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74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牂牁并夜郎国都及宋元置贵州政权在古代思南考

[复制链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6:17: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牂牁并夜郎国都及宋元置贵州政权在古代思南考
田维华(铜仁学院乌江文化产业研究院)
2014120
  摘要:一、寻踪公元前1046年,在二千余里今名乌江古名牂牁江流域中段的古代思南,以牂牁江名建立牂牁国的七百多年后,当秦国夺取巴蜀两国而用兵牂牁国时,牂牁国易名为夜郎国投诚了秦国。接后当秦于公元前280年夺辰沅流域楚黔中时,便引起楚于公元前279年攻牂牁江流域的秦夜郎。秦统一中国后在古代思南设置夜郎郡吏。汉武帝赐夜郎王印,并在思南设立牂牁郡。二、揭示末代夜郎王兴反叛汉朝被牂牁太守陈立率部消灭后,当夜郎遗土历经唐宋两朝演变为五十个各自为政的羁縻州时,宋徽宗置“黔南路取牂牁夜郎地”战略,以合(和)而贵,集大而贵一统五十个一盘散沙的羁縻州形成“贵州”区划法定名称时,宋代在古代思南建立贵州防御使、贵州团练使、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刺史,以及元在思南设立宣慰司一统贵州版图。到了明朝,明成祖于公元1413年,以五万军队剿思南“撤司建府”,将六百年以前贵州政权在思南的七部历史志书全部烧毁,这一烧,烧烬了六百年以前古代贵州的全部历史……。
  关键词:牂牁江即乌江、牂牁国、夜郎国都在古代思南、唐宋在夜郎地设五十个羁縻州、宋末置黔南路取羁縻州在思南建贵州防御使一统贵州、元在思南设地方一级区划思州宣慰司、明撤司建思南府等八府政权。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沙发
发表于 2014-6-16 16:19:31 |只看该作者
    一、牂牁国起源及演变为夜郎国到夜郎国灭亡的历史背景
  1、位于牂牁江(即乌江)流域的牂牁国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国家大事记
  商朝自商汤创建以后,传至最后一个国王商纣王时,共传三十王位,历十七世,约五百五十四年。鉴于此史,《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云:“商汤约公元前十六世纪起,至公元前十一世纪时,纣收四方之逋逃,诸侯叛殷……,文王七年卒,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周十一年二月甲子昧爽,武王率诸侯伐商,战于牧野,殷前徒倒戈,遂灭商。”
  上述这段古老的文献,史叙了商汤始创的商朝,在历经近六百年传至纣王时,因纣王无道,引发天下“诸侯叛殷”。武王十一年(即史学界考定为前1046年),周武王利用商军主力远征东南诸侯的有利时机,联合西南“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个部落,从孟津渡过黄河,浩浩荡荡杀向商朝都城——朝歌,商朝就此灭亡。武王胜利班师回到镐京(今陕西西安),正式建立了西周王朝。
  经考,公元前1046年,参加周武王消灭商纣王这次朝歌之战的八个部落,除羌部落在西部地区外,其余的诸部落几乎都在西南地区。如蜀、卢、彭、髳部落就是今天的四川省以及重庆之地。庸部落就在今天湖南西北部。濮部落则在今天的乌江流域;微部落可能在华夏中南地区。以上这些部落,由于参加周武王消灭商纣王的牧野之战,并拥戴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随着西周王朝“分封制”的产生,上述八个部落几乎都在自己拥有的江河流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时称方侯国。为此,在今名长江古名大江就分建了蜀国、巴国。其蜀国的都城就在成都的古址上,而巴国的国都就在重庆的古代。在辰沅流域上建立了辰国,辰国的都城就在今名沅陵的古址上。然而在大江(即长江)流域与辰沅流域之间的乌江,乌江之名在二三千年前叫牂牁江。鉴于古名牂牁江即今名乌江的定论,《三国志》卷四1046页史云:“南至盘江,东接牂牁(江)”;清初贵州巡抚田雯《牂牁江考》明确指出:“牂牁江即今日之乌江,牂牁旧治既在思南,则牂牁江宜在思南。”《清史•李元度传》“同治五年(公元1866),元度从大小屯河道上通石阡,由两江口入牂牁江”之史句,都说明乌江就是牂牁江。三千年前,生活在牂牁江流域古代的濮人部落,由于参加了周武王消灭商纣王的牧野之战,周王朝以牂牁江(即今名乌江)的江名,恩准了濮族部落集团建立了自己的方侯国——牂牁国。其牂牁国的国都,就设在牂牁江(即乌江)之滨古代思南西岸的古城址上。笔者从贵州省上八府、下八府的府志中,唯有五百年前明嘉靖《思南府志》史记下了悠远的郡名。其志7页史曰:“本府,郡名:牂牁郡,汉名。”8页:“本府,形胜,牂牁要路——《唐书》:当牂牁要路,控夷咽喉之墟。”其志19页又云:“本府,古迹,古牂牁郡城。”明贵州巡抚王士性《黔志》:“思南府西(岸),有古牂牁都城,汉末所筑者。”明贵州巡抚郭子璋在思南城西观音阁留下:“山绕牂牁水满溪,五郡年前忆旧题”的史诗内容,衔接《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载:“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前111),置牂牁郡等五郡”之史记也是十分相吻的。可见,三千年前,西周初年在位于二千多里牂牁江(乌江)流域中段的古代思南,就是濮族人民始建的牂牁国国都,汉武帝置牂牁郡亦在此古址上。
  2、牂牁国参加华夏“齐为葵丘之会”大结盟
  牂牁国,作为周王朝下的地方侯国,伴随着西周,进入春秋(即东周),历经春秋时代齐桓公称霸,始称“春秋第一霸”时,位于牂牁江流域的牂牁国国王,与周边的方侯国家,如蜀国、巴国、辰国、雕题国等一起,都参加了齐桓公的天下大结盟。
  根据《管子•小匡》篇史云:“桓公曰:‘余乘车之会九,兵车之会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南至吴、越、巴、牂牁、辰、不庾、雕题、黑齿、荆夷之国,莫违寡人之命。’”
