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28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祥龙瑞狮灯酒香Lungz gyaeu swq lig laeuj daeng hom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5

听众

856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0-6-17
注册时间
2013-8-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3 14:10: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2-23 20:57 编辑

                            祥龙瑞狮灯酒香
                   Lungzgyaeu swq lig laeuj daeng hom
             ———浅谈雁江镇红良村春节舞龙狮活动和壮族灯酒节
    农历正月份过灯酒节,是广西环大明山地区壮族人特有的风俗,其历史悠久,影响广泛,集民俗、历史、哲学、宗教、教育、道德于一身,蕴含着很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和现实意义。至今,广西的宾阳、上林、隆安、平果等县,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坛洛、金陵、那龙等乡镇,这种风俗还保留得相当完整。只是壮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各地过灯酒节的日期不一样。
    位于西大明山余脉的我县,每年农历正月,壮族同胞们也有过灯酒节的习惯。以雁江镇为例,大多数村屯的灯酒节是每年正月初十开始,正月十五结束,历时六天。只有雁江社区的那坝,红良村的那太(当地土话发音近似那排,拉丁壮文写作“Nazbyaih”)等几个屯例外,初七开始,十五结束,历时九天。东礼、禄龙这两个偏僻的村已经完全绝迹。虽然和宾阳、上林等地日期不一样,但是内容、形式大同小异,无非是借助添丁户挂灯这个事儿,拜神、祭社、祈福,然后喝喝酒、聊聊天、唱唱山歌、看看戏,以达到既能娱神娱人,又能联络亲友感情,融洽邻里关系,加深彼此了解的目的。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仪式保存最完整的非红良村莫属
    (灯酒节开始到结束全过程)华灯初上,
    春节期间舞炮狮,是雁江一项很古老的文体活动,民国时期各村屯都有,但是,只有红良村是例外,即既舞炮狮,又舞炮龙。
    根据曾经参加过民国时期舞龙狮的老人回忆,当年舞龙狮的中心区域就在今天的红良村洪造屯,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广西打铁第一村”的中心点。每年的活动从初二开始,到初五结束,历时至少四晚。第一晚在本屯,第二晚在四街(即现在雁江社区的富兴、隆靖、仁慈、安宁四条街道),第三晚在汪成(即现在的红良村栏拉、伏塘、栏砖、古磷四屯)、汪梁,第四晚在谭色、定寨、浓沙,也就是今天的福颜村定寨屯。
    相传,每到舞龙狮当天的下午四点钟左右,全体人员都按时集中在洪造屯的梁氏宗祠前,在一片欢笑声中吃晚餐。待到酒足饭饱后,排成“一字长蛇阵”,一路上敲锣打鼓点燃鞭炮,浩浩荡荡向目的地出发。相隔五六公里之外,也能听到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和鞭炮声。
    舞炮龙时,用红布包裹住两个圆球(现在一般用兵乓球代替),挂在龙尾部分的两只大腿之间,看起来酷似一对睾丸,本地话叫“raem lungz(即龙的雄性生殖器)”,用来赐给想生男丁的人家。当龙舞到家门时,想在明年“添丁”的主人在家门口点香燃蜡,恭恭敬敬把龙接进中堂,向龙行三拜九扣大礼。舞龙队负责人用剪刀把“raem lungz”剪下,主人接过放到神龛上供奉后,拿出一个利市(方言:里面装有钱款的红色封包)奉给龙,而后鸣炮,把龙送出家外。等到日后添了男丁,到下次舞龙狮时,这家主人不但带着鸡、猪肉等厚礼,专请道公到神社供奉安龙,以报答龙的“赐子之恩”,还要承担起当年全村人舞龙狮和灯酒节的组织工作。
    总之,在民国时期,雁江镇红良村春节的舞龙狮活动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参与人数多,二是延续时间长,三是活动规模大,四是影响深远。
    笔者估计,舞炮龙曾经是很多壮族聚居区过灯酒节必不可少的重头戏,雁江镇也不例外,而能传承至今又有一定规模的仅有宾阳、上林等地。我们不妨把上林、宾阳舞炮龙的仪式,和红良村的互相比较一下:
