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4286|回复: 10

[转帖]72岁老人天天用壮话广播本村新闻

[复制链接]

832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3-15
注册时间
2002-7-6
发表于 2012-11-19 01:12:00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隆安 http://www.todayla.cn/html/32/23/23030/1.htm

当前位置:今日隆安 -> 魅力隆安 -> 隆安人物

他是山村的一只“布谷鸟”——记乔建镇廷罗村优秀党员志愿者陆安

2012-07-03 09:02:31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74次 评论:0条

  廷罗村广播站是隆安县唯一的村级广播站,陆安是这个唯一的广播站里唯一的广播员。20多年来,陆安每天坚持用地方壮话主持广播节目,开设了天气预报、新科技知识、农事节气提醒、板栗高产技术、失物招领等多个广播栏目,每天向群众传播科学技术和各种富民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廷罗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喂!喂!喂!各位群众,抓紧收割稻谷了,还没播秧苗的农户抓紧播秧。村里有一台收割机。” 正在播音的老人叫陆安,是这个唯一的广播站里唯一的广播员,今年已经72岁了。每天清晨、晌午和晚饭之后,老人都会在村广播室,对着麦克风,来上一场“本村新闻联播”。

  在农村上了岁数的人对这样的广播声再熟悉不过了,过去家家户户门前都装有一个小喇叭,大大小小的新闻、村里通知个事、各种娱乐趣闻,都是通过这小喇叭来传播的。时过境迁,现在这种广播方式已经很少见了,不过在乔建镇廷罗村,却仍然保留着这种传统的传播方式,廷罗村广播站也由此成为全县唯一的村级广播站。

  陆安所在的廷罗村,距离县城有30多公里,是一个闭塞的小村子。自从20多年前,作为村委干部的陆安第一次接触广播,老人就爱上了广播这个事业,也是从那时起每天坚持用壮话为大家播放广播节目。当时农村是集体经济体制,陆安每天用广播召集大家出工收工,就像指挥员指挥战斗一样,同时,每天还要播报公社的新闻、镇里下发的简报等,给这个闭塞的小山村带来各种各样的新闻资讯。他激昂辽阔的广播声伴随村里人走过了那段物质文化生活贫乏的时光。

  时间来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很快就吹进了这个偏远的小乡村。农村开始实行分田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廷罗人的生活逐渐发生了变化,村里人的日子越来越富裕,电视机、电脑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听广播已经不再是大家不可或缺的文化生活。村广播站走到了十字路口,甚至有人要求停止播音,理由是声音太大影响休息。当时老人的心情非常低落,他觉得自己就跟这个过时的广播站一样,变得没用了。

  直到有一天,一位乡亲敲响了广播室的门——原来,这位乡亲家的牛找不见了,心急乱投医的老乡,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了陆安,希望能通过村广播站的喇叭,在村里给吆喝吆喝,帮忙找找牛。最终老乡的牛在一片山坡上找到了,虽然只是举手之劳,陆安却异常高兴——他发现广播站还是有用武之地的。于是从那天开始,村里的大喇叭又开始活跃了起来,老人精神头又回来了。

  一台扩音器、一支话筒、一组高音喇叭、一位70多岁的老人,这就是广播站的全部。平时不太会说普通话,不善言词的陆安一坐到这个简陋的广播台前,就像变了一个人——精神百倍,能说会道。没有高深的播音技巧、也没有标准的普通话,凭着对广播事业的热爱和乐于奉献的情怀,陆安把村广播站办得有声有色,广播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村民说:“卖猪肉的商贩来了就喊,阿叔(陆安)帮我广播一下;卖鱼的商贩来了也喊,阿叔帮广播一下;牛不见的村民也喊,阿叔帮广播找牛,所以有事时人人都叫阿叔帮忙。”2011年8月21日,陆安接到群众反映村里的稻田发现了未知的病害。他赶紧跑到田里,找到发生病害的植株立马骑上电单车送到了10多公里外的镇农业服务中心,向技术员请教咨询病情及防治办法。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说:“刚开花时喷一次药,开完后再喷一次,这样效果才好,开花到第四天时病菌已经从下面侵入植株体内了,入侵后十到十五天才显出病症。那时才看得见。” 陆安马不停蹄地赶回村里,用广播播放了这种新病害的防治知识,使乡亲们及时对刚刚开始出现的水稻病害进行了有效防治,制止了该病害的危害与扩散,确保了全村水稻的丰收。

