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瑟瑟 发表于 2006-5-11 19:39:00

几十个字母搞掂?说得好听!那些造出来的几千、上万个壮语单词你不用记啊,就几十个字母的事那么简单?用汉字改壮就不用记什么字了,只要认识汉字就可以搞掂!你无须再重新记词,你只要记住某某字的壮音怎么读就行了,非常实用!反正都是汉人“帮”我们壮族创制壮文,用拉丁字母也好,汉字改造也好,都是汉人的“功劳”嘛!

Mfm1992 发表于 2006-5-11 19:51:00

<P>壮语词汇你还用记吗?那不就是你的母语吗?</P>
<P>这么简单的记录母语的方法都抗拒不用,真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P>

萧萧瑟瑟 发表于 2006-5-11 20:52:00

<P>  看字就知道发音?发音准不准?不用音标吗?词就是拼音吗?</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1 20:56:35编辑过]

想家的人 发表于 2006-5-11 22:59:00

现在真是看不下去这个帖子.恕我直言,请部分贝侬在充分了解一些国外有影响的大民族他们的民族标准语的形成过程,包括如何选取和确立等相关内容之后再发表自己的高见吧.如果有人不同意这么讲,就当没说好了,以后我是不想进这个帖子了.

上林后花园 发表于 2006-5-18 11:27:00

<P>说句难听点的,现在用来作为壮语标准音的这种方言,事实上已经沦落为一种“乡下话”,也就是只有住在乡下的农民朋友才使用的,难登大雅之堂;当地人一旦跳出了农门,到了县城或机关单位,就不再屑于讲(或羞于讲)这种方言了,而开始改讲他们认为更能体现他们身份的汉方言(即所谓桂柳话)了。究其原因,除了当地人的民族语言意识较淡薄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这种壮方言的表达力太差,很多东西无法用这种方言表达出来,而不得不大量杂借于桂柳话,变得不伦不类,很难听,难怪当地人都不愿意讲。<br><br>但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种当地人都不愿讲的方言,却被用来作为近2000万壮族人的共同“标准音”。推广的难度可想而知,这就注定了它难以在全壮族中推广开来。</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8 11:39:07编辑过]

sunny 发表于 2006-5-18 21:52:00

我投合适票。我并不认为武鸣方言已经成为乡下话。武鸣即使是县城里,也有很多人在讲啊,并非你所说的当地人都不愿意讲!

上林后花园 发表于 2006-5-19 19:10:00

<P>以下是在上林论坛中关于现行标准语的一个回帖:</P>
<P><a href="http://bbs.shanglin.net/dispbbs.asp?boardid=22&amp;replyid=1944&amp;id=1944&amp;page=1&amp;skin=0&amp;Star=3" target="_blank" >http://bbs.shanglin.net/dispbbs.asp?boardid=22&amp;replyid=1944&amp;id=1944&amp;page=1&amp;skin=0&amp;Star=3</A></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vunzwen</I>在2006-5-15 20:52:10的发言:</B><BR>当然做为上林人,我不反正以武鸣壮为标准语音,但是讨厌她的一点就是桂柳化严重,这是每个壮族人心中的痛呀,当然现在的标准壮语不能通行于广西,虽然说最大的责任是广西政府和领导,还有第二大原因也是我跟壮族在线站长见面时,他曾跟我说的,就是没有一个真正流通标准壮话的中心地方。他还说他曾经和壮族在线的贝侬们考察过北壮地区,想从中考虑一个比较理想的北壮标准音的地方,他们到过都安,但是觉得都安县城的壮话流通也较差,也是桂柳化严重地区。他们觉得北壮中,还是隆安,上林等等县城还在流通壮话的地方比较强,而才能形成中心。只是现在要改变标准壮的口音地方,那还得花很多人力物力,现在没有政府支持,那也是很难做的,唯一的就是大家在网上,或者贝侬们自己来做,象他自己就做出了德保音的壮文,所以我也想我们上林也有自己的一套上林音壮文,希望有哪会贝侬能真正出来做,而不是在网上说说而已。</DIV>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6-5-19 19:16:00