  有学者不相信齐桓公于公元前651年,有能力号召诸侯方国参加齐为天下盟主的大结盟。但笔者考见,早在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就已有能耐率领齐、鲁、曹、卫、宋、陈、郑、许八国联军伐楚了。楚王见齐国联军势盛,于是派人求和,史称“召陵之盟”。这使齐国威振寰宇。齐桓公以他曾有九次会盟过诸侯的威力,这为此后于“公元前651年号召天下,齐为葵丘之会”召集天下诸侯方国大结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此会,《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曰:“公元前651年,齐为葵丘之会”便水到渠成之事。
  地处牂牁江流域的牂牁国国王,自然就是从牂牁江流域,乌江古代的思南乘船北下长江,东至汉口,会合西南巴国、蜀国、辰国、雕题国、黑齿国、荆夷国、不庾国等国王们一起,从古代汉口北上汉水,进入河南今名兰考古名葵丘之地,去参加齐桓公“齐为葵丘之会” 的天下大结盟。
  3、在秦楚交战前夕,牂牁国演变为夜郎国归属了秦国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以变法运动和兼并战争,使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位于神州东方国号为“田齐”的国家,在秦国与三晋产生激烈争夺战之际,也乘机扩大了自己势力,成为华夏东方大国,号称东帝。而位于西域的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又以战争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掠夺他国的土地、人口、财富使自己国力日益增强。到战国中期,秦国一跃而成为神州崛起的强国,号称西帝。在西有秦国,东有齐国两大帝国之间,还有一个位于华夏中南地域上的强国,它就是楚国。楚国得名,是由西周出现的荆夷国即荆楚大地之名演变为楚国的名称。
  春秋时期,位于辰沅流域(今湖南西部)西周时出现的辰国不见其名了,取代它的则叫“黔中”之名。黔中归属了楚国,因故史书所曰:“孝公元年(前361)……,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 [①]之地。由史可见,楚国已于公元前361年,把军事扩张到汉中、巴、黔中之地了,史称“楚黔中”。这个“楚黔中”后来成为秦国向楚国后方发起进攻的目标。
  秦国窥见楚国有吞霸西南诸侯方国的动机,秦军也出兵南下,他们悄然越过秦岭,于公元前316年至前314年,分别攻下了蜀国(今成都)巴国(今重庆)后,秦惠王以软硬兼施的谋略于公元前311年,向楚怀王发起挑衅,即于“周赦王四年(前311),秦惠王请以武关外地易楚黔中,不果②。”秦惠王施计将楚怀王骗到秦国,即于“十六年(前299),秦质楚怀王,要割巫黔中,怀王不许③”又过三年后,于“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困死于秦④”时,秦国始终得不到楚国的黔中。于是才暴发了“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秦司马错由巴之南鄙从枳县(今涪陵)入,攻取楚黔中地”的战争,并占据辰沅流域楚黔中(今沅陵)。第二年,楚国以牙还牙,向秦国的属地夜郎发起进攻,即“楚顷襄王二十年(前279),遣将庄蹻溯沅水出且兰(今福泉为中心的且兰国),伐夜郎,夜郎降⑤”。《史记》“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的文献,史述牂牁江滨的夜郎国都,其实就是《三国志》“南至盘江,东接牂牁江”,即乌江之滨的古代思南城,就是楚将庄蹻攻取的夜郎国都。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板凳
发表于 2014-6-16 16:20:15 |只看该作者
    4、秦朝在古代思南置夜郎郡,汉武帝改夜郎为牂牁郡领十七县并绶夜郎王印
  自“公元前280年,秦将司马错伐楚,从巴之南鄙枳县(巴国南鄙之地仅指今涪陵)入,取楚黔中”之年起,秦楚两国经数十年反复交战,直到“公元前223年,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虏楚王负刍,楚亡。公元前221年,秦灭齐,一统六国⑥。”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秦王朝时,秦始皇仍以辰沅流域的“黔中”之名,建立了“黔中郡”,《贵志》史云:“黔中故城,在辰州沅陵县西二十里江南⑦”。其志同页史载:“始皇二十七年(前220),秦通五尺道置夜郎郡吏”于牂牁江(乌江)之滨的古代思南。“二十八年(前219),置夜郎县”于石阡(《石阡府志》)。秦始皇为什么要“通五尺道置夜郎吏”派史臣进驻夜郎郡,是因为他看重了夜郎国古代思南统辖下两大水银、珠砂的矿产地。一个是今名万山、务川的两大矿产,这里为秦王墓上贡了无数的水银、珠砂奇宝。(万山矿场直到新中国建立后,它的水银、珠砂产量,仍居世界第一。)
  然而,历经八百余年的秦国,在统一诸侯方国而建立秦王朝中央政权后,仅仅维系了十五年的朝统就被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汉武帝登基的第六年,即“建元六年(前135),汉许匈奴和亲⑧”,汉朝和匈奴之间以政治联姻暂时平息了匈奴的侵扰后,武帝腾出手来开始对付南越国(今广东)政权。
  文献史载:“建元六年(前135),大行王恢击东粤……,恢因兵威使鄱阳令唐蒙风谕南越(国),南越食(唐)蒙枸酱,蒙问所从来?(南越人回)曰:‘道西北牂牁江,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牁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之一奇也。’……(汉武帝)乃拜蒙为中郎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符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⑨。”