    一是节日都是为添丁而设,都是以“灯”为主题;
    二是时间段都在每年的农历正月份;
    三是都有舞龙的传统,而且都是舞炮龙。由此不难看出,两者的相似度很高,只是某些细节稍有不同。
    红良村过灯酒节和舞炮龙虽然时间不同,但是,透过要“raem lungz”这个仪式,不难猜测到舞炮龙和灯酒节必定有某种内在联系,而且分量不轻。说不定在古代,雁江人过灯酒节也有舞炮龙这个项目,到了后来大部分村屯失去传承,只剩下红良村一带。再后来从外地传进来舞炮狮,舞炮狮安排在初一至初五。那么,每年正月初一到初五舞一次炮狮,到正月初十过灯酒节又舞一次炮龙,就成了本地风俗。但是,很多人渐渐觉得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又要多花一笔经费,有点不合算。但是,舞炮龙的老风俗,舞炮狮的新风俗都有必要传承下去,于是有人想出个折中的办法,把舞炮龙日期移到初一到初五期间,和舞炮狮合并,叫做“舞龙狮”。同时,把原来初十舞炮龙的全部仪式原封不动搬到初一至初五。
    当然,笔者不是专家,对舞炮龙、舞炮狮和灯酒节的来源、历史演变不甚了解,本文所有观点,仅是主观猜测,妥当与否,须等待专家的考证结果。
    二十多年前1996年春节,在热心人士的倡导下,中断了四十多年的“舞龙狮”活动重新恢复。遗憾的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外来文化和“时尚潮流”的冲击下,“舞龙狮”日趋淡化,目前仅存活于村内的洪造、汪莫、那瓜、汪苏、汪梁几个屯。
    笔者认为,红良村农历正月舞炮龙、舞炮狮和过灯酒节的习俗,是一项很重要,很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本土壮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交融的活化石,是隆安县“那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抢救和挖掘这项文化遗产,让它传承下去,已经刻不容缓。把它打造成一个具有地域风格、民族特色的地方节庆,理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如果将来能入选“伸遗”名录,“雁江镇红良村壮族灯酒节”将成为继宾阳、上林之后入选“非遗”的又一个壮族灯酒节。
    近年来,随着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雁江镇红良村的春节舞龙狮活动壮族灯酒节越来越关心,要求官方采取措施对其干预,促进其传承和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有鉴于此,已经有政协委员向县政协办公室递交建议书,建议书里写到:
    (一)把“雁江灯酒节”的中心点定为红良村而不是雁江社区,并把“灯酒节”和“舞龙狮”合并起来进行研究。
    (二)让专家来实地做田野调查,深入了解其历史渊源、演变,以及现实意义。具体做法是:
    1. 走访尚健在的老人,尤其是参加过民国时期舞龙狮的的亲历者,了解灯酒节和舞龙狮程序、传说、掌故,了解道具的结构特征、用料、制作方法,并做文字、音频、视频记录。
    2. 翻阅历史记载,结合其他地方类似风俗,作横向纵向考证。
    3. 围绕着要“raem lungz”仪式,重点研究考证其是否本土原生生殖崇拜遗风。
    (三)由于各地壮族灯酒节多集中在农历正月初十到十五,和汉族元宵节时间有重合之处,又因为两者都是以灯作为载体的节日,加上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乡土历史教育的严重缺失,导致当代上至学者高官,下至底层群众,都错误地把壮族灯酒节和汉族元宵节当成同一个节日。建议研究者应该从实际出发,以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和民族尊严,以有力、有效、完整、丰富的证据链证明,壮族灯酒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本民族原生节日,和汉族元宵节毫无关联。“雁江镇红良村壮族灯酒节”和上林、宾阳等地的“灯酒节”一样,是壮族原生态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四)地方政府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扶持“灯酒节”和“舞龙狮”的良性传承和繁荣发展,把它打造成地方节庆。
    (五)等到条件成熟,可以“伸遗”。
    笔者据可靠渠道获悉,以上建议已经作为2017年第一季度的“社情民意”信息,由本届政协委员递交到县政协办公室。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5

