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楼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父系遗传结构分析壮族的起源与分类

[复制链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21#
发表于 2007-9-28 16:31: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粤高凉仔在2007-9-28 16:25:00的发言:

越国是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其统治上层也能熟练掌握汉语,那对他们统治越人有很的便利性。这不同于夜郎等国。

秦汉人对越人的描述:越人相攻伐。到了南北朝,中原人对俚、僚的描述也是时代相攻伐。

但俚僚相互攻击,是因为俚僚已经是典型的奴隶社会,那些酋长为掠夺奴隶而相互攻击。那么秦汉时期的西瓯人是否也进入了奴隶社会呢?

隋唐时期的俚人已经深受汉化的影响,但此时的俚人也没有产生国家,冼夫人也不过是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那么,比俚人更为原始的西瓯、越是否拥有所谓的国家政权呢?

冼夫人时代,岭南地区大致已经被中原政权控制了,由于外力的强大作用,不可能会自然产生国家政权。这和先秦时期游离于商周天下之外独立发展的的西瓯、骆越政权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1

听众

9723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20-1-17
注册时间
2004-8-29
122#
发表于 2007-9-28 16:40:00 |只看该作者
秦汉的越人相攻和隋唐时期的俚僚相攻有没有区别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1

听众

9723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20-1-17
注册时间
2004-8-29
123#
发表于 2007-9-28 16:48:00 |只看该作者

换句话说,秦朝时期的西瓯和骆越有没有进入奴隶社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24#
发表于 2007-9-28 17:01: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粤高凉仔在2007-9-28 16:40:00的发言:
秦汉的越人相攻和隋唐时期的俚僚相攻有没有区别呢?

西汉太尉田蚡说,“越人相攻击,固其常”(《史记》卷114《东越列传》)。

越人好相攻,这恐怕是一种民族尚武的习性,或者说是一种劣俗,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历史阶段,都呈现出一种承袭的状态。李富强、白耀天二人合写的文章《壮傣二群体分化于南越时期索隐》(《中国壮学·第三辑》民族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一文就指出越人好相攻击的习性在壮傣(壮泰)未分化之前已经形成并承袭至今,“这主要由于壮傣群体越人所居地理环境,山川阻深,岭树重遮,洞洞自成一天,郁热气闷,蚊蚋成堆,年年瘴疠,形成脾急、气躁、‘轻悍’(《隋书》卷31《地理志》),好相攻击,轻于献身,血族复仇没完没了所导致。”

壮族在进入土司制度时期,各个土司之间的征伐不止,元明时期直到清初这一片土地之上的历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土司之间相互作战的历史。

泰国在城邦国家的历史上,也承袭了这一劣俗特征,各个邦国之间年年征战不止,使得强邻缅甸数度挥军攻陷泰国都城,而泰国每次在灭国之后都又能够团结起来,奋起反抗驱逐缅军,之后为了争权夺利又陷入相攻击的状态,直至近代。

至今粤人地区乡村之间的械斗,以及壮族乡村的械斗,仍然是不绝于耳。

可见,越人相互,是不随历史社会的变迁而改变的,这是一种劣俗和需要我们僚人反省的品性。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25#
发表于 2007-9-28 17:11: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粤高凉仔在2007-9-28 11:41:00的发言:

   进攻岭南的秦军没有几十万。战争初期秦军失败,主要系道路崎岖,后勤补给有问题。后来修了灵渠,战争就顺利多了。

   进入广西的只有2路秦军,可能有20万左右。但这20万也不可能全是战斗人员,因为古代战争一个士兵通常有2-3人为其提供后勤服务。

   西瓯顶多是一个部落联盟式的方国吧,还谈不上正式的国家。


  历史记载,进攻岭南的秦军还是有几十万的。在历史上一般都把秦军的对手称为西瓯军,但下文为了顾及到当时广东和广西境内的其他越族士兵,所以以下把秦军的对手统称为“百越军”,其实主要是西瓯国军队。(如果按照现在的地理位置来看,则主要是广西的军队与秦军作战。)

