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3322|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宁白沙村的雷庙里供奉着狄青,这么多年了,我们居然没有发现

[复制链接]

24

主题

0

听众

1496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1-23
注册时间
2005-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15:3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datou200 于 2013-2-26 15:42 编辑

    昨天看到一条贴子:今天是正月十六,邕州(南宁市)雷庙一年一度的"花炮节", 雷庙在邕州白沙菜市附近,供奉着雷公、雷母和狄青,每年正月十六是雷庙的花炮节——邕州人春节的结束日.花炮节时舞龙舞狮、搭台唱戏,在雷庙前竖起长杆,杆顶放置花炮,青年们分几组争抢花炮,惊险有趣。花炮节起源于明代,西历1950年后雷庙被破坏,花炮节中止.2007年重建雷庙,花炮节正在复兴。
  帖子看罢,觉得奇怪,不知南宁居然有这样的个雷庙。经过网络搜索,找到如下文字:
  雷庙位于邕州老街附近,白沙大道旁,古邕州县志上说,南宁最早的旧城遗址在现在的白沙村雷庙。
  “据地方史志记载,南宁最早的古城,在邕江南岸平南村雷庙(今江南区白沙村)一带,自东晋大兴初年设晋兴郡后,郡城便从邕江南岸向北岸凌铁村迁移,并建新城。江南区自东晋大兴元年(318)以后,江南一带先后为晋兴县、宣化县、南宁府、南宁县、邕宁县治所的一部分。。”摘自《史海钩沉忆江南(上)》,作者王宗骏。
  古代壮族先民敬重雷神,因此聚居的地方多建有雷神庙。北宋皇佑年间狄青平定广西侬智高的农民起义后,跟随其南下的很多汉族将士便定居在现平西,亭子,白沙村附近一带。当时地名平南村,汉族将士把在南宁市郊归仁辅战胜侬智高那天---正月十六定为平南村的开村纪念日。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汉族人的村子,供奉着他们的首领和先烈。而这狄青乃何许人也,请看:
  据《壮族通史》记载:狄青、余靖、孙沔是镇压侬智高起义军的宋朝将领,而侬智高领导的反对北宋的起义,是一次反对北宋王朝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反对北宋王朝对交趾统治者的侵掠推行屈让和纵容政策的战争,是壮族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正义战争。侬智高之所以反宋起义是面对交趾的侵掠多次要求内附宋朝而遭拒绝,宋朝还陈兵边境,配合交趾对侬智高实行军事封锁,侬智高和左右江地区壮族人民面临着民族存亡的抉择,侬智高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毅然发动对北宋王朝的起义,并得到了壮、汉劳动人民的广泛支持。很快就攻占邕州,他怒而义责知州陈珙曰“我请内属,求一官以统摄诸部,汝不以闻,何也?”其正义之声感奋南疆。
  
