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3465|回复: 18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狄青等人的祠堂矗立僚区有伤僚人感情吧?

[复制链接]

511

主题

3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2
注册时间
2005-3-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7-19 21:3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日读王云高著《草莽上将军陆荣廷传奇》,见说南宁有个六公祠,供“狄青/余靖/孙钙/苏缄/王守仁/莽吉图”“普通老百姓都认为他们是清官干员,因而成了‘拜神族’”。

好象僚区不少地方还有狄青的所谓神像~~~~????

从民族团结的立场出发,应该予以取缔吧?此现象和当今政府对侬智高起义的定性相左耶。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蛮---稻作文明的最早开拓者被称为"蛮". 荒---遍地水稻田的岭南之地被称为"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沙发
发表于 2005-7-19 22:05: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家乡一个祠堂都没有,不管哪个民族哪个朝代的。——或许只是我孤陋寡闻,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呵呵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3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2
注册时间
2005-3-27
板凳
发表于 2005-7-19 23:07:00 |只看该作者

我手上有一份剪报。2005.6.21《广西日报*花山》之《汉帜依然昆仑关》。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关楼上,有一个祭祠,原来供奉着狄青/孙钙/余靖三位宋代征南主将的神像,纪念狄青平南功绩。据史书记载,宋皇佑元年,侬智高造反,~~~~~

~~~~~~~~~~~

到了清代,本地官官府觉得大肆宣扬狄青不符合当地壮族百姓的心愿,便把狄青请下神坛,改奉关羽关平周仓三人神像,~~~~~~~~~~~~~”


蛮---稻作文明的最早开拓者被称为"蛮". 荒---遍地水稻田的岭南之地被称为"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地板
发表于 2005-7-20 09:35:00 |只看该作者

是有个伏波庙在老家二三十里路的地方,但从来没去过。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1915

积分

榕树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最后登录
2012-5-30
注册时间
2004-11-12
5#
发表于 2005-7-20 10:21:00 |只看该作者
可怜壮族百姓一直在不亦乐乎地吃着狄青发明的米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6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0-2
注册时间
2003-1-29
6#
发表于 2005-7-20 10:30:00 |只看该作者
不一定是他发明的吧,就象家谱的攀附一样,这个攀附的可能性很的大。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教育,人们就不会记得自己的英雄,汉族英雄却是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不拜他们又拜谁?所以贝侬们要主动担负起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来,

Mengz gaangc Xuangh,gul gaangc Qyaix,Haausxuangh Haausqyaix doc deg Haausrau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听众

3663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5-6-8
注册时间
2005-4-22
7#
发表于 2005-7-20 11:5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hq在2005-7-20 10:21:12的发言:
可怜壮族百姓一直在不亦乐乎地吃着狄青发明的米粉

难道狄青不习惯南方大米,于是仿照面条发明了米粉?哈哈,编故事也是需要想象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3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2
注册时间
2005-3-27
8#
发表于 2005-7-20 12:0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晓浏在2005-7-20 9:35:46的发言:

是有个伏波庙在老家二三十里路的地方,但从来没去过。

影响民族团结的。应该予以取缔。

当年(昆仑关的)政府都能做到,现在应该更没问题吧??

