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664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将领纪念堂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5

听众

856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0-6-17
注册时间
2013-8-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3:49: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11-4 22:10 编辑

将领纪念堂
上个月,去了一趟某地,在去车站的路上,看见桥边有个宗祠,是20091217日被官方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回来时特意进去看了一下。不看则已,一看差点吐血身亡。
这将领纪念堂,门口有一副对联。顾名思义,平一定是千百年前到此平定蛮夷之乱的汉族将领吧。果然,墙上有记载:汉朝时代,蛮夷作乱,伏波将军奉皇命南下讨伐,黄是伏波手下猛将,原籍山东青州府白马县。评判后,黄偕其子留在此地当父母官,后来生了一大堆后代,黄被其后代——如今这里一带的宗族奉为始祖,并立祠祭祀。
聪明人一看就知道又是伪族谱的说法,民间人士学识粗陋信以为真不足为奇,奇的是许多政府官员、社会名流、专家学者争相为之题词、写牌匾、留墨宝,从客观上貌似已经默认伪族谱的真实性。
梁大岭何在,叫他出来在网上公开辩论。不管输赢,对澄清伪族谱,还原历史真相,唤醒我族人的民族意识都大有好处。  201515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沙发
发表于 2015-1-6 14:29:56 |只看该作者
千百年的奴化教育的结果!
黄洞蛮的英雄们脸面何在?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3-5
注册时间
2005-2-7
板凳
发表于 2015-1-6 14:57:28 |只看该作者
此事前后经过我倒是比较清楚,有些事懒得讲了。在防城港一带,除黄氏平夷“纪念馆”外,还有禤氏的,黄万定墓、禤纯旺墓(自称汉代墓),还有施、林。。。。等等所谓的随马援南征的“七姓将军”,这些姓氏的人都自称是“马留人”,即祖上是跟随马援南征的副将后裔。。。。。整个防城港似乎都是汉代移民。其中,据说禤、黄两氏自认各自祖先乃“平夷大夫”的主要依据是明或清代《钦州志》中有提到此事,真是荒唐!政府之所以把黄、禤两个祠堂公布为文保单位,主要是因为这两处建筑自清代起就有,具有一定历史。之于汉代马援副将,其更主要是其族人“自由发挥”。。。。

点评

沙南曼森  物质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 文物,从历史、艺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6 18:26
王者站着死,奴者跪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1921

积分

榕树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最后登录
2016-4-28
注册时间
2008-6-29
地板
发表于 2015-1-6 16:39:05 |只看该作者
        防城的特色景点,建议防港政府申遗!很光彩呐,要与灵渠相辉映啦,彰显几千年文明史之亮点,
这个是不可遗忘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

听众

2166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16-2-4
注册时间
2008-9-29
5#
发表于 2015-1-6 17:24:28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为殖民者立碑纪念的?防城港人确实第一个
防城的京族壮族同胞情何以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6#
发表于 2015-1-6 18:26:57 |只看该作者
越裔引强 发表于 2015-1-6 14:57
此事前后经过我倒是比较清楚,有些事懒得讲了。在防城港一带,除黄氏平夷“纪念馆”外,还有禤氏的,黄万定 ...

物质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刻和雕塑、书籍、书法与绘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洞窟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文化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等区域。

中国制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通过,1991年、2007年两次修正、2002年修订),于1985年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并于2002年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向各地方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


摘自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45002.htm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10-14
注册时间
2006-8-28
7#
发表于 2015-1-6 22:22:16 |只看该作者
我也姓黄。黄姓在广西是大姓,支系很多。我们壮族姓黄的也很多。
黄燕熙主编的《黄氏通书》,里面有壮族使用黄姓的记载,还算详细。

热爱祖国,热爱壮族! 团结民主,自强自立! 坚强勇敢,尚文尚武! 沉稳求实,积极上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

听众

1257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8-6-19
注册时间
2013-1-15
8#
发表于 2015-1-7 02:57:07 |只看该作者
天地之大,为何容不下一个梁大岭的“马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3

听众

4354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4-3
注册时间
2004-10-20
9#
发表于 2015-1-7 10:35:08 |只看该作者
是的,这应该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应该去追查:这个黄氏村是讲什么语言的?据我所知:江夏普是广西黄姓的一大支系,都是讲壮的!壮族里马姓讲壮的也很多!,汉朝,明朝时代,讲壮的南方人在朝庭里,也有当大官的,就象中央里的马飚一样!据查,常遇春的祖先也是讲壮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10#
发表于 2015-1-7 10:55: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沙南曼森 于 2015-1-7 10:57 编辑

