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4352|回复: 1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擂台,对壮欢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0

听众

875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4-24
注册时间
2003-7-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0 14:1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广西各地山歌曲调丰富多采,真的对唱起来,多少有南辕北辙的感觉。但是,各地的山歌,四言也好,五言也罢,其歌词的结构是基本一致的。

我对壮族山歌只是一知半解,但敢斗胆摆擂台,也算是抛砖引玉吧。哪个贝侬愿意一试?友谊第一,贵在参与。不会写拼音壮文,用汉字也行。

我先吭一声:

                    Va maz hai gwnz rin,
                    Va nim naeuz va nat?
                    Va maz hai bangxdat,
                    Va nat naeuz va nim?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手脚不勤草满天,嘴巴不勤口水咸。 早晚开口唱山歌,山歌要比亲嘴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沙发
发表于 2003-10-10 16:06:00 |只看该作者
Va maz hai gwnz rin, ——什么花开在石头上,
Va nim naeuz va nat? ——nim花说nat花(杜鹃花?)?
Va maz hai bangxdat, ——什么花开在山崖上,
Va nat naeuz va nim? ——nat花(杜鹃花?)说nim花?            

壮族的山歌,五言和七言比较常见,四言我倒是没有见过。歌词的构成,主要侧重于比兴的手法和压韵的规律。北壮的山歌,勒脚歌为代表,以脚腰韵为特征,以洋洋洒洒、反复吟唱的篇幅称著;而南壮的山歌,排歌为代表,每两句各自有脚腰韵,双数句以无论篇幅多长都要一韵到底而见长。

我所熟悉的山歌,是德保靖西一带的 NYAEMZ SEI (吟诗),可惜本人没有什么诗才,还不足以用南壮的排歌去对北壮的勒脚歌。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6-11
注册时间
2002-7-6
板凳
发表于 2003-10-10 22:06:00 |只看该作者
mak nat 和 mak nim ,都是我家乡常见的野果,我们都很喜欢吃。两种野果树(灌木),开的花不是很好看,但朴实有韵味。mak nat 的花和果大一些,但产量不大;mak nim 花和果小一些,但产量大。

我现在没有数码相机,不然就可以抽空到外边去拍几张花木实物照片回来上传给大家欣赏了。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0

听众

875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4-24
注册时间
2003-7-19
地板
发表于 2003-10-11 01:11:00 |只看该作者
maknat 野果名,草本植物,二月开花,高2-3尺,叶和杆上有纤毛,叶面和叶背颜色不完全一样。花色艳丽,以黄和紫色相间为主。果熟后裂开,果实又许多比小米还小的颗粒构成,褐黑色,跟杨梅有些相似,可食用,味道先甜后涩。吃多了舌牙被果汁染黑。

maknim即(禾念)子,学名为桃金娘,可治肚泻,正常人吃了会便秘。小时候常见贪嘴的孩子被父母用筷子挑屁股眼,帮助大便,其壮可笑又可怜。一些更大一些的姑娘,则聪明得多。她们把果子捻成果酱,然后用纱布拧出果汁再喝,或者酿成一种甜酒再喝。现在回想起来,那香味依然存在,只是分辨不清是果汁的气味还是少女们的汗香罢了。

                   Va maz hai gwnz rin,
                   Va nim naeuz va nat?
                   Va maz hai bangxdat,
                   Va nat naeuz va nim?  

在这首山歌中,naeuz是roxnaeuz(或者)的意思,是为了五言压韵、对仗而简略的。有谁对歌吗?不作回答而自己另外唱(写)一首也行。


手脚不勤草满天,嘴巴不勤口水咸。 早晚开口唱山歌,山歌要比亲嘴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

听众

315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04-2-11
注册时间
2003-10-5
5#
发表于 2003-10-11 13:53:00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还记得小时侯学来的一些乡下的山歌,可惜的是,我不会打壮文,要不然就和你们对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0

听众

875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4-24
注册时间
2003-7-19
6#
发表于 2003-10-12 18:04:00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最后由郁水啸翁在 2003/11/21 08:29pm 编辑]

                        难了难呀难了难,
                        设坛对歌没人盘。
                        都说岭南成歌海,
                        开口才知潭水干。

手脚不勤草满天,嘴巴不勤口水咸。 早晚开口唱山歌,山歌要比亲嘴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0

听众

875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4-24
注册时间
2003-7-19
7#
发表于 2003-10-12 18:41:00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最后由郁水啸翁在 2003/11/21 08:31pm 编辑]

你是谁呀你是谁,
只见留言不相会。
再问一声你是谁,
免得见面对骂匪。

手脚不勤草满天,嘴巴不勤口水咸。 早晚开口唱山歌,山歌要比亲嘴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0

听众

875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4-24
注册时间
2003-7-19
8#
发表于 2003-10-12 18:58:00 |只看该作者
                    真害羞呀真害羞,
                    自己唱歌自己丢。
                    三首过后无人对,
                    再唱一首谁来聊?