毕竟这伏波庙是民族压迫的产物,很强奸民意的。当地政府,特别是统战及民委等部门应该有所作为才对,这在云南文山州是有类似的例子的。

侬鼎升的《侬智高出桂入滇采访纪要》叙述:“在古特磨道的文山壮苗族自治州,壮族人民纪念侬智高的活动可说是全民族的,最广泛的便是过‘六月节’(有的地方过五月),吃红糯米饭,城市里的居民也跟着举行。``````````````马关县南捞乡搞得很隆重热闹,``````‘名为祭祀扬六郎,实际是祭祀侬智高。由于‘祭扬六郎’不妥,影响民族团结,马关县政协建议改为‘壮族六月节运动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0 12:27:58编辑过]

蛮---稻作文明的最早开拓者被称为"蛮". 荒---遍地水稻田的岭南之地被称为"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9#
发表于 2005-7-20 12:14:00 |只看该作者
呵呵,東莞米粉最出名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10#
发表于 2005-7-20 19:0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hq在2005-7-20 10:21:12的发言:
可怜壮族百姓一直在不亦乐乎地吃着狄青发明的米粉

狄青发明米粉不过是一种传说而已。

关于米粉起源的说法还有很多,比如这个传说:
桂林米粉起源的传说。说是一个打渔的光棍一天在桃花江中救得一条鲤鱼,这鲤鱼原来是龙王的小女儿,龙女为谢救命之恩拔下两根鲤须相赠。后来光棍的老父病笃口苦,光棍就将鲤须煮来飨父,当然鲜美异常。谁知那老父竟吃上了瘾,时时向儿子索要;光棍无奈,只好将米磨成粉、用模子乔做成鲤须模样哄慰老父:桂林米粉就这样诞生。(《桂林土特产趣话》钟毅、周剑江著,广西民族版1995)

湖南则有“五胡乱华”时,迁徙到洞庭湖一带的北方人仿制面条而发明米粉的传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1#
发表于 2005-7-21 09:23:00 |只看该作者

http://www.tianshannet.com.cn/GB/channel3/17/200411/23/124670.html

炒米粉原是新疆发明 南方没有这种吃法

天山网讯(记者 李桥江)11月17日,记者在乌鲁木齐市卓记米粉北门店就餐,饭后与几位店员聊天,该店掌勺师傅、贵州人周付贤的一句话让记者产生了极大兴趣。他说,炒米粉是新疆人发明的,南方根本没有炒米粉这种吃法。

卓记米粉的账房先生淡金锁将他知道的有关炒米粉的情况告诉了记者。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疆十月拖拉机厂职工食堂的一位贵州籍大师傅退休后,在乌市南门附近开了家餐馆,他将贵州米粉用新疆炒面的方式进行加工,同时,吸取南方米粉用肉末配菜的加工方法,渐渐形成了一种米粉新吃法。不久,这块“南方米粉”的牌子打了出来。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南门附近拆迁,这家“南方米粉”退出了乌市市场。

淡金锁说,其实在南门附近拆迁前,这家南方米粉店的伙计就有人另立门户了。这家米粉店停业后,店内的伙计纷纷另起炉灶。“卓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该店一位贵州籍女店员说,老家吃米粉都是带汤的,米粉实际上就是粗米线。

淡金锁说,内地已经有人想来新疆学习炒米粉的制作方法了。据他了解,现在除新疆外仅北京有炒米粉店,其炒制方法也是在新疆学的。

为了证实炒米粉是新疆发明的准确性,记者随后来到乌鲁木齐市幸福路一家名叫“万家沾水米粉”的餐馆。

店老板蒋鹏翔肯定地说,他虽然不知道炒米粉的创始者是谁,但可以肯定,炒吃米粉只有新疆有。

其实,不管炒米粉是谁发明的,其目的都是为了丰富人们餐桌上的品种。记者在南北疆采访时看到,炒米粉已辐射到了全疆各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12#
发表于 2005-7-21 09:30:00 |只看该作者
炒米粉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才在新疆发明的说法不太可信。
“牛肉炒河粉”应该算是岭南传统小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13#
发表于 2005-7-21 09:37:00 |只看该作者

http://www.yob.cn/Article/hakka/hakkafengqing/200403/259.html

正宗沙河粉源流与发展--漫话水粄

