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0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宋时期傣族史上若干地名人名研究

[复制链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31 15:17: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者:宋蜀华

在古代民族史研究中,往往遇到一些地名和人名,中外史籍与本民族文献传说互不一致,对不上号的情况。弄清楚这些地名和人名的时代和相互关系,复原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对阐明某一民族的历史和某些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有补益的。

傣族古代史资料,以汉文记载为最早,但唐以前仅一鳞半爪,往往语焉不详。唐代较多,仍感不足。本民族史料,除比较丰富的历史传说外,元代之前尚无文献记录;元以后,亦尚待深入发掘。国外有关资料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史料价值的一个地名,一个人名,都是重要的,如和各方面的史料相互印证,互为补充,也可补于史料之不足。

本节试图从上述角度,对唐宋时期傣族史上几个比较重要的地名和人名,作一个初步研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阿罗毗和茫乃道

在西双版纳傣族古老的民间传说中,有反映傣族早期历史的《叭阿拉武的故事》。①这个历史传说的大意是:叭阿拉武因狩猎追赶一只金鹿而进入景洪,后来便率领百姓在这里开荒辟地,建寨农耕。这个传说也反映了佛教的传入及其战胜原始宗教,并透露出当时的傣族社会已经存在着奴隶等现象。剥去这个传说的神话部分,可以说它所反映的时代,应早于宋代傣族首领叭真建立“景龙金殿国”于西双版纳的时代。

叭真于傣历五四二年(1180年,宋淳熙七年)建立景龙政权,②此后世代相承,不可能插入上述传说中所反映的叭阿拉武的时代,此其一。叭真建国后即称“景龙金殿国至尊佛主”,表明他已信奉佛教,而上述传说所反映的则是佛教开始传入时的情况,应较叭真所处时代为早,此其二。佛教传入傣族地区的时代,汉文史籍迟至14世纪尚无肯定的记述,③傣族地区的传说则谓早至千年以上,确切年代,目前尚无定论。然而佛教传入东南亚以及印度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则为时甚早。七八世纪缅甸的骠国已是“喜佛法”的国家,④骠国梵名Criksetra,即玄奘《大唐西域记》所述的“室利差((咀))罗”国。骠国王称摩罗惹,当为Maha raja的对音;其相称摩诃思那,则可能是Mahasena的对音。这些都反映出印度文化的影响。至于云南,东汉设置永昌郡时,境内已有“身毒之民”。⑤“身毒”即印度,这说明我国云南接触印度文化也很早。唐代南诏阁罗凤立《南诏德化碑》于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碑阴题名中,有“大军将赏二色绫袍金带赵龙细利”,在解放前西双版纳封建领主制度中仍然保留着这一职官名称,汉文写作“召龙西利”。“召龙”傣语意为“大官人”,“西利”意为“吉祥”、“光华”,具有明显的佛教色彩。这就表明唐代西双版纳地区很可能已有印度文化的影响,联系上述传说和傣族地区出现的梵化地名来看,佛教可能已经传入。事实上唐代傣族地区梵化地名的出现,已非个别现象。

传说“叭阿拉武”根据自己的名字给今天的景洪起名“阿拉米龙”,⑥“龙”,傣语“大”的意思,即“广大的阿拉米”。这个阿拉米其实就是西双版纳傣文编年史——《泐史》所载“十二版纳古名阿罗毗”的异译,阿罗毗就是一个梵化名称,⑦全名为“阿罗毗刺侘”(Alavirastra),与唐代玄奘游历五印度时所经东印度的“摩诃刺侘”(Maharastra)和西印度的“苏刺侘”(Surastra)两地地名的字尾完全相同。⑧阿罗毗这个名字也载入邻近西双版纳的泰国北部历史古籍《庸那迦国纪年》中,该书称西双版纳为“Alavirastra、XienRun、Sib son phan na”,⑨第一字系阿罗毗,第二字为景龙,第三字为西双版纳。有意思的是,三个名字中阿罗毗最早,所以放在最前面,景龙政权在南宋时才建立,所以放第二,西双版纳一名16世纪中叶才出现,⑩时代最晚,放第三。这个次序也表明阿罗毗一名早于景龙。

