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风之舞在2005-5-8 17:03:10的发言:
个人认为很难!至少现在还没到达到这种程度!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需求决定一切!~众所周知,一个电视台的生存要素就是收视率,收视率越高就会有越多企业争着打广告。个人认为遏制壮文电视台的发展有以下要素:
第一:僚语的分散性(这也是影响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南壮人听不懂北壮话,任何一个壮区的语言都是不同的。所以以任何一方的语言来做播音的影响覆盖率也是有限的!
第二:大部分僚人都听得懂汉语(汉语教育覆盖全僚区,相反自治区所法定的官方的壮语连很多僚人都听不懂)。
第三:广西僚人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好。僚人购买率普遍低下。就算政府建了壮语电视台,电视台也难以自负盈亏(电视台的生存主要来源于广告费)。愿意花钱在一个贫穷地区而且覆盖率又很低的电视台做广告的企业很少啊。
第一,关于“僚语的分散性”,我认为口语化的通俗活泼的僚语广播电视用语对于乡村僚人肯定比汉语普通话好懂;任何僚语方言土语只要每天6小时以上坚持在那里播,各地僚人都能较快适应并掌握的。我们许多贝侬听不懂别的僚土语,一是因为跟别的土语很少接触,不习惯对方的口音,不了解语音、词汇的异同;二是因为这些贝侬学会了汉语,不愿再费心去分辨其他土语与自己家乡话的细微差别。
第二,关于“大部分僚人都听得懂汉语”,我认为是不准确的,说“大部分城镇僚人都听得懂汉语普通话”那还差不多。在乡村地区,存在庞大的僚人汉文盲群体,他们主要使用僚土语,汉语汉文只会一点点或一点都不会,他们看电视一般只看画面,因为播音员和演员的汉语他们基本听不懂。当然了,随着汉语文教育的普及,这个群体在僚人中的比重正在下降,但绝对数依然很庞大,而且50年甚至100年内不会灭绝。
第三,关于“广西僚人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好”,这个我同意,我甚至认为“还很差”。但大家都知道赤脚的人也可能是鞋子的买主,1500万广西僚人的文化需求和消费潜力不应该被漠视。现阶段僚人多数是乡村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广播电视尚未普及,但我想这种状况慢慢会改变的。另外,我认为较现实的是僚语电视频道,而不是僚语电视台,这有政策上的原因,也有经营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