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红棉树在 2003/06/01 05:13am 编辑]
我认为,壮族不可能是疍民分化而来,壮族与疍民的二次葬习俗可能有内在的联系。
疍民是指在岭南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河道水上居民,他们与陆上的广府人(以粤语为母语的一般两广汉人)最大的区别在于生活方式而不在于语言文化,他们的语言仍然是属于粤方言系统,近年来水上的疍民已经不再象古代或近代受陆上居民歧视和压迫,大都已经转到陆上生活,所以疍民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消失的文化人群。疍民这个人群按照一般学术界的说法都是古代越人的后裔,与壮侗语族诸民族和岭南粤语区、平话区汉人同源。我们现在只能说壮族与疍民有可能是同一个祖先发展来的,壮族是百越族系的嫡裔,更多地保留了古代越人的血统和语言文化,而疍民与广府人则是同一个系统,即历史上与汉族移民大规模通婚后集团性地放弃了百越母语、转用当时古代汉语而成为汉族旁系的百越族与汉族强烈混血的后代,通俗地说法是汉化的越人。所以,就象我们不能说壮族是广东人分化而来一样,也不能说壮族是疍民分化而来的,他们的关系只可能是同源异流。
既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源的,所以文化与习俗肯定会保持同一的地方。所以广府人、疍民和壮族等都有捡骨二次葬,那可能是都保持了百越族的这个习俗,而不太可能是是谁传给谁。类似的情况如,广府人(主要是粤西与桂东农村地区)和疍民也都爱唱山歌,其中疍民的山歌被称为“咸水歌”,两广的汉族山歌与壮族的山歌在旋律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善歌是岭南土著的文化特征之一,所以这也是壮族与广府人、疍民在文化上都继承百越文化的又一个实例。区别在于壮族山歌在韵律上的系统、音乐上保留独特的多声部以及山歌文化尚为发达,而如今两广汉人的山歌比较随意,都是单声部演唱以及这个习俗正在迅速地消失当中。
南粤孤客贝侬提到并不是所有的僚人都有捡骨二次葬这个习俗,所以推算这个习俗应该是源于疍民,我认为也不成立。因为习俗的东西会有地域上的脱落现象,即使是同一个民族,各地的风俗与节庆也不一定是100%的相同,如广西百色、南宁、崇左、河池等地的僚人偏重于过三月三而广西柳州、贵州大部分的僚人则偏重于过六月六,而云南的某些僚人地区则这两种节庆都有,这都说明了这个问题。如今整个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程度日益提高,所以捡骨二次葬这个葬俗也随着火葬的推行而逐渐消失,而较多地保留在粤西和桂东的广府人农村地区,也说明了社会的变迁也可以促使习俗的脱落。捡骨二次葬在壮族地区确实是很普遍的,这个葬俗壮族保留得比广府人、疍民都完整和系统得多,应该可以说,捡骨二次葬是百越族的葬俗,壮族最为系统地继承和保留了这个风俗。
下面是路漫老师曾经在壮族在线上发表的关于他家乡的捡骨二次葬的文章,既然大家有兴趣,不妨欣赏和对比一下。
-----------------------------------------------------------------------------
壮族二次葬习俗——广西上林一带习俗
来源:作者投稿 作者:路漫 编辑:2002.09.02
-------------------------------------------------------------------------
人死后,第一次葬是将遗体安放在木制的棺材里,“躺”着埋在土里,堆成长形坟,叫“长墓”,也叫“新墓”,表示人还“睡”着,并没有“死”;也表示人的灵魂还没有到“阴府”,还是“新鬼”,没有投胎转世,所以在家堂上另给他设灵位,祭祖时他是没有份的,所以另在他的灵位设祭。第二次葬是第一次葬三年之后,也就是腐尸“化净”之后,将“净骨”捡出,安放在陶罐(壮话叫做“金罐”,也叫“金钟”)中,选取“坟山宝地”重葬,堆成圆形坟,叫“圆墓”,也叫“祖墓”。顾名思义,“祖墓”的死者是应该有后代的(含旁系亲属),故年轻人死后一般不作二次葬。解放前,按习俗不满36岁的人(还有带身孕死[壮语叫“湿身死”]的妇女)是不进行二次葬的。但在解放后,人们思想解放了,没那么迷信了,成年人(16岁以上)及“湿身死”妇女也行二次葬了。
