至达到崇拜的程度。故壮族先民往往用稻谷、黄牛、水牛的名称如那、纳、思、洒、四、韦、怀等等来命名其地或其氏族、部落(以后又演变为姓氏)。这就是自古以来江南各地,特别是两广云贵壮侗语族诸民族地区之所以有那么多冠以“那”、“纳”、“思”、“怀”、“莫”、“摩”、“墓”字的地名的原因。据不完全统计,冠以“那”字的地名,仅广西就有1200 个,海南有26 个,广东新会有那伏,化州有那楼,中山有那州,台山有那扶,清远有那落,高要也有那落,新兴有那康,阳春有那乌,电白有那花等等,不胜枚举。至于韦姓、莫姓、吴姓均为壮、布依、侗、水等民族之大姓。今壮、布依、侗等民族民间还普遍流行“祭牛魂”节,亦称“牛皇”节、“拜秧”节、“洗牛身”节,也是牛图腾的遗风。
犬图腾;犬是原始人类最早驯养的一种动物。在狩猎时代,犬是人类最得力的助手。由于人们对犬的灵敏嗅觉、快捷的奔跑及其爱憎分明的特性无法理解,于是赋予其神秘的属性并加以崇拜,并以之作为氏族或部落的标志。在瓯骆人绘制的左江崖壁画上,犬图像位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形态雄健,众人围绕四周举手欢呼,生动地体现了犬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在壮族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犬的神话传说。有一传说讲:古时有一条九尾狗,不畏艰难,冒着生命危险上天给人们带回谷种。从此以后,人们才会种植稻谷。人们不忘狗的功德,所以在每年农历6 月收割新谷时,都煮新米饭先喂狗吃。古来壮族乡村流行在村口宅前立石狗像以避邪,用狗血驱瘟和禁吃狗肉等习俗。所有这些,都是古代先民的犬图腾崇拜的遗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8 23:42:0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