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火狮,也称烧火狮,又称炸火狮,是流行在连山太保镇(其他地方也有舞狮、舞牛、舞鹤、舞鹿、舞龟等拜年的习俗)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
舞火狮活动的缘由,要追溯到关于“年”的传说,传说中的“年”,是一头凶猛邪恶的独角兽,经常出没山间田野村寨,危害人畜安宁。因此古代人们便在“年”出现时,将竹子砍来燃烧,使之发出“噼噼拍拍”的爆破声,用来驱赶吓唬“年”。“年”被赶走了,人们才能安宁地生产生活,这便形成了“过年”的习俗。燃烧竹子所产生的声音谓之“爆竹”(又称炮竹),发明火药后,改用火药制作也叫作炮竹。
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把这一习俗从大年初一直延续至正月十五元宵,因此过了元宵才算过了年。原来的习俗是炸独角兽的,后来可能是到处以瑞狮贺岁,便称为炸火狮或舞火狮,但本质没变,即这种狮是独角的,与普通的狮子不同,显然是从独角兽演变而来。而且过去炸火狮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定:炸狮方燃烧用业攻击舞狮方的炮竹有多少,即要付上价值对等的酬谢金(红包),烧的炮竹越多,舞狮方受的攻击程序亦越严重,所付的酬金就要越多。到了现代作为娱乐活动,由舞狮方向炸狮方拜年,寓意以此带来祥和吉庆,但私下双方仍按上述约定才进行。它的本质内涵也没有变,即炸狮方将炮竹点燃轮番投掷到火狮身上,作为向它攻击,意在把它炸得休无完肤、遍体鳞伤不再作恶多端危害人畜安全,把狮身炸得越烂越好。
现在按照当代舞火狮活动的程式来记述。
舞狮队伍在出发前,先在村中的神龕、社坛举行请狮出山的拜请仪式,以求顺利平安,不发生伤痛事故,然后鸣锣开道,走村过峒进行舞火狮表演活动。
正式舞火狮时,要选择一片较开阔的场地,起码要有十平方米以上。所有舞狮队员赤膊上阵(不穿上衣)。在节奏轻快的锣鼓声中,火狮在手拿贴盒的领狮人的引领下按东南西北四方顺序依次叩拜观众后,再进行设坛祭拜师祖,口中念动咒语,叩求先师保佑在场观众及舞狮人员平安无事。设坛祭毕,舞狮队队员即手举火把上场,喷射松光(用干松脂研成粉末喷撒燃烧)形成一种既紧张又欢乐的气氛。准备就绪后,领狮人点响两排炮竹,投向舞狮人,然后在场周围的其它人均可随意点燃炮竹投向舞狮人,造成一种万炮齐鸣、火光冲天、烟雾滚滚、炮声震耳欲聋的氛围。只见舞狮人动作敏捷,脚法有序地腾跃跳挪,或前或后,或左或右避开投来的鞭炮。因为一人独挡来自四面八方投掷来的鞭炮攻击,舞狮人的运动量十分大,每隔四五分钟便得换人。在替换人的同时,狮队中的举火者亦每隔一定时间冲入场,手抓松脂粉末撒向火把,使它形成巨大火球,驱散场内烟雾,冲淡炮竹所产生的硫磺气体,不至于那么呛人,也使现场气氛更为热烈,观众在此时也为舞狮人的英勇强悍的表演报以大声喝彩,高潮一个又一个叠起。舞狮人凭借着过硬的本领与团队协作的精神(及时替换),任凭四面八方密集的鞭炮投掷来,毫无惧色,尽管“狮身”会给烧得破破烂烂,舞狮人汗流浃背却安然无恙,直到在场观众退场。然后再到另一个场地或另一个村庄表演。欣赏炸狮场面兴致未尽的人们,往往紧随狮队之后,走村过寨观看一直至通宵达旦。当晚(或次日凌晨)舞完之后,要将“残狮”放在茅厕之类的闲屋内,不能放在居人的房屋中。第二天继续进行进如狮子过于破烂则要更换一个新的,再按既定程序重新开始,直到当年活动结束,这时就要将火狮放到河滩边彻底烧毁,这一仪式叫“送狮归山”。来年再舞时要重新制作。
现在舞火狮已不再是原来的祈求礼物的活动,而是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活动,由于舞狮人在应付四面八方投掷来带有攻击性的炮竹时,运动量大,动作难度大,体现了舞狮人勇敢坚强的大无畏精神,观赏性强,带有很大的感观刺激,所以成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1999年元宵之夜,连山文化局主办大型“元宵舞火狮庆新春”活动,太保街狮队一行三十人进行了表演,澳大利亚国家电视台慕名前来摄录了这一罕见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动。
火狮的制作与一般醒狮相似,用竹纸所制而成,只是狮头多了一只约60厘米高的尖角,狮被只有一米左右长,只由一人摆。
舞狮的步法有之字步、梅花步、八字步等,因为要面对四面八方的炮火猛烈攻击,舞狮人既要保留一定的优美动作,又要灵活多变,腾跳自如,显示出临危不惧的刚强气概,任凭在场的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投掷来的炮竹攻击,也不致被炸伤身体,这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具备过硬的本领才能做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28 11:18:1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