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54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母语的命运

[复制链接]

406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0-2
注册时间
2003-1-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2 11:1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位名叫里德的未来学家曾经告诉我们:“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如此重大,以至唯有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那场变革,才足以与今天的这场革命相提并论。”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时代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古老的民族文化将如何迎战这个崭新的时代?既然一切不可回避,那么我们必须迎接未来的冲击……

这是我们特设“网络时代”栏目的源由。

母语的命运

——网络时代的民族语文

文/许寿椿 赵富芬

步履匆匆的网络化进程

于不知不觉之中,在没有什么认真的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网络化正迅速地进入我们的生活。这迅速的进展,吸引着、裹挟着、培育着一个迅速膨涨的称作什么“网友”、“网员”、“网虫”的人群。他们个人办公桌上或家庭写字台上的电脑,已经成功地取代了十多年前只有大城市、重点邮局中才配有的传真机、电报机。他们可以方便地在自己家中通过电子邮件与西欧、北美以及几乎世界各地的朋友通信。无需什么抄写、复印,一封电子邮件竟可以同时发给几十个,甚至成百上千的“朋友”。这些“朋友”中许多可能是从未见过而的可能是一群国藉有别、专业相异、年龄不同,只是对某一问题有共同兴趣的人。这种网员、可以在自家中查阅世界著名图书馆、大学的资料,可以查阅世界各地的报刊。中文上网的报纸和杂志已有数十种,一台家用电脑已经可以充当一个小阅览室了。有人以为,今日的“网员”大半是大款,也大半是高科技专家吧?实则不然,今天家中一套入网电脑的总价值,已经不是万元就可拿下。今天网员的多数是“现代知识青年”。最新统计,21—35岁网员占98%。他们极淡保守思想,最具有追赶新技术潮流的热情,兴趣和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包括英美这种发达国家,通过电脑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兴趣,已经成为青年人与中老年人“代沟”差异的最新特征。

网络信息时代,还需要传统的语言文字吗?

多媒体电脑系统,实际就是能把图、文、声、色做成一体化处理的系统。关于多媒体,最吸引人的广告宣传词可能是:花万元建个家庭影院。你花上万八千元购买一台电脑及多媒体配件,在家里就可以通过播放光盘来欣赏影视作品。多媒体使得电脑信息系统更生活泼有趣。但这其技术中,传统语言文字的价值丝毫没降低。人们关心的许多核心的信息,仍是文字形式提供的。通过电脑做股票交易的人,股标指数变化曲线自然重要,但具体股票品名(必须用文字)价格(数码)还是最重要的。通过电脑网络选定旅游线路,确定出行计划时,目的地各线路各车船号、日期等,都仍要使用传统文字。

电脑软件的“民族语言支撑”涉及世界上所有不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信息技术鼓励了对“民族语文”的广义理解

70年代微电脑产生不久,其应用就显示了广阔前景。由于微电脑应用中,主要领域不再是大规模数字计算,而以企事业办公自动化文献检索,文字编辑等内容为主,这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字信息的电子化处理,又由于电脑最早产生于美英等英语国家,英语文的信息处理最早获得成功。电脑要在非英语国家推广使用,就要首先解决软件的“民族语言支撑”问题。用另一句话,叫软件系统“本地化”。在中国,这本地化,这“民族语言撑(NLS)”就是“汉代”、“维文化、“蒙文化”,……等等。这种本地化,或“民族语言支撑”,对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埃及以及日、朝等国家、民族也同样重要,不仅仅只针对中国。这种电脑软件“本地化”或“民族文字化”,即为各要发展信息技术的国家所重视,也为美英这种主要软件产品出口国所重视。因而80年代初,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字,如何统一实现电子化处理的问题,便破天荒地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便成立了专门工作组,研讨、制定具体技术文件。这便是著名的国字标准ISO10646。这是一个囊括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现用文字的一个文字编的技术标准。中国各民族现用文字都已包括其中。

在信息技术界,关于语言,使用如下术语规定。“自然语言”用来指称像英语、俄语、汉语等历史上形成的语言。这种语言不是人们先规定好语法再使用,其语法规则是历史形成的。“人工语言”,用来指称像程序语言、机器语言这些专业技术中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是人造的,是人根据需要,制定一定的语法规则而后使用的。自然语言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人工语言则相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国际性,甚少民族性。信息技术中使用的“民族语言”,往往泛指各民族的自然语言。

汉语的命运:“电脑将埋藏汉字还是拯救汉字”?

