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壮读拼音与汉字共用,这是一个好主意。如:
举头望个月亮,读成:Yank tú leé án hái rongs(汉意:举头望那个月儿亮)
风笑拂,读成:Loòm ríu bàt(汉意:微风拂过)
过对脸我来,读成:gwǎ dǒi na gáu mà(汉意:过我的面前来)
也就是用本地音去读汉字,语法仍按照本地语言的语法,不按汉语。这种方法有点像日语里边处理汉字读音的样子。
现在关键是确定壮语所有读音对应的汉字,力求字字都有对应,包括表音的、表意的,等等。语法则按照壮语习惯来进行。
如将汉意“你是哪里人”按壮语语法写成“你(汝)是人地何?”,则读成“Màü cüs gènh dis háü?(或Mwngz dwg vunz dieg law?)”。。。又如“这件衣服是谁的?”按壮语语法写成“件衣此为件人何?”,应读为“Rùng sü nay cüs rùng gènh háü?(或Cuengz buh neix dwg cuengz boux lawz?)“。
楼主有意识去搞这方面的开发,值得肯定。此举有望解决跨方言的的问题。各地拼音不同(因读音不同),而方块字可以统一这种差异。同时,此举的汉借词很容易就显现出来了,让人容易理解和识别。如“电话”不用写成“den va”这种换汤不换药,让人识别不了的写法了,就直接是“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