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321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论布洛陀神格的形成及演变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3-25 10:3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完)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沙发
发表于 2004-11-8 18:02:00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啊,如果是文字格式就好了。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板凳
发表于 2004-11-9 21:46:00 |只看该作者

论布洛陀神格的形成及演变

岑贤安

【摘要】壮族敬奉布洛陀为始祖神、宗教神、道德神和智慧神。其神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与壮族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由布洛陀神话、信仰、祭典、经文、山歌及其庙宇,构成了布洛陀文化体系,并成为壮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积淀和广泛的基础。

【关键词】布洛陀;神格;壮族

【作者】岑贤安,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 (2003)04—0084—008

在壮族民间宗教麽教经书《布洛陀麽经》、壮族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以及壮族山歌中,都有这样的说法:凡事要去祭拜请教布洛陀和姆六甲;只要得到布洛陀和姆六甲的指教,按照他们的教诲去做,灾难就会解除,疑难就会解决,诸事就会顺利。

壮族民众之所以如此信仰和崇拜布洛陀和姆六甲,是因为布洛陀和姆六甲是他们心目中的圣神,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偶像。布洛陀是壮民族所信奉的男性始祖神,而姆六甲被奉为女性始祖神。布洛陀和姆六甲都被认为是智慧超凡并且能够给人排忧解难的具有崇高品格的圣神。自父系社会确立以来,随着男子社会地位的提高,在这两位圣神中,布洛陀的地位最高,所以壮族民间传说和《麽经》记述布洛陀的事迹最为详细,而姆六甲的事迹则较简略。在麽教仪式和民间祭祀中,也把布洛陀供奉于主神的位置,而把姆六甲放在陪神的地位。

壮族民间传颂、崇拜和祭祀布洛陀,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而以田阳县最为兴盛。田阳县地处右江河谷中部,地理环境优越, 自古以来是壮族居住区的中心地带,布洛陀文化蕴涵深厚,布洛陀崇拜气氛浓郁。田阳县是壮族地区目前收集到壮族《布洛陀麽经》数量最多的地方,也是布洛陀故事和山歌最流行、祭祀布洛陀活动最盛大隆重的地方。与此相适应,历史上在田阳县形成了以敢壮山布洛陀和姆六甲岩庙朝拜和敢壮山歌墟为标志的布洛陀祭祀和歌圩活动。据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十九是壮民族始祖布洛陀的生日。因此,每年从二月十九日开始,田阳县以及周围的百色、田东、田林、德保、巴马、凤山、东兰、隆安等地区的壮族民众便陆续到敢壮山来朝拜布洛陀岩庙,祭拜布洛陀祖公,祈请布洛陀保佑自己万事如意。在20天时间里,每日来到敢壮山布洛陀岩庙进香朝拜的壮族民众络绎不绝,而到三月初七、初八、初九三天达到高潮。祭祀完毕,就举行盛大的歌墟活动,形成规模盛大的敢壮山歌圩。

壮族民众对布洛陀的信仰崇拜,以及由这种信仰崇拜衍生出来的各种文化风俗,可以称为壮族布洛陀文化。这种在历史上形成的布洛陀文化,体现出壮民族深层次的民族心理、精神信仰、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体现出壮族的文化特点和民族性格。可以说,布洛陀文化是壮族文化的核心内容。而布洛陀文化的基点,就是对布洛陀的信仰崇拜,它是布洛陀文化的象征。因此,了解布洛陀神及布洛陀文化,是了解壮族和壮族文化的一把钥匙。要了解壮族和壮族文化,必须了解布洛陀文化,即了解布洛陀神的形成,它的神格内涵以及在壮民族历史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壮族民众对布洛陀的信仰与崇拜的形成,有着久远的历史。

壮族先民曾经历了从原始蒙昧逐步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壮族先民很早就在珠江上游地区生息繁衍。大约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壮族先民产生了自己的精神信仰,形成了自己的原始宗教,成为本民族布洛陀崇拜和布洛陀文化的基础。

右江盆地属古骆越分布之地,是壮民族生存繁衍的中心地区之一。壮族及其先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活、生存繁衍,形成独特的精神信仰和崇拜。在开始阶段,壮族先民对诸多自然现象产生敬畏和崇拜心理,形成了多神崇拜观念。人们认为万物有灵,特别是那些奇形怪状的外物,都有某种神灵支配。

