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壮族文化——文化艺术异彩

[复制链接]

186

主题

1

听众

708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4-8-10
注册时间
2002-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5-17 15:5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壮族的文化艺术,源于他们生活斗争的实践,内容丰富,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的民间文学、绘画、音乐、织锦等,异彩纷呈,备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和称赞。

    民间文学。壮族及其先民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同自然界、同社会的各种恶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些斗争往往以故事、歌谣形式,口头流传于民间,形成丰富的民间文学。这种民间文学充满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历经集体创作、集体修改这种千锤百炼的过程,凝聚着世世代代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更具人民性,更受群众的喜爱和赞赏。

  壮族民间文学流传最多的是故事,有神话故事、有英雄人物故事,有爱情故事,有山水动植物故事等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形象生动,流传深广。如《姆六甲》、《布洛陀》的创世神话故事,就长期流传于红水河和右江流域的壮族地区。姆六甲是壮族神话中的始祖神、创世神,她创造天地,创造人类万物,反映壮族祖先母系社会的斗争生活面貌,体现母系的巨大权威。《布洛陀》神话故事,内容更为生动精彩。布洛陀为第二代的邕始祖神,反映的是壮族原始父系社会人类的生活和斗争。布洛陀不仅创造人类万物,而且是智慧之神。他无事不晓,无所不能,聪明善断,为自然界安排次序,为人类排解纠纷,充满智慧和理想,受到人们的崇敬。在壮族的广大人民中间,不仅有布洛陀故事的口头传说,而且编成史诗、唱本。已经整理出版的《布洛陀经诗》,集流传神话、唱本之大成,是壮族民间文学的巨大成就。壮族故事中英雄人物故事也很突出。如广为流传的《莫一大王》故事,说的是壮族英雄莫一,不仅力气很大,而且武艺超人,可挥鞭赶走群山,用手能把太阳压下去,可把砍下的头再接起来,可编结草人变成兵马,总之,神通广大,本领非凡。在反抗封建王朝压迫的斗争中,不屈不挠,英勇无比。壮族人民在斗争中塑造出自己的民族英雄,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其他内容和形式的故事还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壮族民间文学的另一个流行形式为民歌。壮族地区有“歌海”之称,“歌王”、“歌匠”、“歌手”,到处都有,聚众唱歌形成习惯,“歌仙”刘三姐便是其中的典型。壮家人能触景生情,随编随唱,辩驳对歌,几天几夜,总之,他们有编歌、唱歌的高超本领。而民歌内容极为丰富,许多民歌是用壮族“土俗字”记录传下来的,更多的是以口头传授的形式广泛流传于民间。流传于桂西右江一带的“嘹歌”,包含着山山水水、动物植物、农工技艺、世俗民情、婚恋嫁娶、从征打仗等等,内容无所不有,既叙事,又抒情,被称为“一部未经刊行的壮族古代原生态百科全书”。它那来自人民生活的语言,朴实、凝炼、生动,唱出了壮族人民的心声。这种民歌,形式独特多样,有长歌、散歌、套歌、组歌、勒脚歌、排歌;有五言、七言、长短句:有二行、四行、六行、八行、十二行、十八行;其韵律有脚腰韵、脚头韵、脚韵等等。韵律符合壮族口语习惯,唱起来非常和谐优美,体现了壮族人民在文学上的创造才能。

  壮族美术,有闻名于国内外的铜鼓纹、崖壁画、壮锦图案等,它们体现壮族历史上美术创作的光辉。铜鼓上和壮锦上的各种图饰,有平面的,有立体的,有形象的,有抽象的,有单色的,有多色的,民族特点很浓,无疑是一幅幅美术作品。战国、秦汉时期的骆越铜鼓,硕大浑重;三国、唐宋时代的俚僚铜鼓,小巧玲珑。各类铜鼓,大小不一,无底空腹,腰凹胸凸。每一面铜鼓都是精美的耐人欣赏的艺术珍品。它周身布满各种纹饰,繁缛精致。鼓面上有光芒四射的太阳纹,围以精细的晕圈,晕圈之间有翔鹭纹,近边围处有铸造的伏蛙、蛇斗蛙、马、骑士、牛、牛拉撬、龟、鸟等动物。鼓身的各个部位,有鹿纹、船纹、羽人纹、兽纹,还有各种几何纹样如云雷纹、方格纹、水波纹、圆圈纹、栉纹、菱纹、回纹、钱纹、席纹等等。各种纹饰有多少种,连铜鼓专家们也难以作出精确的统计。铜鼓从造型、绘画、雕刻,都充分体现了壮族民间美术之成就,其铸造工艺也是十分精巧的。