  这是一段颇耐人寻味的文史资料,身为大汉王朝的使者唐蒙,从内地出使到沿海边垂的南越国国都番禺(今广东番禺城)时,南越人深知唐蒙是为消灭南越而来踩水探路的。南越人抓住汉朝间谍唐蒙的心理作用,于是南越人以反间谍手段,精心编织了一台蕴藏着阴谋鬼计的饮食文化,特意准备了汉朝禁止蜀郡出口的枸酱来招待唐蒙,这就必然诱导唐蒙要质问南越人:“蒙问(枸酱)所从而来?”,身为反间谍的南越人随便回答唐蒙说:“道西北牂牁江,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南越人的回话,正中唐蒙下怀。于是带着这份“厚礼”回到长安城。回到长安城的唐蒙,又“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万,浮船牂牁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之一奇也。”唐蒙将这次打听来的消息,一起呈报汉武帝。汉武帝在高兴之余,为保险起见,特派唐蒙出使夜郎实地考察。于是便于“公元前130年,乃拜蒙以中郎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符关入,遂见夜郎王多同。”当唐蒙等一万一千余人踏勘夜郎国里(古代思南统辖的乌江流域大贵州全境)所有的江河都不能通航到达南越国都番禺城时,方才省悟在南越国吃那餐“枸酱”筵席上,南越人回答他那句“道西北牂牁江,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全是蒙骗讹诈之语,致使汉朝在此后二十年间,未能从“道西北牂牁江”去消灭南越国。
  经考,南越国高级间谍以充当下等侍候人身份向唐蒙传递那句“道西北牂牁江,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讹诈蒙骗的话,实属达到破坏干扰汉武帝用兵消灭南越国的目的。这句由南越人政治家们、军事家们以及高级间谍们谋划这餐“筵席”,编织这句回答唐蒙“回话”的特别情报,有似于《三国演义》周瑜骗造那封“假信”一样,让蒋干自以为盗得了“真情报”呈于曹操,从而达到曹操杀掉水师都督蔡瑁、张允自毁长城的目的。可见,历史上在汉越、吴魏敌我之间,制造的“讹语、假信”之类,它们都产生了异曲同工之效,都达到了破坏敌方的军事作用和扰乱敌方的军事布署。然而,当唐蒙及汉武帝都知道南越人制造出这句假话的二千多年后的今天,而我们有的学者,还在以“道西北牂牁江,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这句欺骗讹诈之话,当作真实的史情捧为“历史真理”来以理服人、自以为是。由史可见,二千多年前南越国的高级间谍们制造这句蒙骗之话,实在叫人难以费解。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就是这句讹骗之语,使史学界苦争了近两三百年的时间,就判不下今名乌江,是古名牂牁江的定论。即便将北盘江扯为牂牁江,而北盘江又没有“江广百余步”的元素和“足以行船”的胎记。倘若不是《三国志》:“南至盘江,东接牂牁(江)”指点迷津,及《牂牁江考》史载“牂牁江即今日之乌江”之明示,这实在使人难以识透此话之诡谲与迷弄。
  从公元前130年,汉武帝赐封唐蒙为中郎将率一万一千余人来到夜郎国都的古代思南,踏勘牂牁江(乌江)以及其他河流都是不能通南越国的番禺城后,才省悟南越人制造那句“道西北牂牁江,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的话,全是阴谋鬼计欺诈之语后,于是汉朝在此后二十年间不出兵南越国。可到了公元前112年,南越国却公然反起汉武帝,自然汉朝这下是不放过番禺政权了。在汉武帝取缔且兰国、平叛南越国的两大战役中,夜郎国虽然没有参与平叛之战,但夜郎王多同能在“元鼎六年(前111),平南夷为(置)牂牁郡,夜郎侯(多同)迎降。”能主动进京叩拜汉武帝,使汉武帝甚为欣慰,于是“天子赐其王印绶,……以吴霸为牂牁太守”一统牂牁江(乌江)流域。大汉王朝以朝廷命官“牂牁太守吴霸”,结合土官“夜郎王多同”土流合治的政权——牂牁郡,就在古代的思南落下了帷幕。

  土流合治的牂牁郡政权,大汉王朝授予古代思南牂牁郡领十七县。其县名是:“故且兰,镡封、鳖、平夷、漏卧、同并、谈指、宛温、毋敛、夜郎、毋单、漏江、谈稿、钩町等十七县属之⑩”仅故且兰一县地盘,就“当今福泉、黄平、翁安、开阳、贵定、龙里、都匀北半部、麻江至凯里地,皆为且兰县领地⑪。”可见,仅故且兰一县就包括今天上述十来个县的地盘,这说明汉朝赐古代思南牂牁郡领十七县,应比今天贵州省还要大。它领辖着整个牂牁江(乌江)上中下流域及其边缘地貌地域,皆是古代思南牂牁郡的领辖地。
  5、夜郎国是怎样被灭的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于公元前130年派唐蒙出使夜郎,这是汉廷第一次出访夜郎侯多同,又封其子为夜郎令。在这一年中,反映了汉官唐蒙会见了夜郎国里两位官居侯令的人物。但,时隔二十年后的“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平南夷,为牂牁郡,夜郎侯(多同)迎降,天子赐其印绶。后遂杀之,夷獠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牁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三子为侯⑫。”的文献中,又出现了“后遂杀之的夜郎竹王及其三子为侯”这两位王侯人物。

  从上述文献史述的两件史事令人一目了然。其一:在汉武帝当朝之时,“夜郎侯多同迎降,天子赐其印绶是在公元前111年。”其二:被汉武帝“后遂杀之的是非血气所生的夜郎竹王”,从斩杀的时间上断,至少是在绶夜郎王印这年之后所发生的事,即从汉武帝于公元前110年算起,至前87年汉武帝薨逝之前,就在这二十四年间的某一年斩杀竹王的。汉武帝之所以要杀这位“非血气所生的夜郎竹王”,一定是竹王犯了汉廷不可饶恕的非人性的罪孽。所以《华阳国志》与《后汉书》用洪荒神话传说描述这位竹王,其曰:“夜郎者(指竹王),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世以竹为姓……后渐骄恣,……因斩竹王……,夷濮阻城,咸怨诉竹王非血气所生,求立后嗣,霸表封其三子列侯⑬。”《华•后》二志用这个神话传说的实质,是在真实反映夜郎竹王野蛮骄姿的叛逆恶性,就像七八千年前传说中被洪水冲来的、由竹筒所孕的、非血性不服朝统的野种。二志运用这个传说,其实是利用文献中“濮(獠)阻城,咸怨诉竹王非血气所生”之句内容的影射。《华•后》二志紧紧抓住濮人们围着牂牁城“咸怨诉”,以濮人们集体诅咒自责被杀夜郎竹王是非血气所生,不是父母生养的诅咒之语,转化为七八千年前洪水冲来无人性的天落崽,杀之除祸,大快人心,但“求立后嗣”。濮人集体恳请央求朝廷立嗣继承,于是经牂牁太守吴霸上表,汉武帝“乃封其三子为侯”。就这样以斩杀竹王后,又封其三子承袭夜郎侯缓和了这场矛盾。