江夏郡:中国古郡名。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属荆州刺史。历经两汉至唐代,是湖北东部、河南南部重要的行政单位。唐乾元元年(758),江夏郡被裁撤。

隋炀帝时及唐代中期,因政区通名变化,曾两度改鄂州为江夏郡。大业年闲复改鄂州为江夏郡,治所在江夏县。户万九千一百九十,口八万四千五百六十三。下辖七县。唐乾元元年(758)后,江夏郡一名始废。

“江夏”自隋开皇九年(589年)起用作县名,当时是改侨县汝南县为江夏县。此前,武汉市域内较早的县级行政建制为沙羡县,始设于西汉。三国吴省之,晋太康元年(280)复置,治涂口。后省沙羡,并入沙阳。东晋末,汝南郡民流寓涂口,因侨立汝南县。自隋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后,“江夏”县名沿袭不变,直至清朝灭亡。191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

摘自百度百科“江夏郡”词条 http://baike.baidu.com/view/436937.htm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3

听众

4354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4-3
注册时间
2004-10-20
11#
发表于 2015-1-7 11:26:40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壮族人参与北方,中原朝政的历史轨迹,还是查得到的,神农氏时代,壮族的农耕技术在亚州中南部传播使用之外,也已经在黄河长江流域广泛应用,因为,这是壮族人调教耕牛广泛使用的成果!唐朝唐太宗韦珪娘娘及其家族祖辈的故事,宋代宋高宗赵构之母韦娘娘的故事,三国时期,陆逊,黄盖等壮族名将的故事,都说明南方壮族人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寂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12#
发表于 2015-1-7 12:19:30 |只看该作者
关于牛耕,摘录《关于牛耕起源的探讨》(作者:卫斯,原载《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两段文字如下:

有牛不一定就开始牛耕,但有“犁”就具备了牛耕起码的条件,只有在牛、犁都具备的情况下,方可进行牛耕。前面单从文献记载的角度,笔者认为牛耕始于春秋,但是,从实物与文献资料相印证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春秋时代之末,在秦、晋、卫、周、齐、燕等地牛耕的萌芽已经出现,即原始牛耕已经出现。而吴、越、楚等南方地区则完全还处于耒耜耕作阶段,或者说远处于锄耕阶段。由此看来,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牛耕的最早起源地,南方地区的牛耕技术是由北方逐渐传入的。

从以上所谈的古代艺术作品的出土范围来看,牛耕技术的普遍推广,也应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从江淮地区及广大南方地区为早。这和考古发掘中发现的“铁铧”出土地域范围基本一致。笔者认为,牛耕技术的出现与其反映到艺术生活中的形象,二者相距时代不会太长。从西汉之末公元前25年到战国末公元前221年,这期间不足三百年的历史。牛耕为什么主要反映在东汉时代的艺术品中,而在此之前的艺术品中没有涉及呢?想必它在农业生产中是一项重大的、崭新的发明,人们在表现自己的艺术生活时才将它吸收进去。同时,把生活表现为一种艺术形式,必然是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才能办到的。所以说牛耕技术反映在古代艺术作品中的时间,不是牛耕一开始出现之际,也不是牛耕出现很久之后。因此说,单从这一方面考究,主张商周牛耕说和汉魏牛耕说的同志都是没有充分根据的。

《关于牛耕起源的探讨》全文可通过以下网址查阅:
http://www.agri-history.net/scholars/weisi/weisi11.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OSE198202027.htm

点评

沙南曼森  牛耕到底起源于什么时代?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笔者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牛的驯养时代及驯养临近时代的作用与位置。2 犁的出现与犁铧的铸造时代。3 牛与犁的发展关系。4 古代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牛耕生活与牛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8 16:32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13#
发表于 2015-1-7 14:30:20 |只看该作者
找到另一份参考资料:

广西牛耕起源及牛文化初探
http://www.doc88.com/p-23674146964.html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14#
发表于 2015-1-8 14:42:03 |只看该作者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5-1-7 12:19
关于牛耕,摘录《关于牛耕起源的探讨》(作者:卫斯,原载《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两段文字如下:

有牛 ...

