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上林“找感觉”
--------------------------------------------------------------------------------
发表时间:2004-3-26 17:32:12 来源:南宁晚报 作者:莫俊 董宁生 点
3月25日,李宗盛一行人到上林县采风,作为2004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风情东南亚”晚会的艺术总监,李宗盛希望能从上林的民间音乐中找到灵感。
音乐人李宗盛
提起李宗盛,大概上了一定年纪的人才知道,而喜欢李宗盛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为喜欢李宗盛需要年龄的积累,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就不能体会他在音乐中抒发的现代人生活中的种种无奈。
李宗盛是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流行乐坛最具实力的词曲作家和唱片制作人,有“百万制作人”之称。他捧红的明星有张艾嘉、潘越云、陈淑华、辛晓琪、林忆莲……而他创作的《我是一只小小鸟》、《最近比较烦》、《当爱已成往事》等更是脍炙人口,堪称经典。
结婚以后,李宗盛一直没有与知心爱人林忆莲合作创作音乐,外界对此有着许许多多恶意的猜想。有人觉得那是因为李宗盛对音乐务实又认真,他可能担心与爱人合作,因爱而失去音乐中个性的东西。也许正是李宗盛对音乐的务实与认真,才成就了他辉煌的音乐事业。从李宗盛在上林县短短两个小时的采风中就可以看出来。
李宗盛等一行人来到上林县文化局,没有什么长篇大论的客套话,便示意开始表演。上林大丰街二小的同学们、民间歌手分别合唱了《上林,南宁后花园》、对山歌,用壮话演唱了当地的各种小调,悠扬歌声宛如天籁,李宗盛微微地点头赞许。
在听歌手们演唱的过程中,李宗盛始终那么专注,他时而在本子上记录些什么,时而转过身向旁边的工作人员询问,时而与陪同人员商量,时而还轻轻地打拍子。记者想趁着中间的休息时间让他签名,他委婉地拒绝:“现在是工作时间,这些等工作完后再说吧。”
10多分钟后,李宗盛建议:节奏太悠扬了,有没有节奏快一点的?
一曲上林镇圩瑶族三声部民歌令李宗盛眼睛一亮,他一边用拳头击打桌子,一边兴奋地询问歌手:“能不能唱快一些?就按我这个节奏?”当歌手按他的节奏再唱了一遍,他满意地点点头。在他看来,上林的民间音乐是悠扬动听的,但拍子比较多、杂,而现在流行的音乐节奏比较快,所以他希望能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上林的民间音乐,而这种快速的表现形式并没有改变原来抒情的韵味。
李宗盛一直在思考3个问题:中国怎么样看待世界的音乐?世界怎么样看待中国的音乐?中国的音乐怎么样与世界的音乐接轨?这次来到上林,他深深地感受到民间音乐是上林县的宝藏。他表示,通过这次采风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素材,回去后再整理琢磨。让我们期待着,今秋即将在南湖南广场上演的2004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风情东南亚”晚会,李宗盛给我们带来惊喜,正像他唱的那样“当所有等待都变成了曾经,我会说好多精彩的故事给你听”……
凡人李宗盛
李宗盛在音乐界赫赫有名,在经历了娱乐圈的光怪陆离与浮浮沉沉之后,他给人的感觉仍像他在《凡人歌》中唱的那样:“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锅盖一样的发型,老式的方框宽边眼镜,一身黑色休闲装扮,有些像普通公司的职员。
电视中的李宗盛永远是那么精神矍铄,而现实中的他却带着更多的沧桑,胡子、头发都有一些花白,举手投足稳重而有些缓慢。他喜欢思考,特别是在听歌的间歇,他总会用双手撑住下巴,眉头稍皱,若有所思,还把一些灵感与感受写在笔记本上。李宗盛最大的魅力是老实和平易,没有一丝大牌明星的架子。上林大丰街二小的同学们的倾情演出,他颔首赞许;同学们表演过程中忘词的失误,他宽厚一笑表示鼓励;表演现场的嘈杂影响到他听歌,他便用两只手做成听筒状放在耳边;业余歌手们不经加工的朗朗对山歌,他跟着旋律轻轻拍打着节拍;而对一些自告奋勇上前表现一回的民间老歌手,他十分热情地鼓掌以示感谢……
他耐心地为一拨又一拨的歌迷签名、与他们合影,脸上始终挂着宽厚微笑。他帮记者签名后,调皮地眨了眨眼,令记者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得知有这么多的记者陪同他一起到上林采风,他不由得向大家表示感谢。
在采风的过程中,他始终是那么的厚实和温和。有人说厚实的男人让人可以依赖。也许吧,要不他与林忆莲冲破世俗的爱情怎么能得到世人的认可呢?!
花边新闻
3月23日,一则关于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李宗盛在中央音乐学院授课时遭遇尴尬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据报道,李宗盛在中央音乐学院授课的3个小时内,“惊人”之语层出不穷,在他“自己不懂编曲”等一系列“肺腑之言”下,作曲系近300名学生最终只剩30人听完了讲座。
组织此次活动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负责人陈先生极为愤慨地表示:“这根本是子虚乌有的事,是对李宗盛老师的恶意中伤。授课时我就坐在第一排,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当时的场面极其热烈,不大的礼堂中挤满了来听课的学生,李老师的态度很坦诚,学生们也很尊重他。”
陈先生说:“这次活动本来是很低调的,李宗盛老师也是想和学生们进行一次私底下的专业上的交流与沟通,传授一些经验。我们并没有对外通知任何媒体,完全是很纯粹的讲座。那家媒体的记者可能是通过学院的网站得知此消息。文章中还提到‘按照原定计划,14时30分讲座开始’,这也表明当时这名记者并不在现场,因为我们的讲座是14时整开始的。”最后陈先生还表示,“这次讲座我们进行了全程录像,可以证明事实。”
25日,记者看到李宗盛先生的心情非常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http://news.flyingsong.com/html/2004/03/20040326173212-1.ht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5 0:27:5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