听众

856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0-6-17
注册时间
2013-8-28
沙发
发表于 2018-2-23 14:28:3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11-4 20:24 编辑

    今天是正月初九,一大早上街溜了一圈,还没有多少行人,拍了一组照片给同胞们欣赏。
    Ngoenz neix dwg ndwen cieng co gouj,haet lomh lomh bae haw gvinx vaed ndeu,doq maengz miz gij lai vunz haw,bak coj siengq ndeu hawj gyoengq beix nuengx gwnj lwnh damz ngongx gvaq yaenx。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5

听众

856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0-6-17
注册时间
2013-8-28
板凳
发表于 2018-2-24 17:08: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2-24 17:29 编辑

                           祥龙瑞狮灯酒香
                   Lungzgyaeu swq lig laeuj daeng hom
      
        每年农历整月十一过“灯酒节”是生活在广西沿大明山一带、以壮族为主的民众,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民俗。上林县有六成以上的乡镇都举行“灯酒节”,以巷贤镇、白圩镇和西燕镇“灯酒节”仪式感最强,场面最热闹,文化味最浓。

据了解,“灯酒”用壮文写就是“daengcouj”,连着读就是“daengjcouj”,当地壮族民众认为,家里添男丁是家族的荣耀,“灯”与“丁”在壮语中发音相近,后将其引申为“灯”,而“酒”历来是壮乡农村节庆祭祀必不可少的东西,由此逐渐形成了当地人传统节日“灯酒节”。


节日这天,当年头胎生男孩的人家要给村社献一只羊,生女孩的户要给村社献一只鸡,各家各户也筹集物资,共同办起这一盛事。当天,全村男女老少到社坛参拜祭祀社神,并聚集树下吃“长桌宴”或“百家溢”。有些地方人们还有“散羊头”的风俗:社主将羊头及后腿退还主家,第二天主家将羊头祭祀祖先,并举办丰盛宴席,邀请亲朋好迂蟠家共欢,尽兴而散。在村里,人们通常把灯酒节说成“吃灯酒”。老人说:“每到吃灯酒之日,必定张灯结彩,热热闹闹,每个村民都痛痛快快地闹‘灯酒’。

顾名思义,灯酒节自然与历史上“灯”、“酒”文化相关。古时候,人们认为家里添了男丁是家族里的荣耀,后将其引申为“光明”、“灯”。在广州、香港一带,生了男孩的家庭还有高挂花灯的习俗。可见“丁”与“灯”有密切的联系。“无酒不算敬神”,“酒”便成为古时人们娱人飨神的好东西。而“社”与人们生存发展也有密切关系,其最初指掌管土地的神灵,也是主管婚姻、生育之神,后因融入更多社会属性,成为一个村落的保佑神。由此看来,灯酒节蕴涵的民族历史、经济、宗教、语言、艺术等文化信息丰富多彩,是一桩重大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

壮学研究权威专家、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教授认为,灯酒节最原始的意义落实在“灯”和“酒”上,而人们的喜庆又称“节”。因为灯酒节最初是壮族的节日,而因后来民族杂居,便成为以壮族为主不同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这表现在节日中“壮”民族文化的延续与更新。“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灯酒节”这个节日是一个封建迷信活动,其实并非如此,现在的“灯酒节”乙成为了兄弟团结、邻里和睦、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重要传统活动。”2009年2月5日,记者有幸走访了上林县巷贤镇苏仁村石寨庄的灯酒节,亲身感受和品味到其丰富有趣的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全村合力庆“灯酒”


