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96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书SAENQ RANZ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5

听众

856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0-6-17
注册时间
2013-8-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4 12:37: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7-8-27 09:46 编辑

                                  家 书  SAENQ  RANZ
    一把吉他,一首《一封家书》,在李春波的倾情演绎下,质感的声线,柔美的和弦,不断拨动着我的心弦。于是,若干年前有关家书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又象放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
    记得当时是上世纪十年代的最后一年,阿叔离开家乡,到遥远的乌鲁木齐当兵。阿叔是父亲的胞弟,原先几乎天天见面,突然间就象人间蒸发一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顿时感觉到心里空荡荡的,尽管父亲再三告诉我,阿叔去北方拿枪保卫祖国,几年以后还会回家的。正在万般思念之际,终于有一天,父亲兴奋地说:“你阿叔来信了。”于是,全家人围着父亲,象听老师讲课一样听父亲念信。
    当年,和阿叔同批去当兵的同乡后生还有好多个,其中一个是隔壁堂叔的儿子三哥,另一个是河对面潭踏屯的表哥,小名叫特海(Daeg Haij)。
    每当接到阿叔来信,除了家人,父亲总是尽量在第一时间告诉堂叔。接到三哥来信的当天晚上,不用说,堂叔总会准时拿着整封信来到我家,一边进门一边说:“阿勇(三哥的小名Ndaek Yoengq)又有信寄来了。”然后和父亲并排着坐在院子中,接着向父亲叙说信里的内容,我们见了就围过去静静地听,生怕漏掉一个字。说到动情处,父亲就忍不住进屋拿煤油灯来照看——当时我们一带农村尚未通电,夜晚照明大多用煤油灯。每次赶圩,在街上见到特海表哥的家人,父亲总是和他们有说不完的话,主要内容无非是我家兄弟信里说了,现在他又进步不少,你家特海在部队表现可好,近来是否有信寄来等等。一眨眼,父亲已经离开我三十多年,而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几年后,阿叔复员回家种田,三哥和特海表哥也脱下军装转业到地方。转业后,三哥在天津一家单位工作,又过几年,三哥谈完恋爱接着结婚。堂嫂是本乡镇人,在国营金光农场上班,而此时,三哥依然在天津工作。经过多次申请,三哥终于在结婚的第N个年头调回家乡和堂嫂长相厮守,结束了的分居生涯。
    三哥在部队时,再到后来转业到天津的几年间,和家乡常年始终保持书信往来,包括复员后一直在家种田的阿叔也收到七八封。他写给阿叔的,我全部看过,写给堂叔的我也大多看过,不过,写给堂嫂的,我可是一封也没有看过。回想那些年,特别是转业到天津后,最想念三哥的莫过于堂婶。本来,她希望三哥复员后能回到家乡,安排在县内机关单位里工作,最好能离家近一点的,没想到却被安排到那么遥远的天津,怎不令她牵肠挂肚朝思暮想呢?
    堂婶是个没上过学的文盲,每逢三哥有信寄到,她一个字也看不懂,因而少不了念叨一番。她一念叨,堂叔就很不耐烦,嫌她啰嗦,后来干脆不和她说话。为了了解儿子的情况,堂叔不在家的时候,堂婶总是偷偷拿出三哥的信给我看,让我告诉她信里都写些什么。
    中学毕业两年后,离开家乡出去打拼,我也开始提笔给家乡亲友写信。
    我人生中的第一封家书,是在南宁郊区坛洛乡的南宁市菠萝良种场(简称菠萝场)写的。当时,我初次孤身出远门,不但家里人忐忑不安,村里许多人也跟着担心。于是,村里热心人向我献策,说南宁新阳路有个族里的阿公(Goeng baeuq),已经在南宁谋生几十年,此人“见多识广且老成稳重,到场里后一定要给他写封信,以后好有个照应。”
    到了菠萝场,落实好工作、食宿后,我立即利用工休时间写了封信,寄去南宁给阿公。阿公接到信后,以最快的速度回信。接到回信,我百感交集。阿公虽然和我同村同宗,血缘却和我相隔甚远,两家素来交情甚浅,然而,他却在回信不厌其烦指出:在外面不但要认真工作,还要老实做人,只有认真工作老板才赏识,才有机会提拔,不偷、不抢、不骗才能长久立足。最后,他还语重心长地写道:想在南宁发展,必须过得了语言关,白话是南宁通用语言,很重要,必须要学好。
    后来,我并没有如阿公所望,留在南宁长期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辜负了阿公的良苦用心。然而至今,阿公信中的教诲,依然是我为人处世的准则。只是,不知何故,那封饱含着浓浓亲情和殷切期望的家书,已经在N年前下落不明。
    我人生中的第二封家书,是我来到菠萝场几个月后,写给李吉吉的。当时,邻组有个说桂柳话的宜山妹,虽不敢说貌若天仙,却也差不到哪儿去。保卫科有个苏干事,不知是从我眼神里看出猫腻,还是开玩笑,曾问我:“如果她对你有那个意思,你愿意吗?”我口头说“未曾考虑过”,心里却未必这样想。
    一天晚上,附近的村子有电影和篮球比赛,工友们有的去看打篮球,有的去看电影,厂里还组织了男女两支球队去参加。见到宜山妹一个人站在走廊下,我就走到她身边,先作彬彬有礼状,然后用我的家乡话对她说:“Dah nuengx,caeuq gou bae ngongx dienh ingj ndaej mah(阿妹,和我一起去看电影,可以吗)?”原先以为她肯定不会拒绝,万万没想到她不但不“积极配合”,还一声不吭。我本以为她听不清楚,一看,那眼神明显带着嘲笑的意味,脸上还貌似写满优越感。
    过了一会儿,几个男工友走过来,她就主动用桂柳话和他们打招呼,然后和他们继续用桂柳话有说有笑走路去看电影。刹那间,我感到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我陷入莫名的痛苦。
    痛苦中,突然想起李吉吉。李吉吉是我的初中同学,人长得很清秀,脾气也很顺,她的村子除了种田以外,几乎家家户户都打铁,是名副其实的“打铁村”。初中三年,同一个班,座位也始终相距不远,上学放学又和我同一条路。而且,每次放学,仿佛事先约定似的,无不是一前一后默默无语地走着回家。
    李吉吉家里除了父亲、母亲,两个姐姐一个嫁到天等,一个嫁去大新。毕业后,她一直留在家里跟着母亲种田,也帮着父亲打铁。由于没有儿子的缘故,父亲、母亲从小就把她视若掌上明珠。