但是,阿罗毗既是一个梵化名称,就必然还有一个傣族名称来称呼西双版纳。一般说来,梵化名称总是派生的,如果傣族的社会经济水平没有发展到一定高度,没有形成一定范围的带政治意义的辖区,就不会产生称呼这地区的名字,从而就连梵化名称也不会存在了。要阐明这个问题,有必要对唐代傣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一个概括了解。

唐人樊绰的《云南志》比较详细地记述了唐代的傣族社会情况,是记录傣族的最早的一部汉文史籍。从这部书中,可以看出唐代傣族的名称和分布、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首先,本书按傣族居住地区的特点,而称之为“茫蛮”。傣语称“地方”、“坝子”为“勐”,“茫”显然是“勐”的异译。“茫蛮”即是“住在坝子上的人”,以别于住居山区的民族。茫人分布很广,从滇西到滇南都有茫人居住,地名一般都冠以“茫”字,这和今天傣族地区地名的构成冠以“勐”字相同。其次,本书按傣族服饰的特点,而称之为金齿、银齿、黑齿、漆齿、绣脚⑾诸名。《云南志》所载唐代傣族的分布,从滇东南的红河流域,到滇南的西双版纳地区,再弧形而上到滇西德宏地区,已经和今天傣族的分布基本一致了。

再看看唐代傣族生产发展状况。根据《云南志》的记载,可以看出唐代傣族已越过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发展了种水田的犁耕农业经济,用牛和象耕田,手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会打制金银器,使用铁制刀剑;会取卤煮盐,用木棉织布;并发展了一定的商业交换。⑿这样的经济水平早已超过原始社会生产发展的高度了。联系前述《叭阿拉武的故事》中已有奴隶存在,宋末西双版纳统治者陶陇建仔以大量的人作为陪嫁晶,⒀元初德宏地区傣族在战争中仍然大量掠夺俘虏,⒁并以“俘奴”作为劳动力使用⒂等情况,可以认为唐代傣族已经是役使奴隶的社会了。

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唐代傣族在政治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云南志》卷四说:“茫蛮部落,并是开南杂种也。茫是其君之号,蛮呼茫诏。”接着便列举了茫天连、茫吐薅、茫盛恐、茫施等茫人分布地区的地名。’前面已经提到“茫”是“勐”的异译,“茫诏”疑为“诏茫”亦即“诏勐”的倒误。“诏勐”今译作“召勐”,意为“一个地方之主”,即一个“勐”的统治者。这种情况在解放前,甚至民主改革前的西双版纳仍然存在。茫人以“茫(勐)”为地区单位,范围相当广大,如“茫天连”为今孟连,“茫施”为今之茫市等等。而且各有“诏茫(勐)”进行统治,说明这种“茫”已具有辖区性质,亦即阶级社会的政区性质。⒃山这种以“茫”为单位的辖区,看来在各傣族地区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如此,包括若干个勐的更大辖区可说也已经形成。今西双版纳的景洪,过去又称“勐泐”或“勐乃”,是一个很古老的傣族名称,这个名称今天仍然保留在民间唱词中。唐代南诏的开南节度辖区的南部有个茫人地区,称为“茫乃”,也就是勐泐,正是今天的景洪地区。《云南志》卷六说:“开南城在龙尾城南十一日程,……茫乃道并黑齿等类十部落皆属焉。”开南城在今景东,为南诏开南节度治所。茫乃道与黑齿十部落并提,表明南诏在开南节度辖区内的茫乃设道一级政权,所治理的自应包括黑齿十部落。这就表明茫乃是黑齿十部的中心,而唐代傣族的另一个名称就叫黑齿。西双版纳傣族又称为“傣泐”,这应和勐泐一名有关,说明傣泐一名可能在唐代即已出现,而《云南志》却是以汉称“黑齿”记载下来的。由此可见,茫乃道所辖,应包括以今景洪为中心的西双版纳各勐,而傣族的这一政治发展,遂成为南诏统治者设立茫乃道的基础。