  秦军在这次战争中的参战兵力以及组成,在几乎所有的史书中都说到秦军调动50万大军在屠睢的率领下进攻百越,在《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但是这里也有疑问,五路秦军是同时进攻的吗?在广东和广西的地方志中记载,秦军在开始时期是屠睢一路和赵佗一路这两路一共20万人马最先发动进攻。但是那剩下的30万人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加入战争的呢?从史书上看,剩下的30万人应该在前线部队陷入战争泥潭,也就是在屠睢写部队缺粮的战报给秦始皇以前就出动了,因为在屠睢写的信中说到了自己的“五十万大军已经伤亡甚重”,而且根据考证,其中一路秦军开始攻击的是东瓯闽越地区(主要在现在福建),这路秦军也是五路中最晚才加入两广战场的一路。秦军这50万大军到底是那里的兵为主呢?根据我们湖南等地的地方志记载,秦军这次战争所动用的部队还是以以前灭楚国的部队为主力,但是为了适应南方作战,秦军这50万大军中也有不少于10万人的原楚国部队。

  百越军在这次战争中的参战兵力则几乎没有任何史书有比较确切的记载,只能从部分考古资料中看出百越军的人数要远远少于秦军,而且当时的岭南百越基本上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布,自然环境恶劣,所以当时的两广总人口数根据考古学家的估计都不会超过50万,当时能战的适龄青壮年大致在5万人上下,这在不少野史中也有类似“百越土著军人数仅及秦军十分之一”的说法。但是不管怎么样,秦军的兵力是占绝对优势的,秦军为了这次战争的胜利是不惜代价的。

  关于战争的经过,秦军五十万大军虽然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在装备上更是要远远超过百越部落军队,但是战争的过程却令秦军感到了战前从未想到的艰苦和压力,在战前,秦军考虑到了粮草可能会出现问题,也考虑到了南方炎热的气候对于大部分出生在北方的秦军士兵的不适应;但是秦军到了两广后才发现,战场环境的恶劣以及敌军的超乎寻常的凶悍顽强都是以前始料未及的,在史书上记载了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军队的顽强抵抗,百越军在首领“译吁宋”的率领下与秦军进行了惨烈的激战,秦朝大军步步艰难,节节受挫,损兵折将,迟迟不能进入越人的世居领地,在战争中,百越军在首领“译吁宋”战死后又马上另选了新的首领,并全线退入山地丛林中与秦军继续作战,百越军甚至不惜与野兽为伍,至死不投降秦军,并且不断对秦军部队进行偷袭,切断秦军粮道,迫使秦将屠睢写信给秦始皇上报说秦军粮草已经不足,秦始皇被迫命令征调大量民工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水系,确保了秦军的粮草运输。另外秦军还有一个最大的敌人---------炎热的气候,秦军士兵多为北方人,大部分都为现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人,不适应南方炎热的气候,士兵中瘟疫横行,直接影响了秦军的战斗力。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军这时在新首领桀骏的率领下大致在公元前218年左右的时期对秦军发起了反击,秦军大败,根据《淮南子》记载,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而秦军总指挥官屠睢也在现在的广西桂林一带被一支百越军夜袭部队击毙,迫使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双方一直处于相持对抗的局面。而根据学术界讨论,秦军的阵亡在30万人上下,剩下的20万人全部退到两广的北部边界一带,但是百越军的伤亡同样十分惨重,也没有力量继续发动进攻,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而且一对峙就是3、4年时间。

  一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灵渠粮道全面开通且粮草充足之后,征集“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万加上原先剩下的20万秦军部队,秦军再次集中了30万大军向百越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这时的百越军,根据不少野史记载,仅仅只有数千人而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此前的反攻作战和3、4年的武装对峙中,百越那区区几万人马早就被耗尽了,最后秦军几乎未遇到大的抵抗就占领了全部岭南,并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这已经算是第二次秦攻岭南的战争了。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26#
发表于 2007-9-28 17:14: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粤高凉仔在2007-9-28 16:48:00的发言:

换句话说,秦朝时期的西瓯和骆越有没有进入奴隶社会呢?