手脚不勤草满天,嘴巴不勤口水咸。 早晚开口唱山歌,山歌要比亲嘴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0

听众

875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4-24
注册时间
2003-7-19
9#
发表于 2003-10-12 19:29:00 |只看该作者
等了又等熬又熬,
有口无言非英豪。
不如开口唱一唱,
凡事先低后才高。

手脚不勤草满天,嘴巴不勤口水咸。 早晚开口唱山歌,山歌要比亲嘴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0

听众

875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4-24
注册时间
2003-7-19
10#
发表于 2003-10-12 19:52:00 |只看该作者
             聪明人却假装傻,
             拖来拉去不回答。
             要是对歌娶娇妻,
             新娘早已嫁贼家。

手脚不勤草满天,嘴巴不勤口水咸。 早晚开口唱山歌,山歌要比亲嘴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0

听众

875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4-24
注册时间
2003-7-19
11#
发表于 2003-10-12 21:54:00 |只看该作者
自设擂台自己拆,
自酿陈酒自己筛。
蓬莱自古有诗会,
想背酒去发早白!

手脚不勤草满天,嘴巴不勤口水咸。 早晚开口唱山歌,山歌要比亲嘴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6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0-2
注册时间
2003-1-29
12#
发表于 2003-10-12 23:12:00 |只看该作者
老翁真寂寞啊,求败而不得,这里能对歌的恐怕是没有了,那位贝侬去百色接头找一位歌仙来和老翁对对。

Mengz gaangc Xuangh,gul gaangc Qyaix,Haausxuangh Haausqyaix doc deg Haausrau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0

听众

875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4-24
注册时间
2003-7-19
13#
发表于 2003-10-13 00:10:00 |只看该作者
老翁寂寞不打紧,
二两烧酒有睦邻。
只怕后生熬不住,
半夜孤灯盼来宾。

手脚不勤草满天,嘴巴不勤口水咸。 早晚开口唱山歌,山歌要比亲嘴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14#
发表于 2003-10-13 15:39:00 |只看该作者
对于桂西的壮族来说,桂柳话的山歌是比较陌生的。德保县山歌协会前会长何仕雄老先生曾经向我感慨过,90年代初他带领德保县山歌队伍到南宁去参加比赛的时候,曾经出现过根本无法参与赛事的尴尬局面,不但德保如此,整个百色地区、南宁地区(包括现在的崇左地级市)的山歌每次在自治区范围内的山歌比赛,肯定都是沉寂的,胜出的山歌队不是来自河池地区就是柳州地区。一言以蔽之,那是因为百色地区、南宁地区的壮族人极少会唱桂柳话的山歌,而只会唱本族语的山歌,而广西自治区范围的山歌比赛,却是桂柳话山歌的赛事。

柳州地区、河池地区部分县市和桂中偏北一带,桂柳话的山歌盛行,这已经不能等同于壮族山歌了,而是脱胎于壮族的山歌、在该区域内形成的一种可以起到族际交流作用的音乐诗歌文化手段。大家所看到的电影《刘三姐》就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体现。

相对于桂柳话的山歌,壮族各地的壮语山歌的流行区域都是比较窄的,这是由壮族的语言方言格局所决定的。不管是南部壮族还是北部壮族,都没有一种土语可以起到一种民族内部交际语的作用,这无形中使得各自的母语山歌也只能在能够相通的土语区内流行。比如说,德保县隆桑镇与田阳县的五村乡接壤,本地居民大都是操北壮右江土语田阳话的壮人,与一般的操南壮德靖土语的德保人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唱的山歌属于田阳古美山歌,只能与田阳县的一般北部壮族对歌,而不会找德保县的南部壮族对歌。同样,田阳县的巴别、桥业、洞靖、古美、坡洪等乡镇,居住着大量操南壮德靖土语德保话的壮人,他们唱的山歌属于德保山歌,自然也只与德保靖西一带操德靖土语的南壮人对歌。

而相对于壮语山歌来说,桂柳话山歌韵律不够讲究,陈述比较直白。如,壮语诗歌里,规定阴平、阳平(即壮语第1、2调)是平声,而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即壮语第3、4、5、6、7、8调)为仄声,在北壮的勒脚歌当中,平声与平声压韵,仄声与仄声压韵(平仄互押是不佳的),而平韵与仄韵又轮流交替,念起来朗朗上口,极富语言美感;又如南壮的排歌或散诗,腰脚韵以仄声为主,加以平声,而一韵到底的尾韵则一定是平声,如若不然,就无法成诗。这都与古代汉语诗歌的韵律讲究是相似的。