总之,唐代傣族已经在西双版纳建立了茫乃政权,有其一定的辖区,包括若干个“勐”。“茫乃”是傣族自己的名称,而“阿拉米”或“阿罗毗”则是它的梵化名称。“叭”,傣语意为“官”、“统治者”,所谓叭阿拉米应该就是茫乃道的统治者,而前述题名于《南诏德化碑》的赵龙细利,可能就出身于茫乃道,而且可能就是茫乃统治集团的主要人物,并以这种身份参加了南诏政权,成为该政权的高级官员——大军将。

根据上面的分析,过去一般认为《泐史》所载“景龙金殿国”为西双版纳傣族建立的最早的政权的看法,就值得商榷了。景龙政权建立于12世纪后期,而茫乃政权在9世纪中期《云南志》成书时,就已经出现,比前者至少早三百多年。

根据上面的分析,还可进而探讨国外一些史学家如马司帛洛(G·Maspero)等据《庸那迦国纪年》和《金城国纪年》做出的有关论断。他们认为“车里Alavirastra久列金城国(Xien Sen)之版图”⒄又引《庸那迦国纪年》谓庸那迦(Yonaka)国分为二部,北部为阿罗毗——西双版纳,南部为庸那迦——景线(即金城),并曾隶属于吉蔑帝国,其北部国境与南诏接界。⒅所谓北部国境,即西双版纳北境。

按《庸那迦国纪年》中提到阿罗毗时又提到西双版纳一名。西双版纳一名初见于16世纪中叶,说明《纪年》内记述此事的时间不能早于16世纪,所记的史事显然是一种追记。《云南志》所记茫乃的事,则是当时人记当时事,可靠性当然大得多。前述茫乃道既为南诏所设置,又属开南节度辖区,则茫乃亦即阿罗毗不可能是庸那迦国或金城国的组成部分,而只能是南诏国的组成部分。唐代傣族受南诏所统治,还要为南诏服兵役,咸通三年(862年)南诏攻交趾,《云南志》的作者亲见南诏军中“亦有此茫蛮,在安南苏历江岸聚二、三千人队。”⒆《云南志》的记载,明确可信。由此可见,茫乃并未隶属于吉蔑帝国。所谓吉蔑即两唐书之真腊。《云南志》卷十谓南诏南部为镇南节度,此镇南节度应为开南节度;接着又说“水真腊国、陆真腊国,与蛮镇南相接”。近人考证水真腊主要为今柬埔寨之地,陆真腊主要为今老挝之地。⒇茫乃既属南诏,则其南境即为南诏国之南境,而与陆真腊相接。从而说明当时真腊的政治力量并未达到今西双版纳,其与南诏之边境,只能在西双版纳南境,而非马司帛洛等所说之北境。

(二)甸蟒莱与浑乞滥

到了宋代,西双版纳傣族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时期,云南南部境内外的形势都发生了变化。境内大理政权取代南诏政权,成为云南的统治力量。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云南南部傣族分布地区,逐渐向北扩大。《元史·地理志·威楚路》说:“开南州,昔朴、和泥二蛮所居也,……至蒙氏兴,立银生府,后为金齿白蛮所陷,移府治于威楚。”又说:“威远州,在开南州西南,……昔朴、和泥二蛮所居,……其后金齿白夷蛮酋阿只步等夺其地。”朴、和泥为布朗族和哈尼族,金齿白夷则为傣族,分布地区向北扩大,说明傣族力量还在增长。另一方面,西双版纳境外原被真腊统治下的傣语诸族,随着真腊势衰而纷纷摆脱其羁绊,获得独立发展的机会。因为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真腊已与其东邻占城关系转恶,发生战争。淳熙四年(1177年)五月,占城国王以舟师袭破真腊国都,杀其王,真腊遂失国,直到绍熙元年(1190年)真腊始击败占城而恢复独立。在这近二十年中,真腊受制于占城,自然无力顾及其北部及西部广大傣语诸族。后者则于此期间发展自己的力量。

