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词语在壮文报纸中翻译应用初探
潘 朝 阳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大量网络流行词语不断出现。这些网络流行词语在数亿网民中迅速传播,不仅对丰富新时期汉语词汇起到作用,而且还充斥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准确翻译应用网络流行词语,是壮文报纸一个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本文从壮文报纸来稿中的例子着手,试探将网络流行词语翻译成壮文的几个问题。
【关 键 词】网络; 流行; 词语; 壮文;报纸; 翻译
一、网络流行词语在壮文报纸翻译应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翻译应用网络流行词语,是壮文报纸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网络媒体正以铺天盖地般的态势发布资讯和争夺受众。与传统的纸质媒体——报纸相比,网络媒体在发布资讯的快捷性和广泛性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同是一条重大新闻,网络媒体由于在信息的传递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往往在事情发生不到两分钟即可上网,做到了实时传播、同步传播、连续传播,并且可以进行相关的链接、评论,让广大网友参与互动;而报纸等纸质媒体则需要排版印刷发行等繁琐环节,时间上无法与网络媒体相比。再且,报纸版面有限,无法进行大量篇幅的链接、评论。正因为如此,在愈演愈烈的受众争夺战中,网络媒体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阵地,报纸等纸质媒体则日渐处于下风。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国共有上网用户约1.37亿人;到了 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央视市场研究媒体与产品研究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后的五年间全国人均读报时间缩短了5分钟。而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2004年在网民中,每周平均上网时间是13.2小时,2010年1月15日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平均每个网民上网时间达18.7小时。由此可见,网络媒体对报纸的猛烈冲击,使得报纸的市场占有率日渐缩小。
当纸质媒体在网络媒体压顶之下纷纷想方设法自救的时候,作为报业中一员的壮文报纸,也不可避免地要直面网络媒体的挑战。在“QQ”、“上网”等网络流行词语每天都充斥到数亿网民生活中的今天,如果壮文报纸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重视甚至是抵制网络流行词语的翻译应用,那么,将放弃一大群读者,尤其是以年青一代网民为主的读者。在这一点上,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竟然当了带头人——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中的“给力”便是网络热词。接下来几天,该词以井喷态势被各类媒体在新闻标题中使用,以致有网民称之为“网络热词的一小步,却是中国语文的一大步”。同是在2010年,国内著名上海译文出版社在新出版的《汉英大词典》中,也收录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网络流行词语,如 “山寨”、“宅男”、“躲猫猫”……当这些带有调侃性质的网络流行词语,出现在严肃权威的词典中,人们对该出版社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之举不由得既惊讶又欣喜。
2、翻译应用网络流行词语,对于填补壮文词典词汇量不足具有积极意义。壮文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创制推行的文字,至今壮文仍无法在壮族地区得到广泛使用。由于推行时间不长,对壮文进行研究的人员有限,研究成果也不多,尤其是对于对当今网络流行词语翻译应用更是少有探研,因此,在从事壮文报纸编译工作中,一旦遇上需要翻译的网络流行词语,便会出现翻字典、搜索网络均无以为例之窘境。探讨网络流行词语在壮文报纸上的翻译运用,不断搜集、翻译网络流行词语,这不仅对于壮文报纸翻译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不断丰富壮文词汇,乃至对于促进壮文推行工作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网络流行词语的分类
网络流行词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词语,由网民们约定俗成而成。它具有两大突出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包括不愿受到主流语言规范的约束。于是,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又由于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媒体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可能性和必然性。网络流行语的分类,按照流行语的文字形式来分,可归类为:字母型;数字型;汉字型。