假如当时西瓯、骆越没有进入奴隶社会,那么和秦军对峙数年、并曾大败秦军的对手可是一群原始社会的猎手呢?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1

听众

9723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20-1-17
注册时间
2004-8-29
127#
发表于 2007-9-28 17:21: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7-9-28 17:11:00的发言:


  历史记载,进攻岭南的秦军还是有几十万的。在历史上一般都把秦军的对手称为西瓯军,但下文为了顾及到当时广东和广西境内的其他越族士兵,所以以下把秦军的对手统称为“百越军”,其实主要是西瓯国军队。(如果按照现在的地理位置来看,则主要是广西的军队与秦军作战。)

  秦军在这次战争中的参战兵力以及组成,在几乎所有的史书中都说到秦军调动50万大军在屠睢的率领下进攻百越,在《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但是这里也有疑问,五路秦军是同时进攻的吗?在广东和广西的地方志中记载,秦军在开始时期是屠睢一路和赵佗一路这两路一共20万人马最先发动进攻。但是那剩下的30万人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加入战争的呢?从史书上看,剩下的30万人应该在前线部队陷入战争泥潭,也就是在屠睢写部队缺粮的战报给秦始皇以前就出动了,因为在屠睢写的信中说到了自己的“五十万大军已经伤亡甚重”,而且根据考证,其中一路秦军开始攻击的是东瓯闽越地区(主要在现在福建),这路秦军也是五路中最晚才加入两广战场的一路。秦军这50万大军到底是那里的兵为主呢?根据我们湖南等地的地方志记载,秦军这次战争所动用的部队还是以以前灭楚国的部队为主力,但是为了适应南方作战,秦军这50万大军中也有不少于10万人的原楚国部队。

  百越军在这次战争中的参战兵力则几乎没有任何史书有比较确切的记载,只能从部分考古资料中看出百越军的人数要远远少于秦军,而且当时的岭南百越基本上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布,自然环境恶劣,所以当时的两广总人口数根据考古学家的估计都不会超过50万,当时能战的适龄青壮年大致在5万人上下,这在不少野史中也有类似“百越土著军人数仅及秦军十分之一”的说法。但是不管怎么样,秦军的兵力是占绝对优势的,秦军为了这次战争的胜利是不惜代价的。

  关于战争的经过,秦军五十万大军虽然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在装备上更是要远远超过百越部落军队,但是战争的过程却令秦军感到了战前从未想到的艰苦和压力,在战前,秦军考虑到了粮草可能会出现问题,也考虑到了南方炎热的气候对于大部分出生在北方的秦军士兵的不适应;但是秦军到了两广后才发现,战场环境的恶劣以及敌军的超乎寻常的凶悍顽强都是以前始料未及的,在史书上记载了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军队的顽强抵抗,百越军在首领“译吁宋”的率领下与秦军进行了惨烈的激战,秦朝大军步步艰难,节节受挫,损兵折将,迟迟不能进入越人的世居领地,在战争中,百越军在首领“译吁宋”战死后又马上另选了新的首领,并全线退入山地丛林中与秦军继续作战,百越军甚至不惜与野兽为伍,至死不投降秦军,并且不断对秦军部队进行偷袭,切断秦军粮道,迫使秦将屠睢写信给秦始皇上报说秦军粮草已经不足,秦始皇被迫命令征调大量民工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水系,确保了秦军的粮草运输。另外秦军还有一个最大的敌人---------炎热的气候,秦军士兵多为北方人,大部分都为现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人,不适应南方炎热的气候,士兵中瘟疫横行,直接影响了秦军的战斗力。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军这时在新首领桀骏的率领下大致在公元前218年左右的时期对秦军发起了反击,秦军大败,根据《淮南子》记载,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而秦军总指挥官屠睢也在现在的广西桂林一带被一支百越军夜袭部队击毙,迫使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双方一直处于相持对抗的局面。而根据学术界讨论,秦军的阵亡在30万人上下,剩下的20万人全部退到两广的北部边界一带,但是百越军的伤亡同样十分惨重,也没有力量继续发动进攻,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而且一对峙就是3、4年时间。

  一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灵渠粮道全面开通且粮草充足之后,征集“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万加上原先剩下的20万秦军部队,秦军再次集中了30万大军向百越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这时的百越军,根据不少野史记载,仅仅只有数千人而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此前的反攻作战和3、4年的武装对峙中,百越那区区几万人马早就被耗尽了,最后秦军几乎未遇到大的抵抗就占领了全部岭南,并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这已经算是第二次秦攻岭南的战争了。

