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8-15 11:00:11的发言:
从咖啡的称呼可以看出外来产物,如果本土没有与之类似的产物,往往直接用原产的的音名(琵琶、葡萄、苜蓿等),如果有与之类似的产物,则往往归于类似的产物之中,例如稻谷、玉米(最早还叫番麦)、西红柿(或者番茄)、土豆(马铃薯、地蛋、洋芋等),或者表示传来的动词(如麦“来”也,表示外来的食物,“稻”到也,也是外来食物之意),本土产物的名称往往比较单一,前面没有区别的形容词,如谷、稷、菽、黍等;西红柿在白人那里就是“love apple”,而印第安人就不可能把西红柿与“apple”联系起来,因为他们不知道苹果这种水果。
由于稻作起源是与百越族密切相关,作为汉族统一书面语的“稻”词显然是后起的,我们必须从比“稻”词更早的代表“稻”的词中去获取与稻作有关的信息。据游汝杰的研究,在词义为“稻”的词在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这三个语族再加上汉语,都属汉藏语系)的语言及其方言中,有着明显的同源关系,从它们中间可以得出14种“稻”诃的音值,它们分布在广西中部和南部、云南的西部和、南部,越南北部,老挝北部,泰国北部和缅甸东北部。这14种语音中的辅音和元音的对应关系都十分明显,并据以拟测出它们的历史演变过程如次:
上面图解中的语音最古形式是Khau,次古形式为K‘ao,使用的地点是在广西西南角的龙州,镇都,云南东南角的广南,泰国北部和缅甸东北部的掸邦。这些地方连成一片,都处在深山密林中,与外界来往不便,具有保留古音的客观条件。
越南语gao是来自壮侗语族K系音的外来词。一个民族对本族自古就有的事物一般都有本族的固有词,外来的事物才伴随着使用外来词。越南语中与稻有关的词如稻(1ua)来自孟高棉语,田(doη)来自泰语,秧(ma)来自泰语,谷(Kuk)来自汉语。可见稻作不可能始于越南族。gao进入越南语的时代当在壮侗语言Kh-分化为K和h两系以后。
与壮侗语毗邻的藏缅、苗瑶语族中的“稻”的语音和壮侗语毫不相干。马来语与“稻”词有关的如印尼语的padi(即英语 paddy)也和壮侗语毫不相干。古印度吠陀经《阿阇吠陀》(约纪元前l 000年)中有vrihi和aruya两词都指稻。一般认为英语 rice,法语riz,德语reis,意大利语riso系来自vri hi,西班牙语arros,荷兰语rust,希腊语Oruza或oruzon,俄语рис来自aruya,它们都通过阿剌伯语的rouz,vruz,波斯语的 brizi而传入欧洲。这些更与壮侗语族的“稻”词无关,表明壮侗语族的“稻”词是自成系统而且时间甚早的。
Khau这个语音的起始年代是无法考定的,但它的下限可以间接推定,据游汝杰的论文,认为至今有3700年以上的历史,其根据有二:一是《山海经.海内经》:“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黑水指粤江,都广之野指粤江流域。“膏”历来注家释为脂膏,味好之义,是不谙少数民族语言之故。“膏”是壮侗语族称稻词K系音的对音,“膏”的上古音可拟为Kau,跟壮侗语族K系音极相近。膏菽、膏稻等是大名冠小名,这是壮侗语族构词法的特点,“膏”是谷类的总称。二是《说文》释秏:“秏,稻属。从禾,毛声。伊尹曰:‘饭之美者,玄山之禾,南海之秏。’”伊尹为商汤时人,距今3700年,南海当指岭南。秏的上古音可拟为Xau,与壮侗语h系音极相似。现代傣族仍称水稻品种为“毫安火”,“毫薄壳”等,这“毫”与“秏”音同,指的是“禾”(稻)。“膏”和“秏”(毫)这两个音当在壮侗语古音Khau分化为K和h两系以后才产生,h系音既然有不少于3700年的历史,Kbau自然要早得很多。
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