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07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除夕与过年——壮族前商王朝太阳历与阴阳合历的科学结晶(一)(二)

[复制链接]

12

主题

0

听众

301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1-8-15
注册时间
2010-7-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00:1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除夕与过年——

壮族前商王朝太阳历与阴阳合的科学结晶

                 

                  罗新潮(壮族)

 

 

除夕与过年,是最能代表现代中国的民族传统及民俗文化。

“除夕” 与“过年”实际上都来源于壮族前商王朝太阳历和阴阳合历,是壮族与前商王朝的科学文化与文明的结晶。这太阳历和阴阳合历在壮族原始宗教神话里广为流传。

中国的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阴就是太阴,太阴是月亮的别称;阳是指太阳;阴阳合历就是把太阳的天文历象周期和月亮的天文历象周期配合起来表达时间的一种历法。而发明阴阳合历的中国民族都肯定会把太阳和月亮当作自己民族的始祖。壮族,十分旗帜鲜明地明确以太阳五彩凤为始祖,以月亮龙母为始祖母。由于原始宗教神话传说,始祖太阳和月亮是从同一个太极阴阳鱼“盘古蛋”孵化出来的龙凤,所以壮族的始祖和始祖母合称为“祖壮”。也有韦姓、黄姓等一些巫术星派把始祖和始祖母合称为“盘古”或者“优羲”。但是,相同的一点是:无论是称“祖壮”,还是“盘古”,或是“优羲”,指的都是始祖和始祖母太阳和月亮两个人,而不是只指一个人,也不是指其他不是太阳和月亮的人。即:不是太阳和月亮的人,就不能也不配做壮族始祖和始祖母。所以壮族把始祖和始祖母合称为“祖壮”,而自己则自称为“壮族”。 

壮族名称里的“壮”也就是来源于壮族始祖太阳和月亮祖壮的“壮”,因此“祖壮”就不可能只是一个始祖,而是太阳和月亮两个始祖,这也如同壮族民间传说的第二代或者第三代始祖“伏羲”,民间也称为“伏羲兄妹”一样,也不是一个人,而是太阳和月亮“伏羲兄妹”两个人。所以,“祖壮”分开就是太阳和月亮,称为“夒古象”,又称“尧成汤”,也可以说成“成汤尧”或者“汤成”。“夒”与
   
“尧”在壮语里是同音词,译成汉语词义都是“说话”的意思,指的都是“语言神祖”。所以壮族和前商王朝的“语言神祖”并不只是一个人,而是发明语言、会说话的太阳和月亮两个人。

“夒古象”一词译成汉语词义就是“九肄太阳语言神”。而“成汤”是壮语称呼前商王朝国社土地庙“唐社”的称谓,所以“尧成汤”译成汉语词义就是“国社土地语言神”。壮族原始宗教以月亮为土地神,又以龙为土地神的象征,故称之为月亮龙母。由此,壮族的土地神就是月神,而月神也是土地神。综上所述足以证明:“祖壮”是壮族的始祖,而壮族是发明中国阴阳合历的民族。

“夒古象”在壮族流传的神话传说里,多以知识渊博、机智诙谐、善于讲故事、劝喻世人的老人形象出现。壮语中“古”这个音词译成汉语词义是就“九”;而壮语里“象”的词义本义是“留”和“放”,由“留”、“放”引申为“肄”。所以,壮语“古象”译成汉语词义就“九肄”。“九肄”是壮族和前商王朝称呼太阳事物现象的一种说法:用九个太阳代表十个太阳,也就“九肄”,是“十日”的代名词。因为对于壮族和前商王朝来说,“十日”,本是太阳历的名称,其来源于壮族民间仍在流行的“妈吝(女寅)戳太阳”民间传说。

