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木板鞋
木屐,古作“屐”或“屉”,俗称木头鞋、木拖鞋。一般多用轻质木料制成,形状比脚底板稍大,并开置有用于系绳结带的若干小孔。早期多为平底屐,其后才出现了齿(跟)部,是潮湿多雨的南方地区先民古代最为盛行的一种鞋具。 “屐”,《广雅•释器》曰:“木屉也”;《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颜师古所释用以“践泥”的“齿”,《释名•释车》称作“楮”,即今日所说的“跟”,大多是为了行走轻便,尤其是雨天防止路滑和泥水溅湿脚部之故。日本名画《扇面法华经册子》中所绘脚著高跟木屐急于躲雨者,就是一个生动的说明。 1984年6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郊发掘的三国东吴名将朱然(此公曾因与潘璋一起在临沮擒获蜀主将关羽而威震海内)及其妻妾合葬墓,出土有一大批珍贵的文物。尤其是墓中出土的漆木屐,更是轰动了日本,引起了强烈的反映,有些日本朋友还发表文章说,原先一直以为木屐是日本人独特的脚上穿的东西,“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这木屐的根,竟扎在中国三国时代的吴国。” 出土的5000多年前木屐 日本木屐的根,确实是在中国,但并不是三国之时的东吴。考古发现表明:我国最早的木屐是1988年在浙江省宁波市慈湖原始社会遗址中出土的。共发现木屐二件,均属无齿(跟)的平板屐,屐板正面平,且比足稍大,前端左侧稍呈委角的圆弧状,故知其均为左脚穿的木屐。其中,编号为T503(上):1的木屐,平面近似委角(前左侧)状的长方形,屐面坦平,前端中间和屐板中部与后端两侧各凿一小圆孔,着地的底面则在中部与后端的圆孔间分别挖凿一道横向的浅凹槽(宽1厘米),以便把穿入作系带的绳索嵌入槽中,不致行走时磨断。屐长21.2厘米,前端掌部宽8.4厘米,后跟宽7.4厘米,圆孔经1厘米。编号为T302(上):1的木屐,前端掌部较宽,且向左侧斜弧;足跟部较窄而稍方,屐面坦平。前端两侧各凿一圆孔(其中一孔已磨损);中偏后两侧也各凿两对圆孔,且底面也同样在圆孔间凿有横向的浅凹槽。其屐长24厘米,前掌部宽11厘米,后跟宽7厘米。此两件木屐结构合理,制作巧妙,从与木屐同层采集的标本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结果,距今年代为5365±125年(树轮较正),大致相当于崧泽文化向良渚文化过渡阶段之时。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木屐实物,是原始先民为适应江南气候炎热、潮湿等自然环境而创造发明的一种鞋具。
木屐,因制作简易,穿著凉爽,故很早就盛行于温暖多雨的吴、越地区。2004年上半年,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附近曾发现有1件高齿木屐,屐板略呈长方形,长21.5厘米,宽8.5厘米,厚1厘米,屐面坦平,前端中有一直径为0.5厘米的小圆孔,中部偏后部位的左右两侧边也各开凿有一长方形(长2.2、宽0.6厘米)扁孔,这与前端的小圆孔一样,显然是为了穿带系绳,使木屐能绑牢在脚板上不致脱落之故。屐底(即朝地的底面)采用暗榫形式,于前后各设一与屐板等宽的扁平状高齿(跟),其齿部厚0.9、高5厘米(至屐面)。根据此木屐的结构特征和与之共存的采集品分析,其年代大致为东周时期或稍晚,。可说是吴越先民的鞋具之一。 相传春秋晚期越国沦为吴之属国之时,吴王夫差得到越国进献的美女西施后,特地在今日苏州市西南太湖之畔的灵岩山上,建造有初具规模的馆娃宫,作为西施消夏游憩之所。为讨得西施美人的欢心,夫差还想入非非地造了一条“响屐廊”,即在雕梁画栋的长廊下挖坑,埋上一排排大陶缸,尔后再在其上铺一层富有弹性的薄木板,令身穿系有各种玉佩和小铜铃的衣裙,脚著轻盈木屐的西施,于廊中翩翩起舞,这时廊中便会发出木琴般的节奏,与清脆悦耳的玉佩声,铃声共鸣,伴随着西施婀娜优美的舞姿,交相辉映,宛如一曲美妙动人的古典舞乐……。吴王夫差经常以此为乐,醉生梦死,从而导致了国破家亡的悲剧。宋代王禹■曾有游“响屐廊”诗云:“廊坏空留响屐名,为因西施绕廊行;可怜伍相终死谏,谁记当时曳履声”。 木屐,不但流行于南方地区,而且很早就传入到黄河流域。相传孔老夫子当年周游列国要到楚国去,途经蔡国之时,蔡国君因害怕楚过早地礼聘孔子对已不利,便有意制造种种障碍以拖延孔子时日。