  三子为夜郎侯吸取竹王被杀的教训后,与汉武帝及之后的汉朝廷没有出现偏激行为的史载。但到了他的儿子——夜郎王兴时,由于夜郎王兴举兵反汉,被汉成帝令太守所杀。唐朝《元和郡县志》卷三十记下了夜郎国灭亡的史事。其曰:“汉河平二年(前27),陈立为牂牁太守,阻兵保据思邛水(占据印江河),汉将夜郎王(兵)数万破。”夜郎国至此灭亡。此史,《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云:“河平二年(前27),牂牁郡夜郎王兴,钩町王禹、漏卧候俞举兵相攻。牂牁太守陈立杀兴。兴妻父翁指连二十二邑反汉,冬,部人杀翁指降汉,夜郎亡”。终计起来,从公元前279年夜郎国出现,到公元前27、26年夜郎国被灭,夜郎国相存了二百五十年的时间。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地板
发表于 2014-6-16 16:20:42 |只看该作者
    二、宋置黔南路取牂牁夜郎地,始建贵州防御使
  1、“黔中”署名是怎么进入“夜郎”临牂牁江流域的
  “黔中”与“夜郎”,原本就是各自统辖着不同流域的两个方侯国。“黔中”位于辰沅流域,且黔中郡设在辰沅流域的沅陵(今地)。“夜郎”位于牂牁江流域,“夜郎者,临牂牁江”的都城则在牂牁江(即乌江)流域中段的思南(今地)。
  汉朝建立后,于高祖五年(公元202)改黔中郡为武陵郡从沅陵移徙溆浦(今地)后,从此,在长达七百八十四年间历代皇朝不用黔中署名,直到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以田宗显任黔中太守⑭”率张杨邵安李、何冉谢朱覃十大姓开府之兵,越秦岭、过大巴山、渡长江进驻鄂西清江流域开辟黔中郡战略要地,田太守麾下黔中郡的十大姓府兵,在鄂西黔中创建了“维思为州”以思建署的“恩思”署名,今天湖北鄂西境内的“恩施”,其实就是隋朝初年田太守以汉字的“思”字创建的“恩思”政权。
  黔中“思”字号署名的产生,源典于黔中太守田太宗当朝的隋文帝,隋文帝本是北周静帝的“随国公”,是保驾护航静帝的卫戌司令。随国公于公元581年初将九岁的北周静帝踢开以后,随国公舍去“行走”,将曾经是跟随卫戌的“随”,演绎为“隋”,隋朝、隋文帝由此产生。身为隋文帝任命的黔中太守田宗显,是十大姓府兵制军事集团的首领,田太守以隋文帝运用政治与汉字相结合的文韬之举,利用汉字的“思”,在鄂西清江流域创建了“维思为州”的“恩思(今恩施)、思南(上世纪改为今宣恩)”政权。
  黔中郡在三峡鄂西的建立,为开皇八年(公元588)五十余万隋军分水陆并进仅四个月就将南京陈国消灭了。无疑十大姓创建的黔中郡区划,为隋朝统一中国赢得了战略先机。从此,华夏自东汉以来造成南北割据三百年的局面得以复合。史云:“江东(即江南)分王三百年,复与中国合⑮”的大中国,又在隋文帝时代统一起来了。由史可鉴,隋文帝任田宗显为黔中太守率十大姓开辟黔中郡战略要津之地,其功不可没。
  2、黔中太守田宗显率领十大姓府兵开拔牂牁江(乌江)流域进入夜郎地
  黔中太守麾下的十大姓府兵,没有随五十余万大军东下长江去消灭陈国。稍顿些年,黔中郡地已建设成为“黔中太守,知黔州事,任久未迁,民夷率服,兹土大治,有太平尽属乐留⑯”的政通人和景象。
  隋煬帝登基后,十大姓黔军带着“黔”字号旨令,于煬帝初年就开进了牂牁江(乌江)流域,占领了夜郎国牂牁郡曾经统辖的下游彭水,并在彭水于“煬帝大业二年(606),置黔安郡⑰”。通考其史,历史上直到隋朝才在三千年前的牂牁国、二千年前的夜郎国曾经统辖的牂牁江即乌江流域下游的彭水,首次设置“黔安郡”黔字号署名。而在牂牁江中段的思南(今地)隋朝却仍然设立牂牁郡政权。此史,《贵州通志•前事志》(以下简称《贵志》)卷一224页史云:“牂牁废县在思南府西,隋初置,兼置牂牁治焉。大业初,改州为牂牁郡。”由史可显,在同一条牂牁江(乌江)流域上,隋煬帝在牂牁江流域中段以上的古代思南,以汉朝曾在此设置过牂牁郡仍设立牂牁郡署衙,而在下游的彭水始设黔安郡。从此黔安郡与牂牁郡就并立在古名牂牁今名乌江流域上了。这样的政权景观,是从来没有被任何史家揭示过的。因此,隋朝在乌江流域下游建立的“黔中郡、黔安郡”署名,其名成为开辟历史上“夜郎者,临牂牁江”即乌江流域的开篇之作,且就是这个“黔”字号署名,成为后来取缔夜郎遗土的代称。所以,研究今名贵州简称“黔”,就务须要从隋朝以“黔中郡,黔安郡”的“黔”字政权去寻根历史源流及其历史原因。
  3、唐命黔州刺史田世康南征北战创建黔州都督府于彭水
  隋朝在彭水设黔安郡,但到了唐朝,唐将其改为黔州,并以黔中太守田宗显之子田世康任黔州刺史。黔州刺史田世康(又名田惟康)参加了巩固唐朝政权的保卫之战。
  唐朝建立之初,位于中南地区拥有重兵的军阀肖铣反抗唐廷,高祖李渊派李靖征肖铣不力,险些被斩。《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卷三440页史曰:“上遣开府李靖诣夔州经略肖铣,靖至峡州,阻铣兵,久不得进。上怨其(指李靖)迟留,阴(暗地)敕许绍斩之,绍惜其才,为之奏请获免。”李靖虽然获得免斩,但肖铣之部却占据了长沙。《通鉴》卷三454页史载:“武德三年(公元620),铣遣其齐王张绣攻长沙(占据湖南)”继续与唐朝对峙。高祖李渊在这种情况下,只得启用投诚于唐朝的黔州(彭水)刺史田世康麾下的十大姓军事集团,命令这支隋朝来到黔中已有四十年(582—621)十大姓府兵去攻打肖铣。《通鉴》卷三455页记下了战争的场面,其曰;“武德四年(公元621)春,黔州刺史田世康攻肖铣,五州四镇皆克之。”公元2010年5月17日,笔者受央视十台编导苏友谊,主持人张腾岳邀请踏入十台录像棚,结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毛佩琦时,毛教授问我的第二个问题是:“请问田先生,您有什么历史依据说明贵州史学界没有找到六百年前(即1413年之前)的历史时,当我将《通鉴》史载上述这几段史话,以及《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曰:“武德四年(621)十月,肖铣降。”《贵志》卷一234、236页史载:“命黔州刺史田惟康(《唐传》均写作田世康)征肖铣”,或曰:“武德四年(公元621)九月,诏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击肖铣”;明嘉靖《思南府志》亦载:“命黔州刺史田惟康由辰州路趋江陵,征肖铣”占据五州四镇,以及撰于宋代《黔南田氏宗谱》上史记道:“二世惟康(即世康),夜度贼营,斩铣于马下,升授谭州(长沙)都督府,加黔谭二州节度使”的文献资料,以及《通鉴》卷三482页还史载:“武德六年(公元623)九月,渝州人(今重庆)张大智反,渝州(重庆)刺史薛敬仁弃城走,大智侵涪州,黔州刺史田世康讨之,大智以众降”的几部文献资料均出示给毛教授看时,毛佩琦连声感叹,并说:“田先生,你知道《资治通鉴》是什么概念?在司马光惜墨如金的《通鉴》上,能有两次战绩史载你先世的史事,这说明你的先世与十大姓将士在开辟黔中、创建贵州的历史是立有建树的。”