这些神灵会通过某种形式和渠道干预人的生存活动,或为人赐福,或降下灾祸。在万物有灵观念中,人们对神灵的理解仍然是具体的、个别的。对他们来说,几乎所有的自然物都是神秘的。人们遇到某种不可理解之物,都认为是有神灵藏在其中,不可触犯。人们必须拜祭它,才能避免其害。这种具体的自然物神崇拜,在右江盆地壮族民众中,既表现为对雷神、山神、水神、树神的崇拜,也表现为对岩洞、石铲、耕牛、禽畜的崇拜。人们认为,日有日主,月有月娘,雷有雷公,风有风婆,水有图额(水神名),等等。总之,山水木石,动物植物,都有主有灵,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这种具体的自然物神崇拜,是人类最早创造的神灵崇拜,并伴随人类生活而长期存在,有的则一直延续到今天。自然物神崇拜是人类的精神寄托之一,也体现出人类生存的需要。在壮族民间,物神崇拜观念至今仍相当浓厚。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改进,活动范围的逐步扩大,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自主意识的加强,人们对神灵的塑造也逐步加强。壮族先民开始从具体的个别的物神归类抽象,创造出能够管理支配一类事物的神灵。这种神灵不再是某种具体物的神,例如某块巨石、某座大山、某条河流、某株大树、某个动物之神,而是某个更广阔的范围、某一种类事物的共同的神灵。在自然神方面,人们逐步从风雨雷电诸神中抽象出雷神,认为雷神是天上最大的神,天上其他神灵的位置都在雷神之下;图额是水中最大的神,水中其他神灵都比不上图额的威力;中界最大的神是布洛陀,地上的种种神灵都受制于布洛陀。壮族神话传说,壮族先民经过长期的观察认识,认为宇宙分为三界,上界是天界,中界是地界,下界是水界。雷神管理着天界的一切,天上的风雨雷电,阴晴旱涝,都由雷神主宰。图额管理着水界的一切,水中的鱼虾龟鳖和蚌螺,都由图额支配。布洛陀管理中界(地面)的一切,特别是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存繁衍以及各种活动,都由布洛陀管理。这种对天地人的整体认识,这在田阳以及壮族各地民间《麽经》抄本中都有记载。几乎每一本《麽经》的开头,都首先叙述三界之说,说明宇宙分为三界,三界各有自己的主宰神,作为各界的总管,然后才转入该经文所要叙述的其他内容。三界之说概括地把握了天地人的整体系统,体现了壮族先民对宇宙的整体性认识,是壮民族的世界图式论。三界之说对壮民族宗教信仰的形成有着根本的影响,同时也是布洛陀圣神和布洛陀文化的思想基础。

壮族的三界之神,是在本民族居住的特殊地理环境中创造的,反映了本民族的生产生活特点,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心理和文化特色。壮族是一个稻作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种植的一个基本条件是必须有水田,必须在稻子生长的过程中保持适量的水流灌溉。在水利条件落后的古代,稻田灌溉主要依靠天降雨水。每年春天的雷声标志着雨季来临,预示着耕种季节的开始。雨水的多少,决定着年景的丰歉,稻谷收获的多少,决定着人们生活获得温饱还是遭受饥荒。南方下雨,总是伴随着雷电而来的。打雷多必然雨水多,打雷少雨水就会少。在古人看来,似乎天下不下雨、下雨多少是由雷神控制和调节的,于是便认为雷神是管理天界的大神。图额,据民间传说描绘,是一种长有红冠的浑身黑黝黝的巨大的蛇形动物,出没在深潭之中。它可以变形,既可以变为其他动物之形,又可以变为人形。在歌墟时节,图额又变成年轻英俊的小伙子来赶歌墟,与美丽善良的姑娘谈情说爱,甚至交换信物。但由于物类不相同,生界不一样,最后都以不能结合,彼此分离而告终。在壮族先民看来,这种带有善性的水中变形物,是水界的权威主宰。雷公和图额两个均为自然界的大神,一个管天界,一个管水界,并不直接管理人间社会。这就为管理人间的圣神布洛陀留下了位置和空间。

如果说,雷神和图额是从自然物中抽象塑造而成的自然界的大神的话,那么,布洛陀则是以人自身为模特而创造的人神。布洛陀神的形象,按照壮族民间传说和经籍记载,是从远古时代部落首领演化而来的。他是壮族古代先民中一个比较大的部落首领。这个部落可能主要生活或活动在壮族地区的中心地带。这个壮族古代先民部落在自己的首领带领下,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发明,各个方面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创造了在当时来说是相对先进的业绩,因而其首领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经过长时间的传颂,人们进一步把各种崇高的品格和超凡的本领都附加到他身上,把他神化,并尊称他为布洛陀。布洛

陀是壮语名称。在壮语中,“布”是受人尊敬的长者、老者的尊称;“洛”是认识、知道;“陀”是足够、彻底。布洛陀就是无所不知的受人尊敬的智慧老人。经过历代壮族人民的加工和塑造,布洛陀的形象逐步高大,品格不断丰富,从而具有神的形象和品格。

壮族尊奉布洛陀为自己民族的始祖神和英雄神,认为本民族是布洛陀创造的,自己民族的一切是布洛陀赐予的, 自己所懂得的生产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也都是布洛陀教会的。正因为布洛陀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能够安排一切,教会一切,因而它超越于地界各种神灵之上,成为壮族民众心目中地位最高的圣神。当布洛陀圣神形成之后,地界的其他各种神灵也仍然存在,但已经退居次要的地位。布洛陀从此成为壮民族最崇拜的大神,世世代代受到隆重祭祀和膜拜。

