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壮心不已 于 2015-2-2 18:47 编辑
《地缘看世界》系列之“壮泰语族”
团结才有力量,壮泰语族要想长存就必须统一团结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越南京族几百年来从河内小城扩张到现在从未放弃统一中南半岛的原因。同样的,南下统一中南半岛才是壮族生存方略。
就中南半岛上各民族的起源现在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说法。一般认为缅人最早是从青藏高原的东缘,穿过横断山脉进入伊诺瓦底江流域的;而越人则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古越(粤)人同出一脉。在此之前中南半岛上的主体是孟—高棉人,孟族主要活动在缅甸本部地区;而高棉人主要在湄南河——湄公河地区。这两个民族应该同出一源,因此他们的语言也被称为“孟高棉语”。
有一种说法是这两族也是从中国大陆境内迁过去的,只是时间更早。其于国内史学界的政治引导性,这里并不过于深究。这些也并非今天的重点。所需知道的缅人最终取代了孟族人,成为了中南半岛西部的主人。而后者现在还残存有一百多万人在军政府的统治下艰难生存。
高棉人的主要敌人则是泰人了。关于“泰”这个民族,目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是指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包括以此为标签的生活在其他国家的“泰族。广义的“泰族”还可以包括缅甸掸邦高原上的“掸族”,老挝的“佬族”,甚至越南北部的“岱依族”,中国大陆境内的壮族、傣族等民族。
目前由于政治上的敏感性,一般把这一系列同源的民族称为“壮泰语族”。学术上的观点是这一族群发源于云贵高原东边缘的红河地区(广西境内),后来由于北方华夏文明的压力而部分南迁。他们试图进入红河中下游地区时,被北越的京族阻挡住了。于是只得沿着横断山脉的南缘进入中南半岛北部的高原地区,他们继续向西试图进入伊诺瓦底江流域时,遇到了先期到达的缅人的阻力。于是向南进入湄南河—湄公河流域成了最佳的选择。最泰人在14世纪末战胜了土著的高棉人,成为了这一地区新的霸主。在迁移过程中留下的部分族人现在被定义为越南的“岱依族”,老挝的“佬族”,掸邦的“掸族”。当然这些“民族”与泰人分离的时间不同,所以之间的差别也不尽相同。
“壮泰语族”在语言上有很多共通性,在民族习惯上来比较接近,类同性看起来似乎和“突厥语族”有些相似。不过由于西南地区的地形原因,各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并没有突厥语族那样的接近。最起码中国大陆境内的壮族和越南境内的“岱依族”由于长期受华夏文明的影响,和泰人的差别已经有些大了。相比之下佬族—掸族—泰族的差别更小,关系也更为紧密些。事实上老挝所在的那片高原山地,长期处于部族纷争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做为泰国的附庸而存在的。如果不是法国人的介入,使得老挝有建国的机会,泰国人应该已经把他们消化成纯一的泰人了。目前佬族有1800万人,有一千五百万人在泰国东北部,现在的民族认同感已趋同于同一的“泰族了”。对于掸邦高原的的“掸族”,泰国人也并非没有想法。不过缅人是半岛上另一股强大的势力,他们也需要这一地区做为对泰国(更重要的是中国大陆)的缓冲区。因此目前泰国的民族主义者们更多的是寄掸邦自身能先独立出来。
泰人由于和北部的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可避免的也产生了“大民族主义”,即所谓的“泛泰主义”。其内涵是将所谓的泛泰族群统一在一起(和泛突厥主义类似,现在这个“泛”字都用滥了)。当然对于中国大陆境内的“亲缘民族”他们也不敢多想,更多的是希望加强学术上的联系,以期获得外部的支持。但对于中南半岛上的那些国家来说,这却是不小的压力。因此这些国家希望与中国大陆,甚至印度联合起来(印度的东北部地区也有泰语族为主体的邦)压制泰国的这种念头。
“泛泰主义”最风光的时候是二战时期,那时借助日本的力量,泰国国内的上层人士希望能借此夺回被英法两国蚕食的领土,并一举将泰族统一进一个国家。最终由于日本的战败没能成功。不过泰国仍然象一个不倒翁那样的和日本划清了界线,摆脱了战败国的地位。也许泰国的这种平衡能力是由于长期处在强邻的包围中所形成的吧。
目前中南半岛的地缘、族群及政治格局大致如此。如果从政治的角度来看,缅甸、泰国、越南无疑是半岛上三股主要的力量,老挝和柬埔寨由于地缘的关系,属于从属地位。从地缘的角度来看,缅甸和越南与中国大陆接壤,因此会有更多的利益冲突。越南是在海上,而缅甸则是陆地上。就这两个国家本身的地缘特点来看,缅甸的优势在于印度洋上,越南的优势在于南海上。这些地缘优势会成为中国大陆与之交往政策的重点考虑因素。至于是胡萝卜还是大棒就要因时而异了。
在这种情况下,泰国做为中南半岛的核心地区国家,就更显他的平衡功力了。出于自身安全的需要(两边都不是好惹的主),泰国也愿意和中国大陆建立更深层面的关系。因此中泰关系从长期来看,是有地缘保障的。如果泰国人最终能够挖通“克拉地峡”,那么它对于中国大陆的战略意义就不仅仅是体现在的平衡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