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org.cn/chinese/ch-yuwai/213561.htm
哈尔滨白俄人突然消失
白薇
从1898年开始,清政府和沙俄政府决定在中国东北建一条中东铁路,沙俄将获得为期36年的经营权,并可在铁路沿线开采、设卡。铁路工程局选址在松花江畔的一片荒凉的沼泽地上,这就是今天的哈尔滨。沙俄政府为了扩大势力范围,鼓励向该处移民。到1917年,在哈尔滨定居的俄罗斯人已接近10万,远远超过当地中国居民的人数。
1922年,苏俄红军夺取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大批逃亡者涌向哈尔滨。
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开办了在旧中国堪称先进的面粉、酿造、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建设了一大批俄罗斯风格的标志性建筑物和街道,带来了他们的民族习俗和生活方式。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苏联红军进驻哈尔滨。
当年驻哈尔滨苏军指挥官斯格沃尔措夫少将前不久在接受俄罗斯《消息报》记者采访时说:“1945年8月20日,当我到达哈尔滨时,感觉仿佛忽然回到了过去。留着大胡子的马车夫身穿紧腰长礼服,驾着马车隆隆驶过;街上的一群群孩子穿着旧俄式学生制服;绅士们戴着圆形小礼帽;裹在黑色长袍里的神父们对着教堂的圆顶做祈祷。”
当时,哈尔滨的俄国侨民中部分是为躲避十月革命而外逃的贵族、官绅、东正教教士和反对苏共的不同政见分子,他们不仅继续着旧日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还在继续从事颠覆苏联的活动。在苏联政府看来,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因此,苏联军队一到哈尔滨,就对当地的俄国侨民展开了大清洗。
《消息报》的报道说,1945年秋天,苏军执法队每天深夜在哈尔滨周边地区执行大量死刑枪决。被枪决的主要是白俄人,另外,很多侨民从驻哈尔滨的苏联领事馆获得苏联护照,每天数趟火车源源不断地把他们送回故乡。
1945年晚秋,苏联军队撤离哈尔滨。在他们驻留的短短3个月内,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人数骤减。俄罗斯侨民最大的海外中心从此消失了,哈尔滨白俄的迁徙潮此后延续了几乎10年。
斯大林去世不久,中苏关系开始恶化。1954年,最后一批俄罗斯侨民离开哈尔滨。那些回到故国的俄罗斯人大多去了哈萨克加盟共和国等边远地方,苏联政府不允许他们到莫斯科或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这时,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很多人流散到台湾、韩国、美国,也有人去了印度和澳大利亚。只有900多名俄罗斯人最终留在了中国,他们生长在哈尔滨,这里已经是他们的故乡。
北洋政府解除白俄武装
刘作奎
日本勾结中国东北白匪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一些反对苏维埃政权、仇视无产阶级革命的俄国白卫军官、官僚、贵族、地主、资本家携带家眷逃离苏俄。从西伯利亚经中国东北窜入远东的白俄有25万人左右,其中以谢苗诺夫统率的白匪最为著名。1918年,谢苗诺夫匪军在赤塔被苏俄红军击退后,窜入中国东北边境,骚扰中苏两国边民,搞得当地居民人心惶惶。
当时美、英、日、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正寻找借口武装干涉十月革命,他们很快找到了机会。1918年4月,被俄国军队俘虏的原属奥匈帝国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5万官兵在俄国前线倒戈,投向美、日等国组成的协约国一方,请求协约国帮助他们从苏俄西部前线经西伯利亚回国。