  唐贞观之初,十大姓军事力量已经占据夜郎国遗土的北部,并以“维思为州”创建了“思州”政权。史曰:“贞观四年(公元630),改务州(今务州)为思州⑱”,是年,“贞观四年(公元630),置黔州(彭水)都督府⑲”,“贞观十三年(公元639)以郎州其地改名播州(今遵义)。⑳”
  历史上以“思播田杨”十大姓总代称的黔州之军就从这时开始了。这句政姓合一的政治谚语就产生在这一时间。它成为后来研究贵州历史,就得首先研究乌江文化。研究乌江历史,就得最先研究“思播田杨”军政体系、人文经史的文化命脉。
  唐朝建国之初,起先是利用黔州都督府十大姓将士消灭反抗唐朝的地方军阀,可征讨的结果,使黔州十大姓拥有东起三峡清江流域、南抵湖南长沙五州四镇、西至乌江流域思州(今务川)、播州(今遵义)之地、北达长江渝州(重庆)之境。面对十大姓集团拥有这样一幅广袤的黔州之地,唐王朝意识到必须对其施行战略控制了,绝对不能让其乌江下游黔州都督府之十大姓黔军,继续南进乌江中上游流域,于是唐廷中央就在思州(务川)、播州(遵义)以南的中上游地区,设置以土人为官管理土人的羁縻州制就这样产生了。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5#
发表于 2014-6-16 16:21:22 |只看该作者
    4、唐廷在黔南道地域上设立五十个各自为政的羁縻州
  唐朝在乌江流域下游北部的彭水设立黔州都督府,而在乌江流域中上游以南的地域即“黔南道”上,设立土人为官管理土人的、各自为政的五十个羁縻州。并且作为“永无革之”永远不能革去的一道旨谕下达到彭水黔州都督府。唐廷中央政府以这样的命令控制黔州十大姓将士不能以军事溯江而上南进乌江。于是,在牂牁江即乌江中上游流域黔州都督府彭水以南,今沿河县、思南县以上的大贵州版图,授称“黔南道(宋末称黔南路)。”在这片黔南道版图上,唐廷设置了五十个羁縻州。此史,《资治通鉴》卷三624页史曰:“总章二年(669),时承平既久(唐以平安已久为政令),(需)选人益多,……引铨注之怯,……遂为永制,无能革之者……,其黔中州县官任职,不由吏部(不由中央任命),委以黔州都督府选择土人补授”,以土人为官管理土人的五十个羁縻州县,就在乌江流域的中上游产生了。《寰宇记》曰:“黔中南路(即乌江流域中上游地区),有数十百部落。……各擅一州,不相统摄。”就这样,唐廷中央政府以“一石击二鸟”之略,不仅遏制“思播田杨”十大姓黔州之军不能南进乌江中上游,而“黔中南路的数十部落,也各擅一州”互不干预的羁縻州制区划便从此形成。
  5、宋徽宗开战黔南路,始建贵州防御使于思南
  唐朝在黔州都督府(彭水)的南部,即乌江流域的中上游设置黔南路五十个各自为政的羁縻州,一直沿袭到北宋末年。这时的北宋王朝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危机。正面有辽国、西面有西夏国、东北面有女贞部,都在虎视着北宋政权。而西南后院又盘踞着有几百年政权的南诏国(今云南),并经常入侵黔南五十个一盘散沙的羁縻州地,直攻进播州(遵义),搅得北宋腹背不得安宁。
  徽宗即位后,文武百官于“崇宁二年(1103),(提出)南开黔中,取牂牁、夜郎地(21)”战略战势。“大观元年(1107),诏西南夷番部长田祐恭入朝,开置黔南路(22)”,即以“宋代地方一级大行政区叫路(23)”取缔五十个各自分散的羁縻州。身为黔南路西南夷最高军政长官番部长田祐恭,是“隋开皇二年(582)黔中太守田宗显”的第十四世孙。由于世袭的原因,田祐恭统率着在乌江下游北部驻扎了五百二十五年(582—1107)黔州都督府的将士——“十大姓瓜绵椒衍,十倍于昔”的生力军,构成田祐恭麾下开辟黔南路的中路军。他们承袭先世们以“维思为州”以“思”开辟军政渠道时,在乌江下游的第一战地,便建立了“思渠”(今沿河古镇)。在“取牂牁、夜郎地”攻取牂牁江(乌江)流域中段最大的羁縻州地时,以“维思为州的思”、“黔南路的南”,集“思”与“南”,形成了“思南”之名。所以宋代御览的《舆地纪胜》史云:“思南之地,渐被华风……,靡然变易矣。”宋代于公元1107年创建的思南,靡然变成与华夏文风和谐的社会风貌。
  “大观二年(1108)十二月,进张庄兼黔南路经略安抚使,由湖北至广西,由湖南则迂弓背,自渠阳(今靖县)而往(24)”犹弓弦之势的黔南路东路军,从湖北鄂西,经湖南靖县直捣广西黔南路。
  “大观二年(1108),播州(遵义)杨文贵献地,建立遵义军遵义县,建立仁怀县。(25)”成为黔南路的西路军。(2008年,仁怀庆县九百年)。
  “大观三年(1109)三月,并黔南路入广西路(26)”,即将夜郎国境内牂牁江(乌江)流域的黔南路拓疆至广西境内。十大姓黔南路军在广西的黔南路境地上创建了思恩、思阳、思乐、思明、思同、思陇、思练、思旺、上思、下思等“维思为州”政权。即此,成就了广西黔南路终极之地的“镇南关”。而今天生活在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的苗民,就是这次开置黔南路“并黔南路入广西路”南进去的苗民。时下柬埔寨数万苗军是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九百年前开置黔南路战势进至柬国去的苗部。
  “大观四年(1110)五月,改黔南路为广南西路(27)”,宋廷命令田祐恭麾下的十大军南平军,从广西南部的上思之地向广西的西部开拔。田祐恭在广西西部右江流域创建了思林、田州、田东、田阳、田林的地方政权。九百年过去了,迄至今天还沿用其名。