  想必我们都还记得2006年的“六公祠”事件吧,当时因为广西壮协会的出面,这个涉及到民族感情的事件最终以这样的报道来收场:
  今天下午三点,广西壮学会就在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建纪念狄青等的“六公祠”的事情在南宁市新竹路广西科技活动中心大楼七楼会议厅召集各界人士召开了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人士多数认为:侬智高领导的农民起义和八寨农民起义、大滕峡农民起义是国内的历史教科书上早已定性为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农民起义,是正义的斗争。狄青、余靖等人是专门为镇压侬智高领导的农民起义到广西和南宁来的,他们的名字在广西是以屠杀了数以万计的农民起义军而著名,其中绝大部分是壮族农民。王阳明在广西的期间,最显著的作为是组织镇压八寨农民起义和大滕峡农民起义,执行的是“三光”政策,数以十万计的瑶族农民家破人亡,其行为对瑶族人民欠有血债。如果在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建纪念狄青等人的“六公祠”,其结果会严重伤害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感情,与国家现行的民族政策不相符,与政府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不相符,因此是不适宜的;建议有关部门慎重考虑,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
  广西的数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包括以大版篇幅新闻报导建“六公祠”的《当代生活报》的报社记者也参加了座谈会。
  本以为“六公祠”事件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没想到,在2007年,白沙村在当地政府部门的主导下,修建了雷庙,并把他们传说中的祖先--狄青供奉在庙里。
对于此事,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南宁已经由壮区的腹地变为壮与汉交汇的前沿。不可否认,目前南宁已经变为白话(粤语)城市,城市中占主导的已经是白话和平话人口。因而,狄青也顺理成章地借着庙会、民俗、文化、旅游等名义回归南宁人的日常生活。
  2、信仰自由与平等环境。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祖先,以及自己的历史,我们不应该因为信仰不同而去引发新的矛盾与仇恨。如我们不应该强迫佛教徒去信奉兰教,也不能因为越南信奉二征夫人而要对他们的偶像提出抗议。
  信仰自由的前提是我们要有一个平等的生活环境。每个民族,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其语言、文化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即政府部门给予汉族的,壮族应该也能享受到,如推行民族语言教育,发展民族广播电影影视等,弘扬民族文学、体育、科技等,而不是汉语、汉式思维一家独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也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信仰自由。
  我们希望能有一个民主、公平的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下,狄青庙才有可能与侬智高庙并列在一起,让不同信仰的人们去朝拜,也只有一个民主的环境,才能让民族实现和谐共生。
  3、大汉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记得昨天在QQ群里讨论起雷庙的时候,有的贝侬相当激进,其实,我们激进的思想,是受了大汉族主义的影响。
  大汉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本质是一样的东西,就是自我中心主义,或霸权主义,即只有我的文化才能存在,你的文化就是异端,就是不合理的,你必须要接受我的文化,我的思想和我的行为方式。这种“竞生”的生态方式,虽然能通过武力获得一时的胜利,却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整合。
汉文化的核心应该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所提倡的“君子仁爱,重义轻利”等等很好的思想似乎已经被人遗忘了,大家面对异域文明的时候,除了大棒,有没有想过仁爱?
  我们提倡的是和谐共生,就像印度与泰国的共生,像壮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的共生。当然,前提是民族之间,文化之间有必要的尊重。
  4、使用财政资金建立纪念场馆。希望南宁市的文化与体育局能建议南宁市政府建设布洛陀或侬智高的纪念场馆,就像使用财政资金建设南宁孔庙一样。建设布洛陀或侬智高的纪念场馆,一是有利于提升南宁的文化品位,注入民族文化元素,打造南宁的文化品牌。二是弘扬壮族文化,民俗,让年轻人可以到那里了解和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三是让它成为一个精神的家园,即让更多的壮族人回归精神的家园。四是有助于推进壮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和谐共生,让社会更繁荣,安定团结,维护多民族和谐,国家安定统一的良好局面。
  希望壮族的有识之士能致力于推动南宁市的布洛陀或侬智高的纪念场馆建设。
  5、写在后面的话。我将于近期去雷庙进行实地考察。如果你要问我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想说,我的心情很复杂。当我直面狄青的塑像时,心情应该跟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面对靖国神社里的牌位时,产生的那样的心情吧。虽然我知道这样的想法相当狭隘,但请原谅,因为在目前的环境下,我只能产生出这样狭隘的心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2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主题

2

听众

8808

积分

九头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5-7-6
注册时间
2007-7-16
沙发
发表于 2013-2-26 15:43:46 |只看该作者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历史是镜子,但不要总把它当照妖镜。

我喜欢吹牛咩?!Gangjboq Gangjboq! Mbanj Sawcuengh/壮文网:www.cuengh.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10-14
注册时间
2006-8-28
板凳
发表于 2013-2-26 17:09:48 |只看该作者
"目前南宁已经变为白话(粤语)城市,城市中占主导的已经是白话和平话人口。"
                    ——这个说法不太妥当,其实现在南宁已经变成普通话城市了,白话、壮话都在畏缩。

"儒家所提倡的“君子仁爱,重义轻利”等等很好的思想"
                    ——我认为“重义轻利”的说法也是偏颇的,“重义”是应该的,但“轻利”就很不应该。不客气地说,“轻利”思想压制人性、束缚人们的私利的追求,是导致中国人保守懦弱、安贫乐道的一种重要原因,毒害了中国人几千年。

热爱祖国,热爱壮族! 团结民主,自强自立! 坚强勇敢,尚文尚武! 沉稳求实,积极上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地板
发表于 2013-2-26 17:51:55 |只看该作者
这在南宁平话人中是很普遍的,这是他们族群认同的基础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5#
发表于 2013-2-26 17:54:20 |只看该作者
伏波也是平话人祭祀的主要对象。这是历史印迹,我们无法抹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6#
发表于 2013-2-26 17:55:19 |只看该作者
就象在粤西的民间传说中,侬智高是一个妖精。但是回到壮族及越南岱侬中,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听众