相传,在前商王朝时代,壮族历官每隔三十六天就要在商王宫里挂上一个太阳历“十日”的历牌。每个历牌当中还有太阳历“十日”下属的“三十节气”牌,从冬至日“妲己开岁”挂上“十日”的第一日“己”历牌,以及“三十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牌开始,十二天以后要挂上“十日”的第二个“三十节气”牌,二十四天之后挂上“十日”的第三个“三十节气”牌三十六天以后再要挂上太阳历“十日”的第二个“庚”历牌,以及“十日”的第四个“三十节气”牌,以后依次“辛、壬、癸、甲、乙、丙、丁”,挂到最末尾的第十个日“戊”历牌时,也就形成“十日并出”情景。“十日并出”自然就等于宣告一个太阳年就此结束,由此民间也就把“十日并出”说成“结束”以及“玩完”的代名词。由于在一个太阳年结束之后开始新年的“妲己开岁”前夕,还会举行一次由“罗家女”摘下“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的十个“日”的历牌仪式。壮族民间就把这个仪式传说成“妈吝(女寅)戳太阳”,民间就更把“十日并出”说成“完蛋”的代名词,视为“不祥”的代名词代名词。由此,阴阳术家和地理风水家就把“十日并出”当成必须刻意追求避免的不祥之兆,于是就以始祖太阳上帝不跟凡人直接交往接触,必派使者为由,把“十日”改成“九肄”,以避晦忌讳。

  壮族巫星派遗传下了前商王朝的太阳历“十日”历,以及太阳历所属的三十节气和一百二十二侯,同时也流传太阳历“妲己旦甲”两个季节的划分。所以,壮族是发明和创造中国传统历法的民族。

(后续)

(后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20 0:19:05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沙发
发表于 2010-9-20 14:08:00 |只看该作者

"壮族名称里的“壮”也就是来源于壮族始祖太阳和月亮祖壮的“壮”"

作者太不了解“壮族”之“壮”的来历了吧!壮族中称“布壮”者,主要是桂中即宜柳一带的壮族。“壮”原为“僮”,“僮”的意思在壮语里应是“广阔的田野”之义,“布僮”就是指“生活在平原地带的人”,和桂西的“布弄”(生活在山区的人)相对。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板凳
发表于 2010-9-20 17:12: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之凤在2010-9-20 14:08:02的发言:

"壮族名称里的“壮”也就是来源于壮族始祖太阳和月亮祖壮的“壮”"

作者太不了解“壮族”之“壮”的来历了吧!壮族中称“布壮”者,主要是桂中即宜柳一带的壮族。“壮”原为“僮”,“僮”的意思在壮语里应是“广阔的田野”之义,“布僮”就是指“生活在平原地带的人”,和桂西的“布弄”(生活在山区的人)相对。

壮族中称“布壮”者,主要是桂中即宜柳一带的壮族?

其实,不少地方都有“布壮”!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地板
发表于 2010-10-5 20:41: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牙jie在2010-10-5 18:04:42的发言:

本来是要再继续文章的,只是发表上来怎么会那么乱,不知何故,只好暂停了。

如果你不是原作者,可能原作者限制你再转载,镶了代码,,,,,,可以从新编辑,把每段文字后面的那些英文符号代码删掉即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5 20:41:5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听众

301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1-8-15
注册时间
2010-7-15
5#
发表于 2010-10-5 17:29:00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国除夕与过年——壮族前商王朝太阳历与阴阳合历的科学结晶(一)(二)

(接1楼)

          中国除夕与过年——
   

         壮族前商王朝太阳历与阴阳合的科学结晶
   

                 
   

                                     罗新潮(壮族)

在中国的历法上,跟历法关系最密切的神是尧和舜。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都称之为“尧天舜日”。“尧天”指的是历法中的太阳轨道黄道。壮语称天为“文”,所以“尧天”在壮语中说成“文尧”。汉古籍记写为“文鳐”。前文说过,“尧”与“夒”是同在一个太极圆盘里“盘古”的阴阳两条鱼。《山海经》里“文鳐鱼”被记载为:一条晚上从西海飞到东海的鱼。这种性质的“文鳐鱼”实际上指的是太阳。

壮族原始宗教神话传说:太阳傍晚落入西海,然后就变成文鳐鱼,在晚上从西海飞回到东海,次日清晨,才能再从东海升起。这个被叫做“文鳐鱼”的太阳本来应该是“夒”,“夒”又称为“鳐”“尧”、“ 鳐” 、“夒”三者是同音,因而“尧”与“鳐”都是从“夒”分化出来的,因“ 尧”、“鳐”都来源于“夒”,所以“尧天”实际也是来源于“夒天”。