桂柳话山歌则不然,只要是同个韵母,就可以成韵。桂柳话山歌出现的时间很晚,而且桂柳话属于已经失去入声的西南官话,音律与古汉语相差太大,因此读起来反而有一种“乱韵”的感觉。大家用保留古汉语特征较为齐全的粤语或者平话去读以上的桂柳话山歌,就会发现有很多地方无法押上韵,不是很整齐,特别是很多桂柳话山歌是壮族民间用学来但不精通的汉语唱出来的,所以会产生了诸多的“乱韵”。而陈述的直白,也使得桂柳话山歌听起来反而比较俗气,也许这就是很多人所说的山歌永远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原因。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来说,桂柳话山歌对真正的壮族歌手来说就象“白开水”一般。然而,谁也不能否认桂柳话的山歌也是一种活泼的音乐文学,其韵律不严谨也正可以看成是过于严谨的传统诗歌体裁的一种解放。

在这里,我想用一种山歌去对另外一种山歌,比较困难,因为双方都不熟悉对方的语言应用手法和文学手段。而每一种诗歌文化,都有其产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我们可以交流其文学方法和手段,但却恐怕无法比较其忧劣。这也许就是我虽然也懂那么一点德靖土语山歌的皮毛,但却迟迟无法与老翁先生对上山歌的原因吧。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0

听众

875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4-24
注册时间
2003-7-19
15#
发表于 2003-10-14 00:07:00 |只看该作者
今天到广西钦州的山野上仔细观察了maknat的模样,发现前面我根据儿时的记忆对va nat的描写不很准确。其实,va nat由6个花瓣组成,花蕊是艳丽的黄色,花瓣则间于黄色与紫色之间,整个花朵比叶子还大,显得格外鲜艳夺目。另外,va nat平时在2-3月份绽放,到清明时节仍然可以看到簇簇花朵。现在已是十月,可钦州的山野依然可以看到零星的鲜花点缀着初秋的山林。可见va nat是多么的富丽和坚毅。

在我的家乡,四言山歌主要以儿歌的形式出现。因为这种山歌由四言构成,比较简单易记,所以大人们常常以口唱的形式教育孩子们吟唱这种歌谣。四言山歌虽然结构简单,但其中的押韵方式跟五言、七言的山歌并没有差别,即也严格押腰脚韵。押腰脚韵是我家乡山歌乃至北壮山歌的主要艺术特点之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大人们在叫幼童儿歌时,也特别注意强调押韵方式的潜移默化。

鉴于用标准的拼音壮文来书写家乡的山歌,一是转写比较麻烦,二是转写后丧失了许多乡土韵味,三是能够看懂的贝侬较少,所以,我就试用汉文来书写前面的山歌。既然是用汉字来书写北壮的山歌,那么,理想的做法就是使山歌能够体现壮族和汉族诗歌的押韵形式。当然,理想终归是理想,现实毕竟是现实。本来要求山歌押腰脚韵已经是够苛刻的了,还要押汉族诗歌的韵,那分明就是难上加难了。

在前面的几首汉文壮歌中,比较符合两个民族诗歌韵律要求的是6楼那首,10楼次之,13楼又次之。我们可以执着坚持古诗的韵律,以便保持那种古朴而又高雅的文学形式,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形式越是完美的东西往往越容易成为古物。具有严格格律的唐诗、宋词、24行诗等等,最终都无一幸免被自由的格律所取代,这不是很好的证明吗?

我无意通过擂台来证明哪种山歌是优是劣,也无意逼哪位贝侬以喊代歌,我真实的想法是,如果我们大家都试一试,或者把小时候记忆的山歌抄帖上来,或者自己即席创作新的山歌,或者自由漫谈其他兄弟民族的歌谣,或者把自己的想法以散文诗的形式发表上来跟大家分享,或者把自己最喜爱的诗歌(如泰戈尔、徐志摩、戴望舒、席慕容等等写的那些)摘录过来,那么,我们也许能够发现许许多多的意外收获。


                       古说戏来戏说古,
                       吹拉弹唱谁无祖?
                       敲锣打鼓唱一唱,
                       爽朗歌风满五湖!


手脚不勤草满天,嘴巴不勤口水咸。 早晚开口唱山歌,山歌要比亲嘴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

听众

315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04-2-11
注册时间
2003-10-5
16#
发表于 2003-10-14 00:17:00 |只看该作者
说唐诗宋词“最终都无一幸免被自由的格律所取代”,不管苟同!我认为到现在为止,现代中国还没有哪个诗人的现代诗有超越唐诗宋词的,而且现代诗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经典的体系。

我很喜欢红棉树写出来的壮语诗歌,我还是第一次感受了壮族语言文学是那么的美丽,我相信壮族的山歌(诗歌?)是经过千百年来的锤炼的,即淳朴又清新自然,这样美丽的韵律如果简单地转化为通俗的桂柳话山歌,给人的感觉是从唐诗三百首变成了打油诗一般油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

