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83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洪水猛兽僚人

[复制链接]

9

主题

1

听众

1052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6-6-28
注册时间
2008-9-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23:3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转百度的不是我写的 蜀殇之十七——僚人入蜀

历经两晋浩劫,蜀地已然不再是蜀人天下,真正的蜀人都在南下东进中死伤殆尽了,大量移民迁入蜀地,这是自秦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移民。

移民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秦时移民后来都很好的融入了蜀人,可能是因为蜀中的山水太过强大,足以令其居民为之改变,秦人在进入蜀地后,没有能够把蜀人变成秦人,自己却逐渐变成了蜀人,秦移民的这种转变得归功于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在晋时的逃亡队伍中,一定也有秦人的后裔,但是他们已经完全融入蜀人了,尽管六郡流民来源于他们的故乡,可是已经与他们格格不入。

这就是蜀中山水的力量。

南北朝时期,蜀地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移民,这次移民史称“僚人入蜀”。

“僚人”原为我国古代西南、华南地区分布广泛的少数民族,系百越的一支。从公元338年(东晋咸康年间)开始,居住在贵州牂牁的几十万僚人开始北上入蜀。

据《华阳国志》记载:“蜀土无僚,乃是始从山出,自巴至犍为,梓潼,布满山谷,大为民患。”

梁朝李膺的《益州记》云:“李雄时尝遣李特攻朱提,遂有南中之地。寿既篡位,以郊甸未实,都邑空虚,乃徙旁郡户三个以上实成都;又从牂牁引僚入蜀境,自象山以北尽为僚居。蜀土无僚,至是始出巴西、渠川、广汉、阳安、资中、犍为、梓潼,布在山谷,十余万家。僚遂挨山傍谷,与土人参居。……种类滋蔓,保据岩壑,依林履险,若履平地。”

这是一片多么恐怖的景象,来自贵州的矮小僚人,在蜀地开始洞穴生活,他们翻山越岭如履平地,野蛮而不开化,曾经文明富庶的蜀地,一霎时变成了野蛮人的天下。

“僚人入蜀”增加了蜀地的人口,但是落后的僚人还保持着氏族社会特征,他们生产力低下,生产关系落后。

不仅如此,僚人入蜀还带来了蜀人体格的改变,矮小的僚人,最终导致了蜀地居民身高偏矮,后来则被蔑称为“川耗子”。

僚人喜战,而且习惯山地生活,自僚人入蜀后,以前少见的山贼也在蜀地横行起来,以至于在后来的唐宋时期,中央政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清剿。

蜀地先是遭遇六郡流民的掠夺,后又被僚人移民占领,这是蜀地历史上又一个黑暗时代,其破坏力甚至大于秦灭蜀,因为秦时的移民到底还算来源于中原地区,虽然科学文化水平不及蜀人,但是毕竟还算比较开化;秦时移民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虽然有一些流刑犯人,但是还有许多六国的富商大贾,王子皇孙主动要求迁入蜀地,他们认为在富庶的蜀地,秦人的管辖相对比较松懈,可以自由经商贸易,在这类移民中就包括卓文君的先人,赵地卓氏;彼时蜀人势力较大,能同化秦人,待到汉朝时期,如卓文君,已经完全融入蜀人社会,她不仅继承了蜀人特有的那种恬淡与超然,也继承了蜀人的倔强,当垆卖酒,不计虚名。

僚人入蜀则不同,首先,蜀地已经十室九空,蜀人已经伤亡殆尽,其次,僚人基本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他们移民蜀地,变成蜀地的主人,面对富饶的土地,先进的生活方式,完全不知所之,他们只能继续原始的生活,这是文明的大倒退。

史学家认为,僚人入蜀,使得蜀地的经济发展趋于停顿近三百年。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

听众

6339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1-5-18
注册时间
2008-12-31
沙发
发表于 2011-3-11 09:54:00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大的影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板凳
发表于 2011-3-13 01:15:00 |只看该作者
僚人没能搞成四川僚人自治区,,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0

