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7841|回复: 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退缩中的中原王朝:明朝

[复制链接]

140

主题

0

听众

3304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8-11-3
注册时间
2005-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09:35: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文/葛剑雄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称帝,国号明。同年八月,明军攻占元朝的首都大都,元帝北走。到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平定云南。至此,除了由元的残余势力(北元)据有的蒙古高原及其西北地区以外,明朝基本上继承了元朝的疆域。但明朝的疆域并不稳定,尤其是在北方和西南,几次有幅度不小的退缩。

  1 奴尔干都司的设置和撤销

  在东北方面,明初是以恢复元朝的疆域为目标的。特别是由于在朝鲜半岛的王氏高丽是亲元的,所以明太祖朱元璋曾坚持要以铁岭为界,准备在朝鲜半岛的西北部设置屯驻军队的卫、所,为此与高丽发生过争执。但到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高丽李氏取代王氏自立,改而奉行亲明政策,因此明朝不再坚持以铁岭为界,从此鸭绿江成为明朝与朝鲜的界河。
  在东北女真等部族地区,明朝陆续设置了一批羁縻卫、所,用以统治或控制当地民族。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设置的奴尔干都司,管辖约300个羁縻卫、所。都司驻于黑龙江下游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塔赫塔,下距江口150公里,辖境包括今黑龙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北至外兴安岭以北。永乐九年又征服了苦兀,辖境扩大到库页岛,在岛上设置了囊哈尔卫。奴尔干都司的主要官员如都指挥使、同知、佥事等职都用流官,即由朝迁派遣,而各卫、所的指挥、千户等职任用土官,即由当地部族的首领担任。奴尔干都司的性质与汉唐时的都护府相似,各卫、所内部的部族也享有自治权。但都司的管辖比都护府更严密,因为下属单位不再有西域那样的国,各卫、所必须完全服从都司。当然,由于属于羁縻性质,所以都司对下属单位的控制程度差异很大,不可一概而论。
  都司的设立和存在不仅有可靠的文献记载,而且有确凿的物证。奴尔干都司设立后,内官亦失哈等多次奉命去对当地部族宣谕抚慰。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亦失哈第三次到奴尔干都司时,在都司城西南、黑龙江恒滚河口对岸山上建永宁寺,并在寺前立碑。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他第十次到该地时,发现寺已被毁,次年就委官重建,又立碑纪事。这两块碑详细地记载了设置奴尔干都司的经过与亦失哈屡次宣谕镇抚其地的情况。永宁寺虽久已堙圯〔yīnyí音夷〕,但两碑一直屹立原地。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曹廷杰奉清迁之命对被沙俄侵占地区进行调查,将碑文拓下携回,披露于世。原碑至今还保存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的博物馆中。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奴尔干都司撤销,下属的卫所则继续存在。不过由于上一级建置取消了,明朝对这些卫所的控制也减弱了,尤其是在明朝国力衰弱以后。为了防止羁縻地区的部族和西部的鞑靼进入它的直接统治区——辽东都司,从永乐、宣德开始陆续建起了边墙。边墙东起今辽宁丹东市东北鸭绿江边,向北经宽甸东、本溪西,折东至本溪北,又北经抚顺东、铁岭东、开原东、昌图东,东折至昌图北,南折至昌图西、开原西,以后大致沿辽河而西南至三岔口(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又自三盆口向西北,经台安、黑山,折东经阜新南,折西南经义县西、锦州西、锦西西、绥中西,折南至山海关止。这道边墙并不是明朝的边界,甚至也不是直接统治区的界线,因为边墙的东北是奴尔干都司辖境,即使在都司撤销后,也还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而且由于军事防卫的需要,边墙也没有完全筑在辽东都司的边缘,它的一部分辖境就在边墙之外。由于辽东边墙通过山海关连接着明朝的另一道边墙(长城),所以它的起点——丹东市东北鸭绿江边,也就是万里长城的起点。