<P>隆安话不属于北部方言,我想红棉树是很清楚这点的,应该是<STRONG><EM>vunzwen</EM></STRONG>贝侬听错了。</P>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6-5-19 19:26:00

<DIV class=quote>还有第二大原因也是我跟壮族在线站长见面时,他曾跟我说的,就是没有一个真正流通标准壮话的中心地方。他还说他曾经和壮族在线的贝侬们考察过北壮地区,想从中考虑一个比较理想的北壮标准音的地方,他们到过都安,但是觉得都安县城的壮话流通也较差,也是桂柳化严重地区。他们觉得北壮中,还是隆安,上林等等县城还在流通壮话的地方比较强,而才能形成中心。只是现在要改变标准壮的口音地方,那还得花很多人力物力,现在没有政府支持,那也是很难做的,唯一的就是大家在网上,或者贝侬们自己来做,象他自己就做出了德保音的壮文,所以我也想我们上林也有自己的一套上林音壮文,希望有哪会贝侬能真正出来做,而不是在网上说说而已。</DIV><FONT size=4>壮族在线不是政府部门,没有什么权利象政府一样有能力“想从中考虑一个比较理想的北壮标准音的地方”,我想网友们对壮族在线的期望还是太高了。另外,我去过都安县城,感觉都安县城壮语还是可以经常听到的,还不至于有“都安县城的壮话流通比较差”这样的情况,虽然都安县城的壮语没有上林县城那么强势。作为壮族在线管理团队的高层管理人员之一,我从来没有听过壮族在线有“要改变标准壮的口音地方”这样的计划,更不用说什么“花很多人力物力”要去做这种事情。我认为这种涉及网站立场的事情,最好不要轻易地自行下判断就说出口,因为其代表人物的口吻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表网站立场的,这样轻易下判断然后公开发表,会给网站管理层造成困惑的。</FONT>

Stoneman 发表于 2006-5-20 17:24:00

如果因为语音语调稍有差异就创造另一种不同的文字方案, 那么汉语文字方案我想应该会有上百套以上吧, 英语文字应该全球也不会少于100套吧, 这样一来可就热闹咯. 我们的壮文如果每个土语区就有一套文字方案, 那么我们就有12大套方案, 每个土语区内又有很多小方言, 那么我们要有多少套壮文? 怎么学呀?<br><br>汉文的最美妙的地方就是各地方言甚至不能相通的汉人都能用她来相互交流. 我想壮文也应该有这样一种标准语.  现在的标准语的教学和应用存在的问题当中, 我最不喜欢的是一些从事壮文工作的人过度借汉语, 语法过度汉化 (最讨厌用"dih"),给人印象好象壮文就是桂柳话的书面语, 标准语口语就是桂柳话加几个壮语; <br><br>其实, 现在的标准语本身问题不大, 尽管她不完美, 但是, 我们可以改进她, 使她更有普遍性, 这样, 尽管口语不太能相通, 但是书面相通没有问题. 现在的壮语标准语(书面语)就已经起到这个作用, 会壮语标准语(书面语)的贝侬用现有的壮文进行交流一点问题都没有, 也许大家有机会见面的时候, 在没有熟悉对方的口语以前, 还不得不借用汉语普通话来交流. <br><br>学壮文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 可以通过学习壮文来学习了解其他方言, 对统一壮语和壮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br>

蒙姑楼 发表于 2006-5-24 21:00:00

我认为贵港的比较好,他们会把非用不可的一些汉语词汇“壮化”。

古榕 发表于 2006-8-4 19:55:00

<p>&nbsp;&nbsp;&nbsp; 谁说武鸣壮语沦为“乡下话”了,没吃过榴莲就不要武断的说不好吃,我去年因为有事去了一次武鸣县城的城镇派出所,那里的警察都会讲壮话,有一个是外地来的,和我发牢骚,说不会壮语工作起来就不方便,很多事情他做不了。在武鸣县城,不管是银行还是商场,或是政府,机关单位,只要你讲的是武鸣壮话,别人大都会用壮话来回答,但是武鸣县城人之间不讲壮却是事实,可是这也不奇怪呀,各地如此,又不是武鸣才有,为什么总是有人对武鸣的壮话耿耿于怀,说白了,就是吃不到葡萄就是葡萄是酸的。&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 可是如果说壮语不是以武鸣为标准的话,不管是什么地方的我都先学了再说,而不是不学就去指责。</p>