汉语文在国际上的使用状况和地位,与蒙、藏、维、朝等语文在国内的状况颇多相似。汉语文在现代化处理中同样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尽管汉语文的使用人口总数巨大,汉语文是联合国主要常用工作语言之一,但联合国正式文件原件直接用汉语文起草的寥寥无几。十多年前,国内对“电脑将埋葬汉字还是拯救汉字”有过激烈争论。今天,汉字电脑处理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已不再怀疑汉字可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但汉字信息处理仍存在许多难题。电脑中已编码汉字有限,外字的困扰不时发生。例如,推动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王选教授,其夫人在银行存款时,电脑便无法完整输入她的名字,弄得人啼笑皆非。汉字排序,至今还没产生一个适合电脑处理的规定。这种不完善、不方便是中国的文字特有的吗?完全不是。不说东亚的日文、韩文、就是阿文、印度文,甚至和英文同使拉丁字母的德文、法文、意大利文等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举一个可做插曲的例子。程序语言中长期以来只区分数据是数值还是文字?对文字却不再分何种文字,所说文字其实只有52个英文字母。这对于英文仅小有差异的法、德文字来说,问题本来较易解决,但却迟迟没能得到处理。于是,在英语文信息源大爆炸的护张形势下,英语以外的一切文字都无可奈何地遭遇到若干不公正待遇。直到九十年所代初,在中国代表坚持之下,程序语言数据类型中,才第一次决定区分字库(即文字)类型,使世界各民族文字得以平等合法地进入程序语言。难怪会后,法、德等国代表称赞中国代表的聪明,方案的科学,因为是中国代表的提案,解决了他们多次提出而不被英美理睬的问题。

当我们通观世界各民族文字时,我们社会强烈感受到,作为最活跃生动的现代科技,它对语言文字有多么重大的影响,日益加速的国际化进程给世界带来多么深刻的变化。任何一个谋求现代化发展的民族,如果完全脱离技术的现代化和流通的国际化,那就只能是回到封闭、停滞、自给自足的过去。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Mengz gaangc Xuangh,gul gaangc Qyaix,Haausxuangh Haausqyaix doc deg Haausrau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6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0-2
注册时间
2003-1-29
沙发
发表于 2004-12-22 11:13:00 |只看该作者

语言文字工程化、技术化——语文将永远是人文学科吗?

学科的性质和人们对它的认识会随着时间的进展而变化,语言文字学也如此。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他的科学体系中便把语言文字学划归思维科学。语言学划入思维科学中的理论部分,文字学划入思维科学中的技术部分。钱先生认为计算机软件也是一种文字工作。这些认识是预见性的、前瞻性的,洞察到了重要的发展趋势,对高新技术的发展有指导价值。但就现今的学科分类,特别是与公众关系密切的高等教育中专业的划分及科研机构组织看,语言文字学仍然属于人文科学。考大学时,首先要确定报考文科还是理工科。文、史、哲、法、政等都属于文科。这里语言学还明显带有文科之代表的身份。语言学的这种状况,短时期内不会改变,它仍然是典型的人文社会学科。自然,我们又必须看到,语言文字学与许多自然科学和技术有着日益增强的交叉、渗透和结合,重大的语言文字研究日益增强着工程化、技术化的色彩。

外国人不曾遇到的难题——中国民族语文的技术标准化

1980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我国第一个文字技术标准GB2312,即汉字编码字符集标准。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蒙古、维吾尔、朝鲜、彝、傣、藏各文种也相继制定了各自的基础技术标准。这保证了我国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推进了我国信息化进程。文字技术标准主要有三类:

字符集编码标准 汉字编码标准最重要的是GB2312。它收入了常用汉字6763个及其它符号。有了这个标准,不同电脑上产生的汉字信息才可能互相交换。如果你的文件中用到6763个汉字以外的字(即‘外字’),那便无法直接表达。你或者避免使用这种‘外字’,或者用软件‘造一个字’。但你造的这个字,由于不是技术标准规定的,在和别人、别的电脑、网上其它终端交换时,便要发生混乱。少数民族文字中,朝鲜文、藏文也有这种‘外字’问题。蒙古文、维吾尔文、规范化彝文都不是表意文字,使用多少字符十分明确、固定,技术标准中已全部收入,不存在这种‘外字’问题。但不同电脑间交换的文字信息只有都遵从统一技术标准时才能互相交换,而不致造成混乱。我国已装机的上千万台电脑能认识同一文件,编码技术标准是基本保障。

字形标准 字形标准具体规定了每个字符(汉文中的汉字,少数民族文字中的字母等)的视觉样式。电脑萤光屏上显示的和打印机上打印出的字,都是按这种字形标准完成的。为了目视阅读的清晰、美观,电脑字形标准也要按传统习惯对不同字体制定不同字形标准。如汉字中的宋体、楷体、黑体,藏文中的白体、竹体,等等。这种完整字形信息称为字库。现今每台打印机上都装有这种字库。字形技术标准保证了这些字库芯片的有序生产,不致造成混乱。由于生产中使用严格统一技术标准,电脑中便根本上杜绝了人手书笔写中难免出现的错字、异字。电脑中绝不会出现那种‘非字的错字’,只能出现以甲字误为乙字的别字差错(如以晴天之晴为眼睛之睛)。

键盘标准 人操作电脑,要把信息输入电脑,主要靠键盘打字完成。因而,键盘上收入哪些键盘符号,这些符号在键盘上如何排列,都要给出具体规定。蒙古文、维吾尔文这种拼音文字,技术标准规定得具体,也颁布较早。汉字、藏文则较为复杂,实际开发的产品五花八门,一时难于标准化,便拖得较久。汉字字形输入法的五花八门、“万码奔腾”,和有关标准迟迟没有制定有关。

关于少数民族文字的技术标准,主要有上述三类。

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如果不适时对民族语言文字制定有关技术标准,便会严重拖住信息化的后腿。例如,不适时规定字形标准,将使得每年数十万台打印机无法装备统一的字库,而采用软字库又大大降低了打印效率。我国语言文字技术标准便是在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下开展的。第一个汉字技术标准和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字技术标准(蒙古文)都是由一些当时三十多岁的青年信息工作者为主搞起来的。这些人了解国际信息技术发展,对新技术敏感。在有关主管机构协调下,这些技术标准的起草小组中都有语文学家参加或有语文学家做顾问。中国现有语言文字技术标准的制定是信息界与语文界两方面专家合作的成果。良好的合作保征了标准的基本科学合理。由于语文的技术标准是全新的工作,国内无历史经验可借鉴。国外,美英是最早制定有关标准的,但他们的文字比起中国各民族文字来说都太简单。中国文字标准中遇到的难题,是美英国家不曾遇到的。

二千年前的书同文与今天的技术标准——我们怎样走到了今天?

思索属于人文学科的语言文字为什么要制定技术标准时,回顾历史发展是极有益的。语言文字是人与人间交际的主要工具。要用于交际,便不能随个人所欲任意行事。早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的书同文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文字规范化行为,它适应了当时经济、政治、文化联系不断扩大的发展,对推进、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有积极贡献。但那还不是工业化时代才有的标准化,就规范化程度最高的楷书字体而言,你查一查书法字典便会发现,同一个寿字、福字,任何一个常用字,都有多种变体。甚至同一个书家在不同文章中写的同一个字,字形都有不同。这种状况在手工书写的时代是自然的。那时人们交际的范围不甚广大,从时间看也不甚快捷,最快的莫过于驿马飞奔而已。到了印刷技术发展的工业时代,交际的范围迅速扩大,时效大为提高。刻版或活字的印刷,主要在作坊和工厂进行,减少了写作者个人随心所欲的任意性。人们阅读的主要不再是写作者书写的东西,而是工厂化批量生产的印刷品。读者群和传播地域极大扩展了。印刷行业的发展,分工的细化,终于促成工业技术标准制度的产生。这种技术标准在行业内是有强制性的。例如,一种文字的铅字要多少字种?有哪些字型、字号?各字号铅字的几何样式、尺寸,等等。在工业化时代后期,当电报产生后,还产生了用数字和电讯号表示文字。但工业化时代的技术标准主要对业内人士重要,对一般人甚少关联。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语言文字的应用已是无孔不入,无地不在,无时不在,使用者涉及学前幼儿到老者,地域涉及地球的每个角落,甚至地球与太空飞船之间。时效从飞机、火车对实物的传递变为每秒百万字符速率的传输。当今世界上电脑有上亿台,联入因特网的有上千万台。中国每年新装电脑已达百万台。怎样保证你在自己电脑上生成的文件,能在别人电脑上读出来呢?或者是怎样使你在自己电脑上生成的文件能为网上其它站点接收呢?没有严格的技术标准,这都是不可能的。当今的文字技术标准化,是历史上语文规范化的自然发展,是规范化的最新形式和集中体现。一个编码字符标准和相应的字形标准,便从根本上杜绝了错字,使用电脑,便“写”不出“非字的错字”。一套优秀的字库,无异于使上百万台打印机具有了优秀书法家的水平。由于当今微电脑的迅速普及,其操作使用者人群异常广大,工业时代的那种技术标准主要限于业内人士的情况也有了重大变化。文字编码、字形和键盘这些基础标准,将变成普通电脑用户常识。


