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9657|回复: 1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父系遗传结构分析壮族的起源与分类

[复制链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21:5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从父系遗传结构分析壮族的起源与分类》一帖原由阴暗面网友转帖而来,宕机事件以后帖子也随之遗失,至今没有恢复。记得原帖里有许多很有价值的讨论,想起来真颇让人遗憾。正好,现在中文版的《从父系遗传结构分析壮族的起源与分类》已经出来,特地重开此帖。但考虑到版权的关系,本帖只转录部分摘要,要看全帖的贝侬请到以下网址:http://comonca.org/2007.aspx

 

从父系遗传结构分析壮族的起源与分类

陈晶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实验室,中国 南宁 530023

摘要:壮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与东南亚广泛分布的泰老族群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东亚人群的遗传结构
研究中地位非常特殊。然而,由于壮民族缺乏通用的本族文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壮民族内部人群的迁徙
融合及交流状况很难在现有的文字资料中有所发现。仅有的材料是从语言上将壮族人群区分为壮语北部方言
组和南部方言组。为了解壮族人群的内部遗传结构,我们从父系遗传物质Y 染色体入手,根据东亚人群特异
的18 个Y 染色体双等位标记,7 个Y-STR 标记,对壮族各个支系共八个人群的DNA 样本进行限制性长度片段
多态酶切、荧光PCR 确定SNP、STR 等实验技术分析,及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分子方差分析等多种遗传学
分析技术,调查了壮族各个支系的DNA 多样性,分别确定其Y-SNP、Y-STR,揭示壮族的内部遗传结构。结果
发现,壮族的主要Y 染色体单倍群为O*、O2a、O1。壮族的遗传结构中有几个层次,最早的O*、O2a 成分
普遍出现在各个支系中,第二层是由东部来的百越核心成分O1,第三层是北方来的汉族成分O3,与壮族的
历史事件和其他人类学研究基本一致。壮族支系遗传结构体现出以红水河支系为中心从东往西的梯度变化过
程。传统的对壮族按方言分为南北二组的分类方法并没有在遗传学上获得相应的支持。
关键词:Y 染色体;壮族;内部遗传结构;多起源
表1 壮族各支系的Y 染色体SNP 分型频率
 Tab.1 Y-SNP haplogroup frequencies of branches of Zhuang

—————————————————————————————————————————————————————                          size   C   D  D1a   F*  K*   O*   O1   O2a*   O2a1   O3   O3a  O3e*  O3e1

—————————————————————————————————————————————————————————————————邕北YB      23   8.70    4.35     4.35   21.74  17.39  8.70   21.74   8.70      4.35   4.35
右江YJ        5        40.00        20.00      20.00                  20.00
田林        22                 13.64   4.55     72.73          4.55      4.55
桂边GB       4              25.00  25.00   25.00             25.00
红水河HSH   39   2.56     5.13    5.13  23.08    10.26  5.13   7.69      20.51      5.13  15.38
桂北GN       21  4.76  4.76         4.76     38.10      4.76  4.76   4.76   14.29         14.29
邕南YN     19           5.26   5.26     15.79   10.53  10.53  10.53   31.58    5.26   5.26
左江ZJ      15        6.67                    33.33                40.00                   20.00
上思            15                                                  13.33     20.00    60.00      6.67
德靖DJ         3                                                   100.00
—————————————————————————————————————————————————————

在东亚,研究者通过对不同人群的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南方人群积累的突变要多于北方人群[18-21],许多相当古老的Y 染色体单倍群(单倍群由一系列的Y 染色体上的SNP 定义)大量的出现在中国南方的群体中,这些单倍群包括O、O2a。经过适当的数理计算,人们发现这些单倍群产生的年代大约是距今20000~10000 年[7,11-12,22]。同时,人们也发现了不同的族群其特征的突变也不相同。例如O1 单倍群就被发现是东部百越族群较为特征的单倍群,而另一些来自北方人群的数据则表明相较于南方人群,O3 这个单倍群在北方汉族人群中有着更高的分布频率 [18-19]。依据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能够有足够的比对人群进而分析今天壮族人群的整体遗传背景。