作者:温进步 文章来源:广州白云区文联 点击数:200 更新时间:2004-3-30

沙河粉——广州地区妇孺皆知的一道传统美食。但为啥叫沙河粉、或者说沙河粉是从哪里传入的?就未必尽人皆知。沙河街——在广州的东北方向,因著名的广州动物园坐落于此,故广州的男女老少无人没到过沙河那地方。但为啥叫沙河?就未必人人尽然。作者根据相关资料就正宗沙河粉的源流、沙河地名的由来、沙河大饭店和燊榮宫的历史轨迹以及当今发展状况,试作简要的探究和介绍。

“沙河粉”的传说

关于沙河粉的由来,有两种传说。

相传160多年前,一对来自东江客家的新婚夫妇,居住在现在广州沙河一带,他们白天干农活、上山砍柴、挖草药,每逢圩日就用稠米浆蒸些粉糕出售。一次,市集特别兴旺,粉糕已经全部售空,恰巧她的丈夫又带来不少客人,新娘子情急之下,看到石磨傍的瓦盆里存有少量稀米浆,明知粉糕是蒸不成的了,便急忙把米浆倒在簸箕上放进锅里蒸,蒸熟后切成条状,佐以香菜、调料供客人食之,食客连声叫好。于是次日继续试做,这“新品种”竟然成为独家美食,招徕食客如云,应接不暇,生意越做越红火。但食客均不知此种白而透明、韧而爽滑、口感极好的东西叫什么食品、又是怎样做出来的。便有人前去问那新娘子,心灵手巧的新娘子说:“用沙河水和大米磨成蒸粉糕那样的稀米浆蒸出来的。”于是就以“沙河粉”叫开了。这是传说之一。

传说之二。一百多年以前,一些以打石为业的东江客家人,从粤东一带来到广州沙河谋生,这些打石的客家人,家家户户都有一台石磨,他们用石磨把大米磨成粉,调以源于白云山泉的沙河水,蒸出薄韧爽滑的水粄。客家人自古至今一直把这种食品叫做“水粄”。他们在墟地街(今沙河大街)一带开设了不少经营水粄的夫妻店。由于水粄价廉物美,人人爱吃,生意越做越旺。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店发展成了作坊,水粄制作工艺也日臻精巧,水粄的名声越来越大,越传越远。由于水粄是用源于白云山泉的沙河水调以大米磨成的粉加工而成的,当地人也就把其称之为“沙河粉”,或者叫做“山水河粉”,或简称“河粉”。

以上两种传说,细节略有不同,但都说的是山水河粉最初是由“东江客家人”传入广州的,看来这一点可信度是很高的。客家一直人把“山水河粉”这种东西叫“水粄”,而且在当今的粤东一带农村,一直沿袭着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蒸水粄的传统习惯,而且一蒸就是一斗甚至几斗米,过节那几天,连续几天吃的都是水粄,或裹菜、或沾酱、或炒粄、或粄汤、或用粄干煮粄汤……烹调方法多种多样;走亲戚时,提着整搽箩或挑着整细箩全是水粄,有的在炊粄时加进食用色素蒸成粉红色水粄,那切成细条状的水粄齐唰唰地摆放在搽箩或细箩上,美观极了;炒粄时混以红白两种水粄、加进葱蒜香菜,立马让您胃口大开,百吃不厌。

“沙河”的历史轨迹

“沙河”这地方,史志上有记载,历史上叫“燕塘(圩)”。

燕塘(圩)位于瘦狗岭之西。其北面,是羊城著名的游览名胜——白云山风景区。白云山上松涛翠叠,云绕摩星。明末清初的《广东新语》云:“白云山自大庾逶迤而来,既至三城,从之者有三十余峰,皆知名。每当秋霁,有白云蓊郁而起,半壁皆素,故曰白云。”这里有从一条从白云山滴水岩泻下的山泉汇成涓涓的沙河溪,如逢雨季,从白云山下来的山坷水泛滥,溪水高涨,把燕塘圩隔成东西两半,但这里自古是人们进出羊城(市区)赶集做买卖、或游览白云山的交通要道。原来河东即今燕塘一带地势较高,不怕水患,多有商务活动;但河西即今天的沙河大街一带,靠近羊城市区,人口众多,商务活动较为活跃。今濂泉路北面,即早年宋代“羊城八景”之一的“蒲涧濂泉”。清嘉庆十三年(1813年)在白云山建了一座“郑仙祠”,往后,每岁农历正月二十五日“蒲涧节”,七月二十五日安期生“升仙节”,羊城男男女女以至地方官员倾城来游,十分热闹。那时的燕塘圩包括被沙河溪隔开的东西两边,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边已经逐步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圩场,加上羊城濒临南海,高山难得,不远处又有号称“百尺飞泉”的白云山“滴水岩”的壮丽景观,市区内的人得闲之时尤其喜欢来此“郊游”、“趁圩”。

那时,从市区去燕塘(河东)要涉水过河,或待渡,甚为不便。河西即今沙河大街这一带便多为商贾小贩经商和游人游玩憩息之地。从诗人黄子高《燕塘谣》可见当时燕塘圩之一斑:“一江村、二石井、三官桥、四佛岭,不如燕塘圩。二五七十,每逢圩期,远近齐集,市男趁圩。出卯入酉,朝朝暮暮,望见瘦狗(岭)……”。

这就是沙河这个地方的历史轨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4#
发表于 2005-7-21 10:52:00 |只看该作者

河粉、排粉及瀨粉等,是比米粉早又是遲出現的呢?

番禺米粉是番禺人所創的吧?

