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9日,从北京传来喜讯,邕宁区荣获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中国八音文化之乡”称号。这是“邕宁壮族八音”继2005年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国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称号、2007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广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2年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自治区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之后,再获殊荣。
八音文化 源远流长
“八音一响,喜事连连。”壮族八音,原指古代吹打乐器的统称,所谓“八音”,依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为金(如钟)、石(如磐)、竹(如管)、匏(如笙)、土(如埙)、革(如鼓)、丝(如琴)、木(如祝)等八类,俗称“八音”。邕宁壮族八音的乐器分为吹奏类和打击类。吹奏类以唢呐为主,竹笛、长筒、短筒、螺笛、无孔笛为辅。
邕宁壮族八音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受粤剧、广东音乐影响,后又吸收邕剧、壮族师公戏和壮族民间音乐的元素逐渐形成。邕宁壮族八音是民间民俗吹打乐的代表项目。邕宁壮族八音,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邕宁已有民间文艺团队、八音队活动,蒲庙那莲已建有北帝庙戏台,五塘圩建有崇仪庙戏台,蒲庙成立有鼎丰年、五塘有瑞凤仪邕剧班社。至清末民初,蒲庙、那莲、新江、良庆、四塘等地已有粤剧、邕剧班社组织。这些民间文艺班社,既演大戏,又开展八音演奏活动。八音吹奏随着粤剧、邕剧班社的兴盛而在邕宁城镇乡村盛行不衰,深深植根于邕宁这片沃土。民初,邕宁那路村一带,民间在节庆或举办婚嫁、祝寿、新居落成、迎宾送客等喜庆活动时,均请来“八音班”吹奏助兴,因此,壮族八音在当时已十分盛行。1915年,蒲庙那路的壮族七人八音班就很驰名,现那路村仍遗存该班直径近一米的大钹和一面8公斤重的大铜锣。此后,随着广东粤剧班频繁进入广西,八音吹奏这一民间民俗表演艺术在邕宁广泛传播和不断演变,逐步形成了兼收并蓄广东音乐精华和壮族音乐元素的“邕宁壮族八音”。
壮族八音曲种分类有“广牌”“本牌”与“丝弦牌”三种,“广牌”多沿用于广东粤剧流传下来的以七声音阶为调式的曲牌。“本牌”主要沿用于本地戏剧如邕剧、师公戏以五声音阶为调式的曲牌。“丝弦牌”主要沿用于地方民歌、民间小调以及山歌剧、采茶戏以五声音阶为调式的曲牌,因而具有曲目形成的多源性特征。以本土乐曲为主,外来乐曲为辅,因而形成了具有浓郁邕宁壮族特色的独特性特征。邕宁壮族八音以规模大、乐器多而著称,尤其是民间举办的祭祀、节庆巡游、嫁娶、迎宾送客等礼仪活动,八音队由数十人乃至上百人组成,锣鼓喧天,唢呐高奏,撼人心旌,蔚为壮观,形成了八音演奏群体性特征。邕宁壮族八音在行进演奏中,通常配以抬花轿、背新娘、哭嫁、花婆送福、跳师公、采茶舞、傩面舞、岳鼓舞、春牛舞等地方民族风情表演,深受观众喜爱,因而具有艺术观赏性特征。邕宁壮族八音在演奏时以唢呐为主,锣鼓指挥,锣鼓打击有比较固定的套路,根据礼仪活动内容和所演奏曲目,节奏不同而打法各异,因而构成唢呐主奏,以鼓震节的导乐性特征。邕宁壮族八音的调式和板式不像某些乐曲那样繁复、华丽,而显出一种特有的简约美和质朴美,从而构成调式、板式的简朴性特征。也由此,邕宁壮族八音深为城乡群众喜爱。参与八音演奏活动的人员众多,每个村都有数支八音队,无论男女老少皆踊跃参加八音演奏。在蒲庙镇、新江镇、中和乡处处可见女子八音队,甚至是儿童八音队,他们已逐渐成为邕宁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历经多年的发展演变,八音在壮族人民生活中深深扎根,在邕宁区蒲庙、那楼、新江、中和等乡镇最为普及,每个行政村都有数支八音队,长年开展演奏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在原以唢呐为主的吹打乐器基础上,增添了四人齐擂的大鼓及壮家姑娘喜爱吹奏的无孔笛、壮人喜欢唱的壮族山歌,并配以“抬花轿”、背新娘、舞春牛等民族风情表演,更具浓郁的民族气息和独特的艺术表演风格。
中国民协《缤纷》杂志社主编朱芹勤在邕宁考察后表示,八音文化在邕宁民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保存着大量古老乐器、曲谱等实物,体现了文化的厚度;八音在邕宁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具备了文化广度;另外,邕宁八音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是其文化深度。深度与广度具备,邕宁八音可以说有着丰厚的文化基础。
多举运作 铸就辉煌