就在这时,前述傣族首领叭真于淳熙七年(1180年)“入主猛泐”,“诏陇法名菩提衍者,则制发一虎头金印,命为一方之主,遂登大宝,称景龙金殿国至尊佛主”。在这里,《泐史》所载叭真入主勐泐,是继茫乃政权之后建立的政权。诏陇法,傣语意为“大天王”,是对中原帝王的称呼。方国瑜先生谓是时大理已取代南诏统治云南,诏陇法只能是大理王段智兴(1172至1190年在位),这是有道理的。茫乃道受南诏统治,景龙受大理统治,接受大理封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真腊于1190年击败占城而国势复振。就在这一年,傣语各族中的兰那、崆岢、刺隗、金占等各部首领纷纷参加景龙国,而以“天朝皇帝为共主”,景龙遂成为一个“有人民八百四十四万人,白象九千条、马九万七千匹”的大国。这些数字可能有所夸大,但也反映了大理国境外傣语各族对抗真腊统治、要求独立的愿望,而且这一愿望终于获得实现。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真腊由于无力再恢复从前的地位,因而宋末元初,西双版纳境外便先后有地方王朝崛起。如在今泰国境内以拉玛甘亨(即元史之敢木丁)王为首的素可泰王国,1296年其兵力曾远达真腊王城吴哥通。又如与拉玛甘亨齐名之孟莱王为首的景线王国,这个王国曾和元朝发生较多的关系,《元史》称之为八百媳妇国,一作八百大甸,简称“八百”。前面已经提到,兰那曾参加景龙国,后又独立发展,一时成为泰国北部的强国。但兰那与景龙的关系一直是密切的,这在《元史》、《泐史》以及有关泰国史籍中都有所反映。弄清楚双方的关系,大有助于了解宋末元初以及元朝和八百之间的关系。

《泐史》记载,景龙第四代统治者绦匋龙建仔之女倭敏庄猛出嫁兰那统治者叭老,于宋嘉熙三年(1239年)生一子名匋蟒莱。匋蟒莱成人后,继其父为主,后战胜兰那等地,乃划出一部分地方作为外祖父母汤沐邑,每年并向景龙呈送方物,景龙主亦逐年赠土产予其外孙。这说明兰那与景龙统治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兰那在匋蟒莱即位后逐渐强大的情况。

这段记载和《兰那纪年》所记基本相同,惟《兰那纪年》将孟莱王之出生系于1241年,较之《泐史》晚出两年。孟莱王于二十岁即位,在位时间为1259年到1317年,与素可泰之拉玛甘亨同时。他先建都于清莱(1268年),后来又把首都迁到清迈(1296年),称兰那泰王国或清迈王国。他击败孟高棉语族的孟人后,把南奔并入景线的版图,后又攻占南邦,统一今泰国北部。从景线的发展壮大,版图一直向南扩大,可以看出景线在泰国北部确立统治权的过程是无后顾之忧的,或者说是得到景龙的支持的。

然则孟莱王在汉文史籍中究竟是谁呢?

