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449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越绝书之4:宁静坡芽村

[复制链接]

53

主题

1

听众

3623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5-28
注册时间
2008-1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21:3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越绝书之4宁静坡芽村

——梁越

大山重重阻隔山花依然烂漫

大山深处,野树遮蔽,乱草丛生。土路顺着小溪流转,越野车曲里拐弯,颠上簸下,不时峰回路转,直到眼帘里出现了半山坡上一色的旧式壮族民居群落。这是2008年的4月,南方正是草木疯长的时候,初进坡芽村,我不得不惊异于她的宁静。听不到水流声,也没有牛哞声,没有猪和鸡叫……但是眼里却不缺这些物象。破旧的石泥结构的干栏式建筑下面都有家畜在晃动,却鲜有声息。人和畜,就这样在村中屏气凝神,影影绰绰。下了车,不稍几步,便走到村口的老人亭,才赫然一惊:亭柱檐上挂满了野猪的新旧牙齿,不计其数,密密麻麻。这才感到这个地图上不可能找得到的壮族小村落的灵异与非凡。

新剥隘镇毗邻广西的百色,就是那个壮语里的意思是“洗衣的河岸”的桂西名城。从南宁到昆明的高速公路边上,距离坡芽村约10公里,但全是曲折难走的山间土路,只有越野车勉强通行。千年古镇老剥隘,千百年来令无数西南马帮汉子感到难得温馨的驻足休憩地,自几年前百色水利枢纽竣工,就沉睡到水底,而她的位置,与这个小山村的距离足足有三十多公里。就是说,在此前无数个岁月里,即使要走到桂滇交通线上一个镇,这个小村庄的人们也要翻过几十公里的层峦叠嶂的山路。坡芽村是一个名副其实大山重重阻隔的地方,有的村民终其一生也没有走出过这个孤独、与世隔绝并有着惊人宁静的小山村。

富宁县的三个文化干部:儒雅的刘兄、朴实的黄兄、略显木讷内秀的黎兄,都官居正科副科(这在县里已是名声显赫的领导干部),加上我这个北京来的客人。皮鞋踩在石板路上,即便再小心轻踏,仍发出不合时宜的咔咔响声。看着村头几个村民疑惑的目光,我不由自主地略显尴尬,但三位仁兄照样昂首挺胸,神态自若,不时用本地壮话与村民打招呼、拉家常,看来他们深入最基层的这个坡芽村不是一次两次了。

所有的村民住屋前方,开门就是遮住视线的山峦,群岭怀抱,重重叠叠,天空的面积显得很拥挤。刘兄、黄兄、黎兄,均为本地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干部,他们熟门熟路,径直把我带到一户人家的堂屋。屋里的女人叫农丽英,乍一见贵客到,很是惊喜,又叫来她的弟媳农凤妹。不用说,这几年,由于这三个文化干部不厌其烦地向各级反映,这里发现的土布上印的图案引起了外界的注意。能“屈驾”到极端封闭的坡芽村来的外地人大多数都是要看看被称为“坡芽歌书”的土布的。这两个农家大姐正是歌书的传承人。

客气一番。落座。端水。两个大姐小心地拿出一块土布,各自掂起仙人掌的果实,挑破,用竹尖沾里面的红汁在土布上画起图案来。慢慢地,她们的脸上的表情绽放了,原先见到陌生客的拘谨没有了,完全沉浸其中,三个文化干部更是笑容可掬,在我之前,他们有过不知多少个类似的场景,因为,慕名而来的外地人越来越多。

一个个原始而简洁的图案,沾着泥土的味道,透着神秘的不可思议的气息,以奇异的灵动姿态出现在土布上:月亮、一把石子、一对鸳鸯、张开笑着的嘴、眼睛和流下的泪、一对背靠背的人儿、两双筷子、刀横在扁担的中间……鲜人掌果实的红汁沾布即染,染出一个个似有生命的图案。我的心中油然而生出惊异、震动、好奇、赞叹……正是惊喜交加,恍若似幻似真之际,不经意地从斑驳陆离的阳光中的木窗往外望去:半山坡的野山花正艳,在山谷的风中招展,噢,这不是她们的心花正悄然开放!