(一)、字母型
QQ: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讯软件。全国数亿网民使用QQ网上聊天
MM:“妹妹”或“美眉”汉语全拼的缩写。
GG:“哥哥”汉语全拼的缩写。
JJ:“姐姐”汉语全拼的缩写。
DD:“弟弟”汉语全拼的缩写。
GF:英文“女朋友”(girl friend)的缩写。
BF:英文“男朋友”(boy friend)的缩写。
LG:“老公”汉语全拼的缩写。
LP:“老婆”汉语全拼的缩写。
PK:意为一对一单挑,只有一个人能赢。
(二)、数字型
88:拜拜。
886:再见啦。
(三)、汉字型
汉字型下面再分为流行词和流行语。
1、流行词。即以一个词为单位。
偶:“我”的意思。
网友:是一种特殊的朋友。与一般意义上的朋友不同在于:通过网络媒介物而相识乃至相知,现实中见面较少或根本没有见面。
恐龙:形容长得不漂亮的女生。
青蛙:形容容貌丑陋的男性网民。
菜鸟:表示什么都不懂。
斑竹:版主之意。
宅男:指窝在家里上网、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的男子。
剩女:高学历、高收入,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
粉丝:英语‘Fans’(狂热、热爱之意,后引申为影迷、追星等意思)的音译。多指女影迷、女歌迷、女追星族等。
晕:表示无法理喻。
晕倒:无法理喻到了极点。
雷:对方的话让自己感到意外。
雷倒:指听到别人的话很惊异或难以理解,有“瘫倒”、“翻倒”之意,类似现代汉语词汇“晕倒”、“无语”等。
上网:操作电子计算机进入互联网,在网络上进行信息检索、查询和聊天等。
灌水:发无聊的帖子。
顶:回复论坛里的帖子。
抛砖:跟帖。
拍砖:批评某帖。
路过:随便浏览一下帖子的意思。
跟帖:跟着别人回复帖子。
闪:离开走人。
劈腿:原为体操术语,指两腿最大限度地分开。现作为一个人感情出轨、脚踏两条船甚至多条船的代名词。
给力:源于我国北方方言,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
山寨:指模仿、翻版的意思。
山寨版:指假冒他人的意思。
山寨手机:指冒牌的手机。
纯净水:无任何内容的灌水。
水蒸气:也是无任何内容的灌水吧。
发廊妹:指在发廊做洗头小工,暗地里从事色情活动的年青女子。
偷菜:一般是指开心网及类似网站所开设的农场游戏中的一种活动,即在好友的农场里,收获好友的虚拟劳动果实。
农场:是网络媒体上一种以农场为背景的模拟经营类游戏。
2、流行语。即以一个词组(短语)为单位。
流行语特点有二:源于网民,风行于网民之中,并且很快流行为“人人皆知”的语言;流行语为网民从某一特殊的事件中提炼而成,并且往往以一个年度为流行时段。例如:
(1)、躲猫猫:流行于2009年,来自社会公共事件,:据说当年2月13日的《云南信息报》披露,24岁的云南玉溪北城镇男子李荞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进看守所4天后死亡,死因是“重度颅脑损伤”。公安机关的解释是其与同监室的狱友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不小心撞到墙壁而导致。自此,“躲猫猫”迅速从网络热词成为社会热词。后经调查,李荞明系因同监室在押人员(牢头狱霸)殴打、拳击头部后撞击墙面,导致受伤死亡。之后,全国检察机关开展了严查 “牢头狱霸”的行动。
(2)、被就业:流行于2009年,某高校毕业生发帖时造了一个新词“被就业”,意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已被签署了就业协议书,不想此语一出,瞬间流行起来。随后,“被代表”、 “被自愿”、“被捐款”等多种“被××”词语在网络媒体上流行起来。有网友戏言,我们已经进入“被时代”。
(3)、临时性强奸:流行于2009年,浙江湖州市南浔区法院对两名派出所协警强奸醉酒女子一案进行开庭审理。法院考虑到两被告人属“临时性”的即意犯罪,事前并无商谋,且事后主动自首,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给予酌情从轻处罚。这一判罚立即引发网友对法院的“临时性”一词和该判决的公平公正性提出质疑。一时间,“临时性”在网络上被炒得沸沸扬扬,引起关注。
(4)、“蒜泥狠”、“豆你玩”、“姜你军”:这些流行语充满了网民对2010年农产品价格暴涨愤懑与无奈。“蒜你狠”源于大蒜疯涨超过100倍,甚至比肉、鸡蛋还贵;“豆你玩”,形容绿豆价格一路飙升,超出合理范围;“姜你军”也是形容生姜价格一路飙升,超出合理范围。
三、网络流行词语在壮文报纸中的翻译应用
在翻译应用网络流行词语当中,笔者摸索出应当遵循以下规律:
第一,尽量按照壮族群众语言习惯进行翻译,能搜集到在群众中已经使用的说法为上佳。如在一次编审法制类稿件中,遇到对“发廊妹”一流行语的翻译问题。有的认为直接音译为“fazlangzmei”,也有的认为意译为“lwgmbwk gai ced”(卖淫女子)。前者完全借汉缺失壮语韵味,后者不但译得太俗,而且欠准确,“发廊妹”与“卖淫女子”毕竟不完全等同。后来,在下乡采访中,偶然听到群众中流行的说法为“lwgmbwk fazlangz”,由于这一翻译准确且符合群众语言习惯,因而深受广大壮族群众的欢迎,实属翻译流行语成功之典范。
第二,突出网络流行词语具有青年人的年青化、知识化的特征,翻译中尽量贴近现代生活及时代潮流。如在来稿中,有一篇文学稿这样描述年青人在使用壮文进行聊天时的情景:
“Mwngz dwg GG roxnaeuz MM?”(你是GG还是MM?)
