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21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山歌好比春江水

[复制链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10 16:3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广西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场合、
用不同的语言歌唱或念诵各类歌谣,
诉说他们最真实的生活和最质朴的情感

山歌好比春江水


——广西少数民族歌谣文化通览

山歌好比春江水


——广西少数民族歌谣文化通览

□廖明君 陆晓芹 

  1 爱歌如命的民族

  广西是一片充满歌声的土地。

  现有资料显示,广西少数民族歌谣最早见诸文献的有两则。一是西汉刘向《说苑.善说》用汉字记越音所录春秋战国时期的《越人歌》。经学者考证,《越人歌》为古越语,其语法结构、语音格律等均与今壮、侗语相近,当属壮侗语各民族歌谣之源。二是《周礼.春官》所载“四夷之乐”。经学者考证,“四夷之乐”中的南方之乐曰“任”。现广西东部一带流传的瑶族《盘王大歌》中有一套曲目叫《七任曲》,学者们认为这套七任曲与周代的“四夷之乐”中的“任”有密切关系。

  因此,可以说,广西少数民族的歌谣,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周代、春秋战国时期,实际存在可能更早。

  唐宋以来,有关广西民族歌谣的记载源源不绝,比如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清人闵叙《粤述》、清人李调元《南越笔记》都记载了瑶族“踏歌”,清人赵翼《檐曝杂记》等分别记载了“趁墟唱歌”、“群歌”等等,其中明人邝露《赤雅》所记“浪花歌”与清人陆祚蕃《粤西偶记》所载壮歌更为突出,前者细致地描述了壮族“歌圩”活动的情景,后者详尽地论及壮歌与俍歌“五言八句十二唱”(即“勒脚歌”)的结构与“腰脚韵”的艺术特色。

  由是可知,今日广西少数民族歌谣的基本格式及其特征,至少在明、清时代已基本定型。

  广西少数民族歌谣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一直令人叹为观止,它涵盖了各族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诸如生产劳动中的渔猎采集、开山挖地、农事耕作、伐木造屋、筑路架桥,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尊老爱幼、人际交往、迎来送往、娱乐嬉戏,人生礼俗中的生男育女、成年仪典、婚恋嫁娶、添粮补寿、丧葬祭祀等等,无不诉诸歌;甚至讲述本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传授日常的生产生活知识、调解民间纠纷、判断是非曲直等等,也都以歌代言。由是,相应的歌种、歌名也难以数计,仅《中国民歌集成.广西卷》就收集了各民族不同曲调的民歌达3000多种。可以说,每个民族的歌谣都是本民族的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沙发
发表于 2011-8-10 16:39:00 |只看该作者
2 多姿多彩的歌谣

  广西少数民族千百年的歌唱实践,不仅为后人留下了遍布各地的歌谣习俗,还有那传扬不息的动人歌声。

  创世古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对天地万物起源的解释,也都有自己神话的体系。对于没有文字的广西少数民族而言,节奏韵律鲜明的歌谣最便于口耳相传,因而也是承载、记忆民族历史的最有效手段。

  在广西,壮、侗、毛南、仫佬、水、瑶、苗、彝、仡佬等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古歌。

  《布洛陀》是广西壮族著名的创世古歌。布洛陀是壮族的创世始祖,民间多有歌谣赞颂,大多由道公、师公、麽公在宗教仪式中唱叙,表现了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规范伦理道理等方面的伟大功绩。东兰县壮族民间以女性始祖米洛甲为歌颂对象,唱叙她养育子女、尝百草以奶水培育谷种、偷星星作灯为人类带来光明、与布洛陀造牛助人们劳动等艰苦历程。

  瑶族创世古歌《密洛陀》流传于都安、巴马等地自称为“布努”的瑶族聚居区,是人们在给密洛陀及24位男女大神还愿时唱叙的。全歌主体部分共10万多句,还愿时由12位师公分主客两方连唱七天七夜或十二天十二夜。它除了歌颂密洛陀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与妖魔怪兽作斗争等壮烈业绩之外,还叙述了民族迁徙的原因和经过、族群内外的矛盾和冲突、族姓分开传宗接代等重大事件。