1918年7月8日,美国政府首先向日本政府提出联合出兵西伯利亚的要求,建议以援救被俘虏的5万捷克斯洛伐克军队为借口,共同陈兵远东,企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
接到美国的要求后,日本迅速作出反应。7月16日、17日,日本天皇在日本皇宫召开有外相、海相和陆相参加的外交调查会,专门讨论出兵西伯利亚问题,并于8月2日发表《西伯利亚出兵宣言》。
宣言发表后,日本马上命令第十二师团长大井中将指挥步兵一个旅团、骑兵一个联队(团)、炮兵一个联队、工兵一个大队(营)为骨干组成干涉部队,浩浩荡荡地向海参崴进发,建立了海参崴派遣军司令部。
日本首相寺内正毅又指示其驻“白俄最高执政者”、原沙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所率匪帮的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荒木贞夫,迅速与高尔察克和一直活跃在中国东北边境的谢苗诺夫等白匪军头子取得密切联系,让白俄匪军全力配合日本干涉军在西伯利亚作战。
在谢苗诺夫匪帮的帮助下,日本和白匪军相继攻下了苏俄远东军事重镇赤塔、海兰泡,攻占了西伯利亚、乌拉尔和伏尔加河等广大地区。
1919年,苏俄红军发动凌厉攻势,击毙高尔察克。谢苗诺夫支队受到沉重打击,荒木贞夫和日本干涉军被迫撤回日本,谢苗诺夫率领他的白匪军再度撤入中国东北。
中苏协商处理白俄
大量白俄溃兵和土匪涌入中国东北,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对此深感头疼。白匪不但时常沿中东铁路大肆进行劫掠活动,而且组织匪徒向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促使苏俄政府不断派兵追剿。双方在东北的拉锯战对中国边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威胁,治安状况严重恶化。北洋政府于是决定与苏俄政府协商处理此事。
1918年3月,黑龙江省中东铁路临时警备司令张焕相为维持边境治安,派人与苏俄红军代表在中苏边境的马碟子会晤,阻止苏俄红军为追击白卫军而进入中国境内。苏俄红军代表答应了中国代表的要求,但又要求中国政府把谢苗诺夫匪军驱逐出境,或将其解除武装。
张焕相于是又派人前往满洲里,与苏俄红军代表几经磋商达成口头协议,规定苏俄红军不侵犯中国边境,中国军队不赞助白俄匪军谢苗诺夫部队。
3月15日,苏俄代表在马碟子车站会晤中国黑龙江省督军署参谋部参谋黄鸾鸣。黄鸾鸣提议苏俄红军对谢苗诺夫匪军停战20天,中国方面许诺三个条件:不放谢苗诺夫分子进入苏俄境内;恢复中东铁路客运,谢苗诺夫不干预路务;恢复电信。
但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并没有遵守诺言,他们担心十月革命会影响到中国,于是下令封锁满洲里、瑷珲(今爱辉)、绥芬河、东宁、虎林、图们江等地的国境,关闭中俄交通。
1918年4月6日,中苏在马碟子会谈。苏方代表———中西伯利亚外交委员兼东西伯利亚执行委员会主席杨松,向中国代表黄鸾鸣提出抗议,指责中国方面的三条许诺没有实施。
中国代表黄鸾鸣觉得问题严重,急忙表明自己的担忧:“虽然我们持中立态度,但不能让苏维埃军队进入中国境内。因为一旦谢苗诺夫分子与苏维埃军队发生冲突,势必殃及中国百姓。”
1918年5月底,苏俄中央指示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向中国北洋政府发出照会,要求北京政府对谢苗诺夫匪帮采取断然措施,制止他们的活动,并请求北京政府同意苏维埃军队在中国境内与中国正规军共同剿匪。
其后,俄国白匪军在中俄边境活动日益猖狂,不断袭击苏俄红军和地方政权,遭到苏俄红军反击时就退到中国境内。他们与奉系军阀勾结,势力日益强大。苏俄当局多次向中国提出抗议,指责中国政府的中立未免有偏袒之嫌。
苏俄政府见仅用外交照会无法取得实际效果,便派专门负责白匪问题的达夫庆到北京,与中国就中东铁路之争和白匪等问题进行谈判。权衡利弊后,中国政府决定自己设法解决。
中国东北地方当局随即解除了谢苗诺夫匪军4000余人的武装。不久,在满洲里、珲春一带边境地区活动的谢苗诺夫匪军2.3万人也被解除武装。在剿匪过程中,中国政府采取堵截、围剿、驱逐的方针,将谢苗诺夫残匪引至哈尔滨。接着,中国政府又用武力,解除了谢苗诺夫所属白俄残匪斯莫林、什立尼果夫等部近万人的武装。这样,流窜到东北的白匪大都被解除武装。