在历法上,“夒”和“尧”之所以被称为“天”或者“上帝”,是由于始祖太阳神基于历法天文科学文化的进步,同时也须具体转化成为更高一级主宰太阳的太阳轨道黄道。因为当时的壮族和前商王朝历法天文科学文化已经进步到了确立一个太阳轨道黄道,即:一年岁实时间的天文历法科学原理。所以“尧天”和“夒天上帝”,指的就是一个太阳轨道黄道确立一年的岁实时间。换句话说,就是始祖太阳神进一步升华成为掌握或者赐予时间的时光大神。

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掌控时间也就是掌握了一切。已经成为时光大神的始祖太阳神也更进一步升华成为代表“天”的至高无上的神“上帝”,也就是说原来的太阳神“夒”升华成了以太阳轨道为代表的“天”和代表天的“上帝”。既然“夒”成为太阳轨道“夒天上帝”,与之相应、原与“夒”如影随形的始祖“尧”,也同样成为一个与实际的太阳轨道“夒天上帝”相对应的历法太阳轨道黄道“尧天”。这方面的原因最早是由于“尧”本是月亮龙母,月亮也有自身的天体轨道,只不过在使用阴阳合历以后,月亮的岁实时间是采用了太阳的岁实时间,这反映在历法的天文星象上,就是月亮必须以太阳轨道黄道作为月亮的历法轨道,由此也就只能把月亮轨道并入太阳轨道,从而变成在历法的天文星象上月亮也使用太阳轨道,其结果就是月亮的星次位置变成要由太阳位置来标注,这样也就形成了太阳月亮都使用的历法太阳轨道黄道“尧天”。

“舜日”壮语称为“他文”。在壮语里,“他”音词译成汉语词义是“眼睛”,所以“他文”译成汉语词义就是“白天的眼睛”。壮族原始宗教神话认为,太阳是“尧天”或者“夒天”甚至“盘古”用眼在混沌的世界里看到白天的“眼睛”。而“舜”是这些太阳的“眼睛”当中最重要或者地位最高的一只“眼睛”,所以把“舜”选为这些太阳“眼睛”的代表,从而称为“舜日”,因此,“舜”又被传说成“重瞳”,别称为“重华”。

如前文所述,“尧天”是历法天文学确立一年岁实时间的太阳轨道黄道,这一年岁实时间的实现是通过太阳之长“舜日”代表十个太阳或者十二个月亮,在太阳轨道黄道“尧天”上运动,走完一周来完成的。现代历法天文学一般是以太阳从春分点开始,循行太阳轨道黄道一周返回到春分点,作为统计一年岁实时间长度的计算周期。但是,壮族和前商王朝的中国传统历法在古代却并不是以太阳从春分点开始计算,甚至不是以太阳循行太阳轨道黄道一周为统计周期,而是以太阳从冬至点开始循行太阳轨道黄道一周半,第二次返回到夏至点作为一年半的时间,来计算历法一年岁实时间长度的。

这有现代科学考古出土的商甲骨文的文物记载为依据,其记载为:“壅,五百四旬七日至,丁亥,从,在六月”。这一段商甲骨文用现代文解译为:“堆壅夏至日的壅土堆标志,这是已经观测五百四十七天的夏至日,是丁亥日,这个夏至日的壅土堆日影标志数据跟上一个夏至日的壅土堆日影标志数据完全像人随人一样地重合一致,在六月记录。”这一段商甲骨文的记载透露出来的信息至少有五个:

(一)前商王朝有在夏至日由历官或者巫师堆壅土堆来标志日影观测数据,以作为修订历法依据的制度或习惯,而且,实施者一丝不荀,一次连续观测的时间长达五百四十七天,也就是一年半之久;