新加坡人說,星州炒米並非新加坡菜色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5#
发表于 2005-7-21 10:57:00 |只看该作者

是否有人侵犯版權呢?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4/16/content_886240.htm

广州粉——众口能调

金羊网 2005-04-16 11:43:30

说到广州传统美食,粥粉面绝对是至爱,而位列榜眼的粉也是变幻万千,沙河粉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上至亿万富豪,下至打工平民,对沙河粉都是宠爱有加。而在粉的延伸中,拉肠更成广州一绝,陈村粉作为后起之秀,近年声名鹊起,而外来之物桂林米粉也受到越来越多广州人的喜爱。看来粉的榜眼地位有增无减。

广州人对沙河粉再熟悉不过了。夜宵时,屁股还没有坐到板凳上,便吆喝着:老细(老板),来一碟湿炒牛河!不一会,那盘抵食夹大件、新鲜热辣的河粉随即奉上,一群“饿狼”于是“呼哧呼哧”地瓜分着盘中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沙河粉,现在也玩起“七十二变”。白云山麓云台花园侧的沙河粉村,满桌的新面孔令人食指大动。

五味沙河粉吃尽人生五味

沙河饭店就曾用山水沙河粉做出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菜,有传统的“干炒牛河”、“滑炒肉丝河”、“蚝油郊菜河”,还创制出苦中带甘的“凉瓜鸡茸河”、酸甜适度的“五柳河”、酸中带辣的“炸酱河”、甘香可口的“麻糖炒河”、西餐风味的“可可奶河”、东南亚风味的“咖喱河”等。

随着饮食潮流的变更,“五味”加入了不少新元素。咸味沙河粉改用近年流行的橄榄菜、芹菜来炒;苦味的凉瓜肉碎沙河粉,以凉瓜切条做调味,肉碎上再打一个凉瓜汁的芡,可谓先苦后甜。

中西合璧蒸煮芝士轮番上阵

沙河粉村推出的沙河粉宴中,师傅将其貌不扬的沙河粉点化成9道菜式,中式、西式轮番上阵。

就说金汤沙河粉吧,白河粉浸于汤中,看样子普普通通,还不能久放———河粉容易吸收水分。但没想到味道的精华原来在汤底之中:用虾壳、大地鱼熬出来的汤综合了虾壳的鲜味和大地鱼的香味,伴着沙河粉吃,味道正好。师傅介绍说,传统广东云吞面用的也是这种汤底。

芝士千层沙河粉则是借鉴了西式点心的做法,总共动用了3种不同颜色的沙河粉来做成夹层,肉碎、炸芋丝夹杂其中,一层薄薄的芝士铺面,甘香酥脆便尽在其中了。

五彩缤纷加入健康菜汁

这次沙河粉敢于再战江湖,自然是有备而来。首先是褪去了一身白,变得色彩明丽,令人惊艳。原来是师傅在沙河粉中分别加入红萝卜汁、菠菜汁等菜汁,让沙河粉当一次真正的花旦。

有趣的是,师傅这一招着实捉弄了来尝鲜的食家。上甜品之前,大家就挑剔地议论着:沙河粉怎么可能做成甜品?“红枣百合沙河粉”端上来后,大家一看,更是振振有辞:哎呀呀,都是红枣百合,哪里有沙河粉?张口一尝后,大家乖乖地闭嘴了—————原来师傅把它们用菜汁染色,红的、绿的、白的全是河粉,薄薄一片微微卷起来,还真有点神似百合的样子。(夏婉)

沙河粉

沙河粉是广州米制粉食的一绝。它的制作过程,与北方的“拉皮”差别不大,但由于用料与用水讲究,故品质则胜出一筹,具有薄而透明、韧而爽滑的特点。如果随手拈起一条,将两头轻提,就会发现它韧性好而张力大。沙河粉可汤煮,也可炒

食。炒又分滑炒和干炒。但无论哪种炒的过程都不能加水,加水就容易把粉炒碎。因此,火候要恰到好处,翻炒动作要快。

沙河粉传说

沙河粉———广州地区妇孺皆知的一道传统美食。但为啥叫沙河粉,或者说沙河粉是从哪里传入的?就未必尽人皆知。沙河街———在广州的东北方向,因著名的广州动物园坐落于此,故广州的男女老少无人没到过沙河那地方。但为啥叫沙河?就未必人人尽然。关于沙河粉的由来,有两种传说。

传说一