  廷罗村是隆安县板栗主产村,全村有8000多亩解放初期种植的老板栗林,由于树龄高产量低,这些年在陆安的板栗知识广播栏目引导下,群众利用高枝嫁接等多项科学技术完成了对老板栗林的改造,使得老板栗林焕发新生,所产出的板栗粒大、饱满、高质,廷罗村也成为远近有名的板栗村,每年秋天都吸引不少外地的客商到村收购板栗,为乡亲们带来了不少经济收入。

  由于群众经常带着千奇百怪的问题来找陆安,为了解决乡亲们各式各样的难题,陆安不断地从各种渠道学习各类知识。久而久之,他在村民心目中就成了一个百事通,有什么事想不明白办不下来的就跑来问他。

  为了方便播放广播,方便群众能及时找到他,陆安干脆把家搬到了村委广播室,老人的生活起居基本都在广播室里。其实他这样做还有另外一番心思——广播站对面是村养老院,住着15位孤寡老人。陆安没事时就跑到养老院看看,陪老伙计们聊聊天、帮他们做做饭。

  在陆安的床头有一块黑板,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电话号码,通过这些电话,陆安把外边各种有用的资讯搜罗回来,再通过广播传播给乡亲们。每天准时响起的广播声,是廷罗村的乡亲们起床的闹钟、致富的帮手、最值得信赖的百科全书。

  有一种鸟每到春末夏初季节就会发出“播谷、播谷”的鸣叫声,催促人们快快种田插秧,据说它会一直啼叫到农田里都插满秧苗,中途即使啼到口舌流血也不会停止,山里人亲切地称它为“布谷鸟”。

  陆安就像廷罗村里的“布谷鸟”,20多年,9000多个日日夜夜,他都没有停止过播音,因为田里还要插秧苗,乡亲们还要听他讲科技和党的各种富民政策,新农村建设还需要他来传播。

  (县委组织部)


踩过的脚印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3-15
注册时间
2002-7-6
发表于 2012-11-19 01:17:00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老人•喇叭•十七年

新华网广西频道 http://www.gx.xinhuanet.com/dtzx/2006-06/29/content_7388765.htm

老人•喇叭•十七年

——记乔建镇廷罗村老广播员陆安

www.GX.xinhuanet.com   2006年06月29日 12:38:40  来源:南宁日报

清晨,隆安县乔建镇廷罗村,一阵晨风从空旷的田野吹拂过来,挟着泥土和禾苗的浓郁气息,抚过小树林的枝梢,掠过庄稼的叶尖,在空气中渐次弥漫。这时,挂在村口大树上的喇叭准时传来了熟悉的广播声,山村从沉睡中醒来,烟囱飘出袅袅炊烟,人们扛着农具出门……多年来,村里的广播成了人们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东西,广播员陆安更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

一只喇叭,一位老人,山里的广播有着不一样的情怀。

17年广播“情缘”

今年67岁的陆安已经干了17年播音员。在村里,人们不论年纪长幼,都亲切地称他“阿叔”。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村委会大楼的广播室忙活。“哪家还没播黄豆的要抓紧时间了,要不然就过季了;给稻田喷洒农药的注意了,今天阳光剧烈,最好等到下午4点以后再喷农药……”陆安用标准的壮语给村民们播报。

这是一个只有几平方米的小屋,屋子一角是一张单人床,床的对面就是播音工作台,上面最醒目的就是那一只话筒。还有一台老式收录机、一台扩大器,各种磁带整齐地堆放着,一只闹钟挂在墙上,桌面上放着红色的党章以及一些党教材料、农业技术知识书籍等。