家家户户为了迎接“灯酒节”,纷纷打扫门庭,张贴对联,挂上灯笼,包粽酿酒。在南宁市做生意的女老板石利华告诉记者,每年这个时候无论自己多忙,都要赶回家乡与亲人团聚;而在广东东莞打工的年轻人小石则笑着说,没有吃过灯酒,就不算过完年,一同打工的朋友早早催促我回厂,但还是得过了这个节才走。

石寨庄的“灯酒节”不仅吸引了村外游客、青年“驴友”、媒体和民俗专家,记者在人群中还发现了不少外国友人。来自美国的波比(音)是南宁一所大学的外教,在灯酒节这天,他不仅手舞足蹈“混”进舞狮子队伍中,与村民共舞,还尝了可口的“百家溢”。同时,“灯酒节”上,村里除了有舞狮、舞龙、山歌对唱晚会等传统节日喜庆文娱活动外,他们还借“灯酒”节宣传各种法律法规及组织“致富能人”传递技能等,整如他们在村公所门前贴的对联所云:“灯前高歌颂改革,酒后商议奔小康”。

祭祀仪式前,乐队和村里的歌手们在大树下表演山歌,山歌手都是素面朝天的村妇,但在二胡的伴奏唱起韵味独特的“三五韵”和“四六联”山歌来毫不含糊,比都市里的“K歌王”唱卡拉OK还准确,她们的“舞台”周围则围满了村里的老少观众,大家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听完山歌,记者看到,家家户户的妇女都往外挑箩筐,筐里装的都是过节的食品,有的是水果糖果,有的是猪头扣肉,有的是粽粑米酒,有的是汤圆米糕……大家都往社坛赶;新“添丁”的家庭,把自己的“小帅哥”、“小公主”打扮一新,在众人的祝福声中抱出家门,家里的老婆婆则乐呵呵地跟在后面,沿路向众人分发糖果。大晒场面前,早早地架起了几口大锅大灶,鸡鸭鱼肉、花生蒜苗摆了一地,挑选出来的大厨整摩拳擦掌为“百家溢”做准备。每个环节虽繁复,却有条不紊,透出一股凝聚力。

在社坛前进行的“灯酒节”祭祀仪式,显得丰富隆重,程序讲究,包括“就位、鞠躬、三上香、三叩首、跪拜、敬酒、宣读祝文、献糖果、献财宝、平身复位、化财、鸣炮、礼毕退班”等礼仪。村里担任祭司的老人,还特意穿上了传统长袍。在社坛供奉完神灵,鸣放完鞭炮,全村老少都集中在村旁的空地上摆开酒席。餐桌上,如果今年添丁的家庭慷慨大方,就会捐上一个猪头或是一只肥羊,备下盛宴迎接全村乡亲。酒至深夜,方才散去。


                                  庆贺活动

节日蕴涵的文化信息呈现民族本土的特色。然而城镇化的日益进程给民族节日带来了现代化的考验。石寨庄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石氏村落,其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灯酒节在当地世代流传。而近几年来经济的开发,柏油公路穿过村前,这给村人带来了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冲击着当地传统文化。灯酒节在人们思想观念中日益被淡化,有些乙融入现代内容而发生转型,一些相对繁杂仪式乙简化甚至遗失,灯酒节的发展不能不让人担忧,尤其是年轻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表现淡薄态度。灯酒节祭神最初要求全村人集体参加,仪式进行时场面须保持肃静,表达对社神的敬畏。然而随着时间的演变,祭社变成了大家自愿参加的活动,仪式场面显得人心涣散,声音嘈杂,甚至由于主客观原因人们索性省去了某一礼仪环节,使祭社仪式真整变成一种形式而乙。