一次葬的墓地,一般比较随便,地头田边、茅山荒坡均可,并不讲究“风水”,不过还是要请“地理师(风水先生)”来定“坟向”,定下葬时辰,除了葬礼十分看重之外,入葬却非常从简。但在旧社会,或追溯到民国以前,有个别“富贵”的人,为显示自己的身份,一次葬非常隆重,墓地也建得异常堂皇,仿照帝皇的做法,不再做二次葬,民间称之为“大葬”。不过,在民众观念中,对此种葬式大都嗤之以鼻,并不看重;甚至对一些荒芜的“长墓”讥之为“无主”或“无后”,有时还以此来咒骂自己厌恶的人“以后死了埋长墓”,意为未成年即死(早死)。
二次葬的墓地则很讲究“风水”,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墓地,宁可把“金坛”(捡骨后安放净骨的陶罐)寄葬在临时选定的地点,一般寻找向阳、干爽的土坡劈崖,挖个可以容得“金坛”的拱门形的洞穴,“金坛”安放好之后,通常敞开着,过路的人可以看到,也有用草皮土块封住的。对这种寄葬,清明扫墓也很简单,砍去杂草,烧几柱香即可。但寄葬时间不能太长,通常是一年,最多三年,当然也有因经济问题或其他原因而长年寄葬的。
二次葬墓地的“风水”通常由“地理师”来寻找,或自己寻得后由“地理师”来确认。人们普遍认为,墓地的“风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好运,否则就要倒运。稍懂“地理”的人都知道,墓地应该靠山临水或枕山面水或背靠山峰、面临平原,就像活人所住的村庄一样。上林李姓巨族(据族谱记载,宗传三十余代,现今人口二十余万人)祖传的族谱上有个故事,足以说明人们对墓地风水的看重。故事原文是:
《千子万孙史略》
传说五百年前,有个风水先生,寄宿于吾太始祖讳景晟公的家居住,其人之名乃是江西黄胜东也。此人有博通古今之学,尤属风水特长,终日游山玩水,到处命山为名,所谓金鸡展翅,丹凤朝阳,白鹤饮水,九龙戏珠,每一山都因其形而得其名。……景晟公官任凤化(今上林)知县,娶妻黄氏。黄氏为人宽达,四海来客,视同一家。前述黄胜东先生游旅凤化,客居景晟公家,黄氏待之如亲兄弟,黄先生感动得世所罕见,因而有心送一风水宝地与她。送地之前,特再三试黄氏之心:一说,先生每天出游,返家时将带满污泥的双脚浸入水缸涤洗,黄氏不但不恼,反而慰问先生,并毫无怨言地清洗水缸,再充满水,次次如此;二说,先生每逢雨天必出游,并向黄氏取伞,返家时,黄氏总在门口等其归来,在门口,先生就当黄氏之面,故意将雨伞在门框上碰破,黄氏非但不怪,还为先生顶风冒雨而赞赏有嘉,如此不知损坏了几多雨伞;三说,有一次,先生要去邀约故人,因而借景晟公官衣一用,黄氏慷慨与之并多予银两,先生酒宴之后,将所剩猪肉以官衣包回,弄得官衣龌龊不堪,黄氏亦不怪之;……先生既受黄氏之招待,于是送给黄氏一坟地坐落于天堂山之岭西燕云徐村背,并称,所谓天堂山三台落脉,土角流金蚂蚁窝地也,此吉地有三种葬法:一曰九代状元,二曰代代富足,三曰千子万孙。景晟公愿以九代状元而葬,而黄氏则因景晟之前五代、代代独子,因而阻止道:九代状元虽贵但不长而衰,而千子万孙世代绵长,蕃而不绝。先生满口称赞黄氏之见胜于须眉,正是福人葬福地,结果黄氏百年之后而葬之,先生亲自主持葬事,后来应验,于是留下千子万孙《澄江巨族》之传说……
二次葬,先是捡骨(也叫“捡金”),一般是一次葬三年后。所以定三年,一是等遗体腐化干净,二是按“五服”应“斩哀三年”。捡骨也要选好时辰,“五服”内的直系亲人都到场,先烧香祭拜,然后掘土、开棺,开棺时用蓬布或雨伞遮阳,见骨时亲属痛哭流涕,之后才围成一圈,逐一将遗骨取出,揩净,如果遗骨潮湿,还要用炭火烘干。最后按从脚到头的顺序安放到“金坛”中,取“坐”着的姿势,表示他自然从容地坐着,面对人间和他的子孙,祭拜时就像与后人亲密无间地“见面”一样,盖好罐盖。下葬又另选时辰,在墓地事先挖好一个容得“金坛”的圆筒形井穴,到时辰才将“金坛”放进去,“井穴”上严盖一块圆形石板,再堆土成墓。然后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二次葬礼仪结束。
二次葬后,一至三年之间,还要“探金”一至两次。所谓“探金”,就是掘开坟土,打开石板,探看“金坛”里的遗骨好不好:干爽的、金黄色的为好,泡水的、灰黑色的就不好。好的,就放心“定葬”了;不好的,要取出“金坛”寄葬,再找“风水地”重行二次葬;不好不坏的(遗骨虽不泡水但很潮湿、颜色灰白),可暂时复土留坟,第二年再“探金”一次,看看转好或转坏以决定该墓地的取舍。“探金”也由“地理师”定时辰和主持,前后均要祭拜,但仪式都较简单。“定葬”后,此墓就是“祖墓”了,一般不再迁动了。
(稿约声明:本文属于壮族在线专稿,专稿专集所有一切文章和资料的版权属于作者本身所有,本站只保留编辑权利,任何转载和抄录均需给本站或作者来信征求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