2 北方和西北诸卫所的内迁

  在北方,为了打击和消灭元朝的残余势力,明军不止一次发动进攻,如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明成祖朱棣亲自率步骑50万击瓦剌马哈木,追至土剌河(今蒙古国土拉河);永乐二十二年成祖又亲征,至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东北的达兰纳穆尔河而还。但由于明军长途进军,离后方很远,对手又是游牧民族,流动性很大,所以既难以久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虽然明朝无法占领每次军事行动到达的地方,但因实力强大,洪武时的北界还是推进了很多,先后设置了大宁卫(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开平卫(驻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东胜卫(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和兴和所(驻今河北张北县)等军事驻屯机构。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设大宁都司,次年改称北平行都司,治所在大宁卫,辖境北至今西辽河、西拉木伦河、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查干诺尔一线。其西的明朝北界则在阴山山脉和贺兰山一线。
  在西拉木伦河以北是兀良哈部族,明朝在那里设了三个羁縻卫,称为兀良哈三卫。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举兵推翻建文帝夺取皇位时,曾联络兀良哈三卫支援,到朱棣登位后,就将北平行都司改名大宁都司,移治保定府(今河北保定市),原来的辖地都作为报酬让给了兀良哈。东胜左右卫也分别迁到了今河北的卢龙和遵化。这样一来,开平卫和兴和所成了孤悬的据点,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兴和所被蒙古阿鲁台袭陷,迁治宣府(今河北宣化县)。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开平卫也移治独石堡(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至此,在今北京、河北、山西境内的明朝北界已经退到了以后的长城一线。河套地区本来是明朝的辖地,但在东胜卫后撤后失去了支援,而蒙古却不断入侵,到天顺(公元1457—1464年)后就完全成了蒙古的势力范围。嘉靖时曾一度准备收复河套,但没有成功。所以在今陕西、宁夏和甘肃境内的明朝疆域也是以长城一线为北界了。当然,以长城为界并不是绝对的,与辽东边墙一样,山海关以西的长城(明代也称为边墙)也不一定完全按照当时的疆域范围建筑。而且由于鞑靼、瓦剌以游牧为主,实力也有盛有衰,有时逼近长城,有时又退却很远,明朝的实际控制区常常越出长城,在长城以北还存在一些双方势力交错或者都不加控制的地区。
  洪武初年,明朝曾取得了元朝在西北的全部疆域,即亦集乃路(治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沙州路(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肃州路(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市)和甘州路(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占有今甘肃和内蒙古的西部。但不久就放弃了西部,撤到了嘉峪关。当时在关外还设有七个羁縻卫所,自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后,其西的土鲁番势力日益强大,吞并了这些羁縻卫所,明朝的疆域就限于嘉峪关以东长城以内了。

3 南方和西南的退却

  明朝初年,安南(今越南)发生内乱,黎苍篡夺了陈氏的王位,又欺骗明朝为陈氏绝后,获得了明朝的册封。不久,老挝将故安南国王之弟陈天平送到,明朝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护送陈天平回国,被黎氏所杀。于是明朝派兵攻入安南,俘获黎苍。在没有找到陈氏子孙的情况下,于永乐五年在安南设置了交趾布政使司,下辖17府、47州、157县;同时设都指挥使司,下辖11卫、3所。但是明朝的统治受到当地人民的反抗,加上一些官员处置失当,更使冲突激化。尽管明朝不断采用军事镇压,还是无法支持下去,终于在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撤销交趾布政使司和都指挥使司,人员全部撤回,重新承认了安南的属国地位。
  明朝初年,在云南布政使司下除了正式府州,还设有南甸、干崖两个宣抚司和麓川平缅、木邦、孟养、缅甸、八百、车里、老挝、大古喇、底马撒和底兀剌十个宣慰司。但以后,大古喇、底马撒和底兀剌三个宣慰司因路途遥远,明朝控制不了,脱离了与明朝的关系。麓川平缅宣慰司的故地在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改置为陇川宣抚司,这样就形成了“三宣(宣抚司)六慰(宣慰司)”及其下辖的司(长官司等)。“三宣六慰”都是土司,即其长官都由当地部族或政权的首领世袭,内部自治,但经济上要承担朝廷的“征役差发”和“贡赋”,土兵(地方军队)要接受朝廷或上级的调遣。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这些土司又分为沿边和外地两种,明朝对它们的统治方式和控制程度虽不相同,但它们都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三宣六慰”的范围除了今国内部分外,大致还包括今缅甸那加山脉、亲敦江和伊洛瓦底江以东地,泰国和老挝的北部。
  1531年(明嘉靖十年)缅甸东吁王朝建立,逐步统一缅甸,并不断进攻明朝所属的土司。至嘉靖末(公元1566年),缅甸吞并了八百、老挝和车里三个宣慰司。万历(公元1573—1620年)初,又攻占了木邦、蛮莫、陇川、孟养等司,“三宣六慰”全部落入缅甸手中。明朝出兵反击,收复了部分失地,并加强了边区的防守。但“六慰”中除车里外都已为缅甸所有,明朝仅保住了“三宣”。至此,明朝在今国界外的疆域主要还有:伊洛瓦底江上游的迈立开江以东、今云南盈江县以北地,萨尔温江以东、缅泰边界以北地以及老挝、越南北部的一些地方,其中包括当时的里麻司所在的江心坡(迈立开江和伊洛瓦底江另一条支流恩梅开江之间地)和茶山司所在片马(恩梅开江至高黎贡山间地)。