为了理清壮族的内部遗传结构,我们采集了129 份分属于不同地区的壮族男子的DNA 样品,并对其进行Y-SNP 单倍群分群。为了更为全面地了解壮族,我们还在上述数据基础上加入了已发表的布依族、水族数据,以及部分未发表数据[23-24],使得参与分析的样本量达到166 份,以保证每一个壮族支系包含的样本数达到统计要求,即壮族每个支系的样本数达到10 例以上。表1 系壮族人群Y 染色体SNP 单倍群分布频率。从表中我们发现C、D、D1a、F 这些较为古老的单倍群在壮族群体中也有一定的分布,但是频率比较低,我们考虑这些古老的单倍群更可能是作为壮族人群中一种遗传背景存在,它们不是壮族人群的主体单倍型。单倍群O*则需要特别的关注,这个单倍群在壮族各个支系中普遍高频,构成了壮族Y 染色体SNP 单倍群的主体,同时,壮族中高频的O*单倍群分布也迥异于南方一些别的群体的Y 染色体SNP 单倍群分布情况。壮族人群单倍群O*普遍高频这个结果提示我们:壮族极大的可能是别于以往一些南方群体而有着自己特征的群体。根据以往一些数据我们大体推测单倍群O*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单倍群,其产生年代至少是距今一万年以上[7,11-12,22],再结合壮族该单倍群的STR 数据我们大体了解壮族人的历史比较古老。随后则分别是O2a、O1 这两个Y 染色体SNP 单倍群,它们在壮族人群中也有较高的分布频率。而这两个Y 染色体SNP 单倍群在其它东亚南方群体里面也同样高频分布。这个分布格局与原有的东亚南方人群的Y 染色体单倍型频率分布规律相一致,这说明壮族人群尽管有着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较为典型的东亚南方群体。此外我们也发现O3*及其下游的Y染色体SNP 单倍群在壮族人群中也有一定的分布,由于这些单倍群在东亚北方部分人群中拥有比较高的分布频率,加之通过STR 年代估计发现壮族群体中这些单倍群的发生年代均在4000 年以内,因此可以得到提示:O3*可能并非壮族固有的遗传成分,而可能系和东亚北方人群交流获得。

从表1 的Y 染色体SNP 单倍群分布情况分析,我们大体得到几个基本的结论:广西壮族人群仍旧应该是比较典型的东亚南方人群。在保有东亚南方人群比较特征的Y 染色体SNP 单倍群O2a、O1 的同时,壮族人群也拥有自己高频分布的O*单倍群,这也表明壮族很可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最后,通过表1 并综合STR 的相关数据,我们也能看到壮族人群中也有一定的北方人群遗传成分。从这几点而言,再对照壮族现有的历史记载,我们能发现其颇为符合之处:起源于西瓯骆越的壮族人有过自己独立的方国,参与了遍及长江南岸的百越族群辉煌的历史。随后面对汉族的崛起,也曾经为了自己的生
存而一争短长,并在这种过程中艰难地融入中华民族共同进步的历程,接受了来自中原的文明还有中原的移民,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甚至可能在当初汉民族优势压力下进行了长途的迁徙。

--------------------------------

五、壮族内部遗传层次
经过上述的这些分析,我们通过两种遗传工具使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展示广西壮族的内部遗传结构,现在我们来整理这些分析结果,使得它更为清晰。我将这些结果概括为壮族的三个遗传层次。

第一个遗传层次是壮民族固有的民族特性。壮民族的起源问题学者们已经在民俗学上、历史学上、考古学上已经得到一个基本的论点,现在我们使用分子生物学的工具进一步肯定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现在从广西壮族不同支系的不同Y-SNP 单倍群频率分布上看,我们发现其与它现存百越系统人群相似,提示他们的共同起源。单倍群O2a 在壮族各个支系的高频分布准确无误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而单倍群O*在壮族支系的普遍高频则提示壮族自身可能存在的特殊发展过程。这两个单倍群也就构成了壮民族遗传层次的最底层,是壮族最基本最特色的遗传结构。所以无论是在那一直存在的考古文化中,
还是在民间代代相传的神话传说中,无论是在历史书籍的明确记载中,还是在今天我们科学地分析中,壮族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有着自己族群文化、有着自己独特血缘的民族,他的独特性毫无疑问。

在明确这一点之后,我们就需要去理清壮族内部支系在广西境内是怎么样迁徙演变的。通过主分成分析、聚类分析、分子方差计算、趋势地图绘制等等方法,我们能够明确单倍群O2a 很可能在东亚人进入广西之前就携带有了,其后这个单倍群在广西呈现自南向北的扩散趋势。而单倍群O*则展示了携带这个单倍群的壮族人更为明确的扩散方式:他以红水河为中心和起点,自东向西并且很可能是沿着河流扩散的。

第二个遗传层次是来自单倍群O1。O1单倍群内部结构明显地体现出壮族的某些成分从东部向西部扩散的过程。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22,25],我们猜测这一过程在一万年以内,这是壮族遗传结构的第二个层次。可能是西瓯混入骆越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可能与百越族群的整体命运以及百越族群的变迁衍化紧紧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宏大历史背景中的一个部分,这也将关系到壮族在整个百越族群中的地位问题。这个问题就留待以后更为详细地分析吧。

