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草席:170多年不变的壮族民间艺术“精灵”
□左江日报记者邓卉通讯员陆华勇
满头白发的黎艳平老人已75岁,但丝毫不影响她在闷热夏夜的昏黄灯光下一根根破开席草,她说:“今天刚从田里割回席草,7分地,我自己种、自己割,然后用人力车拉回来。”
“表妹经常从深圳打电话来‘查岗’,担心她妈妈又织草席太辛苦,但小姨总是‘骗’她。”黎艳平的外甥女告诉我们,黎姨是江州镇上年纪最大的织席人,当她把孙子带大后,因为舍不得丢掉草席技艺,又从深圳回乡“重操旧业”。
早在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前,有人从广东引进种草、织席技术到江州,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崇左县志记载,江州席草和所制成的草席均原产于江州区的江州街、保安村和武冬村,故得此名。
“纯手工”才能制作江州草席
江州镇位于崇左市江州区东南部,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21.5℃,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现有水库16座,是江州区水利条件较好的乡镇,地理环境及气候适宜席草、黄麻生长。
江州席草表皮呈青黄色,草头、草尾粗细均匀。江州草席以家庭作坊方式生产,种植席草耗费心力,编织草席工序繁多,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少数农户经营,年产草席9000张左右,由农户自产自销。江州草席坚韧耐用,水过不漏,冬暖夏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江州草席曾被选送上京展览,受到各地客商青睐,以后产量得到较大增长,到上世纪50年代,江州区年产草席2万张,由供销部门收购经销;70年代,由江州大队(现在的江州社区)副业队在江州大塘(现为鱼种场)种植席草100亩,成立一个草席厂生产草席;80年代,种植席草生产草席的农户增至200多户,约占农户总数的40%;90年代初,江州草席年产量10多万张,产值100多万元,畅销区内外。
从原材料到成品,江州草席每一道工序均为手工操作,工艺都是代代师徒相传,全靠织席师傅实际操作经验和感觉编织每一张草席。
江州席草色泽青白带绿,粗细均匀而挺直,最高能长至1.9米,草壁薄且坚韧,拉力强而不易断,加上代代传承的编织技术老到精湛,所以织成的草席质地精良,柔软光滑,水过不漏,收藏简便。而江州草席自身透着一股沁人的席草幽香,夏天睡在席上,汗不粘身,舒适滑爽。
江州草席由当地特产黄麻为纲、以夏末初秋的席草为纬编织而成,因选料要求严格,每亩水田所产席草只能编草席约300张左右。
江州草席以家庭作坊制作为主,两人操作才能编织。整个制作过程主要包括:
破草——席草收割回来后,每一条草都要经手工破开,大的可破成3条草皮,小的可破成2条草皮,去除草心后在骄阳下晒至白色,分长度扎束存放备用。
纺纲——把当地特产黄麻撕成小条,搓接成约2毫米大小、数百米长的麻纲,用专用的木制纺车纺成麻纲。
装纲——在特制的砚木席扣中穿装麻纲、再压上席床。
编织——每张草席都需要两个编织艺人同时操作席床,一个穿草,一个压草,织成草席后,还要细心地剪除草头草尾。编织1米席费时3小时、1.5米席费时4小时、1.7米席费时4.5小时。
织草席所用的工具纺纲车、席床、席扣及穿草用的席鞭、压草用的席镐,除了席鞭是竹制,其他工具都是木制,用江州区文化馆馆长陆崇峰的话说是:“江州草席不带一丝‘铁气’,所以躺在席上舒软静心,‘助人’好梦。”
江州草席“三种价值”
一种工艺绵延170多年便“成精”,一张草席温暖过几代江州人的梦乡,便也“织就”了自身较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
文化价值。江州草席工艺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当地的民俗风情及多元化的文化氛围紧密相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织席之乡”,江州人织草席已从单纯的手工技艺上升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不但与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致富手艺。
历史价值。江州草席沿袭170多年不绝,充分展现了江州民众的聪明才智,展现了壮族优秀传统工艺的魅力。
经济价值。作为江州最具特色的产业之一,草席产品畅销区内外,一度是当地群众创收的重要增长源。
江州草席面临“失传”
陈崇生、张世英夫妇织草席有40多年了,今年却不打算再种席草、织席了。
“1米席得价50元,1.5米席得价150元,1.7米席得价170元,还要两个人分,1分田种出的席草可以做17张席、最多20张席,7分田一年产值1万多元,又累又苦,孩子都不愿意学织席手艺了。”陈崇生算完“草席账”,只余一声叹息。
江州草席与其他的机制草席相比,以“冬暖夏凉,手感顺滑,经久耐用”获得四方好口碑,但如今却“岌岌可危”:一是生产周期较长。江州草席必须纯手工制作,因此生产效率不高;二是传承人逐年减少。因为草席价格不高,很多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织席,织席师傅出现老龄化现象;三是原材料不断减少。因不少农户改种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江州席草、黄麻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导致江州草席的产量减少,上世纪80年代时,江州社区有40%以上的农户织席出售以增加家庭收入,现在只有不足20%的农户还织席,草席制作工艺传承人锐减。
记者查阅江州区江州镇文体局及镇文化馆的有关记录,江州草席编织师傅的第三代曾二、第四代曾德辉、第五代叶逢森已去世;第六代黄兰生、第七代项春明、第八代宋前进、第九代曾作文均为师传,但年纪偏大,亟需传承人。
“一家三代人的草席都是我亲手织的,孙子去读大学时还要带着我的席子,说奶奶织的席冬天睡不冻、夏天睡不燥。”黎艳平特别希望江州镇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来跟他们这些老人学织席技艺。
原载2012年7月13日左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