壮民族与其他许多民族不同。他们主要生活在喀斯特地区,到处有大大小小的岩洞,洞内宽敞干爽,可以供人居住。特别是那些前有平地、靠近河沟、林木葱茏的岩洞,更是理想的居所。在漫长的岁月中,壮族先民便因这种自然地理条件之宜,长期以岩洞为居所,居住生活在岩洞之中。历史上,壮族及其先民的歌墟等大型集体活动,多在山洞附近的鼻场中举行,许多歌墟的名称也以岩洞地点命名,至今许多壮族地区民众还把赶歌墟称为“被敢”(去到岩洞)。同样,壮族古代先民也在岩洞内外举行祭祀活动,特别是比较大规模的祭祀仪式多在岩洞前的场地上举行,称为“拜敢”(拜岩洞)。壮族认为,始祖神布洛陀和姆六甲是居住在岩洞里的。《布洛陀经诗·造万物篇》也记载:“去请布洛陀,去邀姆六甲。人去接公来,人去迎祖到。公家住岩洞,到岩洞去请。公家住山脚,到山脚去迎。到岩洞去找,到山脚去叫。” 民间麽公开场做麽的时候,要恭请麽教主神布洛陀和姆六甲降临道场神位,然后才正式喃经祈祷。这段开场经文指明,要请得到布洛陀和姆六甲,一定要到山脚岩洞去请。这说明,古代壮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宗教活动都与山洞有着密切的关系,都离不开石山岩洞。

壮族先民的生活历史与山洞密切相关,对山洞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壮族先民并不另外立庙来祭祀布洛陀,而是因循历史传统,以岩洞为庙,到山洞去祭拜自己的始祖神和英雄神布洛陀。壮族民众世代传说,田阳县敢壮山上的三个大岩洞,就是壮民族始祖神布洛陀和姆六甲居住的地方。所以,壮族民众把布洛陀住的岩洞称为“布洛陀神府”,意为布洛陀始祖神的府第;把姆六甲住的岩洞称为“姆娘岩”,意为姆六甲祖母神的岩宅。壮族民众视此地为民族圣地,视此岩为民族神庙,每年在布洛陀生日到来时,大家便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来,虔诚地祭拜布洛陀和姆六甲,成为最隆重、最盛大的民族祭祀节日。

布洛陀神是壮族农耕时代的产物。布洛陀神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布洛陀神的品格也有一个逐步丰富和系统化的过程。壮族先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发展进步。他们一代代地把自己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理想追求、内心愿望和生活经验,无论是对自然的、社会的和人自身的理想追求,都附加到布洛陀身上,成为布洛陀的神格,然后又以布洛陀的名义,来训导和保护人自身,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理想追求。布洛陀圣神的品格,曲折地反映了壮族的精神追求,也折射出壮族的民族品格。

布洛陀作为壮族民众普遍信仰崇拜的圣神,具有多方面的品格。在壮族民众看来,布洛陀创造和安排了大地上的万物,因而他是伟大的创世神;布洛陀创造了人类,创造了壮人,因而他是壮民族的始祖神;布洛陀智慧超凡,教会壮人从事各种生产和生活,因而是聪明的智慧神;布洛陀教会壮人为人处事的道理,而且自己又有求必应、乐于助人,因而是高尚的道德神;布洛陀创造了壮族麽教,创编了《麽经》,它法力无边,是麽教的主神,因而又是一位宗教神。正由于布洛陀具有这些神格,使他在壮族民众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成为壮族人普遍信仰崇拜的圣神。

布洛陀的神格,在壮族民问传说和壮族《麽经》中都有详细的描述。

(1)布洛陀是世界万物的创造神。

壮族民间传说和壮族《麽经》都认为,布洛陀是一位万能的创造神,具有创造世界万物和人类的非凡能力,是伟大的创世神。世界上的动植物、家禽以及男女人类,都是布洛陀创造的。布洛陀不仅创造了天地万物,同时也赋予万物不同的性能,按照万物各自的性能来安排万物的位置,使世界万物井然有序,杂而不乱。壮族古代传说,在遥远的古代,还没有天地之分,宇宙中只有一团大气在旋转,后来大气越转越快,变成了一个鸡蛋形。没有天地之分和万物,这就是最初的世界。后来,是布洛陀派下盘古王和天王氏,把天地分开,造日月星辰放在天上,造山川万物放在地上,从此才有了天空大地,有了天地之间的万物,成为彩色缤纷的世界。虽然造天地的任务是盘古王和天王氏完成的,然而造天地的主意则是布洛陀定下的,造天地的命令也是由布洛陀发出的,盘古王和天王氏只是具体执行而已。因而,造天地的神是布洛陀。

布洛陀造天地之后,大地仍非常单调,于是他又同其他神灵来整理大地。他把大地收皱起来,让九头龙犁出河沟,使大地出现高低不平的地形,既有山岭平地,又有江河沟溪,更有利于万物生长和人类居住。他又派各种神灵创造树木草类、飞禽走兽、虫蛇鱼虾,使形形色色的物种生长繁殖,使大地天空万类共生,使人类有各种各样的食物,世界变得色彩斑斓,生气蓬勃。

