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靖西(小吃篇) jingxi,on the tongue ---伊楼花絮版
所谓伊楼的版本,或许是一个过于粗糙的版本。所谓“花絮”,就是说笔者写到的只是细枝末节,只是表面现象。美食制作的工序,时间人力所限,伊楼天赋所限,只能留待来者的补充、升级。
年少的时候,很不屑那些做菜
“很好”的男人。以为男人雄壮、健康、豪爽即可。结识春春、蝶衣之后,才知道自己是一个粗糙不过的男人。即便这两年深受佛学的影响,即便知道很多的英雄豪杰都是“食不甘味”,但是也在日日夜夜的观察中发现,那些做菜好吃的男子女子,总是有很好的人缘。在亲友们聚会的时候,或许会忘记处庙堂之高的国家当政者,或许会忘记处江湖之远的“竹林七贤”,但当桌上的美食一丝丝入味,一点点扣住他们心扉时,这个掌厨的善男子女子,也会这样自然而然住进了食者的味觉记忆里。让人们无论走到哪里,也会把这份美好带到哪里。
伊楼不才,不善掌厨。但若把靖西深得人心的美食地点罗列出来,让亲友到靖西旅游的时候更便捷的找到这些美食,也算是尽到自己的一点点心意。
或许,这是靖西最好的米饺店了。位置位于靖西城中,人民会堂附近的小巷。因为,每次开学时,求学于百色或者南宁的靖西学子都会到这家店定制上百个米饺,然后带给他们的外地同学或者老师。半日的行程,米饺不会变质。幸好,从靖西到百色或者南宁,最多也就五个小时的路程。又一次,帮宝贝舍妹去定制饺子,因为准备开学,她已许诺好带给同学。我提前一天光景过去,却订不到。后面,妹妹坐在街边的墙角上,不说话,半天之久。
外形姣好吧,如靖西的女子。一个五毛。十个不过五块。不过,这是靖西米饺的价钱,不是靖西女子的价钱。
拍到正在劳作的双手。这个馅是木耳、碎肉等搅拌而成。当年请许老师和黄老师吃这家米饺,食罢,黄老师大喊“真他x好吃”!
左边是男人的手,负责压膜。右边是女人的手,负责把膜折叠成讨喜可人的“月牙形”、“小舟形”。看来,做成这道美食,不仅需要上等的靖西大糯,还需要一双双灵巧的手。想到这里,伊楼只好志愿帮他们去买原料了。汗颜。
简陋的摊位,却是从不停歇的生意。年轻的夫妇,带着孩子食用米饺。
或许,将来这个孩子会是这家米饺店的忠实拥泵?
另外一家路边的小吃店。店名?忘记了?位置?位于城中路和环城街的交界。拍到食用中的男女。
因为这是第一次谈恋爱时最经常来吃的小吃店。所以每次回靖西都要去帮衬一下。抛却我怀旧的因素。味道的确不错。
这家店的店主吗?似乎不太同意我去拍她制作食物。或许,她不知道她们家闺女庆丽是我的学妹。
庆丽都长大成人了。我们也不小了啊。呵呵。
还是拍到简陋的篷布了。不过,这家店好吃的,就是豆腐果填艾菜。是一丝丝的苦味,但又是浓厚的清爽。。。
原来,我描述味道的词语那么少啊。
靖西最早、经营操作最规范的酸嘢店之一。位于步行街与靖西中山广场的斜对面,或者说位于广场治安亭的斜对面。
琳琅满目的瓶装酸嘢,不过,据一些食用酸嘢多年的妹子们说,这些瓶装的酸嘢,要比现做现卖的酸嘢单价上一斤贵上几块?但是送人的话,似乎还是这些瓶装的更体面一些?
有“天等指天椒” 吗? 寻寻觅觅寻不到。难道装进靖西的瓶子,变成了“靖西特产”了?
或者说指天椒并不专属于哪个县,就像红棉树是壮乡共同的神树一样?