    记得一年前的一天,正逢圩日,我从圩场走回家里。半路上,经过“打铁村”附近时,见到她的父亲。
    “少年书法家,能不能帮叔一个忙?”李吉吉父亲少我父亲一岁,是老相识,所以在我面前常常自称叔,又因为他知道我经常练毛笔字,所以爱叫我书法家。
        我问是什么事。
    “哎,是这样的,”他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很为难的神色,“中东(扶绥县的一个乡镇,不是电视上天天打仗的那个中东)那边的老板又来信了,说要一批货,有菜刀,有柴刀,还有镰锯、镰刀等等,价钱不低,但时间有限制,必须十五天之内交货……”
    不等我回答,他又说:“你婶上个月从外面挑柴回家,半路上摔了一跤(Aj caem mwngz nduen gonq youq log noi rap fenz daeuj ranzbuenq roen danz laemx mat ndeu,),伤得不轻,帮不了什么忙,吉吉力气小,拿不动大锤。明天开始,你到我家拿大锤,每天工作八小时,超过的按国务院规定给你加班费,还有,午餐晚餐由我包了。”
    由于有了我的帮忙,那批货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交完货领回货款后,我的合同自动终止。也许是为了表达对我的谢意,那天,李吉吉的母亲杀了一只土西洋鸭,还特意去圩场买了我最爱吃的粉利,请我吃晚饭。她父亲也拿出了整整泡浸一年的酸梅酒,而且还特意让她为我盛饭后,盛饭后又叫她坐在我身边……
    想到这里,我进宿舍里拿出笔墨纸张写了一封信,我要把这封信寄回家乡,寄给“打铁村”里的李吉吉。
    信寄出去了,我并不期望对方回信,所以没过多久就几乎忘了这事儿。没想到,有一天中午,刚收工回到宿舍,就见苏干事拿着一封信,高举着向我挥手说:“书法家(我在家里练了两年书法,笔迹貌似还可以,故很多人叫我书法家),你的信。”
    我拿过来一看,信封上的落款是李吉吉那个村子的,心里顿时很紧张。打开一看,果然是她的回信,写得不长不短,笔迹却很认真,语句也很通顺。信里说:你给我的信,我们已经收到。我父亲看过后,他说在那里打工能赚钱多的话,就继续做下去,如果钱少不做想回家,不仿来我家和他打铁,我父亲正缺一个拿大锤的,工钱嘛,肯定不给你少。我母亲说了,听别人说你会写毛笔字,回家过年一定过来一趟,帮她写两幅春联(bang de sij song fouq doiq cieng)。
    几个月后,我回家过年,专程去李吉吉家里一趟,为他家写了两付春联。过完年,我又带上行李去广东。在广东度过的两年里,我又和李吉吉通了好多次信。
    1996年清明节前夕,在亲友们的祝福声中,我来到李吉吉家里,成为“打铁村”里的东床快婿。新婚之夜,我拿出从家里带过来的东西,那是几年来她写给我全部的信,而我写给她的信,也被她一直保存着。
    回想当时,没有程控电话,更没有大哥大、PP机、手机之类的东西,书信是两地亲友联系的常用手段,也是维系亲情的重要纽带。无论是谁,也不管是在外打拼的游子接到家里的来信,还是家人接到远方贝侬寄来的家书,每每读信,总是倍感温馨。好多年前,我曾经把家里多年来收到的信件收集起来,放到箱子里小心翼翼地保存,闲暇时间就拿出来慢慢品读。读着那些充满温情的句子,触摸着一段段带着体温的文字,想象着对方的音容笑貌,此刻,远在天边的贝侬,相距并不遥远,朝思暮想的朋友,似乎就在眼前。
    我不仅喜欢读自家书信,也喜欢读别人的家书。这个“别人”不仅仅是我的亲友和熟人,也包括素不相识的今人和古人,傅雷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傅雷家书》和林觉民的《与妻书》,是我最常读,最爱读的家书。
    若干年前,偶尔读到《与妻书》,被作者视死如归赴国难的义举深深感动,刹那间不禁热泪盈眶。饱含血泪的文字,处处表现出大无畏革命主义精神,其悲壮程度,比荆轲刺秦有过之而无不及,其荡气回肠,不亚于霸王别姬。全书不仅有豪言壮语,不仅讲好男儿理应如何如何舍身报国之类的大道理,也有柔情的,缠绵的一面,读罢此信,没有不被作者的英雄气概震撼的,没有不被作者丰富细腻的感情感染的。
    我有个朋友叫曾冠,八十年代初,年方十九的他告别了家乡和亲人,响应祖国号召,入伍参军来到边境,成为法卡山守备师一名解放军战士。当时,自卫还击已经过去N个年头,边境狼烟却尚未散尽,长达十年的拉锯战打得正紧。下部队不久,就接到开赴前线的命令,参战单位全体官兵纷纷写请战书,有的战士还写了遗书寄回家里。
    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母亲接到儿子的来信,惊喜万分,打开一看却放声大哭(rongq sing aengq daej)。原来,这与其说是家书,不如说是一份遗书更确切。父亲首先接到,看完后怕其他人知道了伤心,就偷偷藏起来,却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不料被母亲意外发现。几年以后,曾冠服役期满,复员回家。见到儿子毫发无损站在面前,父母悬着的心才落下,于是破涕为笑。
    曾冠是平安归来了,而和他同一个连的战友阿育却永远不再回来。因为,在一次阻击战中,他身中数弹光荣牺牲,倒下后,他还保持着战斗姿态。如今,阿育还长眠在某地烈士陵园里,而当年他写的遗书——也就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封家书,至今还珍藏在A县武装部的陈列室里。
    论文采,曾冠和阿育肯定不及林觉民,论历史影响,他们更不可和后者相提并论,他们的遗书也没有林觉民写给发妻陈意映的《与妻书》那样有名,然而,林觉民为推翻帝制创建共和而不惜以身殉国,他们为捍卫祖国尊严而将生死置之度外,两者时代不同,却可谓同工异曲,却同样掷地有声气贯长虹。
                                      后  记
    不知道在那一年,乡镇的集市上、村里的代销店,和一些村民的家里安装了程控电话,从此以后,书信渐渐失宠,再到后来的后来,程控电话和手机几乎完全代替书信。出门在外,有事情和家里人商量,有话要向朋友诉说,我也和很多人一样,不再提笔写信,而是掏出手机。
    记不清多少年了,我再也没有写过信,也没有收到过一封信。然而,旧日和亲友鱼雁往来的情景,以及和书信有关的人和事,却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始终不能忘怀。
                                                         2016年9月11日23分00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听众