孟莱王生当13世纪30年代到14世纪初,正值宋末元初。宋代有关云南特别是境外的史料不多,没有直接涉及孟莱其人的记录。但南宋灭亡之前,云南于1253年即为南下之蒙古军队攻克,因而元初史籍涉及彻里(或车里,即西双版纳)及八百媳妇之史料较多,如果进行一番比较分析,是可以弄清问题的。

1253年(宋理宗宝祜元年、蒙古宪宗三年),忽必烈率军进入云南,击败并结束了大理政权,在南诏、大理政权长期统治的地区内,设立了以昆明为中心的云南行中书省。

元朝建立行省之初,对傣族地区的经营首先侧重西部地区。“宪宗甲寅(1254年)大将兀良吉歹专行征伐,金齿内附”。这里“金齿”指今德宏一带傣族,后又兼作地名使用。到“中统初,金齿白夷诸酋各遣子弟朝贡”,蒙古便在中统二年(1261年)建立金齿等处安抚司,统治今德宏一带地方,金齿遂成为元初组成云南行省的五大区域之一。

在南部傣族地区,元朝首先经略元江地区,再逐步达到西双版纳。元《经世大典·招捕录》说:“至元十三年(1276年)十月,云南省调蒙古、寸((焚))诸军征白衣、和泥一百九寨。”《元史·世祖本记》说:“至元十四年四月,云南行省招降临安白衣、和泥分地城寨一百九所。”这里说的“白衣”即傣族,“和泥”即哈尼族,地在西双版纳北部和东北部;这些地区,特别是元江地区的傣族,和西双版纳的傣族是有联系的,安定了这些地区,就为进一步经营西双版纳准备了条件。到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朝就平定了西双版纳。《元史·步鲁合答传》说:“步鲁合答从征八百媳妇,至车厘,……诸王阔阔命步鲁合答将游骑三百往招之降,……遂入其寨,其地悉平。”元朝于是在西双版纳设立“彻里军民总管府”,以景龙政权首领为总管,实行世袭的土司制度。景龙的辖区,正式成为云南行省的组成部分。

当元朝经营西双版纳地区时,八百和元朝的关系日趋紧张,这是因为八百和景龙壤地相接,关系密切。而景龙政权内部在是否附元的问题上也发生分歧,而分裂为大小彻里二部,大体说来,澜沧江以东为小彻里,以西为大彻里。[31]《元史·成宗本纪》载元贞二年(1296年)“大彻里地与八百媳妇犬牙相错,今大彻里胡念已降,小彻里复控扼地利,多相杀掠。”这就是说,大彻里附元后,“小彻里结八百媳妇为乱”,联合进攻大彻里。元朝要安定彻里,必须消除八百在西双版纳的势力,处理好和八百的关系。另一方面,西双版纳安定了,八百的态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在1292年以后的十余年间,西双版纳战乱相寻。元朝多方招谕,必要时示以武力,使西双版纳逐渐趋于安定。对于八百,元朝数拟出兵未果,又多次遣使招谕。直到1312年八百始遣使赴元廷,“献驯象及方物”。次年,元使随八百使者赴八百。这次,元使会见了八百的统治者浑乞滥,建立了进一步的联系。又过了一段时间,随着西双版纳局势伪稳定,八百统治者不仅“来献方物”,而且“请官守”,元朝便在八百地区推行了土司制度。[32]

如前所述,元史所述之八百媳妇即景线王国(清迈王国)。宋末元初这段时间,景线王国的统治者一直是孟莱王,亦即景龙统治者匋陇建仔的外孙。他在位的时期是景线王国最强大的时期。在此期间,西双版纳与景线之间的关系和他的动向是分不开的。元代文献中仅有元初的《经世大典·招捕录》记载了这段时间八百统治者的名字——浑乞滥。这个名字显然是傣语音译。傣语“浑”是“官”、“统治者”之意,“乞滥”应是“清莱”的异译,“浑乞滥”即是“清莱的统治者”之意,清莱是景线王国的首都,“浑乞滥”自然就是景线王国亦即八百的统治者了。由此可见,《经世大典·招捕录》所记之“浑乞滥”,应该就是孟莱王。