338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12-16
注册时间
2006-11-7
7#
发表于 2013-2-26 18:57:29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的观点和行为!
当下怎么评价历史人物需要更多的角度去解读,才能更贴近真实的还原人物本身。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壮族在广西的整个发展格局中,有越来越沦为边缘化的状况!
所以有时候真的怀疑广西那些壮族ZZ精英们到底有没有最基本的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发展使命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6-11
注册时间
2002-7-6
8#
发表于 2013-2-26 19:04:18 |只看该作者
“南宁白沙雷庙是个香火旺盛的庙堂,据说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雷庙始建于隋唐年间,经过历朝历代的修缮,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了古邕州的一处名胜。由于历史的阴差阳错,1958年被拆毁。2007年白沙村村民自筹资金重建,规模已经缩小了很多。”

以上内容摘自新浪博客“老友鬼鬼沙龙的交流平台”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0b7e670100oxpo.html【春色】南宁千年雷庙庙会掠影 (2011-02-24 11:05:39)

那个文章说的是南宁白沙村雷庙始建于隋唐年间(即狄青扬名之前几百年),1958年被拆毁(大跃进拆庙建水库的年代,敢壮山的庙也于同年被拆),2007年村民自筹资金重建(没说是政府主导或政府投资)。

现南宁亭子圩隋唐年间的居民,应该跟狄青无关或关系不大。这个雷庙供奉狄青,可能是明代或更晚才出现的事情,随着当地居民族谱的普遍修编而兴盛。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

听众

6337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8-4-3
注册时间
2006-2-24
9#
发表于 2013-2-26 19:42:06 |只看该作者
春节,慕名驱车前去靖西安德镇查看侬智高先人庙宇,一路平缓,停车,问贝侬,就在加油站附近,走进一看,这哪是先人侬公的庙?枯草从中,凄凄独立,门前香炉稀疏零落的香火,的确让人失落。庙里庙外,既没文字也没神像。倒是附近的龙王庙,香火缭绕,枕着一汪绿水,别有洞天,各路神像亦很堂皇。与前来供奉的老人简单交流,都说没钱建侬公庙。但看对面山上不知供奉何方神仙的庙宇,高塔耸立,风景无限,而眼前的侬公这般待遇,我除了哀叹安德人外,实在找不出别的可以告慰侬公的东西来。回途留恋,街头牌坊上那硕大的“南天国“倒也十分地显眼。想必,能够给人留下印象的估计也只有这几个字罢。安德,我不爱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6-11
注册时间
2002-7-6
10#
发表于 2013-2-26 19:43:47 |只看该作者
“南宁白沙雷庙是个香火旺盛的庙堂,古代壮族先民敬重雷神,因此聚居的地方多建有雷神庙,白沙村雷庙就是基于雷神崇拜信仰建立起来的,每年正月十六,雷庙便会举行盛大的庙会。”

以上内容摘自新浪网“单车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a149400100o93i.html 逛南宁白沙雷庙庙会(一)  (2011-02-20 11:19:52)

如果作者描述是正确的,那么南宁白沙村雷庙糅合了广西土著和移民的双重信仰。这种民间信仰值得学者前往探究。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6-11
注册时间
2002-7-6
11#
发表于 2013-2-26 20:06:29 |只看该作者
城乡清洁工程网 http://www.gxcic.net/subject/ztbd/showgjgc.asp?ID=102642

南宁白沙雷庙背后的百姓愿景(图)


2009/7/10 15:01:31   来源:南宁日报


白沙雷庙  

古老小庙背后的百姓愿景  


(图)
白沙雷庙

   不起眼小庙有着古老的故事

   据村中的“活字典”,87岁的何绍裘老人介绍,传闻雷庙始建于隋唐时期,约有1400年的历史。后分别于清嘉庆、同治年间及2007年重建。初建庙者为当时的土著壮族先民,供奉的雷神为商代末年的太师闻仲。闻太师官居宰相,被纣王称之为“亚父”,忠厚博学,对纣王的骄奢淫荡的行为极为不满。后来,商亡国,闻太师亦撞崖殉难。姜子牙在“封神榜”里封闻太师为雷部正神,专管天上雷电风雨、人间祸福。后人缅怀他的忠烈,为他建起了寺庙。与汉族人民一样,处于岭南地区的壮族人民也同样崇拜雷神(又称“雷伯官”),所以也建造了这么一个雷庙。