(2)布洛陀是壮民族的始祖神。

壮族民众认为,大地上原来没有人类,人是姆六甲和布洛陀创造的。壮族人也是姆六甲和布洛陀创造出来的。因而,姆六甲和布洛陀是壮族人的始祖。在壮族神话传说和《麽经》中,关于人类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姆六甲捏土造人;另一种是布洛陀派四脚王造人。

壮族民间流行的《姆六甲造人》的神话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天地刚刚分开,大地上只有石头、泥土和水,没有人类,到处一片荒凉。经过无数年头的风吹雨打,大地上出现了一株非常特别的草。这株草慢慢长大,不仅长出大叶子,而且开出一朵花,花中长出一个披头散发、赤身裸体的女人,她就是姆六甲。姆六甲看到大地上荒凉寂寞,死气沉沉,便决定造出更多的人,使世界变得有生气。于是她走到山坳上,迎风叉开双脚,让风吹到她的脚叉上,结果她开始感到肚子很不舒服。后来,她拉了一大泡尿,把大片泥土尿湿了。她于是按照自己的模样,把湿泥捏成许多人形,放到草堆里壅埋,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这些泥人活了起来,到处活泼乱动。但是,这些人还是不分男女,不能繁殖。姆六甲又想了一个办法,到山上采来野果给这些泥人吃。她采回很多洋桃和芭蕉,把洋桃和芭蕉抛在地上,让泥人抢吃。结果,抢得芭蕉吃的变成了男性,抢得洋桃吃的泥人变成了女性。姆六甲又教这些男女泥人互相亲爱,男孩把自己的芭蕉送给女孩玩,女孩把自己的洋桃让给男孩玩。这样,这些泥人又繁殖出许多后代。从此,大地上人类逐渐多了起来。

《麽经》说,人类是布洛陀创造的。布洛陀先造出一个胚胎,后来又派四脚王下凡补造成人。《布洛陀经诗·造人篇》说:

神人布洛陀,飞来定天下,

传令来放生:第一放下鸡,

第二放下狗,第三放下猪,

第四放下羊,第五放下牛,

第六放下马,第七放下人。

王回到上边,人未长齐全,

上顶没长头,身体没长肉,

没喉管呼吸,没下巴脸腮,

没有一双脚,没有两只奶,

要走就撞树,要行就打滚。

布洛陀看见,在上来做主,

造印来传令,派下四脚王。

四脚王下来,遵令把人造:

造手又造脚,用茅草烧硬;

捏泥做头颈,成人笑盈盈。

男人装胡须,女人置双奶。

造后生老人,造小孩大人。

从此有人烟,天下人繁衍。

从这些记述来看,布洛陀与姆六甲不同。姆六甲是在大地上捏土造人,而布洛陀则是在造鸡狗猪养牛马的同时创造了人类。姆六甲是一次就造成了人,后来再分男女;而布洛陀造人不是一次成形的,他只是造出一个胚胎,回到天上之后看到还不成人,才又派四脚王下来补造头颈脸面、手脚四肢、胡须双奶以及其他部分,使之成为男人女人。虽然有这些区别,但这两位神灵都是造人的大神。布洛陀和姆六甲在荒凉的大地上首先造人,是世界上所有人类的祖先,也是壮族人的共同祖先。壮族民众有感于布洛陀和姆六甲创造人类的功德,世世代代都尊奉他们为自己民族的始祖神。

(3)布洛陀是无所不知的智慧神。

布洛陀被认为具有超凡智慧的圣神,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布洛陀创造了人类之后,又用自己无限的智慧教会人类劳动和生活的本领。有了布洛陀的教诲,壮族人才学会劳动和生活,成为开化文明的民族。《麽经》记述,原来世界上的古人不会造火,家里和野外都没有火。人们得到食物,无论谷米薯类、瓜菜鱼肉,都只能生吃,男女老少身体不健康。到了天寒地冻的冬天,也没有火取暖,冻得没法睡觉。没有办法,便去请教祖公布洛陀。布洛陀就把造火的方法教给他们。《布洛陀经诗·造火篇》记载:古代没有火, 古人不懂火, 两人用力磨, 中间放艾花,

像鸦吃生肉,像獭吃生鱼,一块木在下,一块上边搭,

像猴吃生谷,像虎吃生血, 木块来回擦,木块来回磨,

得肉不会烧。得鱼不会烤, 冒出头一星,萤虫拿了去,

天下冷如冰,大地冻如雪。冒出第二星,蜈蚣又拿走,

去问布洛陀, 去问姆六甲, 上飞变闪电,下钻变龙火,

布洛陀就讲,姆六甲就说:

造火有何难,会造就容易,

用艾草来造,用木头来造,

把树割成节,把木砍成段,

第三颗火星,

用艾包火种。

造火得成功,

冒出高过膝,

用草来引燃,

火星燃成火。

人们按照布洛陀的指点,用木头摩擦造火,果然造出了火。第一颗火星冒出来后,被萤火虫抢去,飞上天去变成了雷火;第二颗火星冒出来后,又被蜈蚣抢走,钻到地下变成为龙火;人们得到第三颗火星,用艾草来包住,用杂草来引燃,成为人间的火种。从此人间有了火。但是,人们又不会保管和使用火,把火到处乱放,火放到哪里就烧到哪里,反而增添了灾害。人们又问布洛陀。布洛陀又教人们保管和使用火的方法。他教人们用泥土做成火灶,把火放在火灶里,既能够保管火种,又可以把鱼肉以及其他各种食物放到火中烧烤来吃。人们从此学会保管火,用火来烧鱼肉食物吃,改变了生吃的状况,小孩的脸色红润起来,大人身体也健壮起来,天下壮人更加繁衍。

