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语言文化
潘其旭
壮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是我国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
语言是一种表示意念的符号系统,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是其它文化部分得以存在、维持和世代传承的基础。语言与文化的这种特殊关系表明,语言的发生即文化的发生,一定的民族语言是与一定的民族文化同源共生的。文化语言学认为,民族语言是与民族同时产生的,并成为区别民族的重要标志。
壮族是我国岭南的原著民族,源于先秦时期珠江流域的西瓯、骆越部族,壮族的语言文化,自然是与壮族自身同根共源,独产生而自成系统,它具有民族文化的同质性和内聚力。壮族与我国的布衣、仫佬、毛南、水、黎、侗族,以及东南亚的侬、岱、老、泰、掸等族系是同根生的民族,也叫同源异流民族。他们同属于壮侗语(亦称侗台语)文化集团,国际上称为台语族群。
壮语尽管是我国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但由于历史上壮族没自己的民族文字,至唐宋时期才仿造汉字创造有表达壮语音义的土俗字即古壮字,又没有得到统一规范,加之历代王朝不承认壮族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因此,过去人们对壮族及其语言文就少有研究和了解。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才有一些专家学者(如李方桂等)涉足壮语研究领域。到了50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后,经一批壮族语文学家(韦庆稳等)的努力,壮语的研究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引向深层,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使人们对壮语的面貌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人们的印象中,一谈到壮语的特点,便常听到这样的三句话:“夹壮”——没有吐气音(如“看”、“干”和“吐”、“肚”的语音不分);“颠倒”——壮语与汉语中的短语词序相反(汉语是修饰词在前,中心词置后;壮语是中心词在前,修饰词置后。如猪肉——肉猪、公鸡——鸡公、红花——花红、先去——去先);“夹汉”——借用汉语的词汇相当多,便认为壮语己汉化了。(作为导游员,往往会遇到游客提到这些问题,你又将如何解释呢?)
再就是以往对壮语的研究,由于局限于由印欧语系搬来的汉藏语系的理论模式,按传统的观点,不仅不切实地把壮语划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而且,大都仍然流于结构语言学、描写语言学的语言本体现象的表层研究,而未能以文化语言学、语言哲学、思维模式、文化心理等视角和观点,从细微、深层和系统、整体上来揭示壮语的本质特征及其系属。现就近年来本人的研究成果,仅以一家之言,对壮族语言文化及其思维方式的特征并与汉语相比较作简略的介绍。(作为壮族自治区的旅游导游,了解和掌握壮语的有关基本知识,亦是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第一节 壮语分为南、北两大方言
壮族现有1700多万人,居住分布地域广阔,支系繁多,方言复杂,各地的壮族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因此,壮语也就有多种名称,计有“壮话”、“土话”、“曼话”、“侬话”“央话”、“雅衣话”、“育依话”等。根据语音的特点和词汇的差异,壮语大致分为两大方言,即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大体上以邕江为界。操北部方言约占壮族人口的70%。
壮语两大方言的最大差异是,北部方言一般没有送气的塞音声母,所以说起汉语来就有“看”和“干”不分“夹壮”现象。而南部方言则有送气的清音声母ph 、 th 、kh 、 phj 、 khj 、 khw等,所以就没有明显的“夹壮”现象。在词汇方面,南壮和北壮方言也有一定的差别,如:头、虎、月亮、天空、浠饭、巫婆等词汇的语音就有很大差别。但南部方言和北部方言有80%的基本词汇在语音上都有整齐的对应规律。
壮语和汉语都属有声调的语言,通过声调来区别词义。但汉语只有四声,同音词繁多(一个同音词最多者达成149个义项),全靠视觉按文字来依形会意;而壮语则有八个声调,因上古没有文字,只有凭听觉来依音释义(一个同音词只有3到4个义项)。所以,壮语的语言功能特别发达。(举例说明)
第二节 壮语的基本词汇自成系统
语言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命名。所谓基本词汇,是指初民在认识客观事物并开始为其命名的固有词语,如天体山川、动物植物、人体形器官、动作行为、人缘称谓等词汇。按发生学的观点,这些基本词汇,是在语言开始产生时就必然具备的词语,并且成为民族语言文化的基因,以相对稳定的语音形式世代传承而少有变化。壮语的这些基本词汇自成系数,没有外来词,与汉语比较如下:(例后附)
从上面举例的基本词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壮语与汉语在表达同一概念用词的语音形式有明显的差异,从整体来说,两者的语音既无近同也不存在对应关系。这就充分表明,壮语与汉语有着不同的起源,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语言文化集团,是与自身的民族同源共生的。
第三节 壮语与汉语不同的构词方法,表现为两种不同的认知思维模式