   别看现在的雷庙并不起眼,但据亭子村和白沙村的老者们回忆,上世纪初的雷庙大门前是一片宽阔草地,绿草如茵;庙两旁各生长着一棵树龄有数百年之久的大榕树,盘根错节,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庙前有九级石阶,石阶两旁各有一座石狮。雷庙是三开间阔,三大进深。登上九级石阶便是庙的前厅,前厅大门两边分别绘有二十四孝的画幅,旨在劝人崇尚孝道,尊敬父母。雷庙中厅正面为雷祖坐像,两旁各有一名文武判官坐像,后厅则是雷祖娘娘的神像。庙内墙边竖立十多块大石碑,刻有雷祖生前功德、建庙缘起等。庙的左右两旁则各有长廊,天井种桂树,每年秋季花开时节,香飘庭院。整座庙由地基到屋顶,均用青砖砌墙,配合木宪木横梁直柱,上盖青瓦,结构坚固,颇有气势。

   热闹庙会寄托盛世的祈望

   老人们回忆,过去,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六月廿四的“雷神诞”,当地人都会以亭子圩和白沙村的雷庙为中心,在今白沙村和金湾花城一带举办盛大庙会活动,庙会连续进行3天,那阵势要比过春节还隆重几分。每当此时,人们必会请来三四台戏班子分唱粤剧、邕剧、师公戏等,还要举行各种传统活动如抢花炮、踩高跷、舞龙舞狮等。而亭子圩和白沙村的家家户户也都敞开大门,迎来四方亲朋好友,前来参加庙会。

   1950年,雷庙最后一次举行庙会,亭子籍的首任南宁市市长莫文骅还前来参加,并在主席台上致贺词,令群众深受鼓舞。可惜不久后,雷庙先后成为关押犯人的处所、生产大队部、仓库和亭子农中校舍,过去的热闹不复存在。半个世纪过去了,雷庙建的原有建筑物已破败不堪。1994年建设白沙大道时,何绍裘老人无意中在路边发现一块破石碑,碑首刻有“重修雷庙亭子圩暨外方捐资题名碑记”,落款时间为“大清嘉庆己卯孟冬之吉”。老人赶紧雇请车辆将石碑运回家中保藏,留着以后重修雷庙时用。

   2007年,在各方的关注下,雷庙得已重建,虽然规模大不如前,但也满足了当地村民重建雷庙的愿望。但是,老年村民们还在怀念当初那热闹非凡的庙会。村民们反映,2007年春节期间,有关部门在白沙村附近的邕州老街举办首届文化庙会,但只见会不见庙,名不副实。村民们热切希望能将重建后的雷庙纳入文化庙会的范畴。
   雷庙大门上有一副对联,上书“雷恩永佑国泰民安众信福,庙德常施风调雨顺万民昌”。雷庙寄托着人们对传统文化活动的怀念和对太平盛世的良好愿望。 王宗骏文/图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6-11
注册时间
2002-7-6
12#
发表于 2013-2-26 20:17:21 |只看该作者
“别看现在的雷庙并不起眼,但据亭子村和白沙村的老者们回忆,上世纪初的雷庙……雷庙中厅正面为雷祖坐像,两旁各有一名文武判官坐像,后厅则是雷祖娘娘的神像。庙内墙边竖立十多块大石碑,刻有雷祖生前功德、建庙缘起等。……”

以上内容摘自南宁日报2009年的报道“白沙雷庙 古老小庙背后的百姓愿景”。报道中,没有提到庙里曾供着狄青。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

听众

2978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18-1-26
注册时间
2007-12-30
13#
发表于 2013-2-26 20:24:53 |只看该作者
对等原则!!!!!!!!!汉族如何对待壮族,壮族就应该如何对待汉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6-11
注册时间
2002-7-6
14#
发表于 2013-2-26 20:25:22 |只看该作者
广西文联网 http://www.gxwenlian.com/index/cftd/msjd/20060216/083053.asp