Mengz gaangc Xuangh,gul gaangc Qyaix,Haausxuangh Haausqyaix doc deg Haausrau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6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0-2
注册时间
2003-1-29
板凳
发表于 2004-12-22 11:13:00 |只看该作者
——因特网上英语的地位

今日的因特网(lnternet)是由五六十年代美国国防部开发的Arpanet变化发展而来的。最初,它的用户全部是美国人,网络上也仅仅使用英语。直到1991年,因特网上的用户,美国人仍占80%。至1997年,美国的因特网用户,仍比世界其它所有国家用户都要多,达到54%。如果再计入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三国,这四国的用户数占全世界用户总数的68.21%,超过2/3。而这四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是很小的。

除了操英语的用户众多这一原因外,还因为英语许多年来已经是一种最主要的国际交际用语。一个法国人和德国人,极可能用英语对话,而不使用法语或德语。一个日本人和韩国人,也极可能用英语交流,而不使用日语和韩语。这更加强了英语的地位,使得现今因特网上的信息,90%或95%以上者是英语的。已经形成了一种事实:你想了解世界吗?用英语!你想让世界了解你吗?用英语!

近些年来,由于计算机在非英语国家的迅速普及,由于因特网用户中非英语用户的数量迅速增加,因特网上已经开始了多语言并存的局面。但这种语言并存,都是通过局部扩充某种语言处理能力完成的。在不同国家大都是仅能容纳英语和本地语。人们使用本地语在国内、地区内做局部交流,做国际交流仍然主要用英语。

因特网由于其便捷、高效、低价格正日益赢得广大用户。人们通过它,可以瞬息间联络世界各地的朋友;可以立即查到国际最新动态;可以通过它召开电视会议。使分布世界各地的专家“面对面地”讨论一个问题;可以使世界最著名的医生身居异地,对同一病员进行会诊,……因特网开创了空前美妙的前景。但是你想要到网上一游吗?请准备必要的英语能力!除了使用英语的网员众多、英语信息最丰富以外,网络的操作使用方式也是英语式的。最具中华韵味的文房四宝,将不得不换用键盘和鼠标。现今所说 的中文软件,其实也无法完全摆脱英文,网上的常用词语中有众多无法译为或暂时无法译为中文的缩略语。一个没有必要的英语基础的人,只用本地化、本族语软件,也要遇到困难。据最近在中国八大城市的问卷调查,36.29%的人认为英语障碍是他不能上网的主要原因。

法语的命运

—— 一场“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美国文化更广泛、更迅速地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英语对国际的交流合作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美国文化中消极、丑恶的东西,也借便捷的因特网流散到各地,污染了许多原本是洁净的空间。又由于因特网上信息的流通,采用一种空前开放、自由的形式,很难进行审查控制,就使网上污染防治出现许多特殊问题。世界不少曾受到美国“文化入侵”的国度,对因特网也存有戒心。这包括同样使用拉丁字母的发达国家法国。法国司法部长就曾认为:英语占主导地位的因特网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如果我们不采取什么措施,就会失去机会,就会被殖民化”。法语曾是英语前的世界用语。英语的世界通语地位实际上是取法语而代之后形成的。法国人在新的语言竞争中仍然显得耿耿于怀。这在法国本地可能显得更明显。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法语人,只占全部法语者的5%,但却占法语网员总数的30%,使用因特网的比率远远高于法国本土。