浪人 发表于 2006-8-7 20:00:00

<p>我都先学了再说,而不是不学就去指责。</p><p>同意!</p>

岭南教主 发表于 2006-9-21 21:14:00

无所谓,只要别借用汉词太多就行.

lishuiqiyu 发表于 2007-1-12 17:36:00

<p>&nbsp;&nbsp; 做为一个武鸣双桥人,我当然是投合适票的。其实现在壮语得不到通行的原因还是在于政府方面。现在壮族地区是越来越汉化了。政府一直在打着“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口号。尤其是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壮族人要涉及的社会范围越来越广,而以壮话为母语的壮族人在普通话方面学习难度将会很高,从而严重的限制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和发展。这一点我身在外地身有体味。也正是这方面的原因,所以很多过来人都不愿意教自己的后代以壮语为母语,为的就是他们未来的发音着想。我觉得基于现今社会各方面的复杂原因,哪怕是用上林壮语做标准音,也不可能使壮语得到很大的提高。毕竟现代社会是个汉语社会啊!</p><p>&nbsp;&nbsp;&nbsp; </p>

vaiz 发表于 2007-2-8 16:39:00

如果有谁帮我把第二调和第四调、第一调和第五调正确区别开来,我就更同意了!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7-2-9 02:57:00

<p>壮语标准语第一调、第五调的调值分别为24、35,第二调、第四调的调值分别为31、42,第三调、第六调的调值分别为55、33。</p><p>24、31是柳州话(西南官话)第一调、第二调的调值,55、35是普通话第一调、第二调的调值。至于42和33,就有点不好对照描述了。42大约就是听起来像53但比53低一点、比31高一点的调值吧,呵呵</p>

vaiz 发表于 2007-2-9 11:3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沙南曼森</i>在2007-2-9 2:57:00的发言:</b><br/><p>壮语标准语第一调、第五调的调值分别为24、35,第二调、第四调的调值分别为31、42,第三调、第六调的调值分别为55、33。</p><p>24、31是柳州话(西南官话)第一调、第二调的调值,55、35是普通话第一调、第二调的调值。至于42和33,就有点不好对照描述了。42大约就是听起来像53但比53低一点、比31高一点的调值吧,呵呵</p></div><p>调值我知道啊, </p><p>标准语:&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4&nbsp;&nbsp;&nbsp;&nbsp; 3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5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42&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3 </p><p>我们宾阳的:35&nbsp;&nbsp;&nbsp;&nbsp;&nbsp; 1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42&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5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1 </p><p>我们没有24,而24跟35很相近(我同学说的,他学过),也没有31,而31与42也很相近(也是他说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9 11:41:27编辑过]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7-2-9 11:5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vaiz</i>在2007-2-9 11:39:00的发言:</b><br/><p>调值我知道啊, </p><p>标准语:&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4&nbsp;&nbsp;&nbsp;&nbsp; 3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5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42&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3 </p><p>我们宾阳的:35&nbsp;&nbsp;&nbsp;&nbsp;&nbsp; 1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42&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5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1 </p><p>我们没有24,而24跟35很相近(我同学说的,他学过),也没有31,而31与42也很相近(也是他说的)</p><br/></div><p>普通话你熟悉的。而你已经掌握宾阳话(桂南平话),如果你对柳州话(西南官话)也有所了解,那么壮语标准语6个调值你应该不难区分了。</p>

vaiz 发表于 2007-2-9 13:56:00

<p>我的壮语口语比西南官话还好</p><p>&nbsp;</p><p>不知是不是误会了,我说的区分是读音上的区分,要我现在读标准语的课文的话,我只能把第二调和第四调都读成第四调,把第一调和第五调都读成第五调</p>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武鸣话是否适合作为壮语的标准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