第三个遗传层次是来自O3*及其下游单倍群的信息。在我们的分析结果中,我们注意到O3*及其下游单倍群在壮族人群又有着一定频率的分布,但是经过STR 网络结构分析,这些单倍群并没有自己的中心,分布也比较零散。这就使得遗传结构与一些历史记载吻合起来。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纪录,我们发现公元前213 年,当时统治者秦始皇就曾从中原征调1.2 万未婚女子至岭南配给驻守在岭南地区的军队。从那时起,岭南成为秦王朝“治狱吏不直者”的发配地。此后历代统治阶级
对岭南地区多采取“羁縻政策”,使得众多来自北方的军人、流官的迁入,这导致了壮族原有的基因库经历了延续不断的扩充乃至混杂。因此属于东亚北方人群特征单倍群的O3*,在壮族人群里面也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因为单倍群O3*并没有区分出明显的组群,也没有明显的中心,因此单倍群O3*及其下游单倍群应该是历代东亚北方人群进入广西和当地壮族融合留下来的痕迹,属于壮族人群遗传结构中外来的遗传成分,其历史应该在最近的数千年内,这和历史的记载也是相符合的。

壮族是否土著民族,壮族是否经历过奴隶社会,侬智高起义研究,这三个问题是长期以来壮族研究中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两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第一第二个问题的看法日趋一致。现在我们使用分子生物手段来探寻壮族族源及其迁徙演变,得到了壮族土著起源的结论,更进一步的理清了壮族不同语言支系的发展演变趋势,证实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理清了一些含混不清的问题。尽管如此,关于壮族遗传结构的研究却远未结束。壮泰族群研究历史上的“泛泰”概念是否有所根据?壮族和老族掸族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甚至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壮族在整个东南亚民族中处于什么样的
位置?这些都有待我们的努力。我们期待在更进一步的研究中,壮族的发展历史将会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示。
致谢:感谢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本项研究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感谢金力教授和李辉博士的指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2 22:27:09编辑过]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沙发
发表于 2007-6-13 08:52:00 |只看该作者
现在从广西壮族不同支系的不同Y-SNP 单倍群频率分布上看,我们发现与其它现存百越系统人群相似,提示他们的共同起源。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板凳
发表于 2007-7-3 23:04:00 |只看该作者

左右江流域的O2a基因明显高于其它地区:

田林:O2a*--72.73%;

右江:O2a*--20%;

邕北:O2a*--8.70%,O2a1--21.74%

邕南:O2a*--10.53% ,O2a1--10.53%;

左江:O2a*--40.00 %;

上思: O2a*--60.00%,O2a1--6.67;

而且越往北O2a所占的比例就越少,说明左右江流域是O2a基因的聚集地。关于左右江流域O2a基因的来源我认为有两种可能:

一、O2a基因人群是较早来到这里的越人部落,其后O*基因人群从东部迁移到这里,并与O2a基因人群融合,形成今天的左右江流域壮族先民。相应的,这些O2a人群可能是左右江石铲文化的创造者。

二、O2a基因的人群来自于云贵高原,可能是古滇国及勾町国的人群,他们通过右江水道顺江而下。在下流的邕江平原,他们与原先在这里的O*基因人群相遇,一部分人留在了邕南,一部分人则沿左江而上,达到达今天左江地区。这些O2a人群带来了云贵高原的铜鼓文化,并逐渐将之发展到整个侗台民族及其周边地区。《后汉书·马援传》有载:马援南征,“得骆越铜鼓”。

从田林72%、上思66%这种两头大中间小的基因分布来看,我更倾向于第二种假设。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地板
发表于 2007-7-8 21:54:00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两种都有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5#
发表于 2007-7-22 11:42: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2 11:32:00的发言:

从别人的调查来看,与O1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从东往西递减的情况类似.O3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也出现了从东北往西南方向递减的情况.\壮族人群中越往西往南O2的携带率越高例,而O3越往东北越高:

                     O2                O3

广西南部壮族(上思):      (66.7%)          (0%)

广西西部壮族(田林):      (72.7%)        (9.2%)

广西中部壮族(邕江北):    (30.4%)        (13.1%)

广西北部壮族(桂北):       (9.6%)         (33.4%)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古代 O3高携带率人群从东北方向参与壮族的形成.古代 O2高携带率人群从西南方向参与壮族的形成.这个布局大致与今天中国壮族和汉族的分布情况相似(壮族在汉族人口重心西南,汉族人口重心在壮族东北)