此外,布洛陀又教人们在平地开水田种植水稻,在旱地种植其他作物;教人们溯源找水,制造水车,引水灌田;给作物施放肥料,使作物长得更好,食物更有保障;教人们使用牛马,制造犁耙斧刀,使耕田种地更有效率;教人们养殖牛马猪羊、狗猫鸡鸭,大家能够吃到更多的肉;教人们用兽皮树皮围

身保暖,会种棉织布做衣,从此不再赤身裸体;教人们架木盖草,造干栏谷仓,来到平地居住;教人们织鱼网,造鱼栅鱼床,拦河打鱼;教人们围园种菜,大家从此有青菜吃;教人们学会使用文字历书,按照历书掌握农时季节,按书上的条文来管理社会;教人们铸造铜鼓,在祭祀仪式中使用;教人们相信麽教,遇事请麽公来做麽拜神,驱邪解冤,求得平安康乐;⋯⋯如此等等。总之,壮族人的一切生产生活的技艺本领,都是布洛陀教会的。布洛陀智慧圣明,无所不知,而且乐于教人,有问必答,教壮族人如何劳动,如何生活,使壮族人不断进步,不断壮大,成为人口众多的民族。这一切,都是布洛陀的功劳。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壮族人崇拜布洛陀的超凡智慧和诲人不倦的精神,尊崇他是智慧之神。

(4)布洛陀是至善的道德神。

布洛陀不仅是智慧超凡的创造神,也是品德高尚的道德神。布洛陀创造万物和人类,是为了使世界变得生气蓬勃,繁荣美好。因此,布洛陀在创造万物和人类的同时,也规定了天地之间、万物之间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妥善合理地安排了万物和人类的秩序。天在上,地在下;鸟在天上飞,兽在地上走,鱼在水中游;牛为人拉犁,马供人骑用,等等,全是布洛陀的安排。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由于他们的智慧比禽兽高,能力比飞禽走兽强,彼此关系更为复杂。布洛陀特别教诲人类,要人类懂得上下尊卑关系,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使人间变得和谐,使生活过得美好。

孝敬父母是人最基本的伦理。孝敬父母,莫过于生时敬养,死后安葬。壮族民间传说,古时的人不懂得安葬去世的父母,童灵是壮族历史上首创孝规的人。他第一个造棺材安葬去世的母亲,并且为母亲守孝,改变了过去人吃人的陋习,成为壮族人后来普遍遵守的礼俗。童灵带头用棺材安葬去世的母亲,又以牛肉代替人肉招待全寨的人,不让众人分吃自己母亲的肉,是敬爱自己生母,对生养自己的母亲有孝敬之心。这是人类伦理道德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经过求问布洛陀,得到布洛陀的肯定。由于童灵的做法符合布洛陀的教诲,因而大家都愿意服从。大家都学习童灵的榜样,用棺材安葬自己去世的亲人。从此,社会风俗大变,改变了人死分吃人肉的陋习,人们树立起了最基本的人伦观念。布洛陀不仅教人们以棺葬之礼安葬去世的亲人,而且还教人们要在父母在世的时候瞻养和孝敬他们。布洛陀还教人学会为人处世,懂得做人的道理。他教人远恶向善、惩恶扬善。例如他教人要爱护田地山林水源,爱护自家和别人的禾苗庄稼;教人在家孝敬父母,家庭和睦,在外尊老爱幼,与人为善;教人要勤奋劳动,勤俭持家;教人要勇敢正直,扶老爱幼,乐于助人等等。布洛陀还通过麽公施法,用自己的神威和法力帮助人们驱魔逐妖,排解村寨乡邻之间的各种矛盾和纠纷,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目的。总之,几乎所有为人处世的道理,家庭、村寨、社会的道德准则,都是布洛陀教诲的。

人们由于得到祖公布洛陀的教诲,才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麽经》中称,如果不按照布洛陀的教诲去做人,或者故意背弃布洛陀教诲的伦理准则,那么,各种天灾人祸就会降I临于他,他自己及家人就会受到各种天灾人祸的惩罚。

(5)布洛陀是法力无边的宗教神。

麽教是壮族最主要的民间宗教,它是在布洛陀信仰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壮族民间,麽教信仰和麽教活动在历史上风气颇盛,至今仍然相当流行。麽教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神灵系统,有掌管天地万物和人间万事的众多神灵。然而,其中最主要的大神是布洛陀。布洛陀是麽教崇奉的最高神。