正月十六话雷庙
2006-2-15
新闻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李建智 责任编辑: 严琴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而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在我的故乡亭子,正月十六才是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而最热闹的地方当属雷庙。孩提时,我曾跟父母去过一两次雷庙观看拜祭,至今仍在脑海里留下真切的印记。

雷庙传说

    雷庙,位于今白沙大道旁的一高坡处(原南宁市南岸砖瓦厂医务室旁)。据清《南宁府志》载:“仕石口口旱则于此祷两岁六倾圮。”又据民国《邕宁县志》载:在城南平南村(今亭子、白沙二村),建自隋唐前,为古邕州旧址。

    在我孩提时代的印象中,雷庙大门前是一块宽阔的平地,绿草如茵;庙两旁各生长着一棵树龄有数百年之久的大榕树,盘根错节,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其庙址高于平地约有九级石级,第一级石级的左右两旁各建有一只石狮,登上九级石级便是庙的前厅。雷庙是三开间阔,三大进深,庙的左右两旁各建有长廊,以资关栏围护。整座庙由地基到屋顶,都是用青砖砌墙,配合横梁直柱,上盖青瓦,结构相当坚固。

    雷庙前厅大门两边,分别绘有二十四孝的画幅,用意劝人崇尚孝道,尊敬父母。庙内墙壁还竖立十多块大石碑,刻有雷祖生前功德、建庙缘起等。天井种有桂树,每年秋季桂树花盛开时节,香飘庭院,惹人喜爱。

    雷庙中厅正面为雷祖坐像,靠墙两边各有两个副将坐像,衬托正座神像的威仪。正座神像前安放一只大香炉。后厅是雷祖娘娘的神像。

    雷庙自清代以来,香火甚盛,其中还存有一典故。传说清朝时,有个来南宁当知府的贪官,勒索民间钱财,手段残忍。有个从广东来南宁经商的商人,也被这知府勒索,全家老幼都被关押起来,那商人追债在外,免遭抓押。商人受屈,便到雷庙向雷祖跪诉冤情,祈求申雪。事有凑巧,不久,知府离任回乡,途中在苍梧翻船毙命。这个商人便认为是雷祖大帝威灵显圣,特地前来雷庙跪拜,并在庙前演戏三天三夜,以表酬谢。除刻碑志外,并在中厅两根木柱挂上木刻对联一首。这件事传出后,邻近各地迷信者对雷庙的雷祖更加顶礼膜拜,前来进香求签的人络绎不绝,从此,雷庙的香火十分鼎盛。

迎春印象

    雷庙每年最热闹的还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至次年农历正月十六这段农闲时期,期间不断有人到庙里进香求签,还举行烧狮子,行香、放炮、抢炮、放烟花、演戏等一系列既娱人又娱神的娱乐活动。娱乐活动一般从正月初三起开始举行。

    正月初三,由雷庙组织舞龙狮队前往亭子白沙一带庆贺新春。日间先发告贴给各家各户准备香和爆竹,等到晚间7时起,伴有锣鼓随行的舞龙、狮队经过各家各户门前时,便燃香烧炮,互表庆祝,此活动名为烧狮。

    正月初七或初八,由雷庙主持人率领四人抬着大香炉一座,另四人抬着食格两个,从亭子至白沙沿途游行一次。大香炉中央插有大檀香三枝,炉边随插长香或短香数十枝。两个食格之一,置放食品水果斋筵酒肉贡奉天神,另一置放炮、檀香和大小香,添补香炉燃烧和沿途放炮之用,此活动叫行香。

    正月十六是雷庙放炮供人夺炮的日子。这一天,雷庙内外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庙前搭有戏台,日夜开台演戏;又搭有数丈高的烟花台,供放炮之用。约到下午2时,便是放炮供人夺炮的时间。此时把整万头的爆竹一叠一叠地围绕在炮架上,另备十个能够射向天空的特制火炮筒,每个炮筒系着一刻有编号的铜圈。安装在爆竹中间,当爆竹燃烧时,火炮筒便逐个射上天空,然后落下地面,谁抢夺到铜圈谁就算夺得了炮,然后将铜圈号码交给庙里主持人登记,主持人便将事先编有号码的礼品派人抬到其家,得炮的人认为物品乃是神授,颇感高兴,到了第二年正月十六,又依样购买新物放在食格,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并有儿童化装古人骑马为前导,到庙还炮,这便是雷庙的抢炮与还炮活动。

