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壮族有一百一十三万一千多人(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红河、曲靖、昭通、楚雄、大理等地。
云南壮族主要支系有“侬人”、“沙人”和“土僚”。侬人自称“濮侬”、“布侬”、“龙人”,“侬人”根据服饰、头饰以及山歌演唱习惯的差别,又分为“侬仰”、“侬独”、“侬叨”,以广南、砚山、马关三县较为集中。“沙人”有“白沙人”、“黑沙人”之分,自称“布雅衣”,主要分布在广南、富宁、邱北、砚山等县;蒙自、沪西和师宗等县也有分布。“土僚”(音老)大多数自称“雅衣”和“土人”、“土佬”,并有“花土僚”、“黑土僚”、“平头土僚”、“尖头土僚”、“搭头土僚”之分。主要分布在西畴、文山、砚山、富宁、马关等县。云南壮族各支系都冠有“布”音,壮语“布”意即人。所谓“布侬”、“布雅衣”,意即“侬人”、“沙人”。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全国壮语分为南部和北部方言,云南壮语按支系区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侬人语,属壮傣语支南部方言。(二)沙人语,属壮傣语支北部方言。(三)土僚语,属壮语北部方言。
壮族没有文字,由于历史上和汉族关系密切,许多人不仅“能习汉语”,而且“知读书”,并借用汉字记录“经文”、“唱本”、“诗书”。
壮族自古“构楼而居”,文山州广南县、富宁县的大多数壮族群众至今仍然居住这种杆栏式、离地数尺的“吊脚楼房”。
云南壮族与广西壮族同源。据历史记载:壮族先民与我国秦汉时期南方的百越族群有着渊源关系。汉晋文献记载脖柯一带的“僚人”和部分“濮”人,到唐宋时期,强现、教化部、特磨道(今文山州砚山、广南、文山等县)一带的土著人以“僚”人、“濮”人见称,至今以上地区的壮族也有自称为“土人”的(“土人”,意即最先居住在这里的人)。《新唐书·西原蛮》中所指的“侬洞”,其地域即在今云南境内广南、富宁等县,“洞僚”中的黄、韦、周、侬等姓,现仍是云南壮族的大姓。
云南壮族多居住河谷坝子,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耕作技术比较精细。
信仰多神,一般祭献关公、孔子、岳飞、杨六郎、雷神、家神、神农、土地神、山神、水神等。文山州壮族把“老人厅”、土地庙和龙树三者结合在一起,把“神农”牌位供奉在老人厅内,在寨房山坡上认定的“龙树”下,修造土地庙,敬奉神灵保佑全寨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是壮族宗教活动的一个特点。
主持宗教活动的人是魔公或师娘,有的地区叫“波莫”、“甲沙”。凡丧葬祭祀等活动,“波莫”便专职念经、开路和作道场、师娘则专职“请鬼”、“送鬼”,行巫术以“治病消灾”。
壮族的节日很多,其中一些节日与宗教祭祀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如正月(亦有在五月者)祭献“老人厅”;二月(亦有在六月初六)盛行过小年,祭龙;三月祭雷神;六月祭献杨六郎、杨七郎;七月十四接祖;十二月送祖、送灶等。其它节日与汉族相同。特别是春节,青年男女“抛绣球戏林”、“打磨秋”、跳“舂堂舞”,热闹非凡。
农历正月初一有“抢新水”习俗。清晨,妇女们身着新装来到河边争相抢挑第一担新水,挑新水回家时边走边模仿牛、马、羊、狗、猪、猫的叫声,这是祝福来年“六奋兴旺”的意思,象征吉祥。挑回来的新水用红糖煮后,泡上米花或者生姜,全家人都要喝。据说喝了新水煮的糖水,人会更加聪明。
壮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各支系都实行氏族外婚。姨表可以通婚,姑表不能结亲。新中国建立前,壮族普遍实行早婚。根据有关地方志书记载:“侬人,多早婚,结婚不拘年龄,七八岁即有结婚者”(民国《马关县志》卷二)。盛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男女青年有社交自由,但双方即便情投意合,也需要父母同意才能结婚。自由婚姻的主要方式是男女青年通过唱山歌择偶,这种依歌择偶的方式当地谓之“唱风流”、“赶风流”。民国《邱北县志》记载:“沙人同种为婚,遇佳节或赶街,男女各携烟品,相约会野田草露间,携手并肩,歌唱舞蹈以为乐,名曰吃火草烟,视所欢者即与逃亡……”,广南一带侬人“婚姻以歌唱私合,始通父母设财礼”(清道光《广南府志》)卷二。在壮族社会生活中,男女通常在十二三岁就必须学会唱几首山歌,到十七八岁时就必须学会唱情歌。文山州广南、富宁等县的壮族青年男女,则在每年农历三月赶“花街”、“拢端街”盛会,或是“赶街天”进行对歌来寻求配偶,并以“合八字”来订婚。
