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度莫 于 2018-4-12 11:38 编辑
莫掩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当地时间4月8日晚上,第十五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正在举行。当晚主持人宣布,由中国选送的8分钟影片以及影片的壮族原创音乐《太阳鸟母》夺得了本届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大奖。颁奖现场,《太阳鸟母之英雄》的纯交响乐版和合唱版依次响起,壮语首次以最高雅的歌唱艺术形式在大洋彼岸传唱。
这支壮族原创音乐的作曲者,正是广西壮族仔莫掩策。得知消息的他,其实并没有太多时间庆祝,因为接下来他就要收拾行囊,动身前往阿联酋的迪拜,与其他广西艺术家一起,把“壮族三月三”的这股民族热风吹到世界另一个角落。
《太阳鸟母》获得电影音乐大奖(注:领奖人为壮族作家梁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唤醒 壮族音符已在心里埋藏多年
20年前,莫掩策这个壮族汉子还只是一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工作的工人。出生于广西百色市德保县一个小山村的莫掩策,一直深受父亲的影响。父亲是村里出了名的民间艺人,能自编自导自演传统壮剧,逢年过节,村里都会请莫掩策的父亲到村中心的戏台上吹拉弹唱。在莫掩策的记忆里,壮族曲调就像成长过程中的印记一样,始终伴随着他。随后,身为壮汉双语实验学校教师的父亲负责在村里推广壮文,在他的要求下,莫掩策也跟随父亲学起了壮文。“那个时候的我,对壮族的音乐压根谈不上喜欢,对壮文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
跟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一样,中专毕业后的他进入了平果铝业公司,当上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每天的工作,他都是跟电焊、设备维修、加油等机械打交道,重复而又单调。“内心里总有一些什么东西在涌动,我总觉得自己有一些情绪想要去表达。”借着自己学过图音专业的基础,莫掩策每天下班之后都会自己抱着吉他,零零碎碎的记录一些弹出的片段。2004年,莫掩策与公司几个热爱音乐的年轻人组建了一支乐队,创作一些流行音乐。
2005年,各地开始掀起一股“民族风”,时任平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农敏坚找到了乐队。“我们想挖掘平果壮族的嘹歌,你们是否可以尝试一下,将嘹歌与流行音乐元素结合起来?”在农敏坚的理念中,现代的年轻人已经早已远离自己的民族音乐,如果能将流行音乐与山歌结合起来,或许更能吸引年轻人。这个点子,忽然给莫掩策打开了一扇门。他随手拿起吉他将记忆中一段熟悉的壮族曲调弹起来,莫名的好听。“忽然发现,壮族的音符已经在自己心里掩藏了多年,忽然之间它就被唤醒了。”
莫掩策与哈嘹乐队在《争奇斗艳》比赛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挖掘 原生态的东西才有生命力
找到了方向,莫掩策和小伙伴们奔到了田间地头,觉得自己要重新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经常在平果县太平镇一蹲就是好几天,这个地方的嘹歌歌圩常常是成千上万人聚集,来自各个田间地头三五成群的民间歌手们相互对歌,莫掩策一边感受着嘹歌的魅力,一边记下各种古老而又富有韵味的音符。
“想你好整夜/想到月亮都沉默了/我满身满头是露水/晶莹着你温柔的脸庞……”带着对家乡山头田间,木栏小屋以及村头戏台的记忆,莫掩策写出了第一首作品《月亮》。恰逢2006年CCTV7频道“中国曲艺家协会小分队‘长征路上送欢笑、革命圣地万里行’送欢笑到基层慰问演出”走进平果,乐队在演出上展示了他的这首原创作品,随着节目播出之后,这首带着浓郁壮族风情的歌曲被多人传唱。从此,莫掩策与他的乐队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转型为一个充满民族个性色彩的乐队“哈嘹乐队”。
随后,莫掩策和乐队成员们创作出越来越多的壮族原创歌曲,在越来越多的赛事上斩获奖项,在2007年还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一场文艺演出晚会中,把平果壮族嘹歌送上了世界著名的音乐殿堂。2010年,莫掩策得到了一个机会,可以前往广西区歌舞剧院工作,但思考再三他还是回到了平果。“也没有什么特别伟大的理由,最主要的还是这里才是嘹歌的土壤。作为一个壮族的乐队,离开这个土壤就离开了创作的源泉。”回到家乡,莫掩策和伙伴们到广西各地采风,用壮文记录更多形式的壮族曲调。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小时候所学的壮文如今派上了用场,很多无法用汉语表达的语言和音符,用壮文记录起来却得心应手。这种原生态的第一手材料进行后期加工和创作之后,又呈现了新的生命力。
2008年莫掩策在平果铝业当工人时的照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希望
想做出能代表壮族的“文化符号”
2013年,莫掩策带领哈嘹乐队参加央视主办的“蒙藏维回朝彝壮”全国冠军歌手争霸赛,夺得了壮族组冠军。返回之后,有些人开始以“壮族歌王”称呼他,这让他很惶恐。“壮族的文化还有很多蕴藏着未被发掘的东西,绝非我个人这一点努力就可以代表的。”在他看来,做壮族音乐,自己还有很多不合格的地方。
“还是要努力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吧,至少我们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些能代表壮族的‘文化符号’来。”莫掩策始终觉得,壮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但缺乏鲜明特色的主体音乐。就好似新疆舞曲等各种民族曲调,都有其鲜明的符号和特色一样,壮族音乐也需要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巴扎嘿”。为此,莫掩策希望自己能做这个“推动者”。“如果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主旋律’,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壮族的音乐,有一个符号能让人反复传唱,那我们的推动就有意义了。”莫掩策一直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