其次,灯酒节传统文化出现遗失趋势日益上升。所谓“礼乐”,有“礼”便该有“乐”。灯酒节祭社这一隆重的祭神仪式早在以前须有专门的乐队击鼓并奏《福禄寿》,而现今这一程序乙流失多年。再如,“散羊头”是灯酒节独特的风俗,然而由于外来文化的融入,民族间跨地连婚日益增多,这一风俗便被人们淡化甚至丢弃。再则,老一辈的人逐渐老去,年轻人却乐于追逐潮流,灯酒节的仪式在下一代人中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传承,就有可能出现文化的断层。 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近年,“灯酒节”部分传统文化乙渐渐遗失,早年间,灯酒节祭社这一隆重的祭神仪式,须有专门的乐队击鼓并奏《福禄寿》,这一程序乙流失多年。所幸今年经过当地人自发抢救挖掘,乐队乐手们经过重新编排又奏起了《福禄寿》,“如果再不抢救“灯酒节”这样的传统文化,恐怕几年后,晚辈只能在史书里知道“灯酒节”了。”他说。

社会在发展,传统也要更新,灯酒节的庆祝也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地与时代同行。2009年始,每年一届的“上林弘扬民族文化暨石寨灯酒节活动”整是在灯酒节传统庆祝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多元文化的独特性与共享性,复原了遗失的传统文化,丰富了节日庆祝内容,在“灯”、“酒”、“节”、“壮”、“土”五方面特征上,发挥传统节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作用。 如今,上林壮族灯酒节成功“申遗”,也是为抢救和完善灯酒节文化、创新灯酒节庆贺方式、创建上林民族文化村、激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灯酒节成为人们自娱自乐的民间活动,让八方亲人朋友共享文化关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5

听众

856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0-6-17
注册时间
2013-8-28
地板
发表于 2018-2-24 17:35: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2-24 20:27 编辑

                                    上林石寨“灯酒节”百年传统赋新意
                                     来源:广西新闻网 2012年02月08日
                                        作者:韦继川 李嘉星  

    风和日暖,家和业旺事兴;

  爆竹声声,共享太平美满;

  注重三农,实惠民生改善;

  和谐社会,建设美好新村。

  2月2日农历正月十一上午,上林县巷贤镇石寨庄里传来村民的山歌声。接着,锣鼓喧天,龙狮起舞,鞭炮齐鸣,好不热闹。这一天正是壮族传统的“灯酒节”,其隆重程度不亚于除夕。走进石寨庄,只见家家户户把自家门庭打扫得干干净净,张贴新的对联,有的还挂上了灯笼。正在唱山歌的村民石仁讯告诉记者,“灯酒节”是过年又一次大团聚,也是一次充满希望踏上征程的筵行,过了这个节才算过完春节。11时,“灯酒节”最重要的祭祀社坛仪式开始,社坛门前张灯结彩,全场肃立,特意穿上传统长袍的老人宣布仪式开始。全庄群众迎社鞠躬、当地乐队演奏二胡《福禄寿》、主祭上香行三献礼、给新“添丁”的“小帅哥”“小公主”发压岁钱、给社坛敬酒、宣读祝文、鸣炮等礼仪按传统一一开展。

  紧跟着,全村老少都集中在村球场上摆开“百家宴”。餐桌上,新“添丁”的家庭会捐上一个猪头或是一只肥羊,带上自家酿制的米酒,备下盛宴迎接全村乡亲、各路宾朋,浓浓的酒香弥漫村里村外,使远回的游子和客人亲切感受到壮族人家的热情。全庄乡亲、各路宾朋举杯同庆闹灯酒,村里的歌王兴奋唱起了“四六联”壮山歌,引起大家的阵阵喝彩声。