4 西藏

  明朝初建,西藏的政教领袖乌思藏摄帝师喃加巴藏卜在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遣使纳贡,第二年就亲自入朝,受封为炽盛佛宝国师。明朝曾多次派使者去西藏地区,并在今西藏大部设置了乌思藏都指挥使司,在今西藏的昌都地区东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青海西南部设置了朵甘都指挥使司,在今克什米尔地区东北部和西藏西部设置了俄力思军民元帅府;以下分别设有主管或兼管宗教、军事、民政的机构,授予当地僧俗首领以国师、法王、都指挥、宣慰使、招讨使、元帅、万户等官员,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实行治理。乌思藏、朵甘二司由阐化、赞善、护教、阐教、辅教五王和大宝、大乘、大慈三法王分治,在今四川西部的甘孜、阿坝州还设有董卜韩胡、长河西鱼通宁远二宣慰司。宣德后护教王因无继承人而断绝,而黄教首领锁南坚措的威望越来越高,被奉为活佛,并获得鞑靼俺答汗所赠达赖喇嘛的尊号,成为三世达赖喇嘛,大宝等三法王和阐化等四王都俯首称弟子。从此,三法王、四王等都徒有虚名,不再能发号施令,达赖喇嘛成为藏族地区政教合一的最高首领。

5 其他政权的疆域

  今新疆、内蒙古、青海和甘肃的一部分在明朝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处于它的疆域之外。在这些地区建立的政权主要有:

  别失八里

  14世纪40年代,察合台汗国陷于分裂,至60年代西察合台汗国演变为帖木儿汗国。1370年(明洪武三年)东察合台汗居别失八里,1418年(永乐十六年)西迁亦力把里(一作亦力巴力,今新疆伊宁市),明朝史籍即以城名称其国名。辖境包括今新疆除哈密地区和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以东北地区以外,境外巴尔喀什湖、塔什干以东和帕米尔高原。16世纪后期,天山以北地区的东部已为瓦剌所占,其余也分裂为几部:吉利吉斯,在今巴尔喀什湖以东南一带:哈萨克,在今伊犁河流域;叶尔羌,在今塔里木河流域和帕米尔高原;土鲁番,在今天山以南东部地区和甘肃西部。

  鞑靼、瓦剌

  鞑靼始见于唐代中叶,是突厥统治下的部族,以后兴起的蒙古是其中一支。元亡后,明朝又将蒙古高原东部蒙古成吉思汗后裔各部都称为鞑靼。
  瓦剌,清以后称卫拉特、额鲁特、厄鲁特,本在叶尼塞河上游,被成吉思汗征服后成为蒙古一部。明朝泛指蒙古高原西部和阿尔泰山一带的部族。
  1368年(明洪武元年)元帝退出大都,北迁上都。次年明军攻上都,元帝再次北逃。第二年明军又攻克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附近),元帝逃至和林,仍用元朝称号,史称北元。传至1402年(明建文四年)取消帝号称可汗,去国号称鞑靼,恢复了部族,但内部并不统一。明永乐初,瓦剌分为马哈木、太平、把秃孛思三部,明朝封为顺宁、贤义、安乐三王。鞑靼和瓦剌的范围大致有今内蒙古中部和西部、蒙古高原、阿尔泰山南麓和西伯利亚南部。
  1436年(明正统元年),瓦剌顺宁王脱懽〔huān欢〕并吞贤义、安乐二王部落,统一瓦剌,两年后又控制了鞑靼。其子继立后,东取兀良哈三卫及建州女真各部,西掠沙州、赤斤蒙古、哈密等卫,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南下攻明,俘获明英宗。1453年(明景泰四年),也先自立为大元田盛大可汗,但两年后在内乱中被杀,蒙古又分裂。1480年(明成化十六年)鞑靼的达延汗(明朝称为小王子)继承汗位,出兵迫瓦剌西迁,又统一了蒙古各部。16世纪前期达延汗死后,又出现了割据局面。至16世纪后期,达延汗之孙土默特首领控制蒙古右翼,称阿勒坦(俺答)汗。阿勒坦汗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筑大板升城(明朝赐名归化),成为漠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0