《布洛陀麽经》是壮族麽教的经书。民间各种《麽经》抄本都把布洛陀作为至上神来描绘,各地从事麽教活动的麽公都崇奉布洛陀为最高神灵。由于各地各种麽经经本的中心内容均叙唱主神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和教诲壮人为人处世的故事,所以统称之为《布洛陀麽经》。具体而言,麽经依其针对不同的喃麽对象以及用于不同的法事仪式,而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名称。例如,麽颂始祖神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包括造万物、造田地、造人、造火、寻水、造干栏、造土官、造文字历书的麽经叫《麽请布洛陀》、《布洛陀造方唱本》等;在丧葬仪式上喃麽,为死者超度亡灵的麽经叫《麽荷泰》等;麽解兄弟父母及族人矛盾冤仇使之归于和好的麽经叫《麽汉王祖王一科》、《麽汉王一科》等;麽解婆媳冤仇使之归于和睦的麽经叫《解婆媳冤》等;麽赎谷魂、赎牛魂、赎猪魂、赎鸡鸭鹅魂的麽经叫《赎魂经》、《赎谷魂》、《赎牛魂》等;麽禳解各种冤怪灾殃的麽经叫《本麽叭》、《麽叭科仪》、《麽叭床能一科》、《九狼叭》等;麽祭祀祖宗神的麽经叫《杀牛祭祖宗》等;麽拯救和引导殇死者游魂归宗的麽经叫《麽破塘》、《麽王曹麽塘》等;麽尊老爱幼和孝敬父母长辈道理的麽经叫《布洛陀孝亲唱本》等。《麽经》的经文以壮族五言、七言山歌或韵文构成,而且像壮族山歌那样押腰脚韵,喃麽起来十分顺1:3,非常便于记诵。这些《麽经》经文的内容,无不是叙述主神布洛陀的功德和教诲,颂扬布洛陀的神威和法力,同时劝导人们遵照布洛陀的教诲去为人处世、劳动生活,做一个勤劳、正直、善良的人。

壮族民间在遇到丧葬、灾病等事情,都要请麽公来做麽,举行麽教法事仪式,超度亡灵,驱邪解难,祈请布洛陀的保佑,以求平安。麽公每次出门做麽时,必先给主神布洛陀神位上香,才能离家前往主家做麽。在每次麽教仪式中,麽公都要先诵经恭请主神布洛陀降I临神位,才正式进行各种麽教法事仪式。麽教仪式的程序一般是,首先麽公恭请祖神布洛陀降临神位,接着叙述主家灾厄和不幸的情况,然后麽公借助布洛陀的神力施法驱邪,并传达布洛陀的教诲,要人们按照布洛陀的指点去做,举行仪式向祖神布洛陀忏悔,向受害者赔礼道歉,从而禳解各种矛盾和灾厄,使个人及家人免遭灾殃。人们认为,必须敬拜布洛陀,请布洛陀神降I临神位,麽公做麽才会成功,法事才会灵验。每年一度的田阳敢壮山祭祀布洛陀的活动,也充分体现出布洛陀作为麽教主神的地位。人们到敢壮山,首先要上山给布洛陀神位进香,拜祭布洛陀圣神,然后才能进行其他活动。

布洛陀神格的形成,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壮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共同创造。无论在民间传说中,还是在《麽经》中,对布洛陀神格的叙述,都带有不同时代的痕迹。这表明,壮民族布洛陀神的存在,已经有漫长的历史;布洛陀神格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布洛陀的神格,是以宗教形式展现的壮民族历史文化的画卷,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壮民族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特征。

布洛陀神格的人文解析

从人文的视角考察,神实际上是人的化身,神格不过是人格的表达;人创造神,是为了人自身的利益;人对神的信仰和崇拜,是对人自身的信仰和崇拜。神的魅力在于,它体现了人类在精神上对自己心灵的终极关怀。因此,我们不可以离开人来谈论神,而必须从人来解析神,以人格来解析神格。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人为什么创造神,并虔诚地加以崇拜;神何以在人的观念中和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同样地,我们也可以由此理解为什么壮族先民创造了布洛陀和姆六甲,并世世代代虔诚地信仰和崇拜布洛陀和姆六甲,历久不衰。

宗教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创造,是人类文化和文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居住在不同地域的各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民族的宗教和宗教文化。虽然一些民族的宗教已经发展成为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乃至世界宗教,另一些民族的宗教则仍然处在民间宗教乃至原始宗教的阶段,但宗教和宗教文化的存在是普遍的现象,它对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各民族的宗教文化中不仅蕴藏着人类世代积淀的精深的理论思维成果,而且包含着各个民族长期以来创造的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成就。离开对宗教文化的观察,便不可能真正了解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和文明。壮族是一个信仰多神的民族,因此其民间宗教信仰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多元的特征。在壮族地区,各地民间有一些信仰,例如自然物神信仰、英雄神信仰等,因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支系而彼此有所差异;但有一些民间信仰,例如布洛陀信仰,则是壮族比较统一的信仰。以布洛陀信仰为核心的麽教信仰,已成为壮族全民族统一的宗教信仰。壮族人普遍信仰和祭拜布洛陀和姆六甲,信仰麽教,由此产生了壮族社会独具特色的布洛陀《麽经》和布洛陀文化。