听众

2829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15-11-25
注册时间
2010-5-30
地板
发表于 2011-3-13 00:42:00 |只看该作者
已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5#
发表于 2011-3-18 12:21:00 |只看该作者
呵呵,把两晋南北朝时期因为社会动荡造成的十室九空千里无人烟的惨状视而不见,却把罪过都怪在僚人的身上,然后好为后来明朝在川屠杀僚人的事找个借口瘪脚的理由。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80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1-7-28
注册时间
2011-7-20
6#
发表于 2011-7-21 02:51:00 |只看该作者

倒退几百年,还有专家认为,现在四川人个矮也是因为僚人影响,所以充满了对僚人的谴责

如果真的这样,那么四川有部分人就是僚人之后.

作者如果觉得这是倒退的那么应该让作者去告诉那些不是后来填四川的人:你们的祖先使四川倒退了三百多年.看看那些四川人什么骂你娘身体上的各个部位.

僚人融入四川之后成了川人,这些僚人变了,而我们还是僚人.所以论述这段历史的时候拜托各位弄明白最最简单的道理,那是四川人的事,和其他僚人没有任何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7#
发表于 2011-7-22 09:35:00 |只看该作者
僚人把山歌风俗带入蜀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8#
发表于 2011-7-21 16:06:00 |只看该作者

梁朝李膺的《益州记》云:“李雄时尝遣李特攻朱提,遂有南中之地。寿既篡位,以郊甸未实,都邑空虚,乃徙旁郡户三个以上实成都;又从牂牁引僚入蜀境,自象山以北尽为僚居。蜀土无僚,至是始出巴西、渠川、广汉、阳安、资中、犍为、梓潼,布在山谷,十余万家。僚遂挨山傍谷,与土人参居。……种类滋蔓,保据岩壑,依林履险,若履平地。”

这是一片多么恐怖的景象,来自贵州的矮小僚人,在蜀地开始洞穴生活,他们翻山越岭如履平地,野蛮而不开化,曾经文明富庶的蜀地,一霎时变成了野蛮人的天下。

“僚人入蜀”增加了蜀地的人口,但是落后的僚人还保持着氏族社会特征,他们生产力低下,生产关系落后。

不仅如此,僚人入蜀还带来了蜀人体格的改变,矮小的僚人,最终导致了蜀地居民身高偏矮,后来则被蔑称为“川耗子”。

僚人喜战,而且习惯山地生活,自僚人入蜀后,以前少见的山贼也在蜀地横行起来,以至于在后来的唐宋时期,中央政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清剿。

这是对僚人的极大侮蔑!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

听众

892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2-3-17
注册时间
2011-4-27
9#
发表于 2011-8-24 12:39:00 |只看该作者

科学家发现一个叫做Gm的血清血型可以明显地区别种族差异。Gm 血型的种族差异,表现在组成Gm血型的各个因子上。组成Gm血型的各个因子,目前世界上已检出的是18个,其中有的因子是不同人种所专有的,如fb因子只存在于白种人,st因子为黄种人特有,C3因子仅见于黑种人等等;此外,在同一人种的不同民族中,Gm因子的基因频率具有特定值,即是占有某种Gm因子的人数在总人数中占有比较恒定的百分比。如我国的壮族,具有afb因子人的百分比总在80%左右,而维吾尔族人中是7%左右。由基因频率特定值可以确定民族间的血缘关系。Gm血型的这两大特点,是至今发现的人体500多种血型中独一无二的。这使它成为研究种族关系的重要依据。

。广西、四川、贵州、昆明、台湾的汉族以及侗族、壮族、瑶族、苗族、白族、高山族人的ag因子有比较一致的频率特定值,为50~80%;