按照壮族传统习惯说法,将男女青年分别称为“hauxseng”(后生)和“dahsau”(妹仔),因此就会翻译成:“mwngz dwg hauxseng roxnaeuz dahsau?”
这样的翻译显得古板,跟不上时代步伐,与青年人思想脱节,难以让年青人接受。
第三,网络流行词语在壮文报纸中翻译应用,大致可采用“照抄”、“音译”、“意译”、“音意结合”、“对应”和“阐述”等技巧和方法。
1、“照搬”法。这类词语“照抄”译法又分为直接“照搬”和“照搬”后面括号加注两种方法。
直接“照搬”译法,即将原文网络流行词语照抄出来。这类词语的特点是多为由拉丁字母或阿拉伯字母组成,风行于网络之后,已经“约定俗成”,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因此,直接“照抄”为最佳选择。否则,反而让网友及读者难以理解,不知所云。
QQ:直接译为QQ。
88:拜拜。直接“照搬”译为88。
886:再见啦。直接“照抄”译为:886。
MM:“妹妹”或“美眉”汉语全拼的缩写。直接“照搬”译为MM。
GG:“哥哥”汉语全拼的缩写。直接“照搬”译为GG。
“照搬”后面括号加注译法,即在照搬的字母词和数字词后面加括号注明,以便于理解。这一做法在翻译应用的最初阶段或者一篇文章第一次使用时,尤其显得重要。
JJ:“姐姐”汉语全拼的缩写。“照搬”后面括号加注译为JJ(dahcej)。
DD:“弟弟”汉语全拼的缩写。“照搬”后面括号加注译成:DD(dagnuengx)。
GF:英文“女朋友”(girl friend)的缩写。“照搬”后面括号加注译为GF(bouxyoux mehmbwk)。
BF:英文“男朋友”(boy friend)的缩写。“照搬”后面括号加注译为BF(bouxyoux bouxsai)。
LG:“老公”汉语全拼的缩写。“照搬”后面括号加注译为LG(boux gvan)。
LP:“老婆”汉语全拼的缩写。“照搬”后面括号加注译为LP(mehyah)。
PK:意为一对一单挑。“照搬”后面括号加注译为PK(doxdax)。
2、音译法。即将原文网络流行词语音译出来。此法的使用原则为:原文词语的意义,用壮语难以表述,用其他译法又不能很好地解决时可采用此法。
网友:vangjyouj.
恐龙:形容长得不漂亮的女生。音译为Gungjlungz。
斑竹:版主之意。音译为Banjcuj。
农场:译为nungzcangz。
粉丝:译为fwnjsih.
3、意译法。即不受原文网络流行词语的限制,直接翻译出其含义来。此法的使用原则为:对音译时让群众不好理解,而壮语本身又有词语能准确表达原意,且易为读者理解的词语时可采用此法。
青蛙:形容容貌丑陋的男性网民。意译为duzgoep。
晕:表示无法理喻。译为ngunh.
晕倒:无法理喻到了极点。译为ngunh dai.
4、意音结合译法。有的网络流行词语用音译或意译的方法均无法完整表达原意,而是用意音结合的译法却能准确表达出原意。
被就业:deng(意译)+ciuyez(音译)
被代表:deng(意译)+ daibyauj(音译)
发廊女:译为lwgmbwk(意译)+ fazlangz(音译)。
5、对应译法。即用相对应的壮语将原文网络流行词语翻译出来。
偶:译成Gou。
上网:hwnj muengx.