陆安每天早上6时开始播音,清晨、中午和傍晚各播一次,主要是给村民播放天气预报、种养技术、新闻、政策、公告等等。陆安的广播是人们生活里最准确的时钟、最得力的帮手、最快乐的消遣……

17年前,廷罗村有了广播室,可是谁来做这个播音员,大家可就犯了难。良久,一个人进入了大家的脑海——陆安。他从1964年开始,做了23年的生产队长,又是村干部,在群众中很有威信。就这样,陆安成了村里的播音员。当时的村委会是一座杆栏式的木楼,陆安的广播“生涯”就是从这间破烂的木楼开始的。从那时起,无论酷暑严寒、刮风下雨,广播从来没有停过。2003年10月,村委会建好了新房子,特意留了一个小房间作为广播室,陆安高兴地把房间精心布置了一番。

现在,廷罗村里挂着3只大喇叭,每次广播在两公里之外的罗村也能听到。

小小广播作用大

别看一个小小的广播,在村里作用可大了。无论大事小事,它都可以派上用场。

2002年以前,廷罗村村民主要种植玉米、黄豆,群众收入不高,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时,陆安的广播发挥了大作用——通过广播,他给村民们宣传种植甘蔗的好处、甘蔗新品种的特点、县里种甘蔗的优惠政策,甚至如何购买化肥、如何申请小额信贷,讲得很详细。结果,廷罗村的甘蔗种植面积当年就增加了3000亩,超额完成了任务。当年,廷罗村收获甘蔗3万吨,大家或多或少都增加了收入。村民们高兴地说:“阿叔广播的,不会错!”

前些年,村干部最头痛的就是计生工作,干部还没进村,节育对象早就闻风而逃。陆安看在眼里,在广播中谈心一样地说:“计划生育是国策,大家该结扎就结扎,该交钱就交钱,逃跑不是个法子,跑出去没办法做农活,一家老小怎么办,苦的还是自己,其实有男有女还不是一样,何必遭那份罪呢?”没想到经过他一轮轮的“攻心”,还真有用。廷罗村再也没出现强制执行的情况。

去年7月,罗村平李屯一韦姓村民家中两头耕牛丢失了,一家人心急火燎地寻找了两天,一无所获。正在一筹莫展之时,有人建议他到廷罗村找陆安广播试试,没准还能找到。广播之后不到半小时,陆安的电话就响了,廷罗村一梁姓村民告知捡到两头耕牛,和广播中说的很像,要失主到他家认领。

去年11月,乔建镇上的罗志敏也捡到耕牛一头,他主动打电话给陆安,请求他广播招领。去年10月,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陆安从睡梦中惊醒。他从床上弹起来,话筒里传来一阵上气不接下气的声音:“阿叔,后山甘蔗地……着火了,快广播……来救火!”陆安马上插上电源,他的声音立刻传遍了整个村子。乡亲们听到播音后马上拿着桶冲出家门救火,由于救得及时,损失不大。近年来,凡是发生火灾,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打电话给陆安,让他广播。

“只要我还能说出话来,广播就不会停。”

廷罗村支书黄细英对陆安的播音赞不绝口:“同样的内容,别人来播,群众很多还是弄不明白,可能阿叔有他自己的诀窍,群众也习惯听他的播音了,有一天停电,早上播不了,村里就有人忘记煮粥。”她还告诉记者:“阿叔一个广播,我们工作可以少做一半。所以,尽管我们村村委会每年的收入只有3万元,但还是拿出5000元维持广播站。”

17年坚持做一件重复的事情,陆安非但不觉得枯燥,反而乐在其中——他说他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村里的五保老人行动不方便,都是陆安跑到县城为他们领五保金;这几个月,正是第二代身份证办理繁忙的季节,派出所3名干警要给3万多村民办理身份证,忙不过来,他又主动到派出所帮忙……