听众

1162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6-12-29
注册时间
2005-4-16
沙发
发表于 2005-4-26 10:07:00 |只看该作者
要那么大的领土有鬼用啊!不实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1

听众

6974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8-27
注册时间
2005-3-12
板凳
发表于 2005-4-26 19:5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来了在2005-4-26 10:07:46的发言: 要那么大的领土有鬼用啊!不实际的。

现在那里的领土有石油等资源

你说怎么办?

川客兄弟


父客家,母闽南,说广府白话 生于桂西长于桂西居于桂西 壮家女婿,已有汉壮混血小宝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

听众

1709

积分

榕树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最后登录
2005-7-10
注册时间
2005-3-28
地板
发表于 2005-4-27 03:26:00 |只看该作者
明人重文轻武,治世有用,乱世无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1

听众

5250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1-4-5
注册时间
2005-2-26
5#
发表于 2005-4-27 23:0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来了在2005-4-26 10:07:46的发言: 要那么大的领土有鬼用啊!不实际的。

既然边疆领土没有用,那么清政府把那些土地割让出去就应该是合理的啰,把那些没用的领土割了不就“实际”了吗?

但你在批判清朝的时候,怎么又把清政府的割地作为一大罪状来提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碎尽天下女人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0

听众

1162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6-12-29
注册时间
2005-4-16
6#
发表于 2005-4-28 09:5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夜空星在2005-4-27 23:06:45的发言:

既然边疆领土没有用,那么清政府把那些土地割让出去就应该是合理的啰,把那些没用的领土割了不就“实际”了吗?

但你在批判清朝的时候,怎么又把清政府的割地作为一大罪状来提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搞错了吧!清政府割让新疆西藏蒙古我没有意见,不过他割让台湾琉球辽东我就有意见,那是汉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7#
发表于 2005-4-28 10:0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来了在2005-4-28 9:59:33的发言:

搞错了吧!清政府割让新疆西藏蒙古我没有意见,不过他割让台湾琉球辽东我就有意见,那是汉地。

台灣是漢人移民霸佔原住民的耶,琉球也沒有漢人移民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0

听众

1162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6-12-29
注册时间
2005-4-16
8#
发表于 2005-4-28 10:1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北姑在2005-4-28 10:01:40的发言:

台灣是漢人移民霸佔原住民的耶,琉球也沒有漢人移民耶。

琉球的原住民是福建迁过去的,史书有记载的,台湾自古是中国之领土,不容分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0

听众

1162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6-12-29
注册时间
2005-4-16
9#
发表于 2005-4-28 10:16:00 |只看该作者
泉州文物明年浦添办展 ...............................................................
  泉州晚报讯(记者王晓)明年3月20日至4月30日,一 批泉州文物展品将漂洋过海,东渡日本冲绳,与浦添市民见面。昨日上午,市长郑道溪与日本浦添市市长仪间光男分别代表两市政府签订 了“中国福建-琉球交流500年展”备忘录。   市领导林荣取、周子澄、洪泽生、陈敬聪,市政府秘书 长骆国清和土耳其梅尔辛伊尼赛市代表团团长易卜拉欣、美国蒙特利公园市代表团团长陈文赞等国际友城客人参加了签字仪式。   泉州与浦添市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在明朝初年开始后 的100年间,泉州被朝廷限定只能与当时的琉球王国(今冲绳)进行交往,所以琉球来华和明朝廷前往琉球的船舶都从泉州进出,福建 一些水手和翻译共36姓移居琉球,其中不少是泉州人。这36姓移民受到琉球王国的欢迎,他们的后代在琉球繁衍生息并受到重用,为 当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现在浦添市的很多民俗民情与泉州相近,这是双方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为纪念泉州市与浦添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15周年,加 强两个友好城市的文化交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将携122件见证两地友好交往历史的文物展品,于明年前往浦添市立美术馆,向浦 添市民展示我市丰富的海丝文化。   浦添市位于琉球群岛中的冲绳岛南部,市区面积18. 91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经济发达。经济总量居全冲绳县第二位。该市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工业以硬件生产和食品加工为主,农 业以水产养殖和蔬菜、花卉、甘蔗种植为主。   泉州市与浦添市自1988年9月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 系以来,双方往来频繁,两市在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浦添市现任市长仪间光男非常重视与泉州的友好关系,上任 以来积极推动两市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0#
发表于 2005-4-28 10:1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来了在2005-4-28 10:12:29的发言:

琉球的原住民是福建迁过去的,史书有记载的,台湾自古是中国之领土,不容分裂。

日本人之中,倭人的成份也有越人耶,是從吳越與及舟山群島一帶移居日本的,那日本人也是中國人乎?

在中原王朝統治之前移居外地的,也屬中國人乎?

台灣是中國領土沒有人會有異議的,不過就不是自古啦,而是康熙平定之後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0

听众

1162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6-12-29
注册时间
2005-4-16
11#
发表于 2005-4-28 10:19:00 |只看该作者
明清时期的对外乐舞交流
明、清时期,我国与亚洲、欧洲各国在乐舞的交流方面,日益频繁。在日本,明清乐舞曾风靡一时。明清允许琉球、泉州互市,史书记载琉球的察度王已向中国朝贡,琉球人尚汉学。1392年派人来北京国子监学习,此后继续不断。康熙五十八年,琉球人正议大夫杨联桂葬于通县张家湾,同年福建三十六姓移民到那霸久米村定居,传授航海和造船技术,同时带去中国《龙舞》和《狮子舞》,《大鼓凉伞》。《续文献通考》卷120载,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琉球宫中为陈侃使琉球举行宴会时令四夷童歌夷曲,为夷舞,以侑觞,伛偻曲折亦足以观。陈侃著有《使琉球录》。明、清两代自公元1404年至1866年460年间,有20次册封使乘御冠船(船头似冠形)从中国到达琉球。中国使节带去的乐舞,戏曲如《姜诗》、《王祥》、《风筝记》、《昭君和番》等,见明姚旅《露书》及《琉球人座乐并跃图》,后者保留有《风筝记》(清,李渔作)、《和番》、《借衣靴》和其他音乐舞蹈节目。

琉球人则为迎接中国使节而准备大型乐舞《御冠船踊》。清人徐葆光康熙六十年为册封琉球国使,著有《太平传信录》,他亲眼得见由玉城朝熏任总导演的节目,这些乐舞在琉球宫廷中秋宴和重阳宴上演出。先有老人歌谣舞蹈,次为着彩花衣服的童子舞。如《团扇曲》(六童舞)、《笠舞曲》(四童舞)、《兰花曲》(三童舞),总名为《太平歌》。其中《老人舞》、《团扇舞》、《笠舞》一直保存到现在。当时所演戏曲《鹤、龟二儿复父仇》,现在仍在上演,名为《二童敌讨》。

明、清与日本的乐舞交流由宫廷移向民间,明末魏之琰曾去日本长崎上京宫廷演唱明代流行歌曲,很快传到民间,受到热烈欢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日本芸香堂刊印了工尺谱。清代俗曲也传入日本,因而“明清乐”风行日本全国。像《九连环》等江苏民间歌舞也传入日本,歌词首句为:“看看兮,赐奴的九连环。”日本则改为《看看踊》,先由男性演出,后又改用女性来演(日本町田嘉章《日本歌谣的复原》)。后因歌舞为男女爱情内容而遭禁止。

明、清与高丽的乐舞交流也甚为频繁。明宫廷有《高丽国俳》,清则设《朝鲜国俳》,明景泰五年(1451年),朝鲜李朝文宗元年撰修《高丽史·乐志》,书中记载了中国传去的“唐乐”《献仙桃》、《五羊仙》、《抛球乐》、《莲花台》、《春莺啭》等。明弘治六年(1493年),朝鲜李朝成宗二十四年,音乐家成伣编《乐学轨范》,为《高丽史·乐志》的补充。清光绪十八年和二十六年(1892年、1901年),朝鲜李朝轨议厅又陆续刻了《进馔仪轨》和《进宴仪轨》两本大书,中朝乐舞交流具体节目赫然在目。

