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9-10-10 13:18 编辑
关于改版和充实布泉丽俏节的提案
2018年2月20日(即今年春节大年初五),我县布泉乡布泉街举办了首届布泉丽俏节,消息通过论坛、微信披露后,顿时轰动县内外。
举办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布泉群众的文化生活,对提高布泉知名度,促进布泉旅游业发展也是大有好处,得到了包括委员在内的各界人士的好评。然而,经过调查和研究后,委员发现这个活动存在某些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一 命名问题:丽俏是南部壮语方言布泉一带的土话,原意是“美丽的女儿”,翻译成汉语是“闺女”或者“姑娘”。其实,“闺女(或者“姑娘”)”一词在标准壮语里的发音“lwgsau”,本县说南部壮语邕南土语的大部分地方,如雁江、那桐、南圩、城乡等乡镇的发音和标准壮语完全一样。另外,和壮族同源的布依、傣等亲缘民族也有这个词语,各地方、各民族发音略有差异。由于过去壮族没有成熟,合法的文字,建国后国务院制定的拉丁壮文又不能广泛普及,各地壮族同胞只能使用读音相同,相近的汉字来记录“lwgsau”一词,专业术语称为“音译”。由于各地方言土语差异,往往使用不同的汉字,因此造成混乱。为了避免读者识读困难甚至误解,按照文学界和翻译界约定俗成的惯例,壮语“lwgsau”一词的规范音译应该是“勒俏”,而不是“丽俏”。
二 “春风十里看芳华”主题旗袍秀应该是丽俏节的压轴戏,或者说是这个节日的灵魂。据委员网上获悉,
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既有中国特色,也能体现西方审美观念的时装。旗袍到底是根据满族女性服饰特点,并吸收现代西方文化元素精制而成的现代汉族女性服饰,还是传统满族女性服饰的改良版本,孰是孰非姑且不论,委员纯属外行,也不敢妄下定义。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旗袍不是壮族的传统服饰,现代改良版的壮族服饰也没有一丁点旗袍元素。 布泉丽俏节,本来是一个打着壮族旗号(丽俏二字是壮语音译),由壮族人(估计参与者多为壮族人吧)策划,在壮族地区(布泉乡同胞以壮族人为主,隆安县是南宁市壮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举办的活动,应该以向外界展示本土特色、民族风格为宗旨。本土指的是布泉,再扩大范围就是隆安,乃至广西,民族当然是指包括布泉乡同胞在内的隆安壮族了。壮族本来就有本民族原生的服饰文化,本民族的东西放着不用,却从别处搬来旗袍,使好端端的一个丽俏节缺乏本土特色,失去民族风格,变成单纯的旗袍秀。委员认为,举办方(包括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下同)的做法不甚妥当,应该改进。
三 由于没能到现场观看,微信提供的内容也不全面,委员对于活动使用的背景图案和背景音乐不是很了解,估计也是现代的、外来的、流行的多,本土的、民族、传统的少。
隆安县作为世界那文化中心,而布泉作为这个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泉丽俏节应该紧紧围绕着一个“那”字做文章,而不是盲目跟风搞什么 “旗袍秀”。 因此,委员认为:为了把布泉丽俏节打造成一档本土特色浓郁和民族风格鲜明的文化活动,很有必要对其形式、内容进行改版、充实。为此,委员提出几点不算成熟的建议一一列举如下,以供举办单位(同上)决策者参考:
一 为了规范音译,把“丽俏节”改成“勒俏节”。
二 为了体现隆安本土特色和壮族民族风格,把原先的“旗袍秀”改成“壮服秀”。
三 背景音乐要尽量使用本地方言、壮族山歌和唢呐、马骨胡等壮族乐器,周杰伦的《青花瓷》之类的就免了吧。背景图案也要尽量体现出本土特色和民族风格,以壮锦为主,铜鼓、花山壁画、土俗字(专业术语叫“sawndip”)、大石铲、稻神祭,还有布泉山水、布泉美食、布泉崖葬习俗等都可以融进去。当然,在尽量保留其本土化、民族化、原生态的前提下,适当吸收外来文化,加入现代时尚元素,再来点摇滚风格之类的,也不应该一律反对。
