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六月六,感受我们少数民族黎苗子孙的中国商丘“易经”文化
——壮侗语族黎苗子孙的中国“六甲”太阳转身节(一)
罗新潮(壮族)
六月六,是中国从原始时代末期流传至今的中国土著本土民族一个传统节日,现代壮族通常称之为“六皇节”或者“六皇夜郎节”,也称之为“雷公节”或者“盘古节”,桂西南盘江流域的壮族则是称之为“皇耶节”或者“六郎节”,红水河以及柳江流域的壮族也有称之为“马平节”。布依族也通常是称之为“盘古节”或者“皇耶节”。大致“皇耶”也就是“六皇”或者“六皇夜郎”,所以也有简称之为“六郎节”的,这应该是古“夜郎”旧地对六月六节日的一个名称。所谓“六皇”或者“六郎”,其实指的也就是“六甲”,壮族民间通常俗称之为“米六甲”或者“莫六甲”甚至 “莫一王”,也有称之为“祖状”的,都是壮族民间早就已经公认的壮族始祖。
在壮族原始宗教文化神话里,布洛陀只不过是壮族始祖米六甲拿青蛙剥皮造出来的一个守社坛的青蛙神,原来称为“邛苏”或者“拱苏”,后来土司文化剽窃瑶族始祖“密洛陀”的名称改称为“布洛陀”。因为在此之前曾经在神文化里被分派到壮族第三代月神玉兔罗家女麾下负责在立春日打铜鼓,所以蓝衣壮通常称之为“铜鼓大兵”,算是蓝衣壮巫师帐下的一名“阴兵”;黑衣壮则是称之为“拱门癞蛤蟆”——“拱苏”。有的地方也称之为“公苏”,说是“苏月老”。壮族古俗在每年的“青蛙节”都会继承 始祖“米六甲”的遗志,捉一只青蛙来充当“布洛陀”。剥掉这只“布洛陀”的青蛙皮之后,拿去埋坑祭鼓,还要派巫师念咒语,拘这只“布洛陀”的灵魂去服役一年,充当守社坛的青蛙神,管理天下青蛙和鬼神界的青蛙事务。
六月初六,就是祭祀壮族真正的始祖“祖壮米六甲”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祭祀的是始祖“祖壮米六甲”完成一件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的重大科学事件——太阳转身。可参看封面图——壮族前商王朝国宝文化中国历法“十日”三十节气“米六甲”易经商丘座标四季中央天邑商布洛陀认宗之“妈”祖师娘壮族第三代月神玉兔罗家女巡天易经量地尺。如图所示,在中国历法测算程序或者说测算方法上,无论是“米六甲”商丘座标,还是“米六甲”易经商丘座标,太阳视圆面中心线都是从“一己”座标位置点开始移动前行,然后依次经过“二庚、三辛、四壬、五癸”四个座标位置点,最后都是到达“六甲”座标位置点之后就“太阳转身”,从此返回起始点。由此可见,“六甲”这个历法天文科学的座标位置点,是中国历法商丘文化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中心关键位置,在中国原始宗教神文化中也是一个天地衔接的特殊位置。壮族始祖大神“祖壮米六甲”,也就是来源于这个中国历法商丘文化的中心关键特殊位置名称——“六甲”,所以壮族始祖大神“祖壮米六甲”的形象是一个以“商丘”座标为头,“女”字坐姿人形体为身的人祖形象( )。《山海经》记载为“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这个被汉族巫术界称之为“祖状之尸”的人物形象也被用进商甲骨文里作为一个字,现代文学界解读为“尧”字。当然来自中国历法商丘文化的中心关键特殊位置名称,并且以商丘为头,构成人物形象的始祖大神自然可男可女。由于“米”音词在半语中是“母亲”和“娘娘”的词义,所以“米六甲”是把始祖大神看成女性神时的名称,看成男性神时则称之为“祖壮”或者“莫六甲”,更有尊称之为“六皇”。布依族以及桂西壮族所称呼的“皇耶”,应该有可能是“皇夜郎”的变称,而“皇夜郎”也就是“夜郎皇”的名词“倒装”结构。这种名词“倒装”结构是壮侗语族语言的一个语法特征。“夜郎皇”也是“六皇”。