白俄匪徒的覆灭
谢苗诺夫残部被缴械后,流落到哈尔滨,从此一蹶不振。这时日本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又开始拉拢和资助谢苗诺夫。
为了报答日本人的保护之恩,谢苗诺夫率领1500名白卫军,辗转来到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大连。他住在大连夏家河子的一所宽阔豪华的住宅里,经营一处农场,过着安逸的生活。日本特务机关大连支部奉命照料谢苗诺夫,每月从机密工作费中支付1000日元左右,作为他的生活费,日本的满铁公司还供给他一些津贴。日本把谢苗诺夫匪帮作为重要的反苏走狗豢养,发给他一台短波收音机,让他每天收听苏联广播,写出附有评论的报告。日本情报机构让他招募白匪,由日本特务机关训练后派回苏联搜集情报,提供批判和颠覆斯大林及苏联政府政策的材料。谢苗诺夫就这样坚持为日本人卖命,一干就是20多年。
1945年8月8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谢苗诺夫闻听此消息后主动要求率领白卫军配合日军与东北民主联军作战。但还没等他率领白卫军出征,就传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谢苗诺夫准备逃往山东。动身前,他用日本特务机关发给他的短波收音机听到一则消息,说“关东洲”将由美、英、苏、中四国共同管理。他对美、英两国插手中国东北事务极感兴趣,决定投靠美、英,试图东山再起。他拆开准备逃往山东时准备的行装,住在大连等待出头的机会。
大连是许多白俄、赤俄聚居的城市,苏联在大连设有领事馆,苏联特工人员早已严密监视谢苗诺夫的动向。1945年8月22日16时,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指挥的苏军先遣队闪电般开进大连机场,苏军外贝加尔方面军坦克旅团也开进大连。
苏军向大连开进如此迅速,是因为苏联特工人员获悉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8月9日还在大连活动,而且大连好几天暴雨狂泻不止,飞机无法起飞,苏军有可能在俄侨和特工人员引导下抓获山田乙三。没想到山田乙三在大雨滂沱中冒险起飞,匆忙赶回长春。随后,苏军又把目标转移到谢苗诺夫身上。
苏联红军坦克旅长急切地打听谢苗诺夫的动向,从苏联特工和俄侨口中得知谢苗诺夫住在夏家河子之后,立即派苏联红军赶赴谢苗诺夫的住宅,逮捕了谢苗诺夫和日军的旅大地区警备司令官柳田元三中将,将他们扣押在原日本大连特务机关。
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把抓获的罪大恶极的白匪军中将谢苗诺夫视为进军中国东北的一大收获,以最快速度上报莫斯科。
1945年9月10日,莫斯科命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用飞机,把谢苗诺夫和柳田元三等人一起押赴莫斯科。
1946年8月26日至30日,苏联在莫斯科对投靠日本特务机关进行反苏活动的白匪进行公开审判,由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出面审理,莫斯科电台和伯力(哈巴罗夫斯克)电台向全世界广播。在国际上这也是一次著名审判而受到广泛关注。被告包括谢苗诺夫、巴克谢耶夫、弗拉谢夫斯基等8名罪大恶极的白匪头子。
苏联检察官详细控诉8名被告的具体罪行,特别引用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的名言,斥责谢苗诺夫等人说:“叛徒是阶级国家特有的令人憎恶的产物,不能与任何人加以比较……叛徒是最无耻的人!”法院最终判决如下:谢苗诺夫因犯有反苏叛乱、对苏联搞间谍活动、准备反苏战争、宣传煽动反苏等罪行,被判处绞刑;巴克谢耶夫等5人被判处枪决。一周后,谢苗诺夫等6人在莫斯科市郊被处决。
《环球时报》 (2002年09月30日第十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