  “政和五年(公元1115),泸南(今四川泸州)晏州夷反、思黔巡检田祐恭讨平之(28)”。文献中的“思黔巡检”一职,表明了田祐恭以“思”开疆拓土“黔南路”战略战势胜利完成。经这次战役以后,唐宋两朝在黔南路上设置了四百四十五年(669—1115)之久的五十个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羁縻州被十大姓黔军全部取缔了。文献史曰:“诸夷落皆降、拓地环二千里(29)”区划形成。宋徽宗将北有思州(务川)、东有思旸(岑巩)、南有思恩(荔波)、西有思安(昭通)(见明清贵州地图地名)的四隅环思的新型区划,以集大而贵,以合(和)而贵的“贵州”之名代替了“黔南路”形成法定区划名称,徽宗帝于“宣和元年(1119),以田祐恭为贵州防御使(30)”一统贵州版图。贵州防御使殿堂设立在大观元年(1107)始建的思南(今地)。这就是“先有思南,后建贵州”的历史原由。
  为此,宋廷皇帝御览的《方舆胜览》赞誉思南为:“夔路奥区,思南要地,划地以守,变戎而华,虽曰黔中之地,实为徼之州,固远华风,久渐王化、环地千里,藉虎符弹压之威。”由于宋廷出以巨资命庞公孙在思南以宋代“营造法”修建了贵州防御使署衙的宫廷式的殿堂(幸存几座古殿为今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因而御书《方舆胜览》又史云:“夔路化外州郡凡十,而思(南)居其首”,“思南要地”便成为宋朝统下“黔中首郡”的礼赞。贵州师范大学王燕玉先辈在他撰著的《贵州史专题考》311页称道:“那时的田祐恭,武力文治震耀西南”,“徽宗宣和元年(1119),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即此时思南)军事番部长田祐恭,因功绩加授贵州防御使,‘贵州’一词写作行政区划法定名称,始见于此。”
  6、南宋初贵州防御使黔军讨平峡江以外百万叛兵
  北宋徽宗帝以“黔南路,取牂牁、夜郎地”,于宣和元年(1119)始建贵州防御使于思南才几年,他所统的北宋王朝便于公元1127年,被金太宗所率之金军推翻了。史曰:“徽钦二宗北虏去,靖康二年(1127)四月,宋亡。”
  北宋灭亡,南宋高宗帝率部从北向南逃到海上漂流数月之久,金军南下屠杀抢掠北返之后,北宋南退到中南地区的后军将王辟,凭着手中的重兵也公然叛逆南宋,企图步三国蜀主刘备后尘溯江占据天府蜀国之地。南宋为了遏制王辟分庭抗礼之违,于是命贵州防御使田祐恭军讨伐之,《贵志》卷一368页史曰:“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七月,后军将王辟,陷归州(今秭归),调思州(即思南)田祐恭兵讨剧贼王辟。是年十一月,剧贼王辟,郭守忠破归州入巫山,将拔翟塘关径入(四川),调田氏兵,田氏宣即就道(北宋夔州路图有“田氏”二字)。事急矣,可日夜兼行,不到一月至巫山,摧贼锋,贼还走,保归州,再战,贼大败。收归州乘胜逐至房州、竹山(今湖北北部)。当是时,峡外大小贼以十数,连百余万,荆楚赤地数千里,至是以人为食,莫不妄意蜀郡之富饶,人人垂涎誓突入翟塘关,快其所欲(入四川)。自田祐恭破王辟、郭守忠后,夔路(宋军)军声大振,自是群贼始不敢有意图蜀矣。”贵州防御使田祐恭率领十大姓黔军讨平了另立中央的后军将王辟、郭守忠等百万叛贼的峡江战役,保住了南宋在江南的一席之地。
  7、贵州防御使田祐恭率领十大姓黔军抗击金军达十年
  继贵州防御使麾下的黔军,于建炎四年(1130)讨平夔州峡江后军将王辟、郭守忠聚集在“峡外大贼以十数,连百余万”的叛贼之后,贵州黔军又于绍兴年间调往陕西、河南一带抗击金军达十年之久。鉴于此史,《贵州通志• 人物志•田祐恭传》这样史载:“绍兴二年(1132)以保蜀劳勋,加华州(今陕西华县)观察使。三年(1133),金人侵犯梁洋,四川宣抚使张浚会集诸路将帅御之,公被檄行,无逗遛。既至,金人望风退走,赏军器、鞍马等物,迁通侍大夫,知思州军州事。七年(1137),朝廷以公抚循夷民,备见勋劳,赐玺书金带。明年(1138),以母忧解官。又明年(1139),披命起复,仍领军州事。十一年(1141),以累大功,加边郡(宋金国界)承宣使,又迁奉宁承宣使。”
  以上凿凿战功,卓卓勋劳记下了贵州防御使田祐恭麾下的十大姓黔军抗击金军十年之久的战事。直到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两国签订“绍兴和议”停战为止,黔军才从抗击金军十年之久的北方返回贵州思南、遵义等地。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6#
发表于 2014-6-16 16:21:56 |只看该作者
    8、贵州刺史丁大全统领十大姓黔军抗击蒙军入侵川黔
  继田祐恭当任贵州防御使之后,在南宋一朝的一百五十年间,有“郝仲连、赵官瑗任贵州防御使;李宏、赵恺、肖铣、刘光弼、狄流、陈义、王公述任贵州团练使;赵孟启、董旼、程伟、丁大全任贵州刺史(31)”,以上十余位贵州官员坐镇“籍虎符弹压之威的思南要地”一统贵州政权。
  历史推移到南宋末年,理宗帝嘉熙、淳祐间,当任贵州刺史的丁大全率领“思播田杨”十大姓贵州黔军抗击蒙军入侵。史曰:“端平二(1235)十二月,蒙军兵围川青野原,播州杨价靖自效,许之(32)。”;“嘉熙元年(1237)四月,夔路铃辖,知思州(即思南)田兴隆与元兵战于潼川(33)”;“淳祐四年(1244),诏以播州人冉琎知合州,琎弟璞通判州事(34)”,理宗皇帝直接任委十大姓之冉氏兄弟二人前往重庆北部通判合州军事项目,经十余年之辛劳,终于将“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天生凡十余城的护蜀要口”连城构筑,十余年后“公元1259年秋,蒙哥汗帝率部攻城时,被钓鱼城抛下的飞石击中,病死于军中,蒙古军解围北还(35)。”
  据《元朝史》上册186页史载:“公元1254年,蒙军占据大理,任命刘时中为云南宣抚使”时,贵州西部的“罗氏鬼国遣报思播,言元兵屯大理国,取道西南”,企图攻取贵州思南进入乌江顺江东下消灭南宋。理宗苦言道:“彼不能支,骎骎及我矣”,宋理宗帝生怕位于乌江之滨的贵州刺史坐镇的思南城被蒙古侵占后,蒙军将会由乌江东下长江,骎骎很快就会危及我南宋临安府。于是,宋理宗于“宝祐五年(公元1257)二月,诏筑思州(即思南)三隘(36)”,宋廷为加强对思州(即此时思南)贵州刺史政权的防御,于是以思南为中心,以五百里为半径,以“三隘”要口为主,构筑了西起遵义海龙屯、经团溪、乌江天险江界河、南建瓮阳(瓮安)、福泉古城,旧州诏筑新黄平(今地)、思秉(今施秉),赐名镇远州,直到东面的思旸(今岑巩)、镇竿(今凤凰县)至保靖一带近二千余里弓背形的城堡与边墙,令蒙古军打不进贵州刺史丁大全坐镇于乌江之滨的思南城。于是,蒙军只得从兴义境地于“公元1259年入宋广西,长驱至谭州(湖南长沙)(37)”从江西东下去消灭南宋政权。