所以从基因看来,广西、四川、贵州、昆明、台湾的汉族的祖先可能是同一个祖先,这样算来跟壮族人同种同源的人口就远远不止2000万了。尤其四川人口众多,不但从基因,从文化上都跟壮族有着关联.比如:四川称"巴"也是壮语中"山"的意思;"沱"和"它"壮语中江河的意思(我曾去过四川沱江附近地方,那里的人长得很象壮族人)

===========以上摘自百度。


据我所知,从贵州迁移到四川的“布依族”,民族身份多数都被认定为“壮族”。。。。。所以。。。。。。。。但实际都是同一个族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10#
发表于 2011-8-24 06:09: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11#
发表于 2011-8-24 17:15: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8-24 17:03:07的发言:
西晋入蜀的流民主要是西北来的氐羌
真能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12#
发表于 2011-8-24 17:18: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13#
发表于 2011-8-24 17:03: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14#
发表于 2011-8-24 15:47: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8-24 6:09:24的发言:
你在讲故事吗,广西与四川隔着云贵湘好几个省呢,怎么可能有大批的僚人进入

两晋时期是蜀人的梦魇,自公元296年始,秦、雍两州的大批流民蜂拥入蜀,占山为王,残杀蜀人,成汉政权建立后,对蜀人的屠杀逐渐演变为一种国家行为;蜀人仓皇出逃,大多沿水路南入宁州、交趾,东下荆州、湘州,然而,这里却并非蜀人的天堂,南下的蜀人难以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东下的一支遭遇兵难,数万蜀人客死他乡;蜀人向外迁徙,蜀地荒芜,大量僚人入蜀,蜀地遂成为了僚人乐园。

  僚人的两大危机

  魏晋时期,僚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人口众多、支系繁杂。其中有一部分生活在南中牂牁郡(今贵州省)的僚人,从公元四世纪初开始,就处在一种空前的危机之中。
  危机至少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昆明人的入侵。早在两汉之际,原居住在云南洱海地区的昆明人东移,进入今滇东、黔西、川南一带。史料记载,“昆明人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住,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昆明人在不断东移的过程中,逐渐侵入了僚人的势力范围。僚人心中不甘,遭遇战自然难免,双方的冲突时常发生。昆明人骁勇善战、凶悍无比,他们步步蚕食,每到一处便肆意掠夺。僚人不是他们的对手,苦不堪言。


  二是长期战乱。从公元302年南中大姓起兵反晋开始,这一地区便长期处在战火硝烟之中,饱尝战争之苦。南中大姓、晋王朝、成汉政权三方为争夺此地,你来我往,大打出手,僚人深受其害。


  自汉末以来,四川地区兵祸连绵。境内居民大量死亡和流失。蜀汉亡国后,司马氏为了防止蜀人反叛,不仅把蜀汉的皇室、王公贵族、文武官员迁出,甚至还把一些豪强地主、普通百姓也强行迁往异地。据统计,共计有三万余家,约十五万人左右。

公元四世纪初,关中流民入蜀。随着流民政权的建立,数十万蜀人纷纷逃往他乡,造成了这一地区“夜无烟火”、“城邑皆空”的荒凉景象。由于人口大量减少和流失,造成了土地荒芜,粮食不足和经济萧条,蜀地的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有记载称“李氏据蜀,兵连战结,三州倾坠,生民歼尽。嗟乎三州,近为荒裔,桑梓之域,旷为长野”。直至成汉建国三十年以后,仍然是“郊甸未实,都邑空虚”,丝毫未见改变。


  而此时,好不容易通过篡位当上皇帝的成汉新皇李寿,正面临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实力雄厚的东晋王朝的讨伐。如何阻挡大兵压境,保住这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小王朝?李寿深知粮草不足、人口锐减、兵源缺乏是自己致命的软肋。经过反复思考,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于是,他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牂牁僚人发出了入蜀的邀请。


