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南宁市设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语壮文交流学习中心”(暂定)的建议
由于历史的原因,壮语各地的方言有不小差别,不够统一,这是当前我们壮族人之间难以用壮语母语进行交流对话的主要障碍。过去,我们搞过一些沙龙、聚会,大家都是有民族情感的人,也很诚切想用母语交流。许多贝侬也是尽量这么去做,事实上大体也能进行得下去,但由于口音和方言的存在,总感觉有些障碍,导致交流不太顺畅。而我们这些人,也都能操很流利的普通话,而且一点问题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久而久之,在人多的时候、在相对正式的场合中,壮族人之间还是以普通话交流为主了。
壮族标准音(或者说“壮族普通话”)不够普及,这是当前制约我们民族语言发展的核心,是问题的症结点、瓶颈。壮族人之间要进行无障碍的母语交流,说来说去,还得回到“普及标准壮语壮文”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来。
想要在全区统一地、强制性地普及标准壮语壮文,不太现实,恐怕也没有必要。至少这是一个长远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得了的,需要长久谋划。当前最紧迫、最可行、最实在的是,尽快提供一个供民族语言文化热心者、爱好者学习交流的平台。很多人想学壮语壮文,但苦于平时工作太忙,或者交通出行不方便。
我有个可能不太成熟的建议:希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开设一个壮语壮文培训交流中心(或基地、学校),类似于电大、夜校之类的。现在虽然有武鸣壮校,但离南宁市区还是有些远,一般人想学壮语并不方便。如果在南宁有这么一个平台,其好处有二:一是提供了便利条件,方便身居首府的年青人学习母语。二是弥补首府南宁作为“壮都”而民族语言稀少的尴尬局面,体现民族和谐,有利于展现我们壮乡特色和首府的民族语言文化多样性,为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区”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语壮文交流学习中心”(或基地、学校),在当前自治区大力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区”的时代背景和良好形势下,可以申请专项经费设立。这个中心(基地或学校),相当于自治区民委、民语委下辖一个副处级的事业性文化单位。相关人员不必另外找,只需从各单位抽调懂壮语壮文的专家学者,不占编制。刚开始,一切都是业余的,随意性较大,等将来影响大了、学员多了、教职员和研究人员多了,机制再逐步规划化、定型化。
在首府南宁开办这样一个壮语壮文基地(学校),真的是有必要。希望众贝侬商讨,也希望民委、民语委能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