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语言研究》(主编:朱方棡,副主编:杨世文 符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目  录
刘青松    论陈第对《诗经》韵例的研究………………………(1)
张林涛    从孔、江、段、戴阴阳相配之比较看对转学说的发明
      ………………………………………………………………(8)
孙绪武    对《广韵》又音的再认识……………………………(16)
朱方棡    《诗》《易》互考……………………………………(23)
黄宇鸿    《诗经》联绵词试论…………………………………(43)
封家骞    《诗经》方言词刍论…………………………………(53)
陆善采    钦州粤语中的古代汉语化石举隅……………………(64)
张景霓    《左传》中的范围副词考辨…………………………(71)
海柳文    《孟子》中的“能”与“得”………………………(77)
杨世文    “跳”字本义考………………………………………(82)
户崎哲彦[日]    唐代诗人笔下的“兰麻道”——柳宗元的
      “麻兰”与李商隐的“兰麻”……………………………(90)
黄海波    论“六书为造字之本”及其“字”…………………(100)
李义琳 林仲湘 利来友    “新旧字形”纵横谈………………(107)
吕智胜    汉字美学意蕴初探……………………………………(117)
白  云    汉语声调的名称及其对应……………………………(125)
张桂权    声调教学中的若干问题………………………………(132)
唐乐庭    汉语的音变构词………………………………………(141)
卞成林    现代汉语通用词的词长分布…………………………(149)
杨信川    名词后缀的性质和特点………………………………(158)
朱文雄    搭配思考三题…………………………………………(174)
周成兰    “DP+C+Nl是N2的”句式探析………………… (185)
廖秀云    浅说“热一热”“热了热”…………………………(192)
肖伟良    关于“虽然…但是…所以…”这类复句的层次分析
      ………………………………………………………………(196)
张晓勤    “文法革新讨论”前后的汉语语法研究……………(200)
赵  敏    标点符号的语用分析…………………………………(210)
周锰珍    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语法隐喻………………………(217)
凌步程 熊文华     修辞坐标刍议………………………………(225)
陈海伦    方言间声韵对应规律性程度的统计研究……………(235)
林钦娟    见于《诗经》的钦州方言词…………………………(243)
周本良    临桂宛田湘语本字考…………………………………(250)
伍和忠 郭玉贤     荔浦方言音系………………………………(256)
张艺兵    象州白石方言声韵调…………………………………(271)
邓玉荣    贺州(莲塘)客家话体助词“典”和“倒”…………(285)
朱  彤 郭玉贤     柳州话的否定词……………………………(288)
蓝利国    柳州方言的祈使句和疑问句…………………………(298)
张小克    中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亟待加强…………(304)
沈祥和    南宁市区的不规范社会用字:状况与分析…………(312)
陈患强    《南宁晚报》语言文字运用失范现象………………(319)
张书玷 刘玉香     试论节目主持人播音的语言效率…………(330)
黎伟英    有声语言的“播”与“说”——浅谈主持人节目的美学
      问题…………………………………………………………(339)
黄燕芳    广播语言要讲究音韵美………………………………(344)
黎  平    语境与口语交际………………………………………(351)
赵  丹    礼貌原则与跨文化交际………………………………(357)
韦  达    浅谈壮汉双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362)
覃国生    谈谈壮语书面语新词术语的规范问题………………(369)
黎曙光    试论壮汉语-t韵尾之间的关系——壮汉语言比较
      研究之二……………………………………………………(377)
黄必庄    古壮宇的结构及其产生年代…………………………(387)
韦树关    越南语与壮侗语族语言的关系………………………(396)
盘美花    《粤风·瑶歌》属性考………………………………(405)
熊  琦    中日同形异义词的比较与翻译………………………(413)
朱方棡    编后……………………………………………………(41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0 2:32:4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