  9、思播黔军从抗元到顺元及元朝在思南设立宣慰司
  历史写到这里,令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胸间到底装有贵州古代多少历史?如果我们不去寻根贵州母亲河乌江中段的古代思南曾经是宋代的贵州政权,那么,人们很少会发现七百多年前,蒙古军队在消灭南宋的过程中,会踏过草地雪山南下云南去消灭南昭国大理政权。如果不去识破蒙古军队能将具有五百年(公元755—1254)历史的南昭国消灭而就是打不进贵州,就是踏不进乌江时,就自然不知道宋代就已经有贵州政权了。这些发生在贵州古代思南的史事,是从来没有被人揭示过的。公元1254年至1259年已经占据云南,并在云南建立政权的蒙古军就一直没能打进过贵州思南。这说明自北宋末年就建立了贵州防御使、贵州团练使、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刺史的十余位官员一直把持着贵州思南的军政政权。因此,历史上才出现了贵州防御使田祐恭统率黔军平叛峡江百余万叛兵,并在陕西、河南一带抗击金军达十年之久。时下,当任贵州刺史丁大全又遇蒙军绕道南下,意图从云南打进贵州,若不是宋理皇帝为强加贵州思南政权而“诏筑思州(即思南)三隘”构筑一个弓背形的军事堡垒,贵州思南政权,那就更加危险了。更何况,贵州黔军“思播田杨”还要肩负着前往四川参与川军一道抗击蒙古军队的入侵。据史载:“全蜀盛时,官军七八万人,通忠义为十四万。今官军不过五万而已,宜招新军三万,并抚慰田杨二家(兵),使岁以兵来助。如此,则蜀犹可保,否则不出三年,蜀必亡矣(38)。在这千钧一发之时,黔军思播开拔蜀省,抗击云南蒙军,不仅保住了四川,保住了贵州,同时使蜀黔两省成为南宋王朝在西南战线抗击蒙军入侵的大本营。历史已经证明,蒙军在入侵西南的四十三年间(1235—1277),始终没能从滇省云南、蜀省四川打进贵州,踏进乌江去消灭南宋政权。这一史实,七百多年来,直到今天还未被贵州史学界发现。七百多年前,不仅证明贵州政权的存在,且贵州黔军“思播田杨”还前往杭州临安直接参加保卫南宋京师的保卫战。
  南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十二月,宗诏天下勤王(39)”,“德祐元年(1275)春正月,加知播州(遵义)杨邦宪,知思州(即思南)田景贤(隋黔中太守田宗显之二十一世)并团练使,寻加观察使,趣兵入卫(40)”前往杭州参加保卫京师之战。《镇远历史研究》27页对此史事这样史述道:“谢太后诏天下勤王,田景贤与播州杨邦宪,率兵远程赴临安勤王。军至真州(今江苏征仪县),适遇元兵。田景贤、杨邦宪协助真州知州苗再成,……首战告捷。是年(1275)四月,朝廷加任田景贤为团练使,率兵部入卫京师(杭州临安)。九月又擢升为福州(今地)观察使,仍镇京都。是时丞相贾似道已被罢免,右丞相陈宜中当国。十二月,陈宜中派属官到元军求降,田景贤遂率师还乡”。南宋亡国也无回天之力了。黔军“思播田杨”只得回到贵州思南播州城,以观时局变迁。
  黔军思播田杨主帅田景贤、杨邦宪回到思南、播州(遵义)不久,德祐二年(1276)二月,宋主恭帝赵显被俘。半年后,元廷中央派重臣廉希宪到思播田杨作政治劝降之说。史云:“至元十三年(1276)八月,元廉希宪既安辑荆南(湖南之民),叹曰:‘教不可缓也。遂大兴学校,选教官,置经籍,仍亲诣讲舍,以励诸生。由是思播田杨二氏及西南溪洞皆越境请降(41)。”于是,元廷中央与黔军思播之间的政治条议答成。其曰:“至元十三年(1276)冬十二月,元佥书四川行枢密院事昝顺请降诏招谕思播。思州(即思南)田景景,播州(遵义)杨邦宪,未知顺逆,乞降诏使之自新,并许世诏封爵,从之(42)”的政治待遇答成。元朝将宋朝的“黔南路改为顺元路”,元世祖忽必烈看中了贵阳,于“至元十六年(1279)三月,诸夷降附,置八番罗甸等处军民宣慰使及都元帅府于贵州(43)”即在贵阳建筑顺元城。但不久因“罗氏鬼国叛”,元廷忌恐设在贵阳的宣慰司不保,于是又于“至元十八年(1281)秋,改思州(即思南)宣抚司为宣慰司兼管内安抚使,播州杨邦宪亦升宣慰使。(44)”果不出忽必烈所料,大德间,八百媳妇国、土官宋隆济、蛇节反叛,打进顺元城(贵阳),贵州知州张坏德战死,元廷中央调蒙古、汉军三万,思播军一万分道并进讨平这次叛乱。从此,思南宣慰司、播州宣慰使下的思播黔军又成为一统贵州的地方军。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7#
发表于 2014-6-16 16:22:16 |只看该作者
结语

  什么是宣慰司,《元朝史》上册302页云:“元朝在远离行中书省(当于新中国初设置大区划的‘局’)中心的地区,分设宣慰司,介于省路一级行政区划机构的职能。”可鉴,元朝在思南设立宣慰司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当下思南宣慰司的思播之军就能够代表元朝于“公元1284年,敕发田杨二家军出征缅甸(45)”;“发思播及镇远、黄平宋旧军(指宋朝时的十大姓军队)从征安南(今越南)(46)”。从这些文献中,可窥见“宋旧军”,其实就是十大姓构建于宋时的南平军。这支军队从北宋末年开置黔南路始建贵州起,经南宋、至元明朝已经三百余年了(公元1107—1413)。到了明永乐大帝为了朱明王朝的大一统、大稳定时,明成帝朱棣必须要把相存八百三十一年(582—1413)的以田氏为中心的政权摧毁。因故,由明廷中央制造了思南(今地)与思州(今岑巩)相互残杀四十五年后,到了公元1413年才用五万军队将二思一网打尽。从此结束田氏在黔中八百三十一年的政治话语权。永乐帝在这次捕杀思南第二十七世宣慰司田宗鼎时,将撰于宋代的《夔州路图经》、《黔州图经》、《思州图经》、《南平军图经》、《遵义军图经》、《梓州路图经》、《珍州图经》等史志全部烧毁,令后世只能得到明永乐十一年(1413)以来至今六百年的历史,而对六百年以前的贵州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溯到宋代的贵州区划史,以及二千年前的夜郎国和三千年前牂牁国的全部历史源流,令人全然不知。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8#
发表于 2014-6-16 16:22:33 |只看该作者
注:
①《史记》卷一202页
②《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13页
③、④冯君实《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⑤杨宽《战国史》第158-167页附注