  壮族美术的另一重要表现是崖壁画。崖壁画的制作几乎与铜鼓处于同一个时代,为壮族先民骆越人所创作,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数量之繁多和分布之广阔,可以说是国内独布,世界少有。在桂南左江流域的宁明、龙州、崇左、扶绥大新、凭祥等县市,秦、汉时期的骆越人,用精红色的颜料在河流沿岸的悬崖绝壁上,以涂抹法绘出众多的大大小小的人物图像,以及鸟兽、刀具、铜鼓符号等等。据考察,目前已发现的有84个点183处。其中位于宁明县西北部明江北岸的花山崖壁画最为典型,画面高达40米,长达220余米,各种人物图像和其他图像多达1800余个。人物为裸体状,大的高约2米,小的30厘米。高大人物腰挂环首刀。正面人两手曲肘向上呈倒“八”字状,下肢曲蹲。许多画面是小人物向着大人物,列队曲肢起舞。其内容,有说是祭神庆丰收,有说是誓师打仗,各说不一,其神秘之处还待人们深入探索。但崖画画面的恢弘巨大,人物动作的生动粗矿,绘画崖壁的高削险绝以及绘画颜色经过2000余年风雨浸蚀仍保持着鲜明调子,无不使来参观者、考察者惊叹不已。我国著名崖画研究专家盖山林先生在考察左江崖壁画后撰文说:“左江壁画画面规模之宏大图像之高大密集,为国内岩画所无,世界岩画罕有”,还说“左江崖壁画是中华民族灿烂古代文化的璀蝶明珠,是世界岩画宝藏的一部分”,它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不仅在国内岩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岩画宝藏中占有光辉的一页”。许多专家学者看了也感到“惊心动魄”,要求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崖壁画中,不仅看到壮族及其先民的绘画艺术的成就,同时看到古代壮族人民生活的丰富内容和勇敢奋斗精神,可说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成就。

  体现壮族人民美术才能的第三方面是壮锦艺术。壮锦,最早出现于汉代。宋代,左右江出自绩,是壮锦的前身。明、清时期的壮锦就大放异彩了。壮锦的纹饰图案,生动精美,如鲤鱼跳龙门、蝴蝶恋花、狮子滚绣球、鸳鸯戏水、双龙戏珠、双凤朝阳,还有五彩花卉、福禄寿喜等象征着幸福吉祥的图案数十种,并有菊花、莲花、菜花、牡丹、石榴、梅花、兰花、 字、红棉、水波等纹饰,以红、蓝、黄、绿、紫各种彩色丝线交织而成。总之,壮锦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壮锦不论是美术创作上,还是纺织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口再者,壮锦属壮族的日用品,可用来制成被面、床单、背带、围巾、腰带、门帘、挂袋等,因而每一件用品又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向来为壮族和各族群众以及国内外游人所喜爱。由于壮锦象征美好,而且佳丽厚重,曾被明王朝列为贡品,贵官富商也“莫不争购之”,名声渐由国内传扬到国外。

  此外,壮族的蜡染图案也很漂亮。据调查,天峨县向阳镇一带的壮族,先用溶蜡在白布上画荷花、牡丹、牵牛花、蝴蝶、喜鹊、凤凰等花卉及动物图案,然后沿着画线折叠,用针线缝紧,浸泡于蓝靛液中,视需要颜色的深浅,反复染几次后,拿出将线拆开,煮漂去蜡,便呈现出蓝底白纹的各种图案,色泽对比鲜明,精美素雅。女儿结婚时作为嫁礼,并可制作成床单、被巾、围兜、门帘、裙子等,此种染法至今仍然兴盛。壮族妇女一般文化不高,但却能绘出具有相当水平的装饰画,印染出相当生动高雅的艺术品,实在很不简单。

  壮族音乐。古代有越人歌,悦耳动听。壮族人历来也喜好唱歌,那是从先民越人承传下来的,至今已有二三千年。优美,的山歌声,经常回荡于千山万葬。山歌中有单声部、双声部和多声部,有古歌、情歌、劳动歌、风俗歌等等,各布各的曲调。人们熟悉的电影《刘三姐》,其中所唱的曲调仅是桂北壮族民歌曲调的一小部分。而每年的“三月三”歌节和歌圩的歌调,其旋律、调式的千变万化,其音乐形象的生动传神,那就难以形容了。如普遍流传的二声部民歌,就有百余种唱法。二个声部中,有的高声部先唱,有的低声部先唱,有的同起同落,和谐合拍,十分悦耳。又如流行在马山、上林等广西中部的三声部民歌,高声部为主声,高昂明朗,亲切动听,由歌喉最棒的人主唱;中声部曲调平稳浑厚,对主声起到补充、润色作用;低声部则曲调迂回婉转,常以鼻音哼唱,对高声部和中声部起烘托作用。三个声部唱起来浑然一体,高亢淳厚,听起来舒缓自然,入心入肺,是为壮族民歌音乐的一大特色。此外,壮族的风俗歌,其种类也很多,如庆贺歌、祝寿歌、哭嫁歌、哭丧歌、酒歌、蚂虫另歌、牛歌、串寨歌、拦路歌、摇篮曲等等。这许许多多的歌,一般都是随编随唱,曲调生动流畅,充满生活情趣。

  壮族的乐器也是多种多样。有铜鼓、马骨胡、竹笛、毕咧、葫芦胡、瓦琴、二弦、四弦、峰鼓、八音(又称八仙鼓)、天琴、木叶、扁担等种,用来演奏壮族民间的各种乐曲。如在盛大庄重的庆典活动时,乐手击铜鼓乐,大家跳起群舞,以示大喜之庆;在走村串寨时则吹奏八音;在上山劳动或休息时吹木叶、竹笛等。这些都是壮族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的不同乐器。

  壮族的文化艺术,多是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经过无数无名艺人的不断努力,才创造出来,再逐步加以改进,才达到今天这个水平,它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生活土壤,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经历了千年百代流传下来的这种文化艺术,不但不会泯灭、萎缩,相反,它将随着壮族文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日益趋于更加完善,更加美好。这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之花,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绚丽的一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4-26 21:55 , Processed in 0.126135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