因特网给 新的世界性交流带来极大方便。它使交流快捷、方便、廉价,它使交流更普及、更广泛、更深人、更生动。因特网不仅在文化传播上,在通讯联络上,在商业、经济、金融、娱乐等广泛方面都显示巨大优势。利用因特网,一场新的文化竞争确实已开始。面对这种新竞争,不能采取封闭、保守的办法。交流难免有良莠,关键是自己实力和内部环境的稳定。不能因噎废食,必须在新的竞争中开放改革,以自己的优势实力影响世界。要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长处,又要有能力抵御不良的文化影响。

一个充满艰辛的理想

——网络上的多语言共存共享

世界上所有,或者主要的非英语国家的人,都能以自己母语上网交流,都能用自己的母语浏览网上所有的信息,这是一种美好的、合理的理想。这种理想早已开始了实现它的努力。各非英语国家都开始有了本地化的网络软件。这是成果之一。从1984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始制定包括世界所有现行文字的统一计算机内部编码,并于1992年完成了正式文本的审定,这是成果之二。但一二十年实践表明,要真正实现网上多语言共存,要使网上信息为各语言用户共享,还有充满艰辛的、漫长的路。

现今联结上千万台型号各异电脑的因特网,其软件是十分庞大复杂的。这软件是几十年间不断积累形成的。它首先适用于英语。任何非英语语文,包括拉丁字母字的法文、德文都不能完全照搬英文软件。由于英文软件本身的庞大复杂,使它按任何语言本地化改造也变得复杂。由于网络软件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之中,就使得追随它的非英语的本地化软件也处于终日不得喘息变动之中。这样,软件中的差错、漏洞、缺憾、不完善也便层出不断。再有,现今社会中信息爆炸是一个严重的事实。大量的不同语文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涌出,及时地把一种语文的信息全部翻译成另一种,这是现今还没法实现的一种幻想。要及时完成网上信息的翻译,所需高级翻译的数量极为庞大。它既远远超出现今的翻译人才总量,也没有任何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能迅速培养出这么多的翻译。人们自然寄希望于机器翻译,但全自动准确的机译又是近期无法实现的。

现今的网络软件的本地化版本,大都是对英语软件做局部改造得到的,通常仅有本地语文及英语两种。1992年ISO公布的包括全世界现行文字的统一编码的ISO 10646文件,与网络上长期运行的现版本还有诸多技术矛盾,有待研究处理。

象形文字已经卷土重来了?

——克服网上语言障碍的种种策略

使用非英语母语的人,要到网上做国际交流,要克服英语的语言障碍。使用非汉语母语的人在网上做国内交流,要克服汉语的语言障碍。如何克服这种语言障碍?

最现实的一种办法是下力气学习通用语。你要成为国际性的人才吗?努力学习英语。你想要跳出自己家乡的范围走向全国吗?努力学习汉语。如果不想做这些努力,那你就等待吧。这是针对网员个人说的。从国家或地区来看,就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组织好各种通用语的教育与教学。

软件上,为减轻语言障碍,也有过种种努力。例如,Windows软件中大量使用象形图标,就给使用者带来许多方便。这种象形图标,类似于禁烟标志、交通标志,它们是操任何语言的人都一看就懂的。Windows中这种图标已有数百个。历史上,曾有人断言,拼音化是文字的最高阶段。他不曾想到,今天电脑软件屏幕上,产生了这么多象形的图标。国外已有的软件专家惊呼:象形文字已经卷土重来了。但这重来,带来的并不是复古和倒退。电脑软件中的标是给非英语人和英语人都感到方便、醒目的一种视觉表示。

网络上还涌现出一批即时翻译用的电子词典和翻译软件。这是把几十年来用电脑做语言翻译的成果用到网络上。这使得非英语网员在使用因特网遇到不懂的英文词语时,马上可能调用电子词典,电子词典在屏幕上开一个窗口对该词进行解释,或对包括该词的句子给出参考的译文。这就象一个忠诚的翻译,总追随在你的左右一样。不过,你自己必