⑥冯君实《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⑦《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27页引《括地志》
⑧冯君实《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⑨《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
⑩《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46页
⑪《贵州史专题考》138页
⑫《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
⑬《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⑭《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218,明《思南府志》、宋《黔南田氏宗谱》均载
⑮《资治通鉴》卷三294页
⑯宋《黔南田氏宗谱》载
⑰《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225页
⑱⑲⑳《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240、244页
(21)《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350页
(22)《同上志》卷353、354页
(23)《辞海》、王燕玉《贵州史专题考》206页
(24)(25)《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356、359页
(26)(27)《宋史•卷八十五•地理一》、《宋史•卷二十•本纪》
(28)(29)(30)《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361、362、363页
(31)(32)(33)(34) 《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366、382、384页
(35)冯君实主编《中国历史大事年表》、韩儒林《元朝史》上册181页
(36)《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389页
(37)冯君实主编《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38)《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387页
(39)冯君实主编《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40)(41)(42)(43)(44)(45)(46) 《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396、397、397、408、415、424、438页

2014-01-23思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9#
发表于 2014-7-15 15:25:24 |只看该作者
                                      在表述上还有欠妥之处


    田维华撰写的论文《牂牁并夜郎国都及宋元置贵州政权在古代思南考》(见2014年1月9日思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第二部分提出了一些新鲜的看法,把发生在古代思南的史事揭示了出来。可惜,在表述上还有欠妥之处。
    一是定语太长。比如,“公元2010年5月17日,笔者受央视十台编导苏友谊,主持人张腾岳邀请踏入十台录像棚,结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毛佩琦时,毛教授问我的第二个问题是:‘请问田先生,您有什么历史依据说明贵州史学界没有找到六百年前(即1413年之前)的历史’时,当我将《通鉴》史载上述这几段史话,以及《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曰:‘武德四年(621)十月,肖铣降。’《贵志》卷一234、236页史载:‘命黔州刺史田惟康(《唐传》均写作田世康)征肖铣’,或曰:‘武德四年(公元621)九月,诏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击肖铣’;明嘉靖《思南府志》亦载:‘命黔州刺史田惟康由辰州路趋江陵,征肖铣’占据五州四镇,以及撰于宋代《黔南田氏宗谱》上史记道:‘二世惟康(即世康),夜度贼营,斩铣于马下,升授谭州(长沙)都督府,加黔谭二州节度使’的文献资料,以及《通鉴》卷三482页还史载:‘武德六年(公元623)九月,渝州人(今重庆)张大智反,渝州(重庆)刺史薛敬仁弃城走,大智侵涪州,黔州刺史田世康讨之,大智以众降’的几部文献资料均出示给毛教授看时,毛佩琦连声感叹,并说:‘田先生,你知道《资治通鉴》是什么概念?在司马光惜墨如金的《通鉴》上,能有两次战绩史载你先世的史事,这说明你的先世与十大姓将士在开辟黔中、创建贵州的历史是立有建树的。’”这段话竟然有四百多字,读起来很费劲。
    二是在一段话里前后重复。比如,“唐朝在乌江流域下游北部的彭水设立黔州都督府,而在乌江流域中上游以南的地域即‘黔南道’上,设立土人为官管理土人的、各自为政的五十个羁縻州。并且作为‘永无革之’永远不能革去的一道旨谕下达到彭水黔州都督府。唐廷中央政府以这样的命令控制黔州十大姓将士不能以军事溯江而上南进乌江。于是,在牂牁江即乌江中上游流域黔州都督府彭水以南,今沿河县、思南县以上的大贵州版图,授称‘黔南道’(宋末称黔南路)。在这片黔南道版图上,唐廷设置了五十个羁縻州。”这段话就有一句话是重复的。
    2014年7月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4-25 17:09 , Processed in 0.129733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