如果说,人类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那么,宗教文化也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必然现象。宗教和宗教文化的产生有其历史的根源,其存在和发展也有社会内在的需要。这种需要体现在社会的基本成员即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人在自然和社会之中生活,与自然和社会构成了互相依存而又互相对立的关系。人既要求征服自然,迫使自然为自己提供食品和用品,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又遭受自然环境和自身活动的压迫,承受着来自自然和人自身的异己力量的打击。人们希望自己的生产生活、家庭社会万事顺心、平安康乐,然而自然和社会的异己力量却不时给人们降临灾难,甚至造成人灭财毁。这就构成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对立统一关系。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调适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人类自身内在的异己力量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但是,这些复杂而深刻的矛盾,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由人自身直接调适的。在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人类对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矛盾的调适手段非常有限。即使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掌握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也还不能完全依靠科学的力量来圆满地实现这种调适。因此,人类需要借助于另一种异己力量,即借助于超自然的、超社会的神力来实现这种调适,从神那里寻求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壮民族的布洛陀神信仰,也是壮民族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内在的复杂矛盾关系的调适,以这种调适来满足壮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这种精神信仰,是壮族民众长期以来对天地人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出壮民族对人类未来文明境界的憧憬。当人从自然分离出来之后,人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矛盾关系便一直存在,并且将伴随人类生命历程的始终。因此,对这种矛盾关系的世俗的和非世俗的调适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同样为人类生活所需要。原始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智力尚未开化的社会状态,为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生提供了合适的温床。如果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来比喻人类的生长历程,那么我们至多只能说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才开始从幼年期逐渐迈向成年期。即使如此,就人类总体而言也并未达到完全成熟期。无论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还是社会思想文化的提高、人自身生活能力的增强,均未达到能够为人们完全消除神灵崇拜和宗教信仰提供足够的条件。在人类还不能完全实现对幼年期文明的超越之前,还不能真正摆脱自然和人自身的异己力量的支配而获得完全自由之前,人类将无法完全消除来自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异己力量的挤压。而只要这种挤压还存在,人类就不会停止对超越自然力、征服自然力的向往和追求。人类这种追求,虽然可以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求得某种实现,但又不可能仅仅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自己面fI缶的全部问题。科学技术往往只能解决人类物质层面的问题,并不能完全解决人类精神层面的问题。对于科学技术无法解决的领域,便只能寄托于宗教幻想,通过神助在精神上求得解脱。人生是复杂的,人的精神心灵更为复杂,人生许多精神上、心灵上的难题是目前科学难以完全了解和解决的。科学技术的触角达不到的地方,便是宗教神灵存在的领地。因此,人们的神灵观念以及对神灵的信仰崇拜会伴随人类的生命历程而长期存在。同时,无论是哪个民族,他们的精神信仰并不是朝生夕逝的。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都是其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当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形成之后,便伴随着该民族历史发展的始终。它体现一个民族深层的精神心理,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凝聚本民族的精神纽带,适应着本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这些信仰的活动形式可能有所变化,但信仰的内涵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壮民族的布洛陀信仰也是如此。

神灵信仰是一种宗教观念。宗教是现实世界的反映。“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54页)各民族宗教信仰作为人的观念,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人们头脑中这种对现实生活的幻想的反映,也体现着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最终仍然落实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在神灵信仰背后,都有一定的情志心态在起作用。人对神灵的崇拜和依赖总是伴随着某种畏惧和渴望心理而出现的。相信命运,依赖超自然神秘力量的自发心态是民间宗教信仰的心理基础。如果说,宗教的心理功能主要是提供一种有序的宇宙模型,并通过解释未知事物而减少人的恐惧和忧虑心理的话,那么,民间信仰的心理功能则主要是提供一种精神的支柱和依托,希图通过求得神灵力量的护佑和帮助来化解自己的恐惧和忧虑。人们从物质的和精神的功利需要去树立并膜拜神灵,是为着要从神灵那里获得精神上的寄托,以增强自己对未来生产和生活的信心。人们并非空洞地为拜神而拜神,拜神是为了获得自己今生的幸福,也为了求得子孙后代的平安。例如,为了庄稼的丰收而去祭祀土地公,为了人畜的安康而去祭拜保护神,为了做生意发财而去供祭财神爷,为了祛病强身而去朝拜药王庙;为了禳除各种灾殃而祈求神灵帮助,为了提升自己的精神品位而祭拜英雄名人之神,如此等等。壮民族对布洛陀的信仰和崇拜,同样也是为着实现自己心灵上的寄托,求得精神心理上的慰藉。这表明,人们对神灵的崇拜是务实的。正如费孝通先生指出的: “我们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消祸。我们的祭祀很有点像请客、疏通、贿赂。我们的祈祷是许愿、哀乞。鬼神对我们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10页)就是说,虚幻的神灵信仰崇拜本身实际上具有很强的现实功利的目的性。神是人自身的幻化。人类在创造神的时候,总是把自己最美好的生活理想和道德愿望附加到神的身上。于是,人们树立的善神总是至善至美的,具有世俗人所不能完全具备的理想品格。从这个角度来看,原始信仰和宗教信仰不仅是对自然神的信仰,而且是对人格神、道德神的信仰。人们对神的崇拜,包含着对人类的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崇拜。当人们反过来以神的名义教育自己的时候,便包含有道德教育的意义。在民众心目中,神是神圣的,神弃恶扬善、劝人为善的训教神圣不可违犯, 因而对人有巨大的约束力;神又是不死的,神弃恶扬善、导人向善的形象能够世代相传,因而对人有长久的吸引力。尽管以神来教育人是一种扭曲的教育形式,但它又是一种神圣化的、超凡俗的、超时代的教育形式,人类需要以这种教育形式来弥补自身世俗教育的时空局限,以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愿望。信仰基督教的人为赎罪而向上帝忏悔。信仰佛教的人为了修成正果而在佛祖面前修炼。壮民族则以布洛陀的神喻劝导人,要求壮人勤劳勇敢、正直刚强、尊老爱幼、与人为善、不图私利、公平合理、和睦团结等等。凡此种种,实际上都是以神教人,是一种以神灵劝导的形式出现的人间教育。