相传160多年前,一对来自东江客家的新婚夫妇,居住在现在广州沙河一带,他们白天干农活、上山砍柴、挖草药,每逢墟日就用稠米浆蒸些粉糕出售。一次,市集特别兴旺,粉糕已经全部售空,恰巧她的丈夫又带来不少客人,新娘子情急之下,看到石磨傍的瓦盆里存有少量稀米浆,明知粉糕是蒸不成的了,便急忙把米浆倒在簸箕上放进锅里蒸,蒸熟后切成条状,佐以香菜、调料供客人食之,食客连声叫好。于是次日继续试做,这“新品种”竟然成为独家美食,招徕食客如云,应接不暇,生意越做越红火。但食客均不知此种白而透明、韧而爽滑、口感极好的东西叫什么食品,又是怎样做出来的。便有人前去问那新娘子,心灵手巧的新娘子说:“用沙河水和大米磨成蒸粉糕那样的稀米浆蒸出来的。”于是就以“沙河粉”叫开了。

传说二

100多年以前,一些以打石为业的东江客家人,从粤东一带来到广州沙河谋生,这些打石的客家人,家家户户都有一台石磨,他们用石磨把大米磨成粉,调以源于白云山泉的沙河水,蒸出薄韧爽滑的水?。客家人自古至今一把这种食品叫做“水?”。他们在墟地街(今沙河大街)一带开设了不少经营水?的夫妻店。由于水?价廉物美,人人爱吃,生意越做越旺。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店发展成了作坊,水?制作工艺也日臻精巧,水?的名声越来越大,越传越远。由于水?是用源于白云山泉的沙河水调以大米磨成的粉加工而成的,当地人也就把其称之为“沙河粉”,或者叫做“山水河粉”,或简称“河粉”。

陈村粉薄、爽、滑、软

跟老牌的小食沙河粉相比,陈村粉属后起之秀,只有70多年的历史。1927年,顺德陈村人黄但借鉴了南海西樵人的经验,经过精心改进,创制出一种以薄、爽、滑、软为特色的米粉,当地人称之为“黄但粉”,外地人则以“陈村粉”名之。制作陈村粉有十几道工序,道道工序都有秘诀。例如,新米要放半年才能用,制成的粉才特爽;洗米也有讲究,要把米放在盆里狠搓十多分钟,然后再泡……就连磨米的石磨都要选用特别的石料特制。由于制作精细,陈村粉产量不高,一天只能产粉几百斤,因而显得格外“矜贵”,外地人不易享此口福。北京一些外事单位曾派人乘飞机辗转至陈村买粉宴请贵宾。

经厨师们的不断革新,陈村粉的烹制方法已由传统的几种,激增至近40种,而且风味各异。蒸着吃糯,炒着吃爽,滚着吃韧,据食客反映,以蒸制最佳。把粉切段,蒸熟后浇上用香油、酱油、酸姜丝、烤芝麻调成的佐料,吃来香软无比。近来,以陈村粉为材料的菜式也逐渐增多,陈村镇金兰轩酒店的“白玉藏珍宝”倾倒了许多中外食客。此品是以粉包着肉之后蒸制,上碟后配以海鲜酱油,鲜美软滑,造型独特,名字雅致,确是妙品。如今陈村粉已作顺德风味小吃,成为顺德人招待贵宾的特色食品之一,邓小平、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品尝过陈村粉。为了扩大影响,花乡陈村还举办过“陈村粉美食节”,使陈村粉与陈村花卉相辉映。

位于陈村旧墟陈村医院旁,有家极不起眼的小食店,店里的陈村河粉更是不能再正宗的了,据说是各镇的货源地。虽然里面的菜色比较单一,只有排骨河粉与牛腩河粉,当然你可以点斋河粉。但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去品尝的时候,别忘了配合一碗白粥。里面却蕴含一个“化学作用”,在白粥衬托下,让你更好地感受到其米粉的顺滑,渐渐带出了牛腩或排骨精华,口感极佳。还有白灼菜心也是很好的制作,每条菜心都经过细心挑选,分外的嫩,相必是老板采购时作了严格的挑选。而该店收费亦相当便宜,吃一碟粉也只不过是3-5元,一碗白粥也才5毛钱。故深受我们这些吃客欢迎。(小米)

拉肠

拉肠现在是广州茶楼、酒家早茶的必备之品。看师傅们做拉肠,双手左右开弓,一上一下,工序多充满节奏感。将米浆置于多层蒸笼或布上蒸成薄皮,放上碎肉、鱼片、猪肝等等,卷起来,切断,不到10分钟,一盘香喷喷的拉肠就摆在你面前了。但讲到广州最出名、味道最好的拉肠,又怎能不提在西关起家的“银记”布拉肠呢?