(二)前商王朝是以太阳从冬至点开始,循行太阳轨道黄道一周半,第二次返回到夏至点,作为一年半的时间,也就是五百四十七天为周期,来观测和计算历法一年岁实时间的长度。从现代的天文学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太阳年一年岁实时间是365.2422天,半年时间是182.6211天,一年半的时间也就是365.2422182.6211天=547.8633天,也就是前商甲骨文所记载的“五百四十七日”。既然记载的“丁亥”这一天是夏至日,那么“五百四十七天”以前就是一个冬至日;

(三)前商王朝已经知道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和冬至,也称之为“至”,但是,还没有区分出“冬至”和“夏至”,仅仅只是笼统地以天数作为标志,称之为多少“至”。“至”的词义是“极端”。这说明前商王朝是把“夏至”和“冬至”看成一年之中的两个在历法上南北对应并且对等的“极端”,即:一年当中对等的两个阶段。换言之,就是一年当中两个对等的季节。

    

         从“五百四旬七日至”来看,前商王朝还没有四季的概念。但是,已经有南北两个“至”是“极

    端”,也就是两季的概念。前商王朝只把一年划分为两季,还没有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没有划分四

    季就没有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以四季为基础等分太阳轨道设计出来的节气。前引商甲骨文中的

   “五百四旬七日至”,就已经说明前商王朝不但有节气,而且还已经称之为“夏至”中的“至”,只是

    前商王朝的节气不是二十四节气而已。

        中国历史中流传至今的节气只有“三十节气”和“二十四节气”两套节气。既然前商王朝是有节

    气,但又不是二十四节气,那么,就只有是“三十节气”了。三十节气不能等分出四个整数,也就是不能分属于四季,只能分属两季,这与上述前商王朝还只把一年划分为两季也恰恰相合。此外,“三十节气”还是能跟“十日”太阳历相配合的节气。“十日”也不能分出四个整数,同样也不适合分属于四季,只适合分属两季。由上述可知,前商王朝有节气,并且根据两个最重要的节气“六月至”和相应的“十二月至”把一年划分为两季,使用传说中的“三十节气”;

(四)前商王朝使用过丑正历。因为只有丑正历夏至日才会是“在六月”,而子正历的夏至日在七月,寅正历的夏至日在五月;

(五)前商王朝特别重视夏至日和夏至点,同时也相应地重视冬至日和冬至点。因为前商王朝以冬至日为太阳年一年岁实时间的启始时间,并且还把“夏至”和“冬至”看成历法一年时间的两个“极端”。所谓“极端”,显然也就是两个特别重要的时间阶段。而前商王朝也特别重视夏至日跟“舜”的来源或是出身,是有着极大的关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5 17:39:3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听众

301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1-8-15
注册时间
2010-7-15
6#
发表于 2010-10-5 17:57:00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国除夕与过年——壮族前商王朝太阳历与阴阳合历的科学结晶(一)(二)(三)

(接4楼)关于“舜”在商甲骨文里有一则重要记载:“东方曰析,凤曰□;南方曰舜,

凤曰岑;西方曰□,凤曰□;北方曰□,凤曰□。”引文里的方框“□”代表目前还没有人能辨认解读,同时也是难于写出来的字。不过,从已经能够辨认解读的字以及语言结构的字里行间,人们还是不难理解这则商甲骨文所记载的的是:前商王朝神文化已经公认的东南西北四个太阳方帝,以四个太阳方帝各自的四个太阳凤凰使者。因为在商甲骨文里“凤”常见记载为“凤使”,由此可以推知前商王朝的神文化是把凤凰当作太阳使者来定义的。

根据这则商甲骨文的记载,我们就可以得知“舜”在前商王朝的身份,是被定位为南方的太阳方帝。跟“舜”一起排座次的还有东、西、北三个太阳方帝,合起来就是东南西北四个太阳方帝。这很明显地证明了“舜”实际身份只是太阳神,不是什么人间帝王。

“舜”还有一个关系密切的南方凤凰使者,名叫“岑”。这等于说,当南方的太阳方帝“舜”到黄河流域跟前商王发生交往联系的时候,都是由“舜”的这个凤凰使者——“凤曰岑”来代表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前商王朝时代,这个南方来的“岑”就都代替“舜”,从而等于就是“舜”。