415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8-9-7
注册时间
2013-7-29
沙发
发表于 2016-10-9 17:15:49 |只看该作者
嗯,写得非常流畅,勾 起了我对书信的回忆。作者感情真挚,一点一滴回想起人们那个年代的通讯方法,文章读起来,尤如散文般的享受。给作者点个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板凳
发表于 2016-10-10 16:46:07 |只看该作者
纸质信件没有了,但还有电子书信。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5

听众

856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0-6-17
注册时间
2013-8-28
地板
发表于 2017-2-11 18:02:52 |只看该作者
更正:1.“记得当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最后一年,阿叔离开家乡”,应该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 “1986年清明节前夕,在亲友们的祝福声中”,应该为“1996年清明节前夕”。特此更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5#
发表于 2017-2-12 08:30:38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可以通过“编辑”修改自己发过的帖子。

点评

勒布农  贝侬,我刚知道有这种功能。Beix nuengx,gou ngamq rox miz dingz(cungj) goeng naengz neix.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5 20:49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5

听众

856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0-6-17
注册时间
2013-8-28
6#
发表于 2017-2-15 20:49:07 |只看该作者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7-2-12 08:30
楼主可以通过“编辑”修改自己发过的帖子。

贝侬,我刚知道有这种功能。Beix nuengx,gou ngamq rox miz dingz(cungj) goeng naengz nei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2 16:07 , Processed in 0.159680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