浑乞滥之为八百统治者,还可由下述资料证明。《经世大典·招捕录》记载元使法忽刺丁至景线境内后,“浑乞滥男南通来见。使者言:行省先遣胡知事招尔等,尔等遣乃爱等出降,故圣旨令我辈来诏尔父子”。这段话说明浑乞滥之子名叫“南通”,八百第一次赴云南的使者,是由浑乞滥派遣的。浑乞滥卒后,《元史本纪》载“泰定四年(1327年)二月庚寅,八百媳妇蛮酋招南通来献方物。”这说明南通是时已继父位而为八百统治者了。南通既继父位为八百统治者,则浑乞滥自然也是八百统治者了。

总之,西双版纳傣文《泐史》中之匋蟒莱即《兰那纪年》中之孟莱王,其在位的时间正是《经世大典·招捕录》所载八百统治者浑乞滥活动的时间,故匋蟒莱应该就是浑乞滥。元朝与八百建立正式政治关系后,西双版纳的形势也就进一步安定了下来。

(三)勐卯、((侨))尝弥和茫盛恐

前面所讨论的都是滇南傣族区的历史情况。滇西地区的傣族在唐宋时期也同样有较大的发展。在史料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就传说和文献记载的“勐卯”、“侨尝弥”和“茫盛恐”这几个地名,结合有关史料进行讨论,是有助于说明此期间滇西傣族的某些历史情况的。

滇西傣族的先民“滇越”,早在西汉初年就已经知道役使象,因而被称为“乘象国”。[33]东汉之世,“永昌徼外”和傣族具有族源关系的“擅人”或“掸人”曾三次派遣使者到洛阳,贡献珍宝,东汉王朝赐擅人首领雍由调金印紫绶,封之为“汉大都尉”。[34]这是古文献记载,,可与今德宏瑞丽(勐卯)地区傣族古史传说互相印证。传说谓两千年前就有傣族居住在瑞丽江流域,6世纪中叶有了较大的发展。[35]到10世纪末,在滇西以今瑞丽地区为中心,出现了强大的勐卯政权。它的西北为勐兴古或作勐盛郭,即后来《明史》之孟养、,孟拱等地;南为勐兴威,即《明史》之木邦,木邦之南则为勐兴色,其辖区有时达到南边的孟艮。此四部虽各有其独立性,但也常常联合起来,奉其中之一部统治者为共主,称为“((侨))尝弥国”(Kausambi)。[36]“((侨))尝弥”也是一个梵化名称,见于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五。古代勐卯政权的中心,即今德宏地区的瑞丽,其傣族名称今日仍称“勐卯”。勐卯的另一古名,傣语称为Kotsampi,就是借用“((侨))尝弥”一名。由此可见,宋代勐卯曾为((侨))尝弥国四部之共主和中心,恰如前述勐泐之为景龙国各部的中心;((侨))尝弥是勐卯的梵化名称,也正如阿罗毗是茫乃的梵化名称一样。

((侨))尝弥国既存在于10世纪末,则其产生必早于此时。究竟产生于何时呢?关于这方面的确切史料虽然极难找到,但前述唐人樊绰的《云南志》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云南志》卷四在叙述茫人的分布时,先从永昌由北往南列举了一些茫人分布的地名,接着又列举滇西及其附近地区,如“大赕、茫昌、茫盛恐、茫蚱、茫施、皆其类也。”这几个地方中,开头一个“大赕”的地望,本书卷二说它在永昌西北,赕,“彝语若州”’[37]大,言其广阔,“周回百余里”。[38]这样大的平原,又在永昌西北,说明大赕当为南诏丽水节度辖区北部的大平原。最后一个“茫施”,《元史·地理志》说:“茫施路,在柔远路之南,泸江之西,其地曰怒谋,曰大枯赕、小枯赕,即唐史所谓茫施蛮也。”《明史·云南土司传·芒市》说:“芒市,……在永昌西南四百里,即唐史所谓茫施蛮也。”元代的茫施路和明代的芒市御夷长官司,都是在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芒市一带,可见“茫施”应即芒市。看来《云南志》叙述这几个地方是顺次由西北到东南,都在南诏丽水节度和永昌节度境内,亦即在今德宏自治州及境外一些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茫盛恐的地望可能即在大赕东南、勐卯西北,正是((侨))尝弥国四部之一的勐兴古的所在地,二者的读音也几乎完全一致。应该说茫盛恐或勐盛恐即为勐兴古。