    这资料显然是想象的成分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28#
发表于 2007-9-28 17:29: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粤高凉仔在2007-9-28 17:21:00的发言:

    这资料显然是想象的成分多吧。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粤高凉仔在2007-9-28 11:41:00的发言:

   进攻岭南的秦军没有几十万。战争初期秦军失败,主要系道路崎岖,后勤补给有问题。后来修了灵渠,战争就顺利多了。

   进入广西的只有2路秦军,可能有20万左右。但这20万也不可能全是战斗人员,因为古代战争一个士兵通常有2-3人为其提供后勤服务。

   西瓯顶多是一个部落联盟式的方国吧,还谈不上正式的国家。


那是《百越之战》部分内容的转载,要说是想象也是某些学者的想象。西瓯是不是正式的国家,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但西瓯是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是不可否认的。

以上的转载最后一段,我们怎么理解第二次进攻岭南的时候百越军队的数量如此之少而秦军能够迅速占领整个岭南呢?我想可以比较合理的解释壮泰的分化在于秦占领岭南之后的南越国时期的推测,因为和前所未有的强大敌人秦军的战争,大批的西瓯、骆越人向南向西撤退,在秦军受挫之后对峙的几年里,西瓯骆越已经完成了大批人员向如今广西西南地区和越北的撤离,乃至后来几百年后慢慢迁徙到现在的泰老地区。至今,泰国和老挝,仍然把中国叫做“Jeen(秦)”,其民族记忆深处对秦的印象深刻程度,可见一斑。

一而抗二而服,这是壮傣群体越人的性格。当年,他们抗秦失败,服了秦人,接受了秦王朝的统治,接受了秦历。从此,在壮傣群体越人的心坎里,“秦”也就落了根,很难抹去。泰族居于今天的泰国,已历千百年。……至今,泰国泰族指中国仍以“秦”称。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六王毕,四海一”,国势一时显赫,由于秦始皇的暴政,不过维持了15年时间。中国自秦朝以后,不论是汉朝还是唐朝,经济发展,国力伸张,王朝持续的时间都在200年以上,可是泰国泰族唯以“秦”称中国,唯以“秦”认中国,不知中国有“汉”有“唐”,可知当初短命秦朝在壮傣群体越人心上烙下多么深的记忆,以致于2000年后他们的传人仍念念不忘。——李富强、白耀天《壮傣二群体分化于南越时期索隐》(《中国壮学·第三辑》民族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1

听众

9723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20-1-17
注册时间
2004-8-29
129#
发表于 2007-9-28 17:38:00 |只看该作者
我这里没有《壮傣二群体分化于南越时期索隐》,请发上来看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1

听众

9723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20-1-17
注册时间
2004-8-29
130#
发表于 2007-9-28 17:48: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7-9-28 17:29:00的发言:


那是《百越之战》部分内容的转载,要说是想象也是某些学者的想象。西瓯是不是正式的国家,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但西瓯是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是不可否认的。

以上的转载最后一段,我们怎么理解第二次进攻岭南的时候百越军队的数量如此之少而秦军能够迅速占领整个岭南呢?我想可以比较合理的解释壮泰的分化在于秦占领岭南之后的南越国时期的推测,因为和前所未有的强大敌人秦军的战争,大批的西瓯、骆越人向南向西撤退,在秦军受挫之后对峙的几年里,西瓯骆越已经完成了大批人员向如今广西西南地区和越北的撤离,乃至后来几百年后慢慢迁徙到现在的泰老地区。至今,泰国和老挝,仍然把中国叫做“Jeen(秦)”,其民族记忆深处对秦的印象深刻程度,可见一斑。