  五十万僚人入蜀

  这时的僚人,面对战乱和昆明人的入侵正无计可施,李寿的邀请自然得到了僚人的响应,从公元四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开始,一个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便由此展开。在短短的数年间,几十万牂牁僚人浩浩荡荡,穿越崇山峻岭、渡过急流险滩,踏过川黔交界地带,涌入梁、益二州(今四川、重庆)。

  据李膺《益州记》载:“李雄时尝遣李寿攻朱提,遂有南中之地.寿既篡位,以郊甸未实,都邑空虚,乃徙旁郡户三千(《晋书》、《通鉴》为‘三丁’),以充实成都,又从牂牁引僚入蜀境,自象山以北尽为僚居。蜀本无僚,至是始出巴西、渠川、广汉、阳安、资中、犍为、梓潼,布在山谷,十余万家。”

僚人迅速在巴蜀地区蔓延开来,他们散布在平原、河谷、山区和丘陵。据《晋书.地理志》载,今四川、重庆范围内的晋代行政区属共有十五个郡,除新都郡外,其他十四个郡都有僚人的踪迹。其中以岷江、沱江中下游和渠江上游地区,即晋代之犍为、巴西二郡最为密集。不仅如此,僚人还深入到了蜀的中心地区,如成都附近的邛崃、大邑、蒲江等地。

  僚人来到号称天府之国的巴蜀之后,他们并未水土不服,反而如鱼得水。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丝毫不比牂牁逊色,加上又摆脱了与昆明人长期征战以及南中战乱那段梦魇般的日子,他们更是心满意足。从此僚人便在巴蜀地区扎下根来,种粮食、织“僚布”、凿盐井,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究竟有多少僚人来到四川?

大多数史料记载均称有十余万“家”或“落”,“落”是指部落、村落,有时又有家和户的含义,据多数学者认同的意见,这里的落即是家和户,那么以一家五口计算,入蜀的僚人至少不低于五十万人当时整个巴蜀地区汉人的总人口尚不足五十万,也就是说,入蜀的僚人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当地的汉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刘琳先生认为,一次迁徙达到这样的规模,这在中国民族迁徙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以鼻吸水的风俗


  进入巴蜀以后,僚人仍然沿袭了他们以前的生活习俗。

  僚人有崇拜竹王的风俗,随着他们的迁入,巴蜀地区也出现了不少的“竹王祠”和有关竹王的传说。僚人对竹王的崇拜,既与他们周围环境有大量的竹有关,又同他们生活中离不开竹紧密相连,僚人的住宅都是用竹子搭建的两层干栏式竹楼,至今仍然可以在僚人的后裔傣、壮、布依等族聚居的地方,见到这种极具南方少数民族特色的竹木小楼。

  僚人的衣饰极有特色,为“短衣左衽”,女子衣下还着“通裙”(桶裙)。至今僚人的后裔傣、布依、黎等族的妇女仍然沿袭了这一传统。僚人还时兴一种奇特的成人仪式,就是在男女成年时拔去上齿,称之为“凿齿”,有的还加以狗牙,作为装饰。“凿齿”之后的男女即可谈婚论嫁,传宗接代了。

  僚人长期生活在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为了求得更多的生存机会,僚人练就了一些特殊的技能和功夫。《北史.僚传》称僚人“能卧水底持刀捕鱼”,这是一种高超的水下功夫,这种功夫的练成,可能与僚人的一种“鼻饮”习俗有关。据《北史.僚传》记载僚人“其口嚼食并鼻饮”,这是仅见于僚人的极为独特的一种饮水方式。

  古代各民族尤其是社会发展处在早期阶段的民族,大都拥有象征权力和维系民族精神的礼器,僚人的礼器就是铜鼓。每当有祭祀活动和战争发生,铜鼓都是要派上大用场的。在历史记载中,僚人的铜鼓更多的用于战争。历史上不乏僚人击铜鼓举兵的记载,如明万历年间,明朝军队镇压被称之为“都掌蛮”的僚人时,僚人大败,一次就被明军缴获九十三面铜鼓。其被俘的首领阿大悲伤已极,痛哭流涕地说:“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鼓山颠,群蛮毕至。今毕矣!”铜鼓在僚人心目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除此之外,铜鼓还是僚人的乐器,僚人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在他们的后裔傣族、布依族等身上就可见一斑。在四川各地,凡是僚人聚居之地,不仅常见以铜鼓命名的地名,还常有铜鼓出土。


