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1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族源族称

[复制链接]

29

主题

1

听众

1004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0-10-18
注册时间
2002-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8-16 13:4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壮族是我国岭南的土著居民,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以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中心的这块土地上。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发现距今约 5万年的“柳江人”头骨化石。“柳江人”化石面部低短、塌鼻粱,下巴微突,眼裂开度较宽,双眼皮出现率很高,属南方蒙古种。桂林甑皮岩洞穴的人类在体质上继承了“柳江人”的特征。而现代壮族同属于南方蒙古人种,其体质与甑皮岩人无多大差别。这就有力地说明:壮族祖先从旧石器时代起,就生息、繁衍在广西大地,是土生土长的民族。
壮族壮族经历了漫长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和原始社会阶段。春秋战国末期,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就是“百越”民族中的一支。他们就是现代壮族的先民。

壮族壮族族称统一之前,有乌浒、俚僚、俍、土、僮等他称;自称布壮、布越、布侬、布土、布沙、布曼、布傣、布僚、布偏等二十多种。1950年后统称僮族。1965年将“僮”改为“壮”。

西瓯
 又作西呕,是我国百越族群中的一支,壮族先民的族称之一.①岭南越人的总称。《舆地志》云:“周时为骆越,秦时曰西瓯。”②岭南越人的一支。主要分布在桂东北的桂江流域地区,南与骆越地相接。

骆越
 骆越,又作雒越。壮族先民。《水经注》引《交州外域记》:“交趾……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雒田即山麓之田;骆越即“垦食山麓田间之人”。①骆越与西瓯为同—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称谓。《舆地志》云:“周时为骆越,秦时曰西瓯。”②岭南越人的一支,主要分布在桂南郁江流域地区。壮族主要是由骆越发展而形成。

乌浒
 族名,由古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东汉被侮称为乌浒蛮。壮族先称之一。始见于《后汉书·南蛮传》:“灵帝建宁三年(170),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隆乌浒人十余万内属,皆受冠带,开置七县。”有的又将它作为地名,万震《南州异物志)说:“乌浒,地名,在广州之北。”目前广西横县还有乌蛮滩可证。分布于今广西左江流域和贵港、横县、玉林、桂平、来宾、邕宁一带,与前时西瓯骆越人居地相同。唐末以后,其名渐为俚、僚、俍所代替。

俚僚
 中国南方古族名。亦称俚人或僚人。百越的后裔,壮族的先民,岭南的土著民族。三国至南北朝时分布在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梁(今广东阳江)五郡。其先民汉时被侮称为乌浒蛮,隋唐时称为俚僚。其称谓之由来,有说“俚”是从“言多侏□ 人离 ”一词转来,“僚”是由“骆”或“麓”之音转,是从壮语第一人称“我”或“我们”而来。明清以后,东部地区的一部“俚僚”融合于汉族,西部地区的则衍化为今天的壮族,俚僚名称消失。又有说海南岛黎人由“俚僚”演化而来。


 古族名。亦写作撞,今改为壮。百越族群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其名最早见于《宋史·抚水州》:“广西所部二十五郡,三方临溪涧,与蛮、僮、黎、蛋杂处。”僮称来由有:清人李绂《广西通志》说:“僮者撞也。粤之顽民,喜攻击擅突,故称撞。”此乃侮辱之词,不足为信;有说“僮”者“仲”也,壮语称峒穴为“仲”,意为壮族先民原居山峒而来。犹如居住乡村壮人自称布板一样,此说尚属有理。壮族分布很广,《明史·广西土司传》说:“广西僮居多,盘万岭之中,当三江之险,六十三山倚以巢穴,三十六源踞其腹心,其散布于桂林、柳州、庆远、平乐诸郡县者,所在蔓衍,而田州、泗城之民,尤称强悍,种类滋繁,莫可枚举。”如今滇、粤、湘、黔边界仍有壮人所居。历史上壮族没有被确认,1949年以后经过民族识别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改为壮族。


 明朝时对部分壮族的侮称。原作狼,指左右江红水河一带的壮族。称谓来源有诸多说法,有说宋在桂西广大地区建立土官制度,壮民均编籍入户,有“衅西之僚,多为良民”之说,即取其“善良”之义而来。还有说因呼其首领为“朗火”而来。明清时代被侮称为“俍”的人口不少。《明史》载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部议,“广酉一省,俍人居其半.其二傜人,其三居民。”土官的田地称为“俍田’,土官统治下的人民称“俍民”,土官在各地设立的头目称“俍目”,年青力壮被征调去服兵役者称俍兵。近代以后,俍称消失。

布越
 壮族自称之一,亦作布雅依,布色。汉语意为越人。分布于广西宜山、天峨、南丹、河池、环来宾、柳江、柳城、都安、上林、龙胜以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部,操壮语北部方言。

布侬
 又称侬人。壮族的自称之一。意为居住在深山老林陇场中耕田种地的人。白古以来就生活在广西西南部的龙州、凭样、大新、天等、崇左、德保、靖西、那坡和云南省富宁、广南一带,故名为侬洞。唐代以其居地称为“依洞蛮”。后来,有一部分迁入越南北部,因居住地不同而分为班生侬人、昭侬人、崇善侬人,英侬人等。经济生产,语言习俗,宗教信仰仍保持与壮族中称布他的一支相同。今名犹存。

布土
 壮族自称之一。汉称土人,亦有以“土佬”、“土僚”辱称者。意为最早居住在这里的人,即本地人。分布于钦州、南宁、白色等地区,操壮族南部方言。如今称谓犹存。

布沙
 壮族自称之一。意义三说:①居住在山区的部分壮人,意为山人;②壮语音译,意为沙人;③因古代民族首领俍沙而来。分布于云南的富宁、广南、麻粟坡一带,妇女穿紧身上衣。下着百褶裙,操壮语北部方言。今名犹存。

布曼
 亦作“布板”、“布蛮”,壮族自称之一,意为居住在农村的人。分布在广西的钦州、扶绥、隆安、环江,上林等地。操壮语南、北部方言的部分壮族中,都有这一自称。

布傣
 壮族自称之一。意即傣人。分布于广西龙州、钦州、防城以及小明山周围的大新、祟左、扶绥、隆安一带。操壮语南部方言,如今语言及民族风习仍保持其地方特点。

布僚
 壮族自称之一。意义有两说:①“布僚”亦即“布土”,本土人;②“布僚”即我们的人。今左右江流域一带的部分壮族,仍然有称“我”为“僚”,“我们”为“轰僚”。“大家”为“禾僚”的,操南壮方言。 布偏 壮族自称之一。壮语称人为“布”,“偏”乃借汉语“偏僻”之义,意为居住在岭南偏西南边界地区的壮人。分布于今防城港市的峒中、板八,滩散一带,操壮语南部方言,他们的生活习俗与壮族大同小异。由骆越魁发展而来。

布偏
 壮族自称之一。壮语称人为“布”,“偏”乃借汉语“偏僻”之义。意为居住在岭南偏西南边界地区的壮人。分布于今防城港市的峒中、板八、滩散一带,操壮语南部方万言,他们的生活习俗与壮族大同小异。由骆越发展而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24 11:47 , Processed in 0.188836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