谦卑——感激——挣扎——传承

这种花叫黄饭花,壮语叫“芽”。就是是壮家美食五色糯米饭中能把米粒染成黄色的那种野花。“坡芽”,壮语里就是“开满黄饭花的山坡”,意译是“山花烂漫的地方”。两位农家女子都同时在一块土布上忙活,看得出,她俩对每一道画痕都用上了全心全意,直到81个图案印在土布上。这其中的每一个图案,都代表一首拥有固定歌词的美妙山歌。而从第一个图案到最后一个,从头唱到尾,竟是一幅文山地区的壮族风俗画,和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这是我们的祖母一代代传下来的,老人叮嘱我们要子子孙孙传下去”,农丽英说。
    

我问刘兄,除了这个小山村,周边的村寨有人能识这这些图案吗?能唱出这些图案所代表的山歌吗?刘兄说,2006年,他们三人为主的调查组以坡芽为中心,在半径50公里的范围内进行调查,远至归朝镇,一些歌手还能识别一半以上的图案符号。这说明,它拥有一定范围的使用人群,至今,歌书仍是活着的文字,拥有文字的功能。坡芽歌书,是当地歌手传承记录歌词的图画文字。

话说得很轻,很实在,屋外,什么也没有发生。已是黄昏,半山坡上阳光如诉,光影错乱,山风轻拂。蓦地,宁静得惊人的小村庄传来一阵猪和牛、鸡的叫声。

临走的时候,农丽英拉着我的手,用本地壮话不停地非常不好意思表达了歉意:你看,你那么远来,没有好好请你吃饭再走……说了一遍,又说了一遍。最后,略显迟疑地,抱歉万分地笑笑,说,很不好意思,不会写字,画的东西很土,但是祖母传给我们的东西,我们……也一定要传下去——这是壮语北部语言,我全部听懂了。然后,彼此笑着挥手告别、转身。

    在转身的一瞬间,我突然感一种绝望,差点泪流满面:千峰万壑仍静得不可思议,什么也没有发生。但在这里并不祈求人所知的平静中分明有一个不屈的灵魂在挣扎。仿佛在说,即便我卑微,我渺小,我与世隔绝,但我一定要传下心灵的东西;即便我不会写,也没有笔,更没墨,哪怕只能用竹尖,用果汁,用图比划,也要记录我的思想。这个穿越时空心灵深处的呐喊,谁能听到,谁能听到??

不知多少年才有的夜晚山中的狂欢

这天,家家户户打扫一新。村里宰了一头大肥猪,全村所有男女老少跟随麽公敲锣打鼓、放鞭炮,依古俗在村后山头上隆重祭了森林神。到下午的时候,一年到头没几个外人光顾的偏辟山村空前热闹起来,来了州上的大领导。男女老少们都集中到村口,拥到挂在两棵老树中间,上头写着“《中国富宁坡芽歌书》纪录片开机仪式”的横幅下,听州里的领导和北京来的摄制组负责人讲话。领导的话一结束,摄像机的红布揭开,开始唰唰唰地捕捉起镜头。乡亲们并不注意镜头,他们忙乎着做菜、上席,招待难得一顾此地的大领导们。往日,别说是州里的干部,就是镇长一级的干部,也难得来几回。