明代陆路丝绸之路与西域诸国交好,海上则与琉球、朝鲜、日本交好。明代沙州(敦煌)蒙古王子阿鲁哥失里,于洪武二十四年即派使臣来朝献名马和璞玉(《明史·西域传》);远在撒马尔罕(今中亚乌兹别克共和国一带)的蒙古驸马帖木儿也派使臣来献马匹、骆驼、照世杯等,其后人母撒为蒙古可汗时还来献狮子,仅撒马尔罕就有27人不断来明王朝朝贡。因之,明宫廷的《九夷进宝队舞》和《胡人戏狮子》,都是有生活根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0

听众

1162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6-12-29
注册时间
2005-4-16
12#
发表于 2005-4-28 10:23: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北姑在2005-4-28 10:16:13的发言:

日本人之中,倭人的成份也有越人耶,是從吳越與及舟山群島一帶移居日本的,那日本人也是中國人乎?

在中原王朝統治之前移居外地的,也屬中國人乎?

台灣是中國領土沒有人會有異議的,不過就不是自古啦,而是康熙平定之後耶。

台湾历史
   中国有超过4千年的文字记载历史,而记载台湾岛的文献距今1700年,那是三国时期吴国人沈莹对东南沿海风土人情的记录,书名为《临海水土志》。公元7世纪隋朝政府派万余人渡海去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人留居岛上,成为大陆到台湾的又一批居民,虽然此前800余年,中国沿海百夷部落有人登岛,先后与该地波里尼西亚岛族人混血成为台湾土著。   12、13世纪中国的宋朝和元朝已经在台湾岛链中的澎湖岛设立行政机构,将台湾岛纳入行政治辖和版图。14、15世纪中国沿海出现了有组织的海盗与政府对抗,郑氏家族一度占据台湾岛,成为海盗集团主力,后被政府招安成为明朝沿海贸易官员,扮演着中国与外部世界贸易的中介角色。 17世纪初,荷兰海盗以欺骗手段登陆台湾,在台南港建立军事城堡,此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又用传教方式在台湾南部、北部的中国人居住地建立农场,殖民扩张。1662年郑成功率领明朝海军力量驱逐了荷兰殖民者,设立承天府,全面治理台湾岛。这种承天府的治理直到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变为福建省的一部分,1714年清政府派人到台湾测绘地图,以后一直将台湾岛视为“东南沿海七省之门户”。   19世纪以后,列强以武力对东亚各国胁迫开关,中国、日本的海港城市先后遭到英国、美国舰队和登陆部队的侵略,其后中日两国采取“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发展军力,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求自保。1871年,维新后的日本派出伪装成渔民的武装人员登上台湾岛东部,遭到土著居民抵抗,日本借机威逼清政府让出对硫球岛政权的保护权,并对台湾提出领土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此后,为了巩固台湾岛防御,清政府增加对台湾岛的移民,并在1885年正式成立了台湾省,派出刘铭传治理台湾,刘任内铺设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条海底电缆、第一条输电线路,建立了第一家发电厂、第一家电报局,台湾工商业兴盛,现代教育发达,成为当时清政府“洋务运动”中最为先进的一省,为台湾日后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次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当时的记者报道,全省“哭声震天”,鸣罗罢市,清政府官员也纷纷留守原职,与当地驻军、民众一道拼死抵抗日本军队的占领,大陆东南沿海人民也出钱出力出人参加抗日斗争,以后在日本统治的50年中,近60万台湾同胞因反抗日本占领,牺牲在日本的屠刀下和监狱中。即使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为了抵制日本殖民统治,林献堂代表的势力运用议会抗争方式争取做中国人的权力,而蒋渭水等知识分子和教师也用报纸和图书的中文写作和陈述中国历史,向台湾同胞弘扬中国人的意识。   日本殖民统治者竭力建设台湾的目的,是让这个富庶岛屿充当它向东南亚和西太平洋扩张的跳板。日本统治期间从台湾掠夺了大量资源和劳动力,台湾工人工资仅仅是日本工人工资的七分之一,大量的木材、煤炭、矿产、钢铁、蔗糖、大米运往日本。日本甚至将台湾土著人视为野兽,使用铁丝网圈围其居住地,并使用迫击炮和毒气弹对其反抗进行种族灭绝。日本教育台湾人的目的是让他们成为驯服的奴隶,日本人从来就不允许台湾人报考大学的政治、法律类,只能学工科和医科,成为日本人的工具。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台湾实施高压统治和类似希特勒纳粹文化的“皇民化运动”,逼迫台湾同胞改掉中国人姓名、放弃语言和效忠日本天皇及军国主义,而李登辉家族和辜敏宽家族就是日本政策的最好服从者和继承者。日本还征调大批台湾青年加入日本侵略大陆和东南亚的军队,甚至参与对美国珍珠港的袭击。   1945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及澎湖列岛依照中、美、英签署的《开罗宣言》和中、美、英、苏签署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归还中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举行,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台湾及澎湖列岛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当时在台湾的西方记者报道说,台湾岛到处是鞭炮和欢声笑语,到处张灯结彩,人民欢欣鼓舞,庆祝自己又重新成为中国人,他们流着欢喜的泪水,祭告祖先亡灵,庆祝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近代以来,台湾同胞经历的历史和中国大陆同胞所经历的一样,都深受列强殖民侵略的苦痛,同时台湾同胞也与中国大陆一道艰苦地抗争,寻求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发展。在经历了历次战乱之苦后,两岸同胞都认识到,中国大陆与台湾分离的历史,完全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殖民的结果,完全是中国长期衰弱和内乱的结果。中国的统一,不仅是民族复兴的标志,更是两岸中国人走向全面现代化必须要面对的客观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3#
发表于 2005-4-28 10:24:00 |只看该作者