贵州省布依族地区最负盛名的“牂牁柱”文化,也是中国土著本土历法商丘“易经”文化的中心构成内容之一。在具体地域上大致是以贵州省的北盘江地理座标点跟云南省富宁县或者广西省那坡县的北回归线地理座标点构成一座矩形或者直角三角形的“夜郎高阳蚕穗社稷树牂牁柱量天尺”,可参看封面图。图中的“壮族中国帝舜量天尺”与“北回归线”太阳视圆面中心线所构成的矩形就是“牂牁柱量天尺”。其中跟“壮族中国帝舜量天尺”合成矩形的倒直角三角形就是“高阳蚕穗社稷树”,也称之为“广寒宫”。贵州省北盘江到北回归线这两个地理座标点的纬度距离,跟“九疑山舜葬”到“苍梧之野舜葬”的纬度距离相等或者大致相等。据此应该可以判断,夜郎和布依族当中至少有一部分历法文化较高的知识分子是从广西东部和广东省西迁过来的,西迁的时间大致应该是在战国时代苍梧国灭亡的时期。这也就是说,至少在历法文化上,夜郎国和苍梧国以及前商王朝是相通同的。他们都共有中国的太阳历,月亮历和阴阳历,以及太阳历所附属的三十节气和阴阳合历所附属的二十四节气,所以他们也都共有同一个远古节日——六月六,中国商丘“易经”文化的“六皇”中国太阳转身节。
这个节日,我们在现代科学考古出土的商甲骨文里,就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商甲骨文有记载说:“壅,五百四旬七日至,丁亥,从,在六月。”这段记载翻译出来的译文是:“堆壅封土堆,这是已经连续观测五百四十七天的夏至日,在丁亥日,两个夏至日封土堆的太阳日影数据完全像人随人一样重合一致。在六月记录。”如前所述,夏至日恰恰正是太阳视圆面中心线到达“米六甲”座标位置点进行“太阳转身”的日子。从引文可以看到,商代历法夏至日“在六月”,夏至日在六月的历法是“丑正历”,也就是以丑月为正月的历法。据中国传统文化古代经典历史记载的史料,中国古代曾经使用过子正历、丑正历、寅正历和亥正历。其中子正历的夏至日是在七月,丑正历的夏至日是在六月,寅正历的夏至日是在五月,亥正历的夏至日是在八月。这也就是说,商代历法恰好是在六月太阳视圆面中心线到达“六甲”座标位置点形成了“二六相会”。由于在中国土著本土民族少数民族黎苗子孙的中国土著本土历法商丘“易经”文化的测算模式里,有“商丘”和“易经商丘”两套座标的太阳视圆面中心线相会在“六甲”座标位置点,而且另一方面商代早中期还并没有“夏至”这一名称,只是称之为“六月至”或者“日北至”,因此“二六相会”的“六六”也就无疑容易成为“六皇”和“太阳转身”的喻指代名词或者说形象代言人。由此六月初六也就成为“六皇太阳转身节”。当然即使丑正历的夏至日是在六月,但是也并不一定就是六月初六,只是由于过节和祭祀都并不像历法测算夏至日那样要求必须科学严谨到一丝不苟,反而更注重社会性的影响力,因此有着“六六大顺”噱头和彩头的六月六,自然就远比“六月至”更受大众和民间青睐。这就难怪中国民俗会形成“六月至”与“六甲”双六结合成为以六月初六代表夏至日的“六皇太阳转身节”了,所以壮侗语族自古以来都并不过夏至日,而过六月六代表夏至节。外族人也都并不知道“六月六”其实也就是壮侗语族的“夏至节”,只是出于太阳是在六月和在“六甲”座标位置点上进行“双六”相会的“太阳转身”,因而把夏至日的祭祀和节日定在了六月初六,成为“六皇太阳转身节”。(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