一而抗二而服,这是壮傣群体越人的性格。当年,他们抗秦失败,服了秦人,接受了秦王朝的统治,接受了秦历。从此,在壮傣群体越人的心坎里,“秦”也就落了根,很难抹去。泰族居于今天的泰国,已历千百年。……至今,泰国泰族指中国仍以“秦”称。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六王毕,四海一”,国势一时显赫,由于秦始皇的暴政,不过维持了15年时间。中国自秦朝以后,不论是汉朝还是唐朝,经济发展,国力伸张,王朝持续的时间都在200年以上,可是泰国泰族唯以“秦”称中国,唯以“秦”认中国,不知中国有“汉”有“唐”,可知当初短命秦朝在壮傣群体越人心上烙下多么深的记忆,以致于2000年后他们的传人仍念念不忘。——李富强、白耀天《壮傣二群体分化于南越时期索隐》(《中国壮学·第三辑》民族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秦朝征服岭南,设立四郡,广西西南地区和越南北部也是秦朝统治地区哦。

如果西瓯人依然停留在此地,秦军征服岭南,他们为什么又不抵抗呢。

如果西瓯人为了躲避秦人,继续迁徙,离开了广西和越南北部,那他们是这个时候就到了泰国老挝地区吗?  我记得有论文说过,泰国的泰人祖先可是公元8世纪才从云南迁往泰国的哦。

我还记得,你们中有人说过,泰国泰人也很崇拜侬智高的,如果西瓯人在秦汉时期就迁移到老挝泰国,千年后才来的侬智高怎么又成了他们的偶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1

听众

9723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20-1-17
注册时间
2004-8-29
131#
发表于 2007-9-28 17:51:00 |只看该作者
如果,西瓯人真的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国家,那为什么现在广西考古里并没有发现“西瓯国家”的遗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32#
发表于 2007-9-28 17:56: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粤高凉仔在2007-9-28 17:38:00的发言:
我这里没有《壮傣二群体分化于南越时期索隐》,请发上来看看。谢谢

我只有手头上的书,没有电子档,以后在网上发现再传上来吧。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33#
发表于 2007-9-28 17:57: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粤高凉仔在2007-9-28 17:51:00的发言:
如果,西瓯人真的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国家,那为什么现在广西考古里并没有发现“西瓯国家”的遗址呢?

不少学者认为西瓯和骆越实质上是一体的。近年来西瓯、骆越的考古发现不少,只是关注的人还没有那么普遍吧。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1

听众

9723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20-1-17
注册时间
2004-8-29
134#
发表于 2007-9-28 18:06:00 |只看该作者
无论西瓯和骆越是不是一体,广西没有发现“国家遗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35#
发表于 2007-9-28 18:09: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粤高凉仔在2007-9-28 17:48:00的发言:

秦朝征服岭南,设立四郡,广西西南地区和越南北部也是秦朝统治地区哦。

如果西瓯人依然停留在此地,秦军征服岭南,他们为什么又不抵抗呢。

如果西瓯人为了躲避秦人,继续迁徙,离开了广西和越南北部,那他们是这个时候就到了泰国老挝地区吗?  我记得有论文说过,泰国的泰人祖先可是公元8世纪才从云南迁往泰国的哦。

我还记得,你们中有人说过,泰国泰人也很崇拜侬智高的,如果西瓯人在秦汉时期就迁移到老挝泰国,千年后才来的侬智高怎么又成了他们的偶像呢?

秦朝的时候征服岭南,设立四郡,实际上秦军只是驻扎在郡治和交通驿道上,其他广大的林区和山区都不是实质掌控的地区。而且,一而抗二而服,是壮傣群体越人的性格,经过强烈的反抗而失败了,这些人被迫自我驱散之后,也就很难组织起强大的反抗力量了吧。其实赵陀在宣布南越国独立之后,南越国政权还曾经和所谓治内的瓯骆军队发生过军事冲突,这也代表那时候瓯骆政权还有一定的组织。

壮泰走廊是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泰老族系的迁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前年的缓慢迁徙,有学者认为最后一波迁徙的浪潮才是侬智高部族的军队(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而如今壮泰走廊的断绝,以及壮泰分隔局面的形成,是后世藏缅族系(大理南诏政权)和交趾政权的兴起之后,他们向壮泰走廊的薄弱区进发、占领、同化而导致的,如今壮泰分隔的局面仍旧呈一个葫芦状,两大头分别是僚系(壮族布依族岱侬族)和泰老族系,而中间还保持着一个联系地区即越北、越西北的岱、傣族地区,似乎也可以呈现出历史上的一副民族迁徙画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8 18:10:03编辑过]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36#
发表于 2007-9-28 18:14: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粤高凉仔在2007-9-28 18:06:00的发言:
无论西瓯和骆越是不是一体,广西没有发现“国家遗址”

