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的小孩被这几分谋杀
很多孩子从咿呀学语起,就被掠夺了童年的快乐。他们的生活被唐诗宋词、ABCD、奥数培训、作文启蒙等充斥。周末和傍晚,行色匆匆,背着与小人儿等高的书包画板去赶班的孩童,街头处处可见。小学、初中、高中12年,加上幼儿园、学前班,学出多少“四只眼”的孩子. 应试教育,已经成了大家普遍声讨的对象.甚至是不骂不解恨.但骂完后还是不得已让孩子乖乖的回到应试教育的轨道. 这些普遍的现象没有几人看不见,许多的人把责任简单一推就推到了体制上,又有几人深入的思考过,应试教育是怎么谋杀你的孩子呢? 下面我用数字来告诉大家应试教育是怎样谋杀你的孩子的.
下面的数字出自一个每年考进北大清华40人左右的学校初中部对排名200左右学生的一个估算. 0―――60 分用10%精力 60―――80 分用30%精力 80―――90 分用50%精力 90―――95 分用70%精力 95―――100分用120%精力 而每次考试下来,学生年级都要排名,1分排位差距是10—15人 在这样的排名压力下,有谁不能对每一分都在意呢? 所以,尖子班的学生,下课是不会离开座位的.百分之一的分数,就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在这样的班上,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花120%精力去学习有用吗? 要说一点用没有,肯定是不太公平. 我在前一个贴"学习是什么?"里面说过,这样的学习,更多的是在大脑里面建立长时记忆,而真的在以后的应用中,能及时的调用这些知识的"学习迁移"是很少接触的. 这样学出来的知识是死知识,还叫死读书. 而美国心理学家(Pennington and Rehder,1996)说到: 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其结果是只有在高度相似的问题之间才能产生迁移.
再看看美国的记分方法: 美国学生各科成绩是以A.B.C.D等级计算。 等级成绩和分数成绩换算如下: 分数 等级 点数 表现 91-100 A 4.0 极佳 81-90 B 3.0 佳 71-80 C 2.0 平均 61-70 D 1.0 差 ……
你看了这些数字后再对比中国的数字,美国学生轻松的花70%左右的精力就可以拿到A了,可能感觉美国学生学习起来很轻松,那就错了! 美国学生多余的精力用来做任务(Project),要查非常多的资料,对知识进行比较/筛选/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学出来的知识既扎实又实用,这就是最好的"学习迁移"方法. 举例,对二战的历史学习: A.哪些事件的发生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就死背那几条吧,错了一条扣你几分,简单轻松吧) B.同战前的德国和日本相比,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对外政策上主要弱点是什么?你会如何改良这些政策?(这样的问题,你死背能行吗?你还能说美国学生学习很轻松吗?)
这样的中美对比,让人看了心痛. 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真的感觉很无力. 这时候,家长可能要费点心血,为孩子做几个孩子感兴趣任务(Project).如果家长在做任务(Project)的时候需要帮助,可以大家一起来探讨.
原因找到了,大家一起努力,总会有所收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