正是有一副无私奉献的热心肠,陆安的广播声音成了村里最值得信赖的声音。陆安说,其实他只是想让乡亲们有难时能得到帮忙的呼声,有喜事时可以听到大家的笑声,在致富无门时能听到中肯的建议,在迷茫时能听到党的声音。

今年已经67岁的陆安精力旺盛,不知疲倦。村支书黄细英告诉记者:“只要一天不能播音,阿叔就感到不舒服。前阵子台风把电线扯断了,他马上跑到县城买回电线修好,然后马上广播。”

记者问陆安什么时候考虑“退休”,他说:“只要我还能说出话来,广播就不会停。” (骆怡 许安健 李立辉)


陆安的广播室虽简陋,作用却很大 (骆怡 摄)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3-15
注册时间
2002-7-6
发表于 2012-11-19 01:25:00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11月13日南宁晚报登出一篇题为《72岁老人天天播本村“新闻联播”》的稿子,内容跟1楼所转稿子差不多。再查,发现2006年南宁日报也登过相同题材的稿子(见2楼所转)。

两篇稿子,应该可以让大家知道这个受关注的“村级广播站”了。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10-14
注册时间
2006-8-28
发表于 2012-11-19 13:07:00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挺有意思的。

热爱祖国,热爱壮族! 团结民主,自强自立! 坚强勇敢,尚文尚武! 沉稳求实,积极上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发表于 2012-11-19 10:11:00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沙南曼森在2012-11-19 1:25:14的发言:

2012年11月13日南宁晚报登出一篇题为《72岁老人天天播本村“新闻联播”》的稿子,内容跟1楼所转稿子差不多。再查,发现2006年南宁日报也登过相同题材的稿子(见2楼所转)。

两篇稿子,应该可以让大家知道这个受关注的“村级广播站”了。

这么搞笑呀。可能是拿来应对现在所谓的“壮文方案制定五十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3-15
注册时间
2002-7-6
发表于 2012-11-19 23:38:00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EWEI在2012-11-19 21:36:44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我家就在廷罗附近的罗村,怎么我没听说过啊?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村级广播站,他有你没有。广播站喇叭的音量变小了,可能是传播不到罗村的主要原因。隆安县城的壮语有线广播似乎已经变成了普通话广播,以后你可能连隆安县城的镇级壮语广播都听不到了,赶快去了解一下吧。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

听众

6616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3
注册时间
2010-12-13
发表于 2012-11-19 21:36:00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就在廷罗附近的罗村,怎么我没听说过啊?

哥混到现在拿得起放得下的也 就只剩下筷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

听众

6616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3
注册时间
2010-12-13
发表于 2012-11-20 21:21:00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沙南曼森在2012-11-19 23:38:4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EWEI在2012-11-19 21:36:44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我家就在廷罗附近的罗村,怎么我没听说过啊?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村级广播站,他有你没有。广播站喇叭的音量变小了,可能是传播不到罗村的主要原因。隆安县城的壮语有线广播似乎已经变成了普通话广播,以后你可能连隆安县城的镇级壮语广播都听不到了,赶快去了解一下吧。

至少上街也听人说吧,街上从来都没人提起过。。。。

哥混到现在拿得起放得下的也 就只剩下筷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发表于 2012-11-21 16:25:00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每个公社每个大队都有广播的。现在,连县广播站都办不行了,县里的广播电视台只有电视,没有老式广播了。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3-15
注册时间
2002-7-6
发表于 2012-11-21 13:54:00 |显示全部楼层

廷罗村与罗村相距5公里,广播用的喇叭应该传不了那么远。

另外,这“廷罗村”和“罗村”都是指村委会(行政村、生产大队),其中包括多个自然村,远近不一。像我老家那个“村”,不同的自然村之间相距1公里至10公里不等。同一个乡的不同自然村,则可以有四五十公里的距离。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

听众

1535

积分

榕树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最后登录
2017-11-19
注册时间
2010-3-6
发表于 2012-12-30 22:17:24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3-29 22:12 , Processed in 0.150190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