  “百家宴”结束后,传统的舞狮、舞龙、山歌对唱等传统节日喜庆文娱活动也正式开始,大家围着熊熊篝火,手拉手欢歌起舞。

  镇里的同志告诉记者,“灯酒节”是上林及环大明山一带壮族特有的传统节日,是乡村以社为单位集资,在每年的正月十一,民间自发组织举行的“辟邪、祭祀、感恩、祈福”的一项盛大习俗活动,已延续了几百年,至今不衰。而石寨“灯酒节”不仅历史悠久,古老质朴,仪式规范,而且传承较好,别具特色;其节俗仪式不仅显出其地域特征,而且每一个环节也有着各自的表现形式、内容和特点。2010年5月,被确认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5

听众

856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0-6-17
注册时间
2013-8-28
5#
发表于 2018-2-24 20:21: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2-24 20:23 编辑

                             枫叶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feng500515
           聊广西宾阳民俗“灯酒节” (2015-03-05 19:53:39)转载▼
                    标签: 风土人情        
    春节是中国人的大节,俗称“过年”。在广西宾阳县过年后还有一个很隆重的节日,那就是正月十一灯酒节。在新年的初十一这天,乡下的村民全村人或是族人集中一起,宰猪杀鸡鸭摆酒吃餐,共同庆祝去年的丰收和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添丁发财,晚上则在县城燃放鞭炮和舞炮龙来庆贺。
    今年春节我回婆家二次,一次是过大年,第二次是正月十一过灯酒节,才相隔几天。过灯酒节那天,我与主办的村干部聊了这个灯酒节的由来。宾阳风俗灯酒节,在旧社会称为“男丁节”,解放后才改为灯酒节,形式都是一样的,只是称呼不同而已。从他的话中,才知道为什么在宾阳县很多人重男轻女,在严限生育时期,有些县委干部甚至冒着开除公职的危险也要超生一个男孩子,其中大部分原因缘于这个节日。
    在农村除了做重体力活须要男人以外,传承姓氏也是一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人群的思想形态和对人和物的认知意识。在宾阳的重大节日灯酒节,就只对生男孩子给予认可,对生女孩子而蔑视。虽然说灯酒节是村上集体吃餐,但是只有生男孩儿的家庭和新婚夫妇才有权利参与和举办,那些生女孩子的家庭不能入围。逢到每年的初十一,去年生男孩儿的家庭就作为村子举办灯酒节的领头人,由他捐出鸡鸭或是猪,全村人为他作庆贺会餐,于是这个家庭就会风光很多,虽然花了买肉的钱,但是得到村人的认可,他也会心甘情愿。
    而生女孩子的家庭呢,不能得到参与灯酒节活动,村上的人也不会为他庆贺。于是乎,生女孩子的家庭脸面无光,奥悔的心态会压迫他几十年甚至到死那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有不断的超生,直到生有男孩儿为止,这样这个家庭才有出人头地的一天。这就是为什么农村人生育多的原由。我对那村干部说,生男孩儿才能参与这个活动,但是有时村子里生男孩的家庭少,他们又要出资请村上的人吃餐,费用的支出太大了,不如凡是在去年有婴儿出生的家庭,不管生男生女,全都参与这个灯酒节,这样不更好?他说,我曾提过这样的建议,但是其他人不同意,说是流传上千年的习俗,怎么能改呢?所以只能是这样了。
    其实这就是意识形态上的扼杀,这是损人不用武力不用嘴巴,这种封建的意识形态真是太可怕了!前几年曾有人和我说过这样的事:宾阳有些地方干部,如果本村妇女连续生了2个女孩子,队长会出具假证明,说这个妇女生的孩子是残疾儿,让医院给检查现怀孕的是男是女,是否正常,通过这样的渠道就可以选择是否生下一个了。
    现今宾阳县的炮龙节名声远扬,南宁市的不少人都想去一睹那热闹的情景。炮龙节就是灯酒节,只不过在农村称为吃灯酒,晚上则在县城舞炮龙作庆贺而已。
    炮龙节——灯酒节,这个节日给人许多的欢乐,但是那封建、愚昧的认知思想意识也给不少家庭以巨大的心里压抑。
做人,真不易呀!尤其是做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5