  叙事长歌。壮族叙事长歌《莫一大王》流传于广西西北部和中部壮族地区。在壮族民间,莫一大王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壮族叙事长歌《莫一大王》叙述了莫一从吞珠-抗粮-当王-压日-赶山-种竹育兵-射箭-扎草造兵-砍头到变蜂的神奇经历和他坚忍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

  那坡县彝族民众在祭祀活动中,常在铜鼓上摆上祭品,唱叙表现民族迁移历史的叙事长歌《昆仑歌》《金竹生彝王》《金竹情》《开田插秧》《彝家造铜鼓》等。

  壮族嘹歌是一种五言四句体的壮歌,全套歌有1.6万多行,包括《三月歌》《日歌》《夜歌》《入寨歌》《唱离乱》《建房歌》《散歌》7种,内容极为丰富,有山川景物、农耕工艺、民情世俗、恋情婚嫁、事件人物等,反映了壮族的社会、历史风貌,抒发了人们的生活情感,被认为是壮族古代原生态百科全书。

  此外,广西少数民族还善于将一些来自中原汉族的、曲折动人的传说故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孟姜女的故事等)进行带有明显地方性和民族化的再创作。

  男女情歌。见面歌、试探歌、赞美歌、定情歌、别离歌……男女青年通过唱歌交流感情,谈情说爱,直至唱定终身,是传统广西少数民族爱情生活的一大特点,因此历来有“倚歌择配”的说法。这种聚会对歌、交情会友的习俗,渗透于广西各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和节日当中。

  礼仪风俗歌。在生活歌化的传统广西社会,最典型的场景当是人们在群体劳动、赶圩做客、路遇休闲和互访聚会中的歌唱活动。这是人们表达友好情意的重要方式,堪称“以歌为礼”。

  对广西各民族来说,无歌不成宴,酒席和唱歌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广西仡佬族人在婚嫁宴会上也敬酒对歌,主人以歌劝酒,客人以歌回敬,一来一往,好不热闹。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板凳
发表于 2011-8-10 16:40:00 |只看该作者
3 民族歌谣的盛会

  广西少数民族歌谣的歌唱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流传最广、最受崇尚、最能代表广西传统歌唱习俗的则是群体对歌。

  瑶族坐歌堂。传统瑶族社会普遍有“坐歌堂”的习俗。在大瑶山,逢年过节或家里有客人来时,人们在堂屋内烧起一堆大火,男女团团围坐着对歌,有的地方叫“火堂”或“唱香哩”。对歌的人可多可少,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可参加,唱的内容不受限制。开始时,先由主家一方的歌头领唱,然后众人和唱并进入歌堂,主客双方按特定的位置就座,献茶、敬烟并以歌对答。接着,双方正式进入对唱过程,内容包括远古故事、猜物拆字、生产知识、倾诉身世或爱情等。午夜时,包括客人在内的已婚男女会悄悄起身退场,让未婚的青年男女自由对歌谈情,通宵达旦。

  苗族“坐妹”。苗族青年男女会在农闲季节、传统节日、办喜事和赶场天进行社交和娱乐,苗语称“游方”,又称“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在苗族村寨,一般都有固定的“游方场”。它大多位于几个寨子之间的中心地带,有时是在村庄旁边平缓的草坡上。在休闲的日子里,每当夜幕降临时,外面村寨的小伙子们就用吹木叶、口哨等信号,把村寨里的姑娘邀约到游方场来。在那里,他们有的对唱情歌,有的倾心交谈。

  侗族“行歌坐夜”。三江、融水一带的侗族社会有“行歌坐夜”的习俗,它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也称为“走寨”或“走姑娘”。每当夜幕降临时,小

  伙子就成群结队弹着琵琶,到别的村寨去寻找心爱的姑娘。听到小伙子的歌声,姑娘们会用歌声对答,试探对方的才情、品性。如果姑娘有意,会悄悄地打开紧闭的大门,让它虚掩着。密切注意一切动静的小伙子就心领神会了,轻轻地走进去,转身带上门,找到位置坐下来,和姑娘打招呼,对起歌来。