日本、朝鮮及越南也大量輸入中土文化啦,有何奇哉呢?

明朝就是沒有對琉球進行移民或駐軍,故琉球沒有真的受明朝所控制,而明朝滅亡之後,琉球也承認清朝繼續明朝的正統性,向清廷朝貢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0

听众

1162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6-12-29
注册时间
2005-4-16
14#
发表于 2005-4-28 10:24:00 |只看该作者

台湾的真正历史


[7月10日讯]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在古代曾被称为“夷洲”、“琉求”。据三国东吴人氏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称:夷洲在临海郡(即今浙江宁海往南一带)东南两千里,由此可以确知“夷洲”即今日台湾。《元史·琉求传》(二百十卷)中写道:“琉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界内彭湖诸岛,与琉求相对。”可见,琉求即指台湾。历史上,“琉求”还被写作“流求”、“琉球”等。明代,台湾被称作“鸡笼”,并已开始使用“台湾”这一称呼。当时的“琉球”指现在的琉球群岛。在明代,琉球群岛不属日本,有自己的政权。详见《明史·鸡笼传》和《明史·琉球传》。   三国时,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万余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澶州”。详见《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当时孙权的这支部队在台湾驻扎了一年时间,后因军士水土不服才返回大陆。详见《临海水土志》。这是台湾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政权统治及驻军记录。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宗主权属于中国。   《隋书·流求传》载:公元607年、610年,隋炀帝(杨广)曾两次派人到当时称为“流求”的台湾岛。第二次率兵万余人,从广东潮州起航,经一个多月的航行,到达流求时,流求人以为是大型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这是中国军队第二次来到台湾。   《元史·琉求传》载:元祖至元二十八年九月,海船副万户杨祥请以六千军往降之......冬十月,乃命杨祥充宣抚使,给金符,吴志斗礼部员外朗,阮鉴金部员外朗,并给银符,往使琉求。这就是忽必烈派人到台湾宣抚的记录。   元代在澎湖设立巡检司,并课税。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曰,澎湖“地隶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职巡逻,专捕获”,兼办“盐课”。   明代,日本曾企图进攻“鸡笼”,琉求国派使者通知中国防备。《明史·琉求传》载:四十四年,日本有取鸡笼山之谋,其地名台湾,密迩福建。尚宁遣使以闻,诏海上警备。台湾位于大陆与琉球之间,从这里可以看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不是琉球的领土。   明朝在澎湖驻军。《明史·兵三》中记载:天启中,筑城于澎湖,设游击一,把总二,统兵三千,筑炮台以守。   明朝中叶,福建巡抚黄承玄基于当时倭寇侵扰中国,提出要加强澎湖防卫,并随时察视台湾。当时台湾北部的居民主要居住在鸡笼和淡水两个渔港,为防御的重点。详见《明经世文编·黄承玄》。   1603年,沈有容率军到台湾,驱逐倭寇。详见《东番记》。   明末,盘踞在台湾的海盗郑芝龙降明。经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批准,郑芝龙从福建向台湾移民。郑芝龙是郑成功的父亲。详见《赐姓始末》,黄宗羲著。   以上历史,都是台湾在被荷兰人侵占前的历史。荷兰政府不是统治台湾的第一个政府。早在三国,台湾就是东吴的统治下,说孙权到台湾当海盗毫无依据。孙权的部队从台湾带回原住民,并不能说明中国对台湾没有主权,也不是做海盗的依据。荷兰人才是入侵台湾。台湾的宗主权属于中国,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就连荷兰人在《巴达维亚城日记》中也说:“台湾原是中国皇帝的领土,是我们和中国签了协定,才可以在这里通商。这个协定并不是和中国政府签的,而是和驻福建的军方、衙门签的,是他们默许的。”正因为这个协定的不正规,所以到现在,我还没有在史书中看到这个“协定”的名称。   郑成功在致荷兰殖民总督揆一的《谕降书》中严正指出:“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台湾在清代建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0