须有起码的英语基础,否则这种机器随从译员也是无法让你满意的。

更高水平的利用机器翻译的设想,是联合国大学提出的UNL工程。这个工程计划在十年内解决主要语言的网上交流障碍。

UNL工程简介

UNL即Univcrsal Networking Language(通用网络语言)的缩写。这一计划的提案于1995年12月由联合国常务理事会通过,1996年下半年由联合国大学高级研究所(UNU/IAS)主持实施。其目的是在联合国成员范围内提供一个跨地区跨文化的多语言网络通讯工具,将现今单一语言(英语)为主的网络环境改造为适合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化的网络环境。计划分两阶段,第一阶段解决六种语文(英文、法文、中文、阿拉伯文、俄文、西班牙文)的转换,第二阶段解决185个文种转换。

工程的核心是设计一种为全世界人民在多语种网络上共享共用的、用于交换信息的通用语言。再分别建立某本地语言变为通用语言的转换器,和把通用语言变为本地语言的生成器。把通用语言作为不同语言翻译的中介,而翻译都由计算机完成。例如,英·转换器可以把英文变为通用语言,汉·生成器可以把通用语言变成汉语。这便实现了英译汉;反之,可实现汉译英。

对于第一阶段的6个语种,每语种建立一个转换器和生成器(均为计算机软件),就可能实现为6种语言任意两种语言的互译。这种翻译,是网络上电脑自动完成的。

我国的UNL 工程,由原电子部的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实施。其主要工作有:①开发含10万个词条的中文电子词典;②建立中文词典与通用网络语言词典的链接;③完成汉语向通用语的转换和通用语到汉语的生成器。

UNL工程的提出是十分及时的,其目标适应网络技术发展要求,适合于广大非英语国家的要求。从已过去的一段时间看,UNL工程可能把困难设想得不充分。计划在两三年内完成第一阶段(6个语种),十年完成185个语种。笔者估计,十年能完成6个语种便是胜利了。


Mengz gaangc Xuangh,gul gaangc Qyaix,Haausxuangh Haausqyaix doc deg Haausrau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听众

1906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3-30
注册时间
2004-12-23
地板
发表于 2004-12-23 18:08:00 |只看该作者
这些还壮语有什么关系??

呵呵 想做苗家女婿 誓做苗家女婿 是汉族,烦汉网! 安于现状 属老鼠的,喜欢找东西磨磨牙,要不难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438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04-12-24
注册时间
2004-12-24
5#
发表于 2004-12-24 11:02:00 |只看该作者

母语的命运

以下是引用苗家女婿在2004-12-23 18:08:01的发言: 这些还壮语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大的有!壮语的命运应该可以从这篇文章中反思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

听众

5034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2-10-3
注册时间
2003-7-23
6#
发表于 2004-12-25 04:0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越僚在2004-12-22 11:12:39的发言:

今天网员的多数是“现代知识青年”。最新统计,21—35岁网员占98%。他们极淡保守思想,最具有追赶新技术潮流的热情,兴趣和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包括英美这种发达国家,通过电脑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兴趣,已经成为青年人与中老年人“代沟”差异的最新特征。

  第十四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6.8%,其次是18岁以下的网民(17.3%)和25-30岁的网民(16.4%),30岁以上的网民随着年龄的增加所占比例相应减少:31-35岁的网民占到11.5%,36-40岁的占到7.3%,41-50岁的为6.7%,还有4.0%的网民在50岁以上(如图2-7所示)。35岁及以下的网民占82.0%,35岁以上的网民占18.0%,网民在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的态势。[ 网民特征结构:用户年龄 ]

上文说“最新统计,21—35岁网员占98%”,这个数据应该是搞错了。因为第五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1999年12月调查)显示,当时35岁及以下网民所占比例已为88.2%,18-35岁则为85.8%。[ 第五次互联网统计报告 ]

1997年10月的第一次互联网统计报告则是“其中年龄在21-35岁之间的青年人占78.5%,占了大多数”,也未有98%这样一个数据,估计是将“78%”误写为“98%”了。[ 第一次互联网统计报告 ]


Nandao ni xianzai hai bu zhida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5-1-24 14:48 , Processed in 0.14353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