同样位于步行街与靖西中山广场的斜对面,或者说位于广场治安亭的斜对面。这家店与前面“宏亮”那家并驾齐驱,经营了很多年。老板的名字我在九十年代中期就已耳闻,然而素未谋面。里面负责卖货的叔叔以为我是商业间谍,谢绝我的拍照。直到我说我是“旅游局”的,才稍微通融。
嘉隆的绿豆饼?是越南的哪里?笔者对越南关注已久,然而亦一头雾水。
由于地处中越边境,越南的食品又多了一条销路。靖西那么多吃货妹子,越南人笑了。
暴油之中的“番基督”(fans zisdus)音译。伊楼碰上下午刚开张的光景,只能看到沐浴之中的番基督。
八毛钱一个。
乐呵呵的阿姨,告诉我们番基督八毛钱一个。这么实惠的价钱。看来阿姨也知道民生不易啊。
阿姨制作番基督的地址,位于靖西县人民街与城南菜市的交汇处。人流交汇,希望和善的阿姨也来钱不断。
这家常年卖米带、米膜、粽子的店,位于靖西人民街,旧时“瀚海书斋”的右边。守店的阿姨极为开朗,告诉我们她这个店曾经上过广西卫视的“广西美食”。
用于制作米带的芭蕉叶?或者是什么植物的叶子?伊楼植物学亦一塌糊涂。看起来就很有吃的感觉。
(以下图片文字解说在前面)
米带一块五一个。似乎比家里做的看起来更乖巧一些。内容应该也不错。
黝黑老旧的门面,却是唯一可以和城中“蒋记米饺店”抗衡的米饺店。之前里面也卖猪血肠。同样位于人民街,位于旧时“”瀚海书斋”的斜对面。高中和大学时在这里留下很多银两,只因过口不忘的美味。
终于有敢直面镜头的阿姨。阿姨们戏称自己“人老花黄”,不能再以肥样示人。
这家米饺的个头好像比前面一家更大些。味道呢?是不是也很厚重?
城南菜市。卖熟食的地方。
位于靖西县东门的人民社区,武装部左转,店主称呼自己的店为“开口香”。可是,阿叔,牌子在哪里啊?
"待嫁"的猪血肠,有时候他们会把糯米灌进去,再放到油里暴。
虽然贴的标签是"烤香肠机",但是我不会把上面那群肥嘟嘟很可爱的冒油的东东叫"香肠"。
靖西叫sisaenj,汉语音译是“西甚”。到底是猪的胃,大肠、还是直肠?伊楼要继续考究。
“西甚”是这家店的招牌。一只三块钱。旧时年月,吃吃不倦的吃货友女,经常拖住我到这里度过漫长的夏日午后。
到这里告一段落了。舌尖上的靖西(小吃篇)却远未完结。会堂门口的散装卖酸嘢的大姐,和三中门口卖密兽的阿姨,都在端午那两天停止执业,难道他们也去药市淘金了?于是乎,伊楼没有拍到他们执业的照片。而即便拍到他们的照片,伊楼也无法复制他们的手艺。那些舌头和手指同样敏锐的朋友,或许可以帮我达成这个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三中门口卖密兽的阿姨,已经风风雨雨营业了十几年,当年她许多卖酸李果(mak maenx
slaemj)的伙伴已经消逝在人海,而我们已从如花少年长成有肚腩的宅男,但她却依然在那里,俨然这十几年三中学子不渝的守护神。这应该也是我们不管是经商还是人生的榜样吧?勤奋、严谨、长生,终于为她赢得一席之地,为她留下不屈的背影,流芳数年的口碑。
《舌尖上的靖西》是一个过于宏大的叙事主题,而伊楼志大才疏的本色,世人皆知。在这里抛出一个花絮篇,只是希望我的靖西贝农们,以及爱好靖西美食的食客,能够把这个序列做下去。并尽力展现靖西美食的酣畅与婉转,展现它的无限奔放和温吞醇香,展现它的矛盾与旖旎。
现实中的靖西美味,一定会让你才下舌尖,又上心尖。
伊楼于2012年6月26日午时
邕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27 0:40:0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