等到领导们都离开了,小山村的喧闹变成了另外一种味道,这里被遗忘得太久,村民们每家每户,乃至每个人都难掩被关注的激动。在入夜的时候,所有的村民都不约而同地,整整齐齐地打扮一新,尤其是那些个上了年纪的老阿妈,都一色崭新布鞋,锃亮新衣,脖子上垂着一条玻璃珠子的项链。他们三五成群,聚在村里的各个角落,开唱山歌——这可忙坏了摄像机。在月光下,在火光中,歌声此起彼伏,把几千年来的“越俗好歌”的古俗展现得淋漓尽致。画在土布上的“坡芽歌书”,其实就是越俗的活化石。因为,他们是百越民族最纯正的后裔,民族传统是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的。总共57户,仅二百来人的小山村,在这个月明之夜,每个男人、女人、小孩都张开歌喉,对着月光、对着黑黝黝的山峦,仿佛要把一生中所有的歌,都要在今晚唱尽似的。北京来的摄制组制片人姓许,古越地苏州人氏,自幼吴语呢喃,她惊喜地说,竟能听得懂此地壮话的某个词——江浙吴越方言的某个底层语言竟然和此地壮话相通!她是汉化的越人!

悲凉语境下的美丽心灵

农丽英和农凤妹,作为坡芽歌书的传承人,人生因此而改变了许多。首先,是到了以前做梦也不可能到的地方:文山州、昆明省城、南宁、北京。第一次进电梯、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吃不合口味的大餐。直到2011年5月,我在北京遇见她们,她们仍然一句汉语也不会讲,只能微笑着半懂不懂地听着。即便走在北京车水马龙的王府井,还是庄严的天安门前,她俩仍是一身土布,仍是谦卑地笑;直到如今,她俩仍然是电梯一动就晕,在飞机上更是晕得天翻地覆。跟着大领导、大专家们到大城市,领导让唱,她们就唱,有时在会场上唱,有时在酒桌上唱。在酒桌边唱时神态与时下的侍者献唱完全不同,她们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一张嘴唱,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视轻贱的谦卑感消失了,仿佛回到那个美丽而宁静的坡芽村,她们的歌声,被听者称为天赖之音。

“坡芽歌书”从发现到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登上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和“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舞台,名声越来越大。各级领导们,大教授们,无论是古文字学家、音乐家、艺术家、民俗专家,从县、从省,到首都,无不将它冠以“壮族文化领域的重大发现”、“壮族文字发展史的活化石”、“天下第一部图载歌书”、“祖国民族文化的瑰宝”等等赞誉之语。但在坡芽歌书语境下另一面的悲凉乃至悲哀,这些冠冕堂皇的领导、专家、大教授们并没有提及哪怕是一星半点:作为一个拥有共同心理素质、共同风俗习惯的民族,在人类发现到21世纪的今天,仍然只能用原始的图画方式来传承自己的文化!农丽英和农凤妹们,终其一生在自己的母语环境里学不会汉语,而她的母语文字,终其一生也没有得到学习的机会。那堂而皇之印在庄严的人民币上的“壮文”,在偌大的中国范围内居然没有一所官方的学校真正向这个民族的子民传授。在桂西、滇东的重重大山里面,数以百万计的农丽英农凤妹们对汉文字学不会,而民族文字却没有任何机会学,面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流失,毫无办法。“坡芽歌书”,这个原始的图画文字,在人类征服月球,即将探索火星、木星,在全世界都是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竟然还是一个民族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活文字。而当今世界的其他民族,早在千年之前就告别了图画文字阶段!这就是我的族人们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现状。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不得不钦佩农丽英农凤妹们,作为就连进电梯都会头晕的草根土民,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除了生活,仍然要歌唱,仍然要传承祖母的祖母传下来的永恒的东西。

因其如此,“坡芽歌书”有三种形态和解读呈现在世人面前:官员、专家学者和社会的高度猎奇;一个民族的全部悲凉;草根土民们文化精神的不死。前一种形态,社会上争先恐后言之凿凿,喧闹嘈杂,唯恐言之不尽;而后两种形态,谁都不说,谁都避而不言。

而这个人口近二千万的民族又可称得上地球上最温和、最善良、心灵最美丽的人类族群。且看坡芽歌书被译为汉语后展现的美丽心灵——

3首:靓哥(女唱)。图案是一个小伙的简洁线条。歌词:

若有谁站那?桐树柃树吗?公子王孙吗?像红日初升,像红荔披霞,成家未成家?靓哥歌拦下,当爹唱归家。卯时哥上路,辰时妹迎迓。此时咱巧遇,有缘遇天涯。咱来捡栗子,咱来对生辰,咱来对歌声。

男子英武秀挺,女子爱慕之意油然而生。

6首(男唱):刚竹。图案是一节竹子和叶。歌词:

沿河片下走,青竹十五丛。没见哪根直,没见哪节匀。独见这根直,单见这节匀。见你就爱怜,最爱你双眼,双唇更好看。双眼似欲言,双唇动笑靥。肤色白如棉,棉絮嫌黯淡。妹脸白又嫩,俏丽谁比攀?

蓦然遇见心仪女子,男子呯然心动,不吝赞美。

7首(女唱):思竹。图案是一节慈竹。歌词:

沿河片下行,“思竹”十五丛丛,丛丛连根生。同阿哥对歌,歌甘如油脂;歌美如河藻,银丝漾清波,漂荡入苇莪。哥十七唱绝,哥十八唱妙。妹听身软死,软如嫩芋条,死也不忘哥。

慈竹是壮区常见的一种竹子,有“渴望、思念”之意。此歌指男女对歌交流,一见倾心,渴慕对方,情投意和。

13首(女唱):韭菜。图案是一把韭菜。歌词:

哥若要问起,阿妈生独女。树梢剩只果,树顶余一栗。旱田萍一叶,废园韭一根。谁像我伶仃?伶仃难为情,孤单懒得论。说与哥脸红,羞与哥做声。

女子于歌中自喻为荒园中的一根韭菜,无人采摘。对男子的试问身世,女子欲说还羞,言自身无人看中,像树梢剩果。

28首(男唱):流血的手。图案是一只流血的手。歌词:

怜妹多又多,痴情招病魔。病重手出血,血沾上柱脚。说与阿妈听,妈说鬼作弄。拎衣去问巫,巫说无他故,相思是病根。

相思病重,以至手自己冒出血来,其实心也在流血。

32首(男唱):野芋。图案是两片向相反方向伸去的野芋叶。歌词:

爱你难如意,野芋难跨溪,葛藤难跨树。做星辰夫妻,星出同闪烁,星移俩分离。河宽任船走,海阔任船移。妹仔任我挑,不挑九挑十,独独挑中你。

野芋茎杆无法从此岸伸长到对岸,比喻两人虽相爱,但情路艰难。

50首(男唱):簸中米。图案是一个圆圈,表示簸,中放几粒米。歌词:

果树田中生,瓜藤地里爬。若结果结瓜,几时哥摘下,哥摘就香甜。像簸中生米,像树梢青橙,熟吃才爽口,熟摘才放心。

生米待成熟饭比喻爱情有待成熟。

79首(女唱):院中花。图案是一束院中生长的山花。歌词:

花开在院里,花开在房中。同住成一家,相守到白发。过河不用船,相扶过河滩,携手回娘家,走累也坚持,体面如富人。

院内开花,比喻已成一家,生活幸福美满。

81首(合唱):双生笋。图是两棵生长在一起的竹笋。歌词:

两棵树同生,两支笋共生。我俩同时生,妈妈抚养大,叫我俩婚配。八字昭天地,四柱证明月。咱俩还担忧,忧愁相对看,忧的你先死。你死我伶仃,麽公由我请,香纸我付钱。来痛悼亲人,光脚头发乱。三声哭喊你,三夜哭天明。天亮到中午,送棺木荒郊。叫众人远离,我伫立墓旁。水别墓上淌,风别刮坟上,别让路冲撞,让你墓中安。明早送祭饭,送到墓门前,跪祭献给你,你能吃或否?