银记的老店在文昌北路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原只是弹丸之地,但慕名前来的人太多了,把小店挤得水泄不通,要排队等候,甚至还占据了人行道来经营。老店装修了一回,但依旧挡不住人流,生意兴隆,于是渐渐在上九路、惠福东路、东川路等地开起了分店。

那里最驰名的是牛肉拉肠和韭王鲜虾拉肠,特别是鲜虾,红的虾与黄的韭王相配,可谓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酱油的调味作用很明显,所以银记的酱油是经过师傅特别调制的,在别处可吃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40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1-1-19
注册时间
2005-4-11
16#
发表于 2005-7-22 23:32:00 |只看该作者

我家在龙州!想吃炒粉容易得很,不必到新疆。


[url=http://www.longzhou.gx.cn/bbs/X_AdvCom_Get.asp?UserID=5][IMG]http://www.longzhou.gx.cn/images/banner.gif[/IMG][/URL]         请点击了解神秘龙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听众

1349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1-8-27
注册时间
2004-10-10
17#
发表于 2005-7-23 00:21:00 |只看该作者
什么垃圾祠堂?炸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

听众

4019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0-10-11
注册时间
2005-3-6
18#
发表于 2005-7-25 12:07:00 |只看该作者

如果让我看见,我就把它炸烂!并告诉老乡,它是中国吞并僚区的侵略军首领。


以前因为害怕错过了很多,以后越是害怕的事情我越要去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808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10-11
注册时间
2005-7-12
19#
发表于 2005-8-17 04:40:00 |只看该作者
那么漢人是否應該把清東陵和西陵統統掘暸?叫僚人不去拜就是暸,炸暸沒必要吧?好歹也是個文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808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5-10-11
注册时间
2005-7-12
20#
发表于 2005-8-17 04:4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北姑在2005-7-21 9:23:59的发言:

http://www.tianshannet.com.cn/GB/channel3/17/200411/23/124670.html

炒米粉原是新疆发明 南方没有这种吃法

天山网讯(记者 李桥江)11月17日,记者在乌鲁木齐市卓记米粉北门店就餐,饭后与几位店员聊天,该店掌勺师傅、贵州人周付贤的一句话让记者产生了极大兴趣。他说,炒米粉是新疆人发明的,南方根本没有炒米粉这种吃法。

卓记米粉的账房先生淡金锁将他知道的有关炒米粉的情况告诉了记者。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疆十月拖拉机厂职工食堂的一位贵州籍大师傅退休后,在乌市南门附近开了家餐馆,他将贵州米粉用新疆炒面的方式进行加工,同时,吸取南方米粉用肉末配菜的加工方法,渐渐形成了一种米粉新吃法。不久,这块“南方米粉”的牌子打了出来。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南门附近拆迁,这家“南方米粉”退出了乌市市场。

淡金锁说,其实在南门附近拆迁前,这家南方米粉店的伙计就有人另立门户了。这家米粉店停业后,店内的伙计纷纷另起炉灶。“卓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该店一位贵州籍女店员说,老家吃米粉都是带汤的,米粉实际上就是粗米线。

淡金锁说,内地已经有人想来新疆学习炒米粉的制作方法了。据他了解,现在除新疆外仅北京有炒米粉店,其炒制方法也是在新疆学的。

为了证实炒米粉是新疆发明的准确性,记者随后来到乌鲁木齐市幸福路一家名叫“万家沾水米粉”的餐馆。

店老板蒋鹏翔肯定地说,他虽然不知道炒米粉的创始者是谁,但可以肯定,炒吃米粉只有新疆有。

其实,不管炒米粉是谁发明的,其目的都是为了丰富人们餐桌上的品种。记者在南北疆采访时看到,炒米粉已辐射到了全疆各地。

那是新疆式炒米粉的起源,而且炒的是貴州米粉。這個貴州大師傅估計沒有到過廣東廣西。他腦子裏的“南方米粉”其實就隻是他貴州的米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7 09:57 , Processed in 0.187359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