有一天深更半夜,孔子置于客舍中的那双大木屐便被人偷走,从而给孔子一行带来了诸多的麻烦。后来直到西晋之时,孔子的木屐才又出现,并被作为国宝珍藏于皇宫武库之中。按《晋书•五行志》载,晋惠帝元康五年(公元295年)闰月庚寅,武库失火,“张华疑有乱,先命固守,然后救火。”致使库中珍藏的历代奇珍异宝,王莽头、孔子屐、汉高祖断白蛇剑及二百八万器械一时荡尽“。这是春秋晚期黄河下游地区先民也行木屐鞋具的见证。 延至汉晋之时,木屐已十分盛行,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夏天的鞋具都普遍使用木屐,尤其是下雨天和室内更是如此。而贵族阶层所穿的木屐则很豪华。《后汉书•五行志》记:“延熹中京都长者皆著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五彩为系。”如此看来,上述朱然墓所出高齿漆木屐,孔眼较细,显属其妻妾随葬品,当时应有五彩系带,装饰豪华自不待言。 汉代以降,木屐形式多样,且用途也有所不同。《晋书•宣帝纪》曾载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帝率兵追击蜀军时,因“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悉著屐,然后马步俱进。”说明当时那种轻便平板无跟(齿)的木屐,还曾是蒺藜荆棘丛中行军的绝好鞋具。 到了南朝之时,人们还发明了一种前、后齿(跟)都可卸下,以专供游山游水时穿的轻便木屐。《南史•谢灵运传》称谢灵运脚上所穿的木屐每逢游览山水,上山时去其前齿,而下山则去其后齿,使用起来轻便灵巧,并不太费力。此种可以装卸的木屐,直到唐代仍有蛛丝马迹可寻,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所写:“脚都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就是一证。 木屐,很早就传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以及我国的台湾及至东南亚各国。日本弥生时代所见的田木屐(下馱)和镰仓时代名画《扇面法华经册子》(12世纪后半叶)及《明惠上人图》中所画的高齿木屐,就与余杭瓶窑发现的高齿木屐及其后朱然墓中所随葬的漆木屐基本相同。 防制品 由于木屐具有众多的优点,具形式多样而又制作简便,特别适宜气候炎热、多雨潮湿的南方地区使用(尤其是近距离和室内使用),因而深受南方人所喜爱,延续使用了相当漫长的历程,并与北方的履(布鞋和皮靴)构成了南北两大鲜明的鞋具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色。“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南宋叶绍翁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不仅使我们感悟到诗人游园不值的心情,而且还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脚著有齿木屐,在春光下久扣柴扉的身影。 直到现代,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和东西亚及日本等地的农民,脚上穿的仍然还是木屐,只不过形制已有变化,既有平板屐,又有低跟屐和高跟屐,多以整块木料制成,屐板上用以套进脚掌的系带,常被钉以一宽扁状皮(或布)带(圈)或“人”字带所取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泡沫塑料拖鞋的兴起,木屐才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大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慢慢销声匿迹。 本文来自:中国鞋网http://www.cnxz.cn/news/200805/17/127627.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31 1:06:1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