你不知道不代表没有。广西郁江流域和北部湾沿岸都出土过的大量先秦时期的墓葬和古迹,都说明秦以前这里曾经有过高度的文明。近年来广西大明山地区发现了不少古骆越文化遗迹,经过包括广西博物馆考古专家组成的考察队伍数次对它进行考察和求证,初步推测出大明山一代为骆越古都文化遗存,这些资讯你可以自己搜索。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137#
发表于 2007-9-28 18:17:00 |只看该作者

关于壮族文明发展早期出现的古国、方国,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2982&replyID=&skin=1

另外,郑超雄的《壮族文明起源研究》及《骆越古国历史文化研究》等著作也对相关问题做了论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1

听众

9723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20-1-17
注册时间
2004-8-29
138#
发表于 2007-9-28 18:21:00 |只看该作者

一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灵渠粮道全面开通且粮草充足之后,征集“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万加上原先剩下的20万秦军部队,秦军再次集中了30万大军向百越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

===========================

史记里记载的可是50万人哦,所以,这个《百越之战》不足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582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8-11-19
注册时间
2006-8-16
139#
发表于 2007-9-28 19:41: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粤高凉仔在2007-9-28 18:21:00的发言:

一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灵渠粮道全面开通且粮草充足之后,征集“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万加上原先剩下的20万秦军部队,秦军再次集中了30万大军向百越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

===========================

史记里记载的可是50万人哦,所以,这个《百越之战》不足信。

<史记>根本就没提到南下秦军的具体人数,所谓"50万"秦军的说法首见于西汉成书的<淮南子>之<人间训>,很多史学家认为50万的数字是被夸大了的---------又见到了高凉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1

听众

9723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20-1-17
注册时间
2004-8-29
140#
发表于 2007-9-28 21:55:00 |只看该作者

越色僚人,你知不知道你举的例子组合起来就会得到一个你意想不到的结果啊?

第一,资料说大批人员西瓯骆越向广西西南地区和越北的撤离,结果就是秦军在第二次战争中轻而易举就征服了岭南。换句话说,西瓯骆越的主体离开了岭南,留下来的越人仅仅是少数,对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请你注意,西瓯骆越的农业水平还是非常落后的,整个岭南的人口也是非常稀少的。《百越之战》里整个岭南的越人不过50万。大部分的西瓯人都迁走了,留下来的越人岂不更少了吗?  那有多少呢? 就假设是20万吧。

第二,你举的《百越之战》资料里,认定秦军在发动第二次战争的时候,增兵10万。可史记里记载的可是50万。这么说,第二次战争爆发的时候,应该有近70万的秦人来到岭南。

那么把,这两条结合起来看,那就是70万的秦人 PK  20万越人。 那岂不是汉多越少吗? 这明显和史书记载不符合啊,秦汉以来,岭南都是蛮风弥漫,到处都是断发纹身。既然有70万汉人来到岭南,加上掌握政权,先进文化等等,断没有理由会被居于少数的越人同化吧。

如果这一推论真的合理,那南越国是汉多越少了。汉人农业技术先进,人口增长速度比越人快的多。另外,秦汉以后,尤其是在宋朝,更多的汉人迁移进入岭南及广西。到今天,汉人的后代比越人的后代不知道要多多少倍了。那么,壮族的主体就不是越人的后代了,而应该是汉人的后代了。

呵呵,从你资料推论出来的观点,倒和南乡子相同。南乡子就认为秦时有近百万汉人移民岭南,少数民族是非常少的,后来的俚人、蛮人等等,都是汉人的后代。

而事实上,这个推论和事实,尤其和顶楼主帖的基因调查结果相矛盾。我也认为基因调查结果接近于事实,而你引的那些资料的那些观点,我认为不正确,起码是‘不完全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4-20 04:07 , Processed in 0.178372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