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racwx 于 2013-3-4 17:27 编辑
甲林广告 发表于 2013-3-4 10:32
说来说去还是政策问题。就象楼上贝侬说的一样,要是我们从小就开始学壮文,象汉文一样学十几年,哪有不熟之 ...
只能说明你孤陋寡闻。韩文、日文时至今日最终依然摆脱不了汉字,韩国、越南要求恢复汉字的呼声此起彼伏,可见拼音文字始终还是满足不了表达他们语言的需要。泰文字母书写没有间隔,音节划分、语气停顿,都会造成意思的误解。虽语壮语处于同一个语系,有共同的固有词汇,但壮语深受汉语影响,处于汉字文化圈范围内,语言的逻辑和文化,是单纯的表音文字所容纳不了的。壮语中,同一个音,不同意思,在潜意识中不是一音多义,而是同音字,只不过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还没认识这种“壮文”罢了。但至少方块古壮字就做到了这一点。
我们的文字必须要量体裁衣,要符合壮语的实际情况:壮语思维和壮语的文化,这是首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用汉字边旁部首充当字母,构造方块布依字的,依然摆脱不了汉字的影子,如果外国人看,肯定以为是汉字,国内学者看,肯定以为是
契丹文。不是我要刻意泼
布依兄弟的冷水,只能说创制这种文字的老先生未免也太雷人了。从契丹文的使用效果来看,契丹文不仅没能挽救契丹语,强悍的契丹民族最终也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契丹文、契丹民族亡族的后果就是前车之鉴。这种文字简直是逆天了,难道是要僚人步契丹族的后路吗?虽说契丹不是导致契丹族亡族的直接原因,但个人感觉,还不如“没有文字”的壮族,至少今天我们民族依然存在。
一个民族,一直存在下去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