听众

315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04-2-11
注册时间
2003-10-5
17#
发表于 2003-10-14 00:26:00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郁水啸翁2003/10/12 07:52pm 发表的内容:
聪明人却假装傻,
             拖来拉去不回答。
             要是对歌娶娇妻,
             新娘早已嫁贼家。

呵呵,我随便用白话读了老翁的山歌,很不顺口啊,四句话的最后一个字,没有一个字是同韵的!用白话读古诗就没有这样的缺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0

听众

875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4-24
注册时间
2003-7-19
18#
发表于 2003-10-14 02:11: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侬氏的点评。我用壮语去读唐诗宋词,特别是24行诗,感觉跟你完全一样,有时不仅是油腻,更多的时候是受罪。

想请教的问题是:白话诗都有哪些?白话诗的押韵格律是怎样的?怎样才能将白话诗的格律应用到壮族山歌里来?


手脚不勤草满天,嘴巴不勤口水咸。 早晚开口唱山歌,山歌要比亲嘴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19#
发表于 2003-10-14 10:17:00 |只看该作者
我想,侬氏春秋 贝侬所说的“白话”,是对两广的粤语方言的俗称,而不是相对与“文言”的“白话”。因此我认为,“白话诗”与“粤语诗歌”是两码事。通常来说,汉语的诗歌,可以用任何一种方言去读或创作,古代中国众多诗人用汉文去创作诗歌,大家所用的方言应该都不是同一方言,但是因为汉字和文言文有超方言的特性,所以没有人会将汉文的古诗按照方言去归类。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去看,所谓的粤语诗、闽语诗、桂柳话诗都是不太科学的概念,而应该说是用某一种方言去读汉语诗。

而我在上文所称的“桂柳话山歌”,那只是从山歌所运用的方言载体(桂柳话)本身去随便给出一个并不科学的定义的。“桂柳话山歌”与汉语的古诗是不同的,前者是现代西南官话某一方言的口语山歌,后者则是文言诗歌,也就是说,桂柳话山歌是地域性和方言性的,它可以运用同属官话的普通话去读解,但是离开了官话本身,恐怕就不能象古诗一样可以用任何一种汉语方言去训诂了。从这个角度上去看,古代的文言文,其功能好比欧洲的古代拉丁语,都担负起一种多方言多民族共同使用的书面语的社会功能。而现代的官话(包括普通话)与粤语、闽语等南方方言的关系,却好比都是从拉丁语发展而来的法语和意大利语之间的关系一样远,在实际的口语中差距很大。因此,用粤语等汉语南方方言去读桂柳话山歌,那是无法与读汉语古诗相提并论的。

从音韵学的角度上去看,汉语的七大方言,保留古汉语音韵特征、或者说是最能够反映古汉语音韵特征的方言,是南方的粤、闽、吴、赣、客家等方言,而以粤语、闽语保留的入声是最齐全的。官话方言(即北方方言)是最晚出现的方言,其特征是入声完全消失,原属入声的全部归并了平、上、去三声。因此,以官话方言(北方方言)为母语的学生,就很难理解什么叫做入声,学习起汉语音韵学来,难度要比以其他官话以外的汉语方言为母语的学生要大得多。因此,用粤语去读古诗,自从我学会了粤语之后,倒是经常这么做,因为这样更让我能从韵律格律上去了解古诗,从而也理解了为什么很多古诗用普通话去读而无法压韵的原因。

废话了许多,回过头来就拿上述的那首山歌来做例子吧,用官话去读,肯定是压韵的,至少最后一个字是同一个韵母的,而用粤语去读,则完全失去了韵律。如:

                 官话韵       粤语韵
聪明人却假装傻, —— sha       so [ so 22 ]
拖来拉去不回答。 —— da       dap [ ta:p 33]
要是对歌娶娇妻,
新娘早已嫁贼家。 —— jia      ga  [ ka 55 ]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乱韵”,偏离了汉语诗歌音韵格律的轨道。也就是 侬人春秋 贝侬觉得用“白话”(粤语)去读广西的桂柳话山歌很不顺口的原因。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0

听众

875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4-24
注册时间
2003-7-19
20#
发表于 2003-10-14 19:22:00 |只看该作者
唐宋佳句真高雅,
呕得半打成诗家。
壮家自古性豪侠,
采茶山歌多如麻。

真声假韵查又查,
生怕平仄出偏差。
唐宋佳句真高雅,
呕得半打成诗家。

春雷夏雨纷纷下,
喜笑怒骂成佳话。
壮家自古性豪侠,
采茶山歌多如麻。


手脚不勤草满天,嘴巴不勤口水咸。 早晚开口唱山歌,山歌要比亲嘴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25 13:52 , Processed in 0.142001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