必须说明是"标本实际上是有所谓“标准”的,至少每个个体往上追溯三代的直系亲属均为壮族。"因此实际上壮族人群中的 O3携带率有可能被低估,(户口本上是壮族的人很多没有被记入).不知道那些族谱上祖先是汉人的壮族人是否不在统计之列。


与O1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从东往西递减的情况类似.O3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也出现了从东北往西南方向递减的情况.壮族人父系祖先来源复杂

另外现代壮族人和广西汉族人的“分手:也仅仅是近五十余年的事情(三代人)请大家注意!不知道族谱上显示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原”的壮族人会怎么想。自覃圣敏在进行人类学调查时刻意避开“武鸣,南宁”等地之后,你们是不是又一次被另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19:58:45编辑过]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6#
发表于 2007-7-22 11:43: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2 11:42:00的发言:

 

与O1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从东往西递减的情况类似.O3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也出现了从东北往西南方向递减的情况.壮族人父系祖先;来源极其复杂

如果不能端正心态,以功利的目的进行研究那么,恐怕有些人会一事无成!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7#
发表于 2007-7-22 23:27: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2 11:42:00的发言:

与O1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从东往西递减的情况类似.O3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也出现了从东北往西南方向递减的情况.壮族人父系祖先;来源极其复杂

楼主引用的原文如下:

QUOTE:

第三个遗传层次是来自O3*及其下游单倍群的信息。在我们的分析结果中,我们注意到O3*及其下游单倍群在壮族人群又有着一定频率的分布,但是经过STR 网络结构分析,这些单倍群并没有自己的中心,分布也比较零散。

世界所有民族都不可能是纯血统的,都会有主源和支源,壮族当中当然有来自北向的血统,但楼主文章的分析表明这些都是分散融入壮族的,而不是集体同化为壮族,不像现代汉族,南北血统迥异,特别是男方,存在着大量百越族集体同化成汉族的历史。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8#
发表于 2007-7-23 17:50: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3 17:46:00的发言:

现代汉族南北血统差别迥异?汉族父系血统内部差异有壮族父系血统内部差异大吗?  是否是是分散融入壮族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人的规模有多大。重要的是他们对壮族的形成做了多大贡献。

                          O2               O3

广西南部壮族(上思):      (66.7%)          (0%)

广西北部壮族(桂北):       (9.6%)         (33.4%)

必须说明是实际上壮族人群中的 O3携带率有可能被低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18:46:38编辑过]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9#
发表于 2007-7-23 17:55:00 |只看该作者
路的数据来源好像和我的不同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10#
发表于 2007-7-24 17:37: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6-12 21:58:00的发言:

                                                   D1a
右江YJ        5        40.00        20.00      20.00                 
上思            15                                                  13.33     20.00    60.00      6.67

—————————————————————————————————————————————————

从表中我们发现C、D、D1a、F 这些较为古老的单倍群在壮族群体中也有一定的分布,但是频率比较低,我们考虑这些古老的单倍群更可能是作为壮族人群中一种遗传背景存在,它们不是壮族人群的主体单倍型。

右江壮族人D1a携带率高达40.00%,而其他地区壮族人没有高过5.13%的这很有趣!“D—YAP又被称为小矮黑人基因”。D—YAP类型在印度安答曼群岛的安达曼人携带率高达100%。在汉族人中,D—YAP出现的频率平均小于1%。可能右江地区壮族人有高的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成分。所谓的壮族地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全部被取代看来应该不是事实。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11#
发表于 2007-7-24 17:49: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6-12 21:58:00的发言:

单倍群O2a 在壮族各个支系的高频分布准确无误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而单倍群O*在壮族支系的普遍高频则提示壮族自身可能存在的特殊发展过程。这两个单倍群也就构成了壮民族遗传层次的最底层


可能有很多有独特文化的小民族直到近50年左右才融合于壮族这个大家庭。有资料说他们可能是百濮后裔,那么有可能这些民族也是高O2,O*携带率人群。因此简单的把O2,O*看成是壮民族的最底层过于粗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4 17:52:22编辑过]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12#
发表于 2007-7-24 17:54:00 |只看该作者
从表1 的Y 染色体SNP 单倍群分布情况分析,我们大体得到几个基本的结论:广西壮族人群仍旧应该是比较典型的东亚南方人群。在保有东亚南方人群比较特征的Y 染色体SNP 单倍群O2a、O1 的同时,壮族人群也拥有自己高频分布的O*单倍群,这也表明壮族很可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13#
发表于 2007-7-24 18:00: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4 17:49:00的发言:

可能有很多有独特文化的小民族直到近50年左右才融合于壮族这个大家庭。有资料说他们可能是百濮后裔,那么有可能这些民族也是高O2,O*携带率人群。因此简单的把O2,O*看成是壮民族的最底层过于粗糙。


壮族是古汉族,西甌,雒越,百濮等南方民族相互融合的产物,还有回族等民族融入壮族的记载。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14#
发表于 2007-7-24 20:41:00 |只看该作者

咦,小阴同学又回来了?真是为小阴同学的勇气及其脸皮感动得五体投地!

