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4009
民营电视制作公司险境求生 政策模糊资本却步
时间:2003-2-24 13:41:32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李琴 阅读315次
实力弱小难堪折腾
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新的改革举措,以10个栏目为试点,彻底实行制播分离,央视的12个频道,除一套及六套外,其余10个频道全部成为商业经营的专业频道。这一举动引来传媒界的强烈关注,清华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说,中央电视台的做法将对地方电视台起到示范效用,它会使更多的电视节目走向市场,对民营电视制作公司来说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民营电视内容提供商唐龙国际传媒集团总裁陆兴东同意这一说法,但他同时指出,民营电视制作公司现阶段整体实力十分弱小,它急需一个合法的“名分”和民间资本的注入。
身份模糊使资本望而却步
民营电视制作公司就像一棵刚探出头的小草,一阵疾风吹过,一个人走过都可能让它夭折。这是业内人士对它的形容。在国有电视台垄断节目播出领域,国家对民营制作公司没有明确管理条文的生存环境中,许多民营公司随时面临着电视台单方面更改合作规则,甚至被有关部门“叫停”的窘境。
今年年初,北京电视台调整了贴片
广告时间,从以前30分钟的节目给2分钟贴片广告改为45秒,在有些频道,电视台还要求制作公司同时必须以每月预付款的方式包销由电视台收益的剩余广告时间,但民营电视公司只能接受,否则“就别玩了。”相对绝对强势的国家电视台来说,民营电视公司太微不足道了。
从1994年第一家“民间电视机构”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近9年,如今嘉实已经改行,曾一度被十分看好的银汉也声音渐悄,扬言要整合中国电视资源的唐龙发现自己也许只是“一颗流星”,“日子可能最好过的”光线也只能倚靠电视台,先用节目换取广告时间,再由自己的广告人员拿去向企业推销,冒着双重风险在狭小的生存空间中艰难经营。
电视台的垄断地位是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他们掌握着所有的频道资源,拥有所有节目和广告的播出权,他们决定着民营电视制作公司的命运,要你的节目或者不要你的,让你的节目在哪个频道,安排在黄金时段还是垃圾时段,都由电视台说了算。
国家对民营电视制作公司管理上的模糊性是后者长不大的深层次原因。以北京为例,拿到电视制作许可证的仅11家公司,但从事这一行业的却远远不止这个数字。“我们不知道申请许可证需要什么条件,没有哪个条文明确规定。”“也没有哪个制度规定什么内容能做什么内容不能做,现在就出现了做多就有限制,做少就没人管的情况。”一位从业者这样说,“99%的民间电视制作公司做的都是娱乐内容,这样相对保险一点。”今年3月唐龙国际的一档时政节目曾被“叫停”,没有哪个机构对此做出明确的解释。类似这种运营中的不确定因素使民营资本对电视制作行业望而却步,上千万的资金投进去,说不定哪天就不能办了,没有资本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缺乏资本眷顾是民营电视制作公司长不大的症结所在。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电视节目制作市场却十分巨大,从2001年开始每年撰写一本《中国媒体投资报告》的资深传媒分析师赵小兵指出,去年中国电视节目播出量达956万小时,却只有202万小时的节目可供播出,电视台实行制播分离和节目的优胜劣汰后这一市场的容量将进一步扩大,民营电视制作商的加入不仅能填补空档,更重要的是引入竞争可以提高节目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电视行业的良性运转。
陆兴东说,与电视栏目制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管制较少的电视剧市场,电视剧市场放开后的短短几年时间,民营公司承担了电视剧制作90%左右的资金和人力,中国的电视剧产量也跃居世界第一,超过美国和日本,其单位生产成本承受能力比香港、台湾高得多。现在既然国家提倡电视栏目的制播分离机制,就应着手进行与其配套的改革:加大制作市场的开放力度,理顺电视产业的产业链条,给予民营公司合法的身份,让更多的资本进来共同做大我国的电视产业。
引进民资优于引进外资
尽管国家出台的政策一再强调禁止业外资本进入广电领域,但外资和国内业外资本已通过借壳上市、控股、合作等方式挤开了一条门缝。特别是境外资本近年来动作频频,纷纷抢滩国内电视领域: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2001年10月成为首个在中国广播的外国电视广播公司,条件是它的有线电视系统转播中央电视台的英语频道。2002年3月,默多克新闻集团的星空电视频道获准在广东落地。同年底,新闻集团全资子公司星空传媒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达成协议,合资、合作制作电视节目。但与此同时,有关民间资本涉足电视制作市场的政策、法规还尚未明朗,民间电视制作公司还弱小得不堪一击。
许多专家学者要求慎重对待外资进入传媒,因为它关系到文化的延续和话语权的能否拥有。
陆兴东却有另一种担心。他说,也许在十年后电视和电影里看到的都是中国人自己的内容,赚钱的却是外国人,因为节目由他们投资,版权归他们所有,中国人只是赚的加工费、辛苦钱。就像印度的电影工业,看起来繁荣得很,收益者却是英国人、美国人。我们国家要做的应该是我们也有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 Y频道,也有与迪斯尼不相上下的儿童节目,但版权是我们的,收益是我们的,那么千万不要坐等外资的渗入,我国有12万亿的民间资本未流入市场,它们不是不想投而是不敢投。如果政策让民营电视制作公司有做长、做强的前景,有两三年内上市的预期,民间资本的进入将是不可遏制的。
坚冰慢慢融化
光线传播总裁王长田曾说,我相信一定会有一天,光线拥有自己的频道。这一天会在何时到来,民间电视从业者们都心里没底,“也许明年,也许后年,全看政策的变化。”他们这样说。
专家学者对此却十分乐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说,电视的产业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央电视台的此次改革就透露了这一信息,它以广告收入决定节目是否生存,这是一种完全市场角度的评估和运营。电视必然会走向市场,必然会打破垄断,必然要求有配套的投资体系。近期国家已经开始组织专业人员对广电业进行调研,力图改变现状,相信在较短时间内会出台推动其产业化的政策。喻国明预测,未来传媒的融资将呈现混合化特点,即股份制公司参与其中,既有国有资本,又有民间资本,也有外资,所有制的印迹将越来越淡化。有人认为非国有资本介入传媒会导致话语权的失控,其实只要制定相关法规政策,这不成其为问题,不论哪种所有制的资本都是最为趋利的,它最不可能无谓地冒触犯法律的风险。
陆兴东把传媒产业的发展比做整个经济的催化剂,它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城市的品牌、国家的品牌建设,对其它产业也产生辐射作用。他认为如果站在这样一个角度去制定传媒政策,去促进它的繁荣,民营电视制作公司就有了脱胎换骨的希望,我国电视产业真正强大的一天也将为时不远。
声明:CDDC刊载文章仅供研究学习使用,转载CDDC原创文章请注明出处,禁止用作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