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通史》,主编:张声震 副主编:范宏贵、粟冠昌、覃圣敏、莫家仁、蓝鸿恩,民族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第1274-1287页
附录四
壮族史研究论著、论文主要目录索引
一、论著
刘锡藩:《岭表纪蛮》,商务印书馆,1934年。
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中华书局,1939年。
徐松石:《泰族僮族粤族考》,中华书局,1946年。
黄现璠:《广西壮族简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
黄臧苏:《广西壮族的历史与现状》,民族出版社,1958年
《壮族简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黄现璠:《侬智高》,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覃国生、梁庭望、韦星朗:《壮族》,民族出版社,1984年。
黄体荣:《广西历史地理》,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
《广西人民反帝斗争风云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蒙文通:《越史丛考》,人民出版社,1983年。
蒋炳钊、吴绵吉、辛士成:《百越民族文化》,学林出版社,1988年。
余天炽、覃圣敏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覃高积:《太平天国时期壮族农民起义》,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黄现璠、黄增庆、张一民:《壮族通史》,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
张益桂、徐硕如:《明代广西农民起义史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张雄:《中国中南民族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谢启晃、郭在忠等:《岭外壮族汇考》,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
周宗贤:《南方民族论稿》,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
范宏贵、顾有识:《壮族论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张子模:《甑皮岩遗址研究》,漓江出版社,1990年。
二、论文
1.原始社会
黄增庆:《从考古资料看广西壮族的由来及其在原始社会的生活情况》,《广西日报》1967年4月19日。
蒋廷瑜:《广西原始社会考古综述》,《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四辑。
覃彩銮:《壮族地区新石器时代墓葬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何乃汉:《广西贝丘遗址初探》,《考古》1984年第11期。
黄增庆:《浅谈广西原始社会文化》,《广西民族研究》1985年第2期。
覃彩銮:《解放以来广西发现的古猿、古人类化石及旧石器》,《广西文物》1985年第1期。
何英德:《甑皮岩氏族初探》,《社会科学家》1989年第4期。
何正廷:《桂西壮族原始婚姻形态残余分析》,《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
莫俊卿:《壮侗等民族母权制残余研究》,《民族学研究》第二辑,中国民族学会编,民族出版社,1981年12月。
2.族源、族称
钟敬文:《壮民略考》,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周刊二集35—36集。
罗香林:《狼兵狼田考》,《广州学报》1937年4月第1卷第2期
费孝通:《关于广西壮族历史的初步推考》,《新建设》1952年第1期。
魏觉钟:《广西的民族——苗瑶僮》,《新亚细亚》1931年第2期
粟冠昌:《关于壮族族源的探讨》,《民族研究》1958年第9期。
白耀天:《壮族族源试探》,《史学月刊》1959年第6期。
粟冠昌:《关于壮族族源问题的商榷》,《民族研究}1959年第9
黄现璠:《壮族别称乌浒人探讨》,《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1981年)。
莫俊卿、雷广正:《俍人俍民俍军研究》,《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1981年)。
史策:《论壮族的族源问题》,《学术论坛》1978年第1期。
范宏贵:《壮族族称的缘起和演变》,《民族研究》1980年第5期。
张全昌:《四川的壮族》,《历史知识》1985年第5期。
陈金源:《壮族来源试探》,《广西历史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一九八二年年会会刊》。
罗美珍:《从语言上看傣、泰、壮的族源和迁徙问题》,《民族研究》1981年第6期。
莫俊卿:《试论壮侗诸族的起源》,《三月三》1983年第2期。
覃高积:《壮族族称试探》,《民族研究集刊》1985年第2集,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
吴超强:《壮语与壮族族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范宏贵:《壮族与泰族族源》,《民族研究论文集》1986年5月。
范宏贵:《试谈壮族与泰族的分化、形成时间》,《壮族论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白耀天:《“壮”考》,《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
白耀天:《“俚”论》,《广西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
白耀天:《“俚”论(续)》,《广西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
李锦芳:《壮族姓氏起源初探》,《广西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
何正廷:《云南壮族族源与称谓新探》,《广西民族研究》1991年第1—2期。
蒋廷瑜:《从平乐银山岭战国墓看西瓯》,《考古》1980年第2期。
