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347|回复: 1

那坡让“过山腔”民歌根植在黑衣壮人家

[复制链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发表于 2013-9-6 17:32:54 |显示全部楼层

那坡让“过山腔”民歌根植在黑衣壮人家

http://www.gxnews.com.cn  2013年09月03日 16:34  字号:大 中 小


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岑新东

“唱山歌嘞, 这边唱来那边合……”

当这首《山歌好比春江水》在耳边响起时,大家可能都会随口哼上几句。广西是山歌的海洋,那坡的“过山腔”山歌可谓是最具代表性之一。当聆听那坡壮族山歌时,人们为其高亢、嘹亮的腔调所震撼,也为其立意深长的词意所折服,那是从大山里回荡出来的心声。

黑衣壮是壮族中具有奇特色彩的一个族群,自称“敏”、“仲”、“嗷”,现约有5万余人,因着装全黑而得名,主要居住在中越边境的广西那坡县。那坡壮族山歌是黑衣壮人家历代传唱的民歌。在历史长河中,黑衣壮至今仍保存着古朴完整、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谣,并被誉为“广西民族音乐富矿”和壮族民歌的“活化石”。

那坡山歌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神话传说、人物传记、环境变迁、历史事件等的叙事歌;倾吐苦难、控诉压迫的苦情歌;反映自然、生活经历的农事歌;向往美景的赞颂歌;接人待物的礼仪歌;表现传统习惯的风俗歌;吊唁奔丧的祭祀歌;庆祝婚嫁满月、新居落成、老人生日的祝酒歌。而最为丰富的是情歌,包含着抒情、初恋、连情、逗情、赌情、定情、盟誓、赞美、相思、忠贞、离情、叮咛、痛惜、怀旧、重逢、苦情、叹情、斗情、白头偕老等20多种内容。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那坡壮族民歌形成了与民间习俗相依存、内容丰富多彩以及原生态性等特征。除了具有交际、宣传、教育、娱乐等作用外,那坡壮族民歌同时具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它是壮族远古歌谣文化的遗存。2006年那坡壮族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由于赖以生存、发展的民族文化空间发生了变革,传承的主要途径正在消失、活动场地逐渐缩小、师承断层等原因,黑衣壮歌谣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

自那坡壮族民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后,为了推介、打造、宣传黑衣壮文化品牌,该县邀请区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到那坡开展调研,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出谋献策。同时,组织力量深入乡村采风,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特征的黑衣壮文化戏剧、小品、曲艺、舞蹈、音乐、文学、美术、书法、摄影等优秀作品,一些作品先后在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中获奖。如该县黑衣壮合唱团在2008年参加全国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广西分赛区合唱类中荣获一等奖;同年12月,黑衣壮“尼的呀”合唱团参加由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区人民政府和中国合唱团协会主办的首届星海国际合唱节“星海杯”合唱比赛中荣获金奖。2011年5月该县金秋歌舞团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合唱比赛中,黑衣壮原生态四声部合唱《挑着好日子山过山》和彝族原生态风情歌舞《戈腊》等两个节目喜获金奖;同年12月该县革命老区艺术团参加第十三届香港世界“金紫荆花奖”合唱比赛中,舞蹈《捶布谣》、《戈腊旬池》摘取金奖。那坡黑衣壮民歌文化在世界文化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

每年春节,该县还摆“山歌擂台”,在县文化广场组织进行壮族山歌比赛,吸引了全县及相邻省市、县的众多壮族歌师、山歌好手,前来角逐,每年都能推出新的“山歌王”,为当地群众上演了一出文化盛宴,营造出浓厚的壮族民歌文化氛围。

今年以来,该县以壮族民歌文化艺术传承为重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文化惠民培训活动,深入挖掘民间文化艺人,大胆培育民间文化新人,让优秀的壮族民歌文化薪火相传。5月,该县成功举办了为期15天的壮族山歌培训班,有来自全县9个乡镇33名山歌爱好者及县展示中心的26名文艺演员参加培训学习,亲自聆听了当地“山歌王”岑恩隆和国家非遗项目传承人罗景超先生的授课。

“我们现在组团参加即将在南宁举办的《大地飞歌2013》第15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暨第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晚会文艺演出。之后,我们还组团参加9月中下旬在云南省富宁县举办的第十一届滇桂两省(区)五边境县文化交流艺术节活动,还要准备迎国庆晚会。10月份,我们同县文化馆一起着手准备今年二期壮族山歌培训班活动......”县文工团的张柳玲兴奋地告诉笔者。

民歌根植在黑衣壮人家里,而那坡正以崭新的姿态,为探索保护和传承“过山腔”壮族民歌作出积极的努力。



编辑:陈丽婕   作者:岑新东  来源:广西新闻网

踩过的脚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发表于 2013-9-7 18:02:51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觉得那坡的“过山腔”民歌并非“黑衣壮”特有。以前,俺那旮旯都称“过山腔”为那坡山歌。
也就是说“过山腔”在那坡不同的壮族支系,都很流行!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3-29 01:50 , Processed in 0.131944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