“舜”能够在前商王朝时代让南方来的“岑”代表和等于,证明这个“舜”是神不是人。因为岑姓是南方壮族大姓。元、明、清三个中国封建王朝的壮族土司有半数是岑姓。如:著名的瓦氏,是靖西县岑姓土司的女儿和田州壮族岑姓土司的媳妇。前明王朝任官职最高的壮族广西都指挥同知岑瑛和北京大理寺三司官岑业,前清王朝任官职最高的壮族岑宫保和岑春瑄等都是岑姓。尤其前商王朝和“舜”以及“凤曰岑”都是跟前商王朝时代的古苍梧,现今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有着极密切、解不开的关系。

苍梧是前商王朝在南方最边远的外服诸侯国。古籍有记载:苍梧国朝商上贡的贡物是“苍梧翡翠”。苍梧国的中心,如今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距离商都——如今河南省安阳市,路程远达七千多里。在四千年前使用的交通工具,只有牛拉马驮。在这交通极其不发达的情况下,往返一趟就得要耗费八个月的漫长岁月,每个人仅仅预备路上吃的粮食就得牵上两匹马。但是,即使这样费力费时伤财,苍梧王仍然不辞劳苦,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长途跋涉七千多里路,远赴商都以“苍梧翡翠”充当前商王朝的下属诸侯,汉族称之为“苍梧尧”。

前商王朝究竟有多少个下属诸侯国,人们不得而知。但是,在前商王朝的诸多下属诸侯中,能够让汉族用前商王朝的国家标准——“高祖夒”的化身月亮龙王“尧”龙母来冠名称呼的,唯独仅有一个——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尧”。由此可见,苍梧国跟前商王朝的关系非同一般。“舜”跟“苍梧”的密切关系见载于《山海经》。

战国时代以前的古籍对“舜”的记载并不多,仅有《尚书》和《山海经》两部著作。《尚书》记载是“舜”的生,《山海经》记载的则是“舜葬”。有人通常把“舜葬”说为“舜的坟墓”,这是因为《尚书》已经记载“舜”是汉族的祖先帝王,甚至汉族的陈姓、田姓还有族谱记载自己是“帝舜”的后代子孙。

然而,流传至今的《尚书》多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汉代的伪书,这在学术界已是公认的定论。因为《尚书》是儒家的第一经典,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第一焚,就是《尚书》。秦始皇的这第一焚,就烧光了民间的《尚书》。后来,在刘邦与项羽争抢秦都咸阳时,刘邦为了不让项羽知道他拿走了秦王朝的天下户籍典册而逼他交还,就冒充项羽火烧阿房宫,这又成为烧光《尚书》的第二把火。这把火烧光了秦庭留存的《尚书》。到汉文帝时,就連皇帝想瞧瞧《尚书》都找不到了,只得以重金厚禄悬赏搜求《尚书》,民间这才陆续有人来晋献《尚书》以取重赏。由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些晋献的《尚书》绝大部份都是伪造来骗取重金厚禄的。因此,汉代就已经把《尚书》分为“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大类。

等到对皇帝和孔子的歌功颂德冷静下来以后,学术界却让人啼笑皆非地一一考证出《尚书》的伪作,甚至把全部“古文尚书”都考订为伪书,很干脆地就直接称之为“伪古文尚书”。而对于“今文尚书”,学术界虽然没有认定全伪,但是也同样已经有多篇被认定是伪书。

既然《山海经》丝毫没有记载“舜生”,而只记载“舜葬”,那么这个“舜葬”就不可能像《尚书》所说的那样,是“舜”的坟墓,而最有可能是对一种类似坟堆的封土堆的比喻性称谓。因为前引商甲骨文的“壅,五百四旬七日至,丁亥,从,在六月”。已经证实前商王朝有在夏至日堆壅土堆来标志日影的制度和习惯。假如前商王朝在夏至日堆这个壅土堆跟“舜”有关系,也可以称为“舜葬”。可“舜葬”却偏偏就跟前商王朝在夏至日堆的这个标志日影的壅土堆有着千丝万缕、斩不断的特殊关系。