  木笼僚起义

  僚人入蜀后,由于风俗不同、语言不通等等原因,与当地汉人之间不时也有矛盾、磨擦。尤其是历代统治者对僚人实行“压獠”政策,不仅出动军队抢劫僚人的粮食、人口,还将掳掠而来的僚人充作官、私奴婢,“公卿达于人庶之家,有獠口者多矣。”隋朝时,文帝之子蜀王杨秀更是“多捕山獠,以充宦者。”隋朝宫廷之中也有专门的“獠婢”。社会上买卖僚人的风气也很盛行,这些僚人被贱称为“獠口”,境遇十分悲惨。

  在残酷的掠夺和压迫下,僚人的反抗几乎从未间断过。据统计,从东晋到五代时期,仅见于记载的规模较大的反叛事件,就达四十余次。西魏恭帝三年发生的陵州木笼僚的起事,就是其中较大规模的一次:公元557年,陵州(今四川仁寿县)僚人不满西魏的“压僚”政策,奋起反抗,西魏朝廷派遣江州刺史陆腾前往镇压。僚人据山为城,官军久攻不下,狡猾的陆腾突生一计。召来一些艺人,在城下表演歌舞和杂技来麻痹僚人。憨厚的僚人不知是计,纷纷放下武器,有的还携妻带子临城观看。陆腾趁其不备,密令官军发动突然袭击。在官军的突袭下,僚人惊慌失措,一败涂地。官军趁势追击,大破僚人,残酷地将一万僚人斩首。正是这个陆腾,随后又镇压了资州(今资中、资阳一带)僚人和铁山(今荣县北)僚人的反抗。

  正如陵州僚人一样,僚人的反抗和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这些僚人的命运除了被杀害便是被当作奴隶,一部分僚人就伴随着激烈的冲突而灰飞烟灭。

  由于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上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僚人不可避免地受到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和同化。但各地区僚人的同化进程参差不齐。分布在秦岭以南的部分僚人,与汉族接触早,同化的速度也最快,唐代时已基本完成了与汉族的融合。岷江、沱江中下游地区的僚人,大致在两宋时期完成了融合。而居住在长江以南偏远山区的僚人,与汉族之间的交流较少,同化的速度和过程也较缓慢、复杂,有的直到清代时才融合到汉族的大家庭之中,最终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http://www.rauz.net.cn/bbs/dispbbs_5_35862_2_1.html

如今,四川和陕西仍然生活着不少壮族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15#
发表于 2011-8-26 19:57: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8-24 17:18:06的发言:
扯蛋的是你,多读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李特、李雄根本就是氐人流民的首领

文明!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

听众

442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5-6-27
注册时间
2013-6-26
16#
发表于 2013-6-26 12:56: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陆梁地痞 于 2013-6-26 13:03 编辑

真搞笑,蜀人本是中原七小郡蔑称西南蛮的越族之一,这贺现在却来这里散布流言想挑起越人内部不睦,还拿出什么《华阳国志》、《益州记》来做依据,谁不知道这几本书是封建王朝的家奴写的书,哪能相信。看看蜀人(西南蛮)三星堆遗址文明吧,三星堆文明把大中国的历史从中原的春秋战国文明推前了近千年。http://www.17u.com/blog/article/81499.html ,西南蛮的三星堆文明(长江文明)才是大中国文明的源头和摇篮。

接受已成事实的地域统一,但永不认同别人的祖先就是自己的祖先,僚人文明是充满田园诗意的水稻文明,不是小旱作小麦文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12:42 , Processed in 0.15254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