四 目前,社会上许多文化活动策划公司,不惜以牺牲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土民族特色为代价,来换取上座率和票房,导致许多传统民族文化活动严重变味,完全脱离了它的本土化和民族性,成为“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的“文化大餐”、“视听盛宴”和所谓的“民族嘉年华”。最典型的是两年前区内某市举办的“三月三嘉年华”,整个活动不但和壮族民歌有关的东西少得可怜,主办方还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汉服秀”。 三月三本来是壮族同胞对歌的节日,应该以对歌为主题,搞“汉服秀”那叫牛头不对马嘴,结果引来网友一片吐槽。因此,委员建议主办方不要再去市面上找什么策划公司,而是改成由县文体局、县文化馆等官方部门来担任策划一职,为办好未来的布泉“勒俏节”出谋划策。
由于水平有限,不足之处难免,恳请行家不吝赐教。
提案背后的故事
记得去年大年初五晚间,在微信群里看到一则消息说,布泉举办首届丽俏节,66名旗袍女子惊艳亮相在布泉河畔,为家乡的青山秀水做了一次“活广告”,一丝不快立刻掠过心头。
时下,外嫁女节假日集体组织回娘家,和久违谋面的儿时玩伴聊聊天,和邻里街坊促膝长谈,唱唱山歌,跳跳舞,走走秀,已经成为一种时髦。旗袍秀作为布泉丽俏节的主打节目,为节日平添一丝靓丽色彩,又有什么不妥之处?又有什么值得我如此耿耿于怀,竟然动起写提案的念头?
记得去年大年初五晚间,在微信群里看到一则消息说,布泉举办首届丽俏节,66名旗袍女子惊艳亮相在布泉河畔,为家乡的青山秀水做了一次“活广告”,一丝不快立刻掠过心头。
时下,外嫁女节假日集体组织回娘家,和久违谋面的儿时玩伴聊聊天,和邻里街坊促膝长谈,唱唱山歌,跳跳舞,走走秀,已经成为一种时髦。旗袍秀作为布泉丽俏节的主打节目,为节日平添一丝靓丽色彩,又有什么不妥之处?又有什么值得我如此耿耿于怀,竟然动起写提案的念头?欲想解开此谜团,不妨来阅读这个提案的全文。
记得提案上交不久,接到到县政协提案法制委的复函,内附一份布泉丽俏节活动方案,落款是布泉丽俏节筹备组。复函中说道:布泉丽俏节是当地妇女自办的民间活动,与任何官方单位无关,因此已将此提案作为委员来信,转交该活动筹备组参考或处理。看到回函和内附的活动方案,我有点失意,心想,我的一腔热情看来又要付诸东流了。
7月13日,参加县政协举办的国防教育活动,提案委负责人问我对那个提案还有什么要求。我嘴上说没有,其实心里却不以为然,因为作为“会办单会”的筹备组除了一份活动方案,没有捎来片言只语,在我看来简直就是敷衍。本以为这件提案就这样不了了之,没想到半年之后竟然美梦成真。
今年大年初五,我在本地某村拜年。午后打开微信时,无意看到布泉河畔有一排排盛装美女款款而行。我这才意识到,今天是大年初五,布泉丽俏节又如期举办了。再次定睛看时,去年的旗袍没了踪影,全都换成清一色的壮族服饰,仔细一听,音乐风格也变了,去年的古筝、琵琶变成了眼前地道的壮族山歌、小调。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都是满眼惊艳,身穿壮族盛装的美女们,或在一声声“呢的呀”和《壮族敬酒歌》背景音乐中满怀激情踏歌起舞,或提着灯笼款款穿行在街道上,或给街坊老人送上节日的祝福和大红围巾,或唱着《梦中的布泉河》优雅地走在跨河桥上。
种种迹象表明,接到我的提案后,筹备组一定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采纳了提案上的建议。因此,我抑制不住满怀激动地惊呼,并用最快速度把消息发上微信群:我去年写的提案实现了!实现了!!实现了!!!
微不足道的提案被会办单位高度重视并采纳,不但给我个人带来成就感,也见证了布泉人热爱家乡本土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最后,衷心感谢包括布泉人民在内的,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并祝愿布泉的南壮贝侬们万事如意,身体健康,布泉丽俏节越办越好!
2019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