再从当时滇西地区内外形势来看,原来金齿、银齿、茫人等部位于南诏和骠国两大政治力量之间,成为二者争夺的对象。《新唐书·地理志》载从安南通天竺道说:从永昌故郡“西渡怒江至诸葛亮城二百里,又南至乐城二百里,又入骠国境,经万公等八部落至悉利城七百里”。按诸葛亮城在今保山、腾冲间之怒江坝,乐城在今芒市地区。进入骠国后提到的第一个地名为万公。方国瑜先生考证万公即太公,而太公即傣掸语之Takawng,意为“鼓渡口”,当以该地有傣掸人之分布而得名。[39]由此可见,金齿、茫人等部位于南诏和骠国之间,有的且在骠国境内。

832年,南诏攻陷骠国都城,并俘虏去骠民三千人,从此骠国一蹶不振,以致灭亡。[40]骠国对境内的金齿、茫人,也就随之失去控制。南诏在滇西及境外取得胜利后,又于9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以大军连年进攻安南、黔南、西川等地,对西川甚至不惜“倾国来攻”。[41]南诏统治者这样大规模地进行掠夺性战争,“兵出无宁岁,诸国(各部落)更仇忿,屡复从,国耗虚。蜀之役,男子十五以下悉发,妇耕以饷军。”[42]掳掠战争的结果,给南诏奴隶制政权带来的是经济凋敝,国力虚耗,广大奴隶、农民和各部落百姓纷纷起义,终于导致南诏政权于902年灭亡。在这数十年的战乱中,南诏军队的主力在东不在西,自然无力强化对西部金齿、茫人诸部的控制,加以骠国已亡,缅族建立的蒲甘王朝尚未崛起,这样的形势自然极有利于金齿、茫人各部的发展。

由此可见,以勐卯为中心的((侨))尝弥国在9世纪时应该已经出现,茫盛恐即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从文献资料和传说互相印证分析,说明滇西地区金齿、茫人的政治组织,在唐代已经有了较高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南诏乃在滇西傣族地区设置相应的政权机构进行统治。南诏的永昌、丽水两节度管辖着境内所属金齿、银齿、绣脚、茫人等部,与开南节度在滇南所起的作用相同。

(四)结束语

以上我们对唐宋时期滇南和滇西傣族史上的几个地名和人名,结合中外有关史料,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一些有关问题作了新的探索,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现在归纳如下:

在滇南,西双版纳傣族早在唐代即已建立了茫乃政权,茫乃的梵化名称为阿罗毗;茫乃政权的建立,比南宋时的景龙政权至少早三百余年。茫乃为南诏版图的一部分,并不属于庸那迦国或金城国的版图,说明当时真腊的政治力量并未达到今西双版纳,而真腊与南诏的边境也不在西双版纳之北境,是在其南境。宋末,《泐史》中之甸蟒莱,即《兰那纪年》中之孟莱王,其在位时间正是《经世大典·招捕录》中所载八百统治者浑乞滥活动的时间,故

陶蟒莱应即浑乞滥。由于八百与西双版纳关系密切,元朝与八百建立正式的政治关系后,西双版纳的形势也进一步安定下来。

在滇西,10世纪末原有傣族各部建立的“((侨))尝弥国”,勐卯是其组成部分。勐卯的另一古名即“((侨))尝弥”,说明它是这个政权的中心。((侨))尝弥则是其梵化名称,正如阿罗毗是勐乃的梵化名称一样。((侨))尝弥国既存在于10世纪末,则其产生必早于是肘。它的另一组成部分叫“勐兴古”,就是南诏后期金齿、茫人中的茫盛恐部。当时南诏已衰,骠国已亡,形势有利于金齿、茫人的发展,表明侨尝弥国在9世纪中应该已经兴起了。