这是歌书的最后一首。回顾俩人成长、相爱相亲的过程,然后亦真亦幻地想象一方离世,另一方情真难忘的情景,表示生死情不移。

81首歌,演绎了男女双方以歌为媒,从相遇、试探、到成为眷属的过程,是一幅活生生的文山壮族风俗画。《中国富宁坡芽歌书》于2009年在北京出版,当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主编是儒雅的刘兄,副主编是朴实的黄兄、略显木讷内秀的黎兄。壮文转写,译成汉文后的加工整饰,一位壮族专家黄凤显教授功不可没。

越风徜徉:时间静止在诗经时代的坡芽村

相对于汉文化而言,坡芽村民几乎都是文盲;但对于越人遗风的壮族文化,坡芽村民每个人都堪称诗人。他们对于壮语诗化的运用十分娴熟,歌喉和歌唱的技巧十分高超。二百来人的小村庄,人人善歌,高声部,低声部,还有多声部。两三个歌手一起唱,就是一个和声组,曲调百般柔折,让听者回味无穷。

村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都如此美丽,性格温婉含蓄。以歌代言,以歌传情,在山坡上、在田埂边、在树下路旁,随处可见,现代文明、汉语汉俗在这个小山村就像是高山流云一样轻飘而过,因为农丽英、农凤妹们大多说不出几句完整的汉语。村口的老人亭挂着着串串野猪牙是村民们崇拜灵异的象征,而一年一度的祭森林节更体现了村庄的古老和神秘。小村庄在宁静的外表下始终笼罩着隐秘的气息。如果你来了,这里的每个人都会对你微笑,在你面前轻飘而过,身影若隐若现。然后神秘的歌声将他们拖曳到消失的远方。坡芽村越风古俗徜徉,她不应该属于现在这个时代,她应该存在于诗经时代。确切地说,她的时间是静止在诗经的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在山野处,在溪水旁,在村树下,人人彬彬有礼,温良恭俭让;人人善歌,以歌代言。这个时代也是《越人歌》的时代,也是《白狼歌》的时代,时间和空间都吻合了……二千多年前,这个美丽的南方族群就生活在图画文字之中。

《诗经》中唯独没有收录“越风”,是《诗经》最大的遗憾,《坡芽歌书》就是活生生的越风!且仿《坡芽歌书》风格赋诗一首,作为本文结束语:

  沿溪山里走,坡芽存越风。

古礼兼古俗,举世无此种。

我心遗留此,我意重又重。

这里人深情,这里人心真。

这里有灵异,这里非梦中。

诗经韵徜徉,僚语充耳中。

若得访此地,平生憾事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3 21:40:37编辑过]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

听众

7061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6-3-8
注册时间
2008-8-12
沙发
发表于 2012-1-28 16:52:00 |只看该作者

梁老师的文章,我每一次看,都有收获!写得老练又深沉。


欢迎猛击我的博客:http://miongzrauz.blog.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207

积分

石精灵

Rank: 3Rank: 3Rank: 3

最后登录
2012-4-13
注册时间
2011-12-20
板凳
发表于 2012-1-25 14:40:00 |只看该作者

不止歌书.!还有很多很多的其他的优秀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87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2-4-5
注册时间
2010-10-6
地板
发表于 2012-1-24 00:55:00 |只看该作者
泪流满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

听众

6492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9-2
注册时间
2008-11-12
5#
发表于 2012-2-2 09:57: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

听众

2978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18-1-26
注册时间
2007-12-30
6#
发表于 2012-3-16 19:31:00 |只看该作者
只有实现左右江壮族人民用鲜血换来的共和国及其宪法赋予壮族人民的权利,这个民族才会停住走向灭亡的道路,重新走向复兴的道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6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7-4-9
注册时间
2004-4-19
7#
发表于 2012-3-20 22:05: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靖西的孩子在2012-1-28 16:52:54的发言:

梁老师的文章,我每一次看,都有收获!写得老练又深沉。

非常喜欢老师的文字。


向布洛陀祈祷!!向侬智高致敬!!向傣僚勇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7 21:27 , Processed in 0.153216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