在《山海经》的记载中,“舜葬”有两个地点:一个是湖南零陵九疑山,在南岭之北,另一个是“苍梧之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却在南岭之南,显然《山海经》中的“舜葬”不是坟墓。但这两个地点却有着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差别:湖南零陵九疑山在25北纬度,广西梧州市则在北纬23.5度左右,恰巧是北回归线经过的地方。所谓北回归线是指太阳视圆面中心线到达这里之后,就停止向北移动的趋势,不再往北移动,而是返身往相反的方向移动,返回南方,故称之为“回归”。就是太阳直射只达到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是没有太阳直射的。太阳到达北回归线后返身往相反的方向——南方移动的时候,就是夏至日。这就是说,北回归线是夏至日的标志。前文引述商甲骨文曾经说过,在太阳到达北回归线返身往相反的南方移动的夏至日时,前商王朝要堆壅土堆来作为标志日影的数据,这个土堆有可能是被称为“舜葬”。而广西梧州市“苍梧之野”的“舜葬”,也恰恰就正好座落在北回归线上,北回归线也恰恰正好是夏至日的标志。(后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3 21:11:3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听众

301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1-8-15
注册时间
2010-7-15
7#
发表于 2010-10-5 18:04:00 |只看该作者

本来是要再继续文章的,只是发表上来怎么会那么乱,不知何故,只好暂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听众

301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1-8-15
注册时间
2010-7-15
8#
发表于 2010-10-13 21:14: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的指点,现在已经重新发上去了。

这篇文章,我是受原作者之托首发的,没有在任何地方发表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听众

301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1-8-15
注册时间
2010-7-15
9#
发表于 2010-10-13 21:23:00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国除夕与过年——壮族前商王朝太阳历与阴阳合历的科学结晶(一)(二)(三)(

接5楼)

在商甲骨文和金文中,“舜”字写成

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体。从商甲骨文的记载“南方曰舜”、“凤曰岑”可以得知,“舜”是南方的太阳方帝,因为所有的“凤”都是太阳。“舜”以太阳“凤”为使者,又有东南西北的方位座次,显然是太阳方帝无疑。商甲骨文金文中“舜”字的上部结构“炎”或者“匚+炎”(炎在匚的里面),说明“舜”本是“炎帝”,其中“匚+炎”(炎在匚的里面)字的半框字形结构“匚“代表神龛,更表明“舜”是在神龛里受供奉的“炎”神“炎帝”;“舜”的下半部字形结构“舛”,其词义是“相违背”、“相反”、“往返”,这些词义解释为“回归”没有什么不妥。就是说,根据商甲骨文“舜”字的字形结构的词义,可以解释“舜”字为“往返太阳炎帝”。而这个在商甲骨文和金文中字面可以解释为“往返太阳炎帝”的“舜”, 恰好在《山海经》里有一个关于“舜葬”的记载:在广西梧州市苍梧之野,太阳南北往返的夏至日标志北回归线上,前商王朝有在夏至日堆壅土堆(“壅,五百四旬七日至,丁亥,从,在六月。”)来标志日影以作为观测数据和夏至点北回归线观测标志点的制度或习惯,恰好又有前商王朝留存下来的一则载述“南方曰舜、凤曰岑”的东南西北四方神名和凤名,载明了“舜”是前商王朝确认、定位的南方太阳方帝,并确立了由南方的“岑”代表和代替“舜”的制度或规定。有这四方面的互相印证,即可证明“舜”最早起源于前商王朝——每当夏至日,在古苍梧现今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的北回归线上测定“日中无影”的地点堆壅土堆,来作为北回归线标志确定夏至日时间,这个壅土堆被民间俗称为“舜葬”。