注释:

①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民族调查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编印:《西双版纳傣族史料译丛》,1963年。

②李拂一译:傣文《泐史》上卷,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印。据巫凌云同志说:“景龙”为“景洪”的异读,古音为“龙”,今音为“洪”。

③《马可波罗行记》第二卷,第u9章金齿州,冯承钧译;钱古训《百夷传》

④《新唐书,骠国传》。

⑤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⑥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民族调查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编印:《西双版纳傣族史料译丛》,1963年,第4页。按此名该书排印时,漏掉一“拉”字,可参见第5页。

⑦《泐史》下卷及附录。

⑧张星娘编注、宋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六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70—271页。

⑨转引自G·马司帛洛:《宋初越南半岛诸国考》,载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一编。

⑩《泐史》,中卷。

⑾[唐]樊绰:《云南志》,即《蛮书》,本文所引均采自向达《蛮书校注》。

⑿《云南志》四、六、七等各卷;并见拙著《从樊绰<云南志〉论唐代傣族社会》,载《思想战线》1978年6期。

⒀《泐史》下卷。

⒁虏掠战俘事,元人李京《云南志略》金齿百夷条及元《经世大典·招捕录》均有记载。

⒂《马可波罗行记》,第三卷,第119章金齿州。

⒃前述“茫诏”一词,即使不是“诏茫”之倒误,二者含义的性质仍然近似,前者意为“主子的地方”,后者意为“一地方之主”。

⒄《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一编,第129页。

⒅同上书,一编,第130页。

⒆《云南志》卷四。

黄盛璋:《文单国——老挝历史新探》,载《历史研究》1962年第5期。

[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真腊国条。按本书记真腊于1199年大举复仇,击败占城。但占城之《美山碑》及《衙庄浦那竭罗碑》均谓在1190年,故取此说。此二碑有关部分为G.马司帛洛《占婆史》所证引。

《泐史》,上卷。

方国瑜《元代云南行省傣族史料编年》,云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2页。

《泐史》,上卷。

[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兰番佛·巴德里:《永部揽那国或八百媳妇国史迹考》所引《揽那纪年》,载陆翔译《国闻译证》。

(泰国)姆·耳·马尼奇·琼赛著;《老挝史》兰那泰王国一章,1971年曼谷第二版(英文);又见《揽那纪年》,载陆翔译《国闻译证》。

[元]李京:《云南志略》。

《元史·地理志》。

元初云南之五大区域为:大理、鄯阐、茶罕章、赤秃哥儿、金齿。

[31]《元史》及《经世大典·招捕录》均提到大小彻里,但未记载二者如何划分。按《明史·地理志》车里宣慰司条下注说,“元车里路,泰定二年七月置,即大彻里。”又说:“东北有澜沧江”,又注说:“东有小车里部。”可见大小彻里大体以澜沧江为界,西为大彻里,东为小彻里。

[32]《元史·泰定帝本记》

[33]《史记·大宛列传》。

[34]《后汉书》和帝本记、安帝本记、顺帝本记。又见同书陈禅传。

[35]据瑞丽傣族民间传说,并见邦德里:《泰族侵入印度支那考》,载陆翔译《国闻译证》第89—91页。

[36]马司帛洛:《宋初越南半岛诸国考》,载《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一编,第144—146页。

[37]《新唐书·南诏传》。

[38]樊绰:《云南志》,卷四

[39]方国瑜:《元代云南行省傣族史料编年》,第24页;又见姚栅泽注哈威:《缅甸史》,1957年商务版,第一章,第39—40页。

[40]陈炎译(缅甸)波巴信:《缅甸史》,商务1965年版,第21—22页;又见《新唐书》,卷222下《骠国传》。

[41]《资治通鉴·唐记》

[42]《新唐书·南诏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5-9 04:28 , Processed in 0.169760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