“可能有很多有独特文化的小民族直到近50年左右才融合于壮族这个大家庭。”原来是“可能”而已;“有很多”是多少?占多少比例?既然“有资料说”,那不妨让大家分享一下资料如何?“因此简单的把O2,O*看成是壮民族的最底层过于粗糙。”O2基因在壮族中分布很普遍,而且年代久远,怎么个“粗糙法”?

“壮族是古汉族,西甌,雒越,百濮等南方民族相互融合的产物,还有回族等民族融入壮族的记载。”把“古汉族”放在前面,不知道是有意或是无意?刹一看这下还以为古汉族是主要而后面的是次要的呢。还有这“古汉族”不知道是怎么的古法?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15#
发表于 2007-7-24 20:44: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2 11:43:00的发言:

如果不能端正心态,以功利的目的进行研究那么,恐怕有些人会一事无成!

这句话倒是说到点上了,中国现在的学术环境如何,地球人都知道!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16#
发表于 2007-7-24 20:53: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4 17:37:00的发言:

右江壮族人D1a携带率高达40.00%,而其他地区壮族人没有高过5.13%的这很有趣!“D—YAP又被称为小矮黑人基因”。D—YAP类型在印度安答曼群岛的安达曼人携带率高达100%。在汉族人中,D—YAP出现的频率平均小于1%。可能右江地区壮族人有高的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成分。所谓的壮族地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全部被取代看来应该不是事实。

右江,样本5例,D1a  40%;德靖,样本3例,O*  100%。个人认为这两个地区的样本数太少(从整个实验来说,总共的样本数才100多例,数量明显偏少,这在以前我就说过),实验数据明显具有偶然性。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17#
发表于 2007-7-24 21:08: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3 17:50:00的发言:

必须说明是实际上壮族人群中的 O3携带率有可能被低估

如果考虑到近三代才和汉族通婚的壮族人群,那O3的比率肯定会被更高一些。可小阴同学不要忘了,通婚是双向的,壮汉通婚的后代有的可能是加入汉族,有的则是加入壮族。就我所接触到的情况,一般主要是看后代生活的周边人群的情况,如果是汉族女方嫁入壮族男方村落,那么后代一般也入壮族;反之如果是壮族女方嫁入汉族家族,后代一般是入汉族。在以前,因为经济及交通问题,汉族村落主要在街圩附近,所以壮族女方嫁入汉族男方的数量远较汉女嫁壮男多。不过总的来说,壮汉通婚的比例相对还是比较少的。

另外,小阴同学似乎把O3当作汉族的专利了,这可不对哦,汉族的专利应该是O3e*吧?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18#
发表于 2007-8-1 17:54: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7-24 21:08:00的发言:

 另外,小阴同学似乎把O3当作汉族的专利了,这可不对哦,汉族的专利应该是O3e*吧?

……如果考虑到近三代才和汉族通婚的壮族人群,那O3的比率肯定会被更高一些。

路先生这您就错了,在下什么时候把“O3当作汉族的专利了”?您不会是自己以为的吧?就像O2不是壮族的专利一样(孟高棉语系民族同样高比例携带O2)。O3也不仅仅为汉族人携带。

仅仅是“近三代”这么轻描淡写的吗?别忘了现代壮族和广西汉族之间界限的划分也不过是近五十余年的事情。从覃圣敏在进行人类学调查时刻意避开“武鸣,南宁”等地的做法来看,这些人的数量委实不可小视。

既然路先生的帖子被改过了,在下的帖子恐怕没有不改之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19:49:27编辑过]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19#
发表于 2007-8-1 17:56: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2 11:37:00的发言:

……个人认为壮族O3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汉族……

这是在下的一向观点,好好咀嚼一下那是什么意思“路”。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9-5-19
注册时间
2004-10-17
20#
发表于 2007-8-1 18:00:00 |只看该作者
另外壮族人的O1,甚至一部分O2同样是来自古汉族。这就像壮族的一部分O2可能来自于孟高棉语系民族是一样的道理。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 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惊徂旃。 蒙轮恆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 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晓雾,瀚海隔遥天。 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3 02:57 , Processed in 0.170559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