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歌海”打造音乐新事业
--------------------------------------------------------------------------------
新华网广西频道4月1日电(记者 张周来)由我国著名词作家乔羽作序、曾宪瑞主编,晓光题词,漓江出版社出版的《2001中国年度最佳歌词》一书,日前已面向全国发行,潘琦、张名河、曾宪瑞等10位来自“歌海”广西的著名词作家均有佳作入选。广西音乐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说:“这是近年来广西音乐创新的又一重大收获。”
广西在我国享有“歌海”盛誉,壮乡少数民族群众热爱唱歌、出口成歌的习俗由来已久,唐代史籍中就有越人“尚歌”、“好歌”的片断;作为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的歌节数不胜数,如壮族“三月三”歌节、苗族的“跳坡节”、京族的“唱哈”等。1980年发现的壮族三声部民歌,被著名音乐家吕骥称为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
广西深厚的民歌底蕴成为音乐创作不竭的源泉。新中国成立以后,从电影《刘三姐》开始,到《红水河红太阳》、《赶圩归来阿哩哩》,广西一批既体现民歌精粹又融合时代气息的歌曲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壮乡歌海”好歌层出不穷,盛极一时。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广西歌曲创作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除了《赶圩归来阿哩哩》外,“壮乡歌海”没有一首歌曲能够唱遍大江南北。随着中国境内外多种潮流新音乐势力的迅速崛起,“歌海”广西不得不面对啃吃老本、缺乏活力的尴尬局面。
广西词作家梁少武指出:“由于作者的短视行为和浮躁心态,导致了广西音乐创作上的‘赶圩’现象。”另一位音乐人胡红一也认为,由于在创作思路、风格、技法上缺乏创新意识,广西音乐在词曲创作的数量上、质量上,以及音乐人才的培养上,跟国内的一些音乐强省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音乐界总结过去的得失,高扬起创新大旗,在精心打造的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影响和带动下,广西的音乐创作取得了新的突破:《老王》、《乡村社戏》、《三月三,九月九》等新作摘取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其中《三月三,九月九》去年还获得了全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的殊荣。在2001,由朱哲琴演唱的《壮族大歌》以及那坡黑衣壮的民歌合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节上唱都是全新的作品,《山歌年年唱春光》优美的旋律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广西音乐协会秘书长黄朝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广西音乐创作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音乐人的创新意识,他同时也承认,广西还缺乏一批重量级的词曲创作者、音乐制作人和歌唱家,就目前状况而言,广西与世人称道的“歌海”美誉还有不小的差距。
“音乐创作必须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是当今音乐创作思维的主流。”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广西音乐协会副主席陆建业说。今年广西确定了“唱漓江”、“唱广西”的音乐主题,4月份广西还将在全国首次尝试实施“广西音乐家签约制度”,将作品的数量、质量跟创作人的待遇挂钩,以此来激励音乐人的创新、求精意识。另外,到目前为止广西已经选拔了两批共15名青年歌手赴北京、上海的艺术院校学习深造,加强音乐后备人才的培养。按照规划,广西未来将依托红水河流域文化、桂北文化、环北部湾文化三大文化圈,创作广西12个民族标志性的歌曲并推向全世界,同时加强音乐评论和理论工程建设,打造中国“歌海”的全新事业。
“少数民族音乐属主流文化范畴,它的品牌意识是一种文化观念,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观念。只有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来自‘歌海’的声音才能突破民族的局限性而成为世界音乐的一部分。”广西音乐协会理事杨海燕说。(完)(责任编辑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