听众

1162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6-12-29
注册时间
2005-4-16
15#
发表于 2005-4-28 10:25:00 |只看该作者
北姑,可要看清了。“荷兰人在《巴达维亚城日记》中也说:“台湾原是中国皇帝的领土,是我们和中国签了协定,才可以在这里通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6#
发表于 2005-4-28 10:32:00 |只看该作者

中國歷史資料也說明,古時確實有中原人士到過台灣,不過並沒有設行政區或控制,就好像漠北一樣。

在台灣留下血裔,即使已經成為中原人民也好,跟在朝鮮及日本的一樣,有甚麼問題呢?古時吳越也有人移居日本耶。

宋元跟明朝一樣,控制與及設立行政區的,都只是澎湖而已,台灣乃化外之地,所以明朝叫荷蘭人不要搞澎湖,到台灣耶。

東吳孫權到台灣抓壯丁,就好像高句麗在河北抓漢堡壯丁一樣,那東漢又是高句麗領土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7#
发表于 2005-4-28 10:36:00 |只看该作者

http://content.edu.tw/local/changhwa/dachu/taiwan/h/h3/h31/h311.html

1622 荷蘭人首先來到澎湖,卻被中國的明朝驅逐。明王朝認為澎湖是王朝的領土,臺灣因為遠離中國,是化外之地,不屬於中國領土,所以准許荷蘭到臺灣。因此,1624年荷蘭人轉而佔據了臺灣(安平)。 西班牙人看到荷蘭人佔據了安平,感到不安,唯恐西班牙的船隻,從菲律賓北上到日本 的航線,會被荷蘭人切斷。所以,西班牙人乃在荷蘭占領臺灣之後的1626年,率軍佔領臺灣北部的基隆, 1629年再佔滬尾(淡水)。臺灣南部乃被荷蘭人佔領,北部被西班牙人佔領。 這兩個國家,彼此之間互相爭奪海上霸權,荷蘭人最後在1642年趕走西班牙人,成為臺灣島上的唯一霸主。歐洲海權國家勢力的興起與衰微,也改變了整個臺灣的歸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18#
发表于 2005-4-28 10:54: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来了在2005-4-28 10:25:44的发言: 北姑,可要看清了。“荷兰人在《巴达维亚城日记》中也说:“台湾原是中国皇帝的领土,是我们和中国签了协定,才可以在这里通商。”

是在這裡找回來的吧?

http://army.news.tom.com/Archive/2000/7/11-18211.html

能夠提供日記原文呢?日本人的翻譯本也可以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1

听众

6974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8-27
注册时间
2005-3-12
19#
发表于 2005-4-28 11:47:00 |只看该作者

北姑是越来越让我恨

总朝我头上泼冷水


父客家,母闽南,说广府白话 生于桂西长于桂西居于桂西 壮家女婿,已有汉壮混血小宝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0

听众

1162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6-12-29
注册时间
2005-4-16
20#
发表于 2005-4-28 16:33: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北姑在2005-4-28 10:54:48的发言:

是在這裡找回來的吧?

http://army.news.tom.com/Archive/2000/7/11-18211.html

能夠提供日記原文呢?日本人的翻譯本也可以耶。

你的证据:“明王朝認為澎湖是王朝的領土,臺灣因為遠離中國,是化外之地,不屬於中國領土,所以准許荷蘭到臺灣。”不就某个三流教授私下的言论而已,论据不如我充分。我虽然不能找到原文,但显然更具有真实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07:59 , Processed in 0.149253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