韦仁义:《武鸣码头墓葬与古代骆越》,《文物》1988年第12期。
叶浓新:《广西先秦战国墓葬制社会性质浅论》,《学术论坛》1992年第1期。
张一民:《西瓯骆越考》,《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1981年)。
樊军:《广西俍兵考》,《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六辑。
杨凌:《“骆越”释名新议》,《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
陆明天:《秦汉前后岭南百越主要支系的分布及其族称》,《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二集,1983年,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编。
周宗贤:《岭南越族源流浅析》,《三月三》1984年第5期。
周宗贤:《骆越历史初探》,《西南民族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莫俊卿:《试论古越人与壮侗语族诸民族的渊源关系》,《百越史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
朱俊明:《西瓯骆古今议》,《百越史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
王振镛:《百越考辨》,《百越史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
潘世雄:《对广西壮族源流问题的探讨》,《百越史研究论文集》第一辑,中央民族学院编。
潘世雄:《壮族源流问题浅谈》,《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
张雄:《六朝以来岭南“俚人”的若干问题》,《广西民族研究》1985年第l期。
张一民、何英德:《西瓯骆越与壮族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刘介:《为什么说壮族名称可能起源于庆远南丹》,《广西日报》1957年5月10日。
王方:《侬人、沙人、僮人的族源》,《云南日报》1957年6月7日。
巫惠民:《对壮族族源讨论意见的意见》,《广西日报》1962年8月28日。
林宝航:《我对壮族种族渊源的一点看法》,《广西日报》1962年12月9日。
为民:《广西最早的本地民族》,《广西日报》1963年6月7日。
韦纪科:《从韩信的后代说起——关于凤山民族之源问题探讨》,《广西地方志通讯》1985年第6期。
龙罗:《广西壮族姓氏初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覃国生:《试用语言材料说明壮侗诸族的几个问题》,《三月三》1986年第8期。
石钟健:《论西瓯和东瓯——兼论倭和夷、越的种族关系》,《民族史论文选》(1951—1983年)下册,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
石钟健:《试论越与骆越同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黎之江、吴作韬:《珠江流域的民族源流初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李延凌:《西瓯族源流问题的探讨》,《西南民族历史研究集刊》第七集(云南大学)。
刘介:《再论壮族名称在历史上的演化》,《广西日报》1957年3月23日。
蒋廷瑜:《从考古发现探讨历史上的西瓯》,《广西历史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一九八○年年会会刊》。
梁茂宏:《苍梧部族考》,《广西历史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一九八○年年会会刊》。
黄国安:《骆越与广西壮族及越南民族的历史渊源关系》,《广西历史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一九八○年年会会刊》。
朱俊明:《夜郎族属为骆越证》,《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1981年)。
罗香林:《古代百越分布考》,《南方民族史论文选集》第一集,1982年。
戴裔煊:《僚族研究》,《南方民族史论文选集》第一集,1982年。
石钟健:《试证越和骆越出自同源》,《百越研究史》1983年。
石钟健:《论西瓯的族源和几个有关问题》,《百越研究史》1983年。
莫俊卿、雷广正:《“干栏”建筑与古越人源流》,《百越民族史论丛》,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蒋炳钊:《“濮”和“越”是我国古代南方两个不同的民族》,《百越民族史论丛》,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侯哲安、张亚英:《百越简析》,《百越民族史论丛》,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尤中:《先秦时期的“百越”民族》,《百越民族史论丛》,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韩振华:《秦汉西瓯秦越(骆越)之研究》,《百越民族史论丛》,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潘雄:《“百越”仅指五岭以南古代土著考》,《贵州文史丛刊》1985年第2期。
范勇:《骆越族试探》,《四川文物》1985年第2期。
张一民:《从出土文物探骆越源流及其分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增刊)。
张世铨:《僚非越说》,《贵州民族研究》1986年第3期。
何光岳:《俚(雷)人的来源和迁徙——论壮、黎族的一支先民》,《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蒋炳钊:《关于西瓯、骆越若干历史问题的讨论》,《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第4期。
何乃汉:《骆越非百越族群说》.《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
张世铨:《关于广西平乐银山岭古墓群的思考》,《广西民族研究》1990年第4期。
[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4 2:59:0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