壮族普遍保留着结婚后、生育前女子“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称“不坐家”。婚日,女伴们送新娘至男方家,住二三日,夜间女伴同新娘共枕。婚后三天,新娘与女伴返回娘家,直到怀孕或者分娩才到夫家与丈夫长期共居。
历史上壮族曾实行木棺火葬,清代以后,普遍实行木棺土葬,而侬人支系则实行“拾骨重葬”,称“陶罐二次葬”,即以木棺土葬一二年后,再掘棺焚烧,然后拾骨灰盛入罐内,以土埋之。此种葬法,是火葬风俗的遗留。
云南壮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1983年以来,在文山州就先后发现了六处反映古代原始先民劳动、生活、图腾崇拜的崖画,其中有三处(麻栗坡大王崖画、腊山崖画、西畴蚌谷崖画),分布在壮族聚居的畴阳河流域。这些崖画中的人像姿式多为两手上举,双足作蹲档步状,裸体,有明显的“蛙人”舞姿,部分人保有男女生殖器,并还有蛇、动物、鸟和“干栏”房屋,也还有人首蛇身的“蛇人”。有的考古专家认为:这些岩画属于新石器文化。崖画所分布的畴阳河流域在新石器时代便是古骆越先民的居住地。这些珍贵的古代原始艺术与壮族传统舞蹈文化的发展有着渊源关系。
云南壮族聚居的文山州,先后出土过多面古代铜鼓,其中有邱北县草皮村的石寨山型铜鼓,麻栗坡城子山西汉铜鼓,由文山县开化镇运出、现藏奥地利维也纳博物馆的“开化鼓”,以及“广南鼓”等。这些鼓体上都铸刻有精美的葫芦笙舞、羽人舞、剽牛,竞渡等图纹。
史籍记载壮族人民不但能歌,以歌著称,而且善舞。“花土僚……自正月至二月,击铜鼓跳舞为乐,谓之过小年”(清道光《广南府志》)。“沙人宴客设铜鼓取乐”(清康熙《罗平州志》)。清乾隆丁卯(公元1747年)举人,巩县知事陈龙章回乡省亲时,写了一首上元节贺年的《竹枝词》:“也知三五灯光好,拍手跳鸡击鼓腔,装就百般村俗相,沿街酬唱一双双。”描绘了二三百年前歌舞盛况。
住水边、喜居楼,是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文山州有这样一种说法:“苗族住山头,瑶族住箐头,侬人住水头”。壮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耕织的稻作民族,对牛特别崇敬和爱戴,民族中流传有许多关于牛的传说和故事,以及和牛有关的种种习俗。天旱不下雨,要“耍牛头”,祈求丰年;还有牛节、牛生日。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给牛吃,还给牛戴花,俗称“十月初一牛戴花”。文山州边远山区的壮族群众,至今还保留着不食失肉的遗风,以示对牛的崇敬,
壮族民间舞蹈很大部分是农耕劳作过程的描述和模拟。“弄阿拉”、“弄阿曰”的主要舞蹈动作就是撒秧、栽秧、割谷、打谷、舂米和纺线、纳鞋底、敬酒等。
每年正月初二开始,滇东南六昭山区的壮族人(布侬支系),要盛装打扮,抬着写有“唐王佑凡间”、“仙女保黎民”、“国泰平安日”、“风调雨顺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对联的荷花灯、芙蓉灯等,耍牛头,到村庙拜唐王,村前寨后拜祭各路神灵,鸣炮驱鬼除邪,小伙子们敲着花椒树木棒,姑娘们舞起手帕,晒谷场上“八男排队伍”、“六女场唱灯”歌古颂今。土僚支系也在农历正月的一个属猪日,全寨老幼喜过“开年节”。首先在村庙里摆设各种食品敬献神灵,然后老人们敲起鼓、钹,由身裹稻草的“草人”,抬着犁耙,呼喊着、跳着、唱着,通过歌舞祭祀以求丰年。
云南壮族逢喜庆节日,娶亲嫁女要跳“弄恩和“手巾舞”。当老人去世举行葬礼时,舞蹈是人们对死者表示告慰的方式,滇东南六昭山区的壮家人耍跳弄阿曰;文山县城郊上下河冲的壮家土佬支系跳“纸马舞”;而滇东北山区的壮家布侬(黑沙人)支系则跳“扫钱杠”,为死者亡灵寻找祖先开路。扫钱杠舞者在送丧途中以抚擦钱杠上的铜钱声为节奏,围棺行进而舞;包含了这样的含意:舞者将钱杠上的铜钱扫下地,作为买路钱,让死者的灵魂在阴间通行无阻和有钱使用,以免受十八层地狱的苦难。
云南壮族由于支系多,及小聚居大分散的特点,因而生产方式、生活环境、经济状况、习俗也各异。民间舞蹈的风格特色,既有共性,也因支系不同和地域、习俗上的差异而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