宗教文化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民族的宗教文化以及宗教文化遗迹,既是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本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壮民族为拥有这一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开发利用民族宗教文化资源,为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田阳布洛陀文化的开发将可以弘扬壮民族热爱民族、热爱祖国、开放进取的优秀传统,布洛陀《麽经》的整理出版将可以保存和传播壮民族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加快壮民族走向现代化的步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注:本文《布洛陀经诗》的引文, 系作者根据经诗原文意译。

[责任编辑:覃彩銮]

__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地板
发表于 2004-11-10 12:22:00 |只看该作者
哇~~!晓浏同志你也太伟大了吧,是你输入的么?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2

听众

6971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3-10-4
注册时间
2004-7-31
5#
发表于 2004-11-11 00:34:00 |只看该作者
建议发奖牌一块!泡泡糖一颗!

以前因为害怕错过了很多,现在越是害怕的事情我越要去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6#
发表于 2004-11-23 11:20:00 |只看该作者
...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

听众

4706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3-6-24
注册时间
2006-2-2
7#
发表于 2006-4-13 23:18:00 |只看该作者
学术期刊网有全文下载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8#
发表于 2006-4-27 07:54:00 |只看该作者
宗教文化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民族的宗教文化以及宗教文化遗迹,既是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本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壮民族为拥有这一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说得好!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9#
发表于 2008-4-20 16:04:00 |只看该作者
唉,两年时间没有人回贴了。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69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9-8-21
注册时间
2008-8-24
10#
发表于 2008-8-27 16:46:00 |只看该作者
从麽教的内容与形式来看,壮、布依应是一个民族,但是,说这个民族是早期耕种型民族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现存麽教占卜计算方法中使用的计时方法是汉民族的“阴阳合历”计时方法,而阴阳合历则是汉民族的早期耕种的知识积累,也是其民族的根本特征。本民族没有自己的独立历法,说明在汉民族使用“阴历”、“阴阳合历”历法指导耕种时,我民族尚未进行耕种生存,而此时的生存食物来源只能是狩猎而别无其他!我民族的耕种技术只能是向汉民族等耕种型民族的“习来”结果。要寻“根”,就必须尊重现实,认真推理,不能凭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69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9-8-21
注册时间
2008-8-24
11#
发表于 2008-8-27 17:07:00 |只看该作者

以上研究文章只能直接说明一件事:本民族的神文化中的“神”是没有级别的,是多神的集合体,而多神则又是相对平等的,这些神文化思想,首先是先祖们的直接生活现象的反映,其次才是对宇宙认识的想象假设。现在我们从其想像假设中反推回去,就可找到先祖时期的人文社会管理模式,然后,根据这一模式就可区确定其习惯、文化的内核。所以说,我民族的文化内核就是“共和”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客观事实。

对比汉民族等耕种型民族(如伊斯兰教民族)的神文化,其全部都是有严格的等级的,神的活动不得越级,各司其职,“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一思维活动起源于他们所用的劳动分工生产方式。反之,没有级别的神文化,首先是生存主体同等,其结合群居是互助,其劳动生产方式是劳动组合制,其构成的文化体系就是共和制。关于这一点,本人的“和谐经济论”会专章从劳动输出能量的起点出发,用实验的模式证明论证。现在说这一观点的目的是,我民族之人不要小看了我们的文化,日后你会看到这一文化的辉煌时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0

听众

9549

积分

九头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9-8-30
注册时间
2009-5-10
12#
发表于 2009-6-27 00:48:00 |只看该作者
让我叫一声,布洛陀...

布依族,壮族,岱侬族共同论坛--僚人家园(http://www.rauz.net.cn/bbs) 我的博客: 僚人'Blog [url=http://rauz.iblogger.org]http://rauz.iblogger.org[/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0

听众

2829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15-11-25
注册时间
2010-5-30
13#
发表于 2011-2-9 16:52:00 |只看该作者
可以研究的东西还有很多,壮学研究 任重而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12:14 , Processed in 0.204633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