近年来,邕宁区倾注大量心血,坚持把创建“中国八音文化之乡”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来统一全邕宁区上下的思想认识。乘着十八大的东风,邕宁区党委、政府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一高度,把创建活动作为提升全邕宁区文化品位,构建民族文化强区的重要抓手,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使之成为新时代鼓舞全邕宁区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邕宁区目前最为活跃的是邕宁农民壮族八音队。上世纪80年代初,邕宁文化部门从保护传承壮族八音,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出发,由邕宁区各乡镇抽调的100多名农民八音好手组成邕宁农民壮族八音队。自2000年至今,邕宁区政府下拨160多万元专项经费,用于邕宁壮族八音的挖掘保护工作,组织八音队开展演出活动和为邕宁农民壮族八音队更新和完善设备,加强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八音队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邕宁区的骨干团队。同时,积极组织各乡镇和文化部门以八音队的展演为载体,深入开展“送欢乐、下基层”“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等服务活动,并扎实做好慰问演出、展览展示、专业培训、辅导讲座、文艺支教等活动。几年来,相继成立了蒲庙镇那路女子八音队、新江镇女子八音队等一批城乡八音队。八音队队员白天务农,晚上演出,每个八音队一年演出30场(次)以上。目前,全邕宁区共有城乡八音队36支,能熟练演奏八音的人员达2500多人,参与活动的人员达2.8万人次。壮族八音队已经成为一支活跃在农村的文化生力军,成为农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表演队伍。
邕宁壮族八音队除了在全邕宁区范围开展演出活动外,还多次应邀参加区内外各种比赛及庆典表演活动。多年来,邕宁壮族八音队先后代表南宁市参加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1998年广西桂南八音表演赛荣获金奖,参加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方块队游行表演,荣获一等奖,并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暨中国百花金鸡电影节和宜州市“刘三姐文化旅游节”迎宾、表演活动,深受观众欢迎。2001年9月应国家旅游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邀请,代表广西参加第四届“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民族风情表演,向首都人民和外国友人展示广西邕宁壮族八音风采,反响强烈,中央、北京电视台作了实况转播,《京华晚报》等媒体均作了报道。2003年10月,邕宁壮族八音队应邀代表南宁市参加杭州市“西湖博览会”民族风情表演,受到中外游客好评;同年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八桂狂欢游”表演获第一名。2005年9月,邕宁壮族八音队应邀参加江苏省太湖旅游博览会“活力无锡”狂欢游表演,无锡市30万市民争看巡游盛况。
2005年起,邕宁区对全邕宁区的八音队进行普查登记。2005年6月,举办了邕宁区壮族八音比赛;2009年邕宁区将壮族八音民间艺人黄才定、梁贵加两人申报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八音)传承人。邕宁区各乡(镇)八音传承人现有76人。多年来,邕宁区先后建立起蒲庙镇那路村、良信村、新江社区、中和乡周禄村、那楼社区、百济乡红星村等6个壮族八音保护、传承、培训基地,还先后在蒲庙镇那路村小学、新江镇中心学校、那楼镇中心学校、百济乡红星小学、中和乡周禄村小学等10个小学成立了少儿八音队。邕宁文化部门派人定期深入八音基地对八音队进行演奏培训,那路村少年八音队先后参加2011年、2012年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表演,受到一致好评。
邕宁区文化部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邀请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人员不断加大对邕宁“八音”资源的挖掘、发展工作。通过举办邕宁壮族八音演奏培训班、邀请广西艺术学院唢呐教授讲学等多种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农民八音队的演奏技巧。到目前,在邕宁八音文化旅游节中,创作、推出了《千人闹八音》《中外歌手唱嘹啰》精品节目,并组织音乐家深入乡镇采风,创作了歌曲《幸福八音》作为八音文化旅游节的主题曲,并录制成DVD光盘在城乡广为传唱。
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
邕宁区在抓好壮族八音保护传承工作的同时,注重发展八音文化产业。积极扶持农村八音队,鼓励农村八音队外出开展有偿演出活动,每个农民八音队每场收入1000至2000元不等,年收入可达6万至10万元。通过开展有偿演出活动,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依托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举办美食、农副名特优产品一条街,将邕宁特色小吃蒲庙鱼生、榨粉、红龙果、百香果,那楼镇淮山、淮山酒、塘角鱼,百济乡芝麻鸭,中和乡火鸡肉,新江镇南瓜、果蔗等悉数向旅客展销。2010年至2013年,连续四年举办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以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为平台,组织开展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齐力唱响“八音文化经贸大戏”。2013年,在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投资环境推介会暨大项目签约仪式上,邕宁区与9个项目业主签订了投资协议,总投资为24.2亿元,有力地推动了邕宁区经济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