  壮族歌圩。歌圩这一习俗在壮族社会尤为普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壮族各地的歌圩还有600多个。它主要发生在春、秋二季,具体节期各不相同,最著名的是三月初三。这一天是人们走亲会友、聚会宴饮、对歌传情的日子,素有“歌节”之称。参加歌圩活动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小规模的歌圩有一两千人,大规模的歌圩多达数万人。壮族歌圩内容丰富多样,随时代变化而不尽相同。在传统歌圩中,除了青年男女的对歌交情之外,还有搭阁、抢花炮、唱戏、抛绣球等;现代歌圩则还有对歌比赛、打篮球、下象棋等。在当代壮族社会,歌圩成为以歌代言的一种社交和娱乐活动。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地板
发表于 2011-8-10 16:41:00 |只看该作者
4 歌仙刘三姐:民间歌者的风采

  历史上,广西少数民族,不论男女,凡长到四五岁,就开始学唱山歌。父亲教儿子,母亲教女儿,形成年幼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统习俗。在农村中无论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嫁丧葬,逢年过节及青年男女间的交际等,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意。

  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歌圩中出类拔萃的歌手被推举为歌王,成为众人推崇的对象。而居于歌王之上的,就是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了。

  有关刘三姐唱歌、对歌和传歌的故事主要流传于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湖南、江西、台湾和香港等省、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内的69个县市。其中,广西有贵港、宜州、来宾等38个传播地,占55%。显然,广西的传播地点最为密集,覆盖面遍及广西东南西北多个地域,而其他各地大多为流传的辐射地带。

  壮族民间传说认为,刘三姐生于唐代,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1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以答,羞赧而退。她的才华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后被害死于柳州,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

  准确地说,刘三姐并非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壮族群众根据自己对山歌的体验和理想追求而塑造出的心目中一位创造了山歌和爱情的歌仙。“刘三姐乃歌圩风俗之女儿。”刘三姐不但与歌圩紧密相连,更是歌圩文化的集大成者。

  同时,刘三姐也是壮汉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产物。秦汉以后,中原民族大量南迁,尤其是唐代,汉族文化在岭南广泛传播,不仅使“官话”(汉语西南方言)成为壮汉民族之间交流的通用语言,而且壮族传统的五言四句体的“欢”(即山歌)也吸收了汉族七言四句体的诗歌、民歌形式,但仍保留壮族押“腰脚韵”的传统。

  因此,从本源上来说,“刘三姐山歌”则是壮族及其先民创作的以“刘三姐”艺术形象为表征的传统歌谣文化的积淀和升华,同时又在民族杂居的地区流传并衍生演化,进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刘三姐歌谣文化。

  5 薪火相传的执著

  广西各级政府都组建了包括传统歌谣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制定了保护、传承的有效措施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规划。

  人的保护。广西少数民族的一些歌手成为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得到了各级政府的保护、扶持与资助。政府还鼓励、支持其传统“歌圩”活动,倡导原生态民歌的各种赛事,进一步扩大了民族歌谣的生存空间。

  歌的传承。少数民族歌谣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入校园传唱。三江民族实验学校、梅林乡、富禄乡中小学办起了“侗族大歌班”。“壮族嘹歌进校园”活动逐渐在平果县各乡镇中小学铺开。少数民族歌手班前后共培养了近700名学员,开启了我国少数民族歌手传承的新模式,其办学经验和培养模式为解决我国少数民族歌手传承的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广西艺术学院于2008年开设了民族音乐表演(演唱)专业,2009年成立了民族艺术系,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科研”“声乐”“器乐”“理论”4个教研室,坚持将民族民间文化元素渗透到教学与实践中,开展了高等教育民族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壮语新歌是壮族原创新音乐,是近两年来开始在壮族青年中兴起的时尚潮流,越来越多的壮族年轻人开始用现在流行的手段演绎传统音乐。他们的音乐大都来源于生活,把生活与音乐结合起来,唱出心中的理想与信念,现已出版壮语新歌音乐专辑《贝侬》,受到广西壮族群众的欢迎。

  通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印象.刘三姐》两个载体,广西的民歌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并喜爱。

  写在纸上的歌谣只是一次唱诵的缩影,作为生活方式的歌唱一直是在流动着的。只要生活还鲜活而灵动,歌唱就有属于自己的生命源头。现在,广西少数民族歌谣既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又有生机盎然的传承新姿,正以崭新的态势向世人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5#
发表于 2011-8-10 16:42:00 |只看该作者
原载广西日报 2011-08-10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4-27 11:56 , Processed in 0.13444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