构词方法,即语法结构。人类运用语言来进行思维,各民族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思维逻辑并通过特定的词序结构,即语言的组合方式来表达意义和进行交流的。
一、在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中,壮语是“中心词(A)+修饰词(B)”的顺行结构;汉语是“修饰词(B)+中心词(A)”的逆行结构。例如:
壮语(直译) 花红 树松 肉猪 牛公 走先 雨下
汉语 红花 松树 猪肉 公牛 先走 下雨
壮语侧重于事物的本体和第一性,具有类别化、整体性的思维特征;汉语侧重于事物的形态和第二性,具有情态化、具象性的思维特征。
二、壮语类别化的构词体现注重事物本体类属的命特征,汉语专名化的构词体现注重事物情态特色的命名特征。
壮语(直译) 鱼金 狗花 果李 菜芥 鸟鹊 人男
汉语 金鱼 花狗 李果 芥菜 喜鹊 男人
(壮语类别化齐头式地名与汉语专名化多样性地名比较举例)
命名体现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的特点。壮语均以义类语素为冠词,整齐划一地突出事物的类属特征;而在相应在汉语里,一个词在名词中是指称哪一类事物,通常多是后置表达,即从该词的第二个音节才能领会到。
壮语类别化的“类名+专名”(A+ B)构词方式的命名特征,是注重和强调事物的本体类属,即共性特征,表现为一种从第一性到第二性、从大概念到小概念的思维模式;而汉语的“专名+类名”(B+A)构词方式的命特征,是注重和强调事物的情态特色,即个性特征,表现为从第二性到第一性、从小概念到大概念的思维模式。从语言发生学和人类的感知思维的过程来看,初民认知事物并为其命名,都是有一个从概略到具体,从笼统到细分,由简单到复杂的感知阶段和发展过程。壮语的类别化的构词方式和命特征,就承传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与人的认知思维过程是同步的,表现为一种“A+B”类型的顺行结构 。而汉语的“专名+类名”的构词方式,与人的认知思维过程是不同步的,要经过充分的加工过程,才能表达一个明释的概念,表现为一种“B+A”类型的逆行结构。(举例说明)
三、在构词和表达方式的习惯上,壮语具有客体意识特征,汉语具有主体意识特征,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的差异。
1、在表领属关系的词语中——
壮语(直译): 果我(的) 汉语:我的果
壮语首先指出“果”这一事物的客观存在,再表明“果”和“我”的关系。而汉语则从自身出发,强调“我”和“果”的关系。
2、在表两者之间交往的词语中——
壮语(直译): 去来 兄弟去来 汉语:来去 你来我往
壮语的构词含义是先“去”后来,表示尊重对方;汉语的构词含义是先“来”后“去”,以我为主,你有“来”我再“往(去)”。两种语言对主体和客体的强调不同,各有则重。
3、在有关方位词的构词和构词语义及表达方式的习惯上,壮语表现为纵向思维特征,汉语表现为横向思维特征,展现出不同的民族语言具有不同的“世界图式”。
在汉语中,所称东、西、南、北的观念和语义,表现以自身所处为中心的平面四方对称的方位观念,是抽象词语,这与中原大平原和河流由西向东流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北方汉族自古从半地穴居住到在地面建造房子的生活方式有关。
而在壮语中,称北和西的方向用词,北部方言为“更”,南部方言为“女”,意即“上方”;南和东的方向用词,北部方言为“拉”,南部方言为“呆”,意即“下方”。表现为高与低的纵向方位观念。这与壮族所处的云贵高原余脉,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及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的自然环境,以及壮族先民由居住山上岩洞到干栏式楼房的生活方式有关而形成的方位观念。
缘此,汉语习惯以东西横向为轴来构词。如:东奔西跑、东躲西藏、东想西想、东拉西扯等。而壮语则习惯以空间层次上的高低、上下纵横为轴来构词。例如:
壮语(直译):奔上奔下
汉语相应词为:东奔西跑或跑来跑去
壮语(直译):想上想下
汉语相应词为:想来想去
四、在有关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化词语中,壮语常以“腹腔”为中心来构词,汉语常以“心脏”为中心来构词,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例如:
壮语(直译):腹宽 腹软 腹直 腹明 腹黑
汉语相应词:心胸开阔 放心 直心肠 心明 黑心
此外,壮语中同类的文化词,还有以“脖子”、“喉部”的情状来指代心理感情的一系列词语(例略)。在这类词语中,壮语表现为形象性的类比思维,汉语大多为抽象思维 。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壮语与汉语的基本词汇绝缘不同,词序结构逆向反差,认知思维南辕北辙,内部机制缺乏同一性,文化思维大异其趣,说明两者之间不是同源关系而是接触关系。壮语独自起源、自成系统而又非孤立发展。至于壮语后来壮语受汉语的强大影响,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四节 壮语是壮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一、从岭南现存的壮语地名观察壮族及其先民在历史上的分布。(例略)
二、从壮语看壮族的历史社会制度文化。(例略)
三、从壮语看壮族的传统婚姻文化。(例略)
四、从壮语和汉语的相互影响,看壮汉民族的历史文化关系。
着重谈古汉语中的古壮语及壮语与粤语的关系。粤语保存有壮族先民古越人的大量底层词和语法结构,粤语是古越人语言与汉语融合而成的方言。(例略)
五、从语言比较看壮族与东南亚泰、老、掸族系的历史文化关系。(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