    正月十六在白天还炮送炮之后,到了晚间,便在庙前燃放烟花和演戏,节目多为平话师公戏、粤剧戏和邕剧戏,通宵达旦地演唱。如遇丰收之年,亦有演几天几夜甚至10天半个月。

    雷庙侧旁,还建有一座狄武襄公祠。相传北宋时,征南将宣抚使狄青平定侬智高反叛之后,其部下在此落户务农,他们为纪念狄青平南之功,故将附近一带命名为平南村,并建祠奉祀。又因狄青夺得昆仑关大败侬智高之日是农历正月十六,故又将此日作为平南村开村纪念日,所以,雷庙在这一天尤为热闹。每逢该日平南村以及平西、淡村、新屋、富德、那洪等村的村民都到雷庙和武襄公祠进香拜祭,晚上看戏,庆祝数日,由于远近来人太多,平南村民应酬接待亲朋好友不下,传说每年该节期间平南村人就在庙周围贴着“台上唱戏台下宿,亲戚不进亲戚屋”的告示,喻示“不要再到亲友家找麻烦”了。

    上世纪60年代期间,雷庙因“破四旧,立四新”运动而被拆毁。如今,每逢正月十六,我归故里亭子过节,总忍不住要到雷庙的旧址去看一看,而逢年过节,父老乡亲团聚时,一提起雷庙大家津津乐道,回味无穷。的确,雷庙作为一种风俗民情文化的积淀,已经深深印在了当地人的心中。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6-11
注册时间
2002-7-6
15#
发表于 2013-2-26 20:31:50 |只看该作者
看了南宁日报2006年的报道《正月十六话雷庙》,我们就可以明白了:

“雷庙,位于今白沙大道旁的一高坡处(原南宁市南岸砖瓦厂医务室旁)。”
“雷庙侧旁,还建有一座狄武襄公祠。”

现在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因为雷庙重建了,狄武襄公祠没有重建,于是白沙村的村民把祖辈对狄青的崇拜寄托到了重建后的雷庙当中。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听众

1496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1-23
注册时间
2005-5-7
16#
发表于 2013-2-26 21:12:31 |只看该作者
可以这样理解。这狄青已经生活在白沙很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17#
发表于 2013-2-26 21:41:03 |只看该作者
其实在我的调查中,雷庙已经成为雷氏家庭的宗祠,没什么雷神的意义。伏波公也一样,他们认为是他是一个法力很大的祖公,但对狄青却是有一些认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18#
发表于 2013-2-26 21:42:25 |只看该作者
在平话人重建的庙宇中,多个神灵存在的现象很普遍的。
有花王、佛主、北帝、狄青公,什么都弄在一起。但是其宗祠意义和社区神的意义超过原来的意义本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6-11
注册时间
2002-7-6
19#
发表于 2013-2-26 22:20:47 |只看该作者
平话人纪念狄青,应该是很正常的吧。毕竟他们普遍相信祖上随狄青南征而来。即使他们当中一部分可能在狄青去世后500年才来到广西,或者在狄青出生前500年就已来到广西,或者祖上是土著但家谱写着移民史。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听众

338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12-16
注册时间
2006-11-7
20#
发表于 2013-2-27 12:34:58 |只看该作者
民间对神灵的膜拜和敬仰应该是最淳朴的了,我老家去年刚刚把村子里的庙扩大到300多平,前后有三进的院子,里面就有玉皇、孔子、伏波  等等塑像。现在这个庙已经成为附近周围村子最大的村庙了,周围很多人有什么法事活动也都会选择到这里来进行,以增加法事活动的权威性和神灵的护佑及助力。

因为我们这个村子离南宁比较近,所以壮族的族群文化记忆已经很淡薄了,即使有一些残留的记忆也只会想到是传统,而传统跟族群是没有太多联系的。我们这个村子里的黄姓后裔族谱上的记载也是来自山东白马,族谱记载我们这个村子的黄姓是从横县那边的一个地方迁过来的。

所以民间的信仰传承,更更淳朴、更切合实际,角度也更单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25 14:20 , Processed in 0.147602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