华南东南亚的牛耕是水牛,华北、西亚 的牛耕是黄牛,完全不同的牛种,甚至侗傣语也有自己的黄牛水牛名词叫法,大陆的学者就爱胡编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15#
发表于 2015-1-8 14:43:31 |只看该作者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5-1-7 14:30
找到另一份参考资料:

广西牛耕起源及牛文化初探

黄牛是“磨”moz,水牛是“怀”vaiz

点评

桂西布依  我们这边黄牛是叫“xiaz”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9 00:23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16#
发表于 2015-1-8 14:46:39 |只看该作者
地球人 发表于 2015-1-7 10:35
是的,这应该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应该去追查:这个黄氏村是讲什么语言的?据我所知:江夏普是广西黄姓的一大 ...

“江夏黄”堂口在湖北武汉,离山东青州几千公里!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17#
发表于 2015-1-8 16:32:51 |只看该作者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5-1-7 12:19
关于牛耕,摘录《关于牛耕起源的探讨》(作者:卫斯,原载《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两段文字如下:

有牛 ...

牛耕到底起源于什么时代?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笔者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牛的驯养时代及驯养临近时代的作用与位置。2 犁的出现与犁铧的铸造时代。3 牛与犁的发展关系。4 古代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牛耕生活与牛耕真正起源的距离。

         所谓“牛耕”,一是牛,二是犁,二者缺一不可。据笔者所知,全国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普遍有牛的骨骸发现,如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都发现了水牛骨,这证明良渚文化时期在我国南方已经开始饲养水牛,距今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再据甘肃齐家文化遗址与松辽平原西部的大安、双辽等地的文化遗址中所发现的大量牛骨,都足以证明,距今五千年左右,在我国北方也开始饲养黄牛或牦牛。牛作为主要农畜之一,在史前及夏、商、周、春秋、战国时代的作用与地位如何呢?现摘有关文献资料依次加以辨析:……

《关于牛耕起源的探讨》第五、第六自然段内容如上。

《关于牛耕起源的探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如下:

通过上述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足以说明殷商时代没有牛耕。西周时代有可能出现“木犁”,但起初一定是以人拉为主,不存在什么“犬耕”现象。到了春秋时代,由于冶金术的进一步发展,炼铁开始出现,铸造技术已有相当水平,牛耕的萌芽才有可能出现,这时牛耕主要以拉木犁或“包金耒耜”为主,由于“犁铧”在器形上尚处于改进之中——“耒头与耜头”向“犁铧”方面演变还未完成,耒柄和耜柄还不能适应犁辕的基本功用,因此,牛耕技术还处于实验性的初级阶段。木犁的使用仍然以人拉为主。这和拉丁美洲秘鲁的原始民族也不用牛,只用六至八人去拉犁的方法极为相似。只有到铁农具普遍出现的战国时代以后,犁耕技术才有了较大的发展,牛耕技术才首先在中原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而南方的牛耕一定比北方为晚,一般说来,起码晚一个时代或两个时代。总而言之,至东汉时代,我国南北都普遍开始牛耕,以云南省为例,《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诸葛)亮收其俊杰建宁爨习、牛提孟琰、及获为官属。习官至领军、琰辅汉将军、获御史中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又见《三国志·蜀志·李恢传》:“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这两条史料都发生在东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据此我们推知,至迟在公元225年以前,云南人民已掌握了牛耕技术,否则,不能以耕牛供给四川(蜀汉)。
(原载《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18#
发表于 2015-1-8 23:06:25 |只看该作者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5-1-8 16:32
牛耕到底起源于什么时代?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笔者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牛的驯养时代及驯养临近 ...

犁不一定要装配金属(青铜或铁)的犁头,山区民族缺牛,他们用的踏犁,犁头是木,且华南东南亚气候多雨,土质松散,不需要特别硬的犁头。

在华南东南亚,还發展出 曲辕犁,马来语有整套独特叫法。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19#
发表于 2015-1-8 23:15:27 |只看该作者
稻作单产量无疑高过粟稷粱(小米类),只有灌溉优良的麦作能超稻作。而种稻是最考验精耕细作能力的。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3

听众

8041

积分

九头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9-1-23
注册时间
2008-7-21
20#
发表于 2015-1-9 00:23:29 |只看该作者
使君子 发表于 2015-1-8 14:43
黄牛是“磨”moz,水牛是“怀”vaiz

我们这边黄牛是叫“xiaz”

作为一个民族,不能要别人施舍而生存, 一切都必须得靠自己争取,即使是死亡也在所不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6 09:01 , Processed in 0.158598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