灌水:译为guenq raemx。
顶:译为dingj。
抛砖:译为bau cien。
拍砖:译为faek cien。
路过:译为 gvaq loh。
跟帖: 译为gaen diep。
闪:译为deuz。
给力:译为hawj rengz。
偷菜:译为caeg byaek。
被捐款:译为 deng gienngaenz。
临时性强奸:译为“laemzseizsing giengzgan”。
“蒜你狠”:译为“suenq mwngz ak”。汉语中“算你狠”的“算”与“蒜”同音,因此利用谐音创造出“蒜你狠”可谓高超。而壮语中“算”与“蒜”恰巧也是谐音,因而这般谐音译法同样起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6、阐述译法。即对原词语进行阐述性翻译。使用此法多为在壮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语,音译又难以让读者理解时,唯有采用此译法。
菜鸟:本意是用于做菜的鸟类,现在网络媒体中指在其它方面应用水平较低者,即“笨鸟”之意。由于壮语称“菜鸟”多指“当菜吃的鸟”,因而宜阐述译为boux yaez(“笨鸟”,差劲的意思)。
劈腿:形象地阐述译为aj ga(叉开腿)。
剩女:dahlaux haq mbouj ok bae(嫁不出去的大龄女)。
雷:对方的话让自己感到意外。译为doeksaet(吃惊)。
雷倒:指听到别人的话很惊异或难以理解,有“瘫倒”、“翻倒”之意。对应译为doeksaet dai。
山寨:由于“山寨”意译难以表述,音译又容易引起误解,因此在译音之前加上一个壮语词作注释,其中指物品“山寨”的译为Huqsanhcai ,指该人“山寨”的译为vunzsanhcai.
烧香的不一定是和尚,也可能是熊猫:译为bouxsiuyieng mbouj haengjdingh dwg huzsiengh,hix gojnwngz dwg duzyungzmyauh.
躲猫猫:原词语含有讥讽“躲猫猫也死人”的意思,因此采用阐述法译为“doxndoj dai vunz”(躲猫猫死人)。
“豆你玩”:译为“duh bengz dai”(豆贵死)。因为壮语中找不到“逗你玩”的谐音对应词,所以只能采用阐述方法翻译。
“姜你军”:译为“hing aeu mingh”(姜要命)。同样也是无法采用谐音对应译法,只能采用阐述法。
纵观上述网络流行词和流行语的翻译例句,不难发现有这么一个问题:汉语流行词语大多由汉字组成,汉字为象形文字,因为有“形”而易于解“义”,所以由汉字组成的网络流行词语易于理解;而壮文则为拉丁文字,拉丁文字由字母组成,在字面上“形”难于解“义”。于是,用壮文翻译出来的网络流行词语,有的与原词语相比较,从字面上看难于理解,有的甚至让读者完全不解。那么,遇到这类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笔者在翻译实践中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来解决:
其一,给网络流行词语加引号。汉语网络流行词语多有特指意义,翻译成壮文后加上引号,能充分保留其特指意义。如“豆你玩”译为“duh bengz dai”(豆贵死),在壮语中找不到“逗你玩”的谐音对应词,采用阐述方法翻译之后,如果不加引号以示“特指”,让人易误会为一般意义上的豆很贵。又如“姜你军”译为“hing aeu mingh”(姜要命),如果不加以引号,读者会奇怪“姜”怎么会“要命”?
其二,在网络流行词语后面括号加注。在网络流行词语后面加括号注明,这一在翻译应用的最初阶段或者一篇文章第一次使用时采用,尤其显得重要。如PK “照搬”译为PK(doxdax),后面括号加注后,其意便一目了然。
综合上述,网络流行词语属于新鲜事物,而尝试在壮文报纸中翻译应用网络流行词语更是“吃第一只螃蟹”之举,所以本文完全是探路者“投石探路”、“摸着石头过河”。文中所翻译的例句,全部选自报纸日常来稿,这在信息极度发达、网络流行词语层出不穷的今天,这些例句仅仅是浩如烟海的网络流行词语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所选例句难免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再且,本文作者对网络流行词语翻译应用的看法,纯属一家之言,“管中窥豹,只见一斑”,难免有不完善、不准确甚至是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用网民的话说是欢迎大家“灌水”、“拍砖”。
参考文献:
陈建民.汉语新词语与社会生活[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年.
顾益萍.浅谈流行语的翻译[J]. 科技信息,2010(1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0 15:54:4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