听众

856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0-6-17
注册时间
2013-8-28
6#
发表于 2018-2-26 00:30: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11-4 20:25 编辑

                                    初十挂灯和放花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7#
发表于 2018-2-26 09:03:01 |只看该作者

好热闹啊!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5

听众

856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0-6-17
注册时间
2013-8-28
8#
发表于 2018-2-26 18:34: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11-4 20:27 编辑

                                    定寨屯里灯酒香(虚构散文)
                               Ndaw mbanj Dingh Caih laeuj daeng hom
    春节已经进入初六初七,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稍稍减弱,浓浓的年味尚未消失,人们又在酝酿着过另一个重要节日,对于这个仅有几百人口的壮族村落来说,这个节日尤为重要。
    每年正月吃灯酒,是雁江本地和临近各乡镇,还有和这里仅有一河之隔的临县很多乡镇流转已久的一个民间节日。至于有多久,五百年,一千年,还是两千五百年,没有人清楚。这个节日是以一个宗族,或者一个村落、一条街道为单位,以悬挂灯笼、聚餐喝酒的方式,为庆祝过去一年来村落里或者本街新生的男孩而设立,由于各地方言差异,故有“挂灯”、“悬灯”、“上灯”、“添丁”等多种不同叫法。现在,根据大多数地方叫法和民俗“砖家”规范后,已经统称“灯酒节(ciet laeuj daeng)”。
    作为本屯神社辖区内三个添丁户主之一,从半个月前媳妇生下个带把的娃后,五婶就没闲过一刻钟,她要和家人一起,在即将到来的“灯酒节”里,为这个家庭里新来乍到的小主人举办一次隆重的挂灯仪式。
    初八晚上,五叔和另一个添丁户主一起,提着钱包,拎着笔和簿挨家挨户收取聚餐份子钱(Ngaenz bo gwn go)。坐在家里的五婶也没闲着,她请来邻居的大姨妈、汪拉的二表哥,上浓的三姑婆,凑在一起商量“国家大事”。
    初九日,恰逢雁江圩日,五婶早早赶圩去,在街上买来一对灯笼。当然,家里和神社用的香、烛、冥币等杂物,一样也不能缺。中午回到家里,一边忙着包粽粑,一边和媳妇拉家常,还不是对着媳妇怀里的娃扮鬼脸。尽管连日忙得团团转,恨不得把身体分成两瓣,却掩盖不住她满脸的兴奋,屋里不时飘荡出爽朗的笑声。
    初十清晨五点半,大部分人还在做梦,巷子外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接着,不同方向都“噼里啪啦”地响,听声音有很远的,有很近的,也有既不算远也不算近的,有本屯隔着一两条巷子的,也有两三公里以外其他屯的。听到鞭炮声,熟悉本地风俗的人都知道,一年一度的灯酒节正在徐徐拉开序幕,精彩的节目即将上演。
    天已全亮,乡间小路上有了行人,附近的地里有人在种玉米。五婶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提着装着鸡的鸡笼(raep gaeq)奔着神社而去,一路上满面春风有说有笑,大姨妈挑着担子紧跟在后。
    五婶和大姨妈到时,社公前面的架子上已经挂着两盏灯笼,贡桌上也摆满了粽粑,庙里香烟袅袅蜡炬通明,庙前的空地上撒满红色的鞭炮屑。五婶挂上灯笼,大姨妈把贡品摆上桌,然后插香、点蜡烛、燃纸钱。
    这时,去圩场采购回来了,其他工作人员也全部到位。于是乎,洗碗筷的、刷锅的、洗菜的、切肉的,还有垒灶的、生火的、管账目的、管文书的,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忙乎起来。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2 10:12 , Processed in 0.141945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