由于“舜葬”处在历法关键部门“夏至”北回归线位置,因而成为历法中的“高祖夒”在太阳轨道黄道上最南端代表“夏至”的太阳位置。“舜”由此成为代表“夏至”,从而掌管太阳在“夏至”和冬至“两个极端之间的南北往返的南方太阳方帝太阳神之长“炎帝”。“舜”成为太阳之长“炎帝”的原因,在于如前所述:前商王朝特别重视“夏至”。前引商甲骨文“壅,五百四旬七日,丁亥,从,在六月”。就说明是以冬至日为记时起始,这样经过夏至日再返回到第二个冬至日,就已经是一年365.2422天的岁实时间。但是,前商王朝却并不以这样从冬至到冬至的一年时间来作为观测计算一年岁实的统计周期,而是再把它延长半年到547.8633天的第二个夏至日作为观测计算一年岁实的统计周期。这无疑表现了对夏至日的格外重视,因此,才一定要以包含两个夏至日的“五百四旬七日至”来作为一个观测计算周期。“舜”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个历法大神——掌管太阳南北往返,也就是主宰一年岁实的时间的“夏至”太阳神。

由于壮族和前商王朝历法星象传统都是把“夏至”作为确定一年岁实时间的科学标准,因此代表“夏至”也就掌管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南来北往来回往返;而掌管太阳的南北来回往返实际上也就是掌管年岁时间的太阳神,也就要比其他不能掌管和主宰年岁时间的太阳神高出一个等级。这个比其他太阳神高出一个等级的太阳神自然也就成为太阳之长,而这个太阳之长的“长名”或者说“官衔”就叫做“炎帝”。这就是“舜”成为太阳之长“炎帝”的因果。

在中国不是太阳之长的太阳神不能也不配称为“炎帝”,而太阳之长又必须是掌握太阳在回归线两端——南北往返,从而主宰年岁时间的太阳神才有资格充当。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太阳之长“炎帝”,也就只有“舜”。所以,“舜”本是前商王朝始祖太阳神“高祖夒”在历法太阳轨道黄道“尧天”最南边的一个太阳位置。

如前所述:“尧天”是壮族和前商王朝历法星象家根据太阳轨道黄道“夒天”为蓝本,虚构出来的一个历法太阳轨道,这个虚构的历法太阳轨道黄道“尧天”,跟实际的太阳轨道黄道“夒天”的差别是:南北方向截然相反。按照天文星象,实际的太阳轨道黄道“夒天”的具体方位——夏至太阳“帝舜”应该是在代表北回归线的最北端,冬至太阳神“帝喾”具体位置应该是:在代表南方回归线的最南端。但是从前引商甲骨文“南方曰舜、凤曰岑”的记载里,却明确地看到与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位于实际太阳轨道最北端北方回归线的“夏至太阳神帝舜”,是南方的太阳方帝;而“帝喾”却是位于实际太阳轨道最南端的南方南回归线,代表“冬至”的北方太阳方帝。

依据汉族古籍所传记载的“帝喾戴干”本是“帝喾戴子”的误写。实际上“帝喾戴子”与“颛顼戴午”是“子午”相对,是壮族和前商王朝阴阳合历中的两个季节——“端子”和“端午”的简称。壮族和前商王朝的历法,在把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以前,曾经是只划分为两季。太阳历是把一岁“十日”划分成为“妲己”和“旦甲”两个季节;阴阳合历则是把一年十二个月划分为“端子”、“端午”两个季节。即:以“子丑寅卯辰巳”六个月为第一季“端子”季,以“午未申酉戎亥” 六个月为第二季“端午”。“子”就是一月,子是一月叫做子正历,是阴阳合历中的基础历法。因为它跟太阳历最接近,与太阳历结合观测计算就比其他历法容易。但是,它与中国的气候积温状况相差较大,所以不如寅正历以及丑正历适合中国农业使用。

由于中国传统历法自古以来都是采取“岁改易于北方”的既定方针,也就把历法一年的起始时间规定安排在北方的方位。所以,“帝喾戴子”也就由于“子”是一年的起始,从而使“帝喾”的班位列在北方。在北方的“岁改易”形式之中,有的年份会出现月初一恰逢冬至日的特殊历象,历学界把这种冬至日逢月初一的历象称为“历宗”。认为是日、月、星三天相会,行内甚至流行不知历宗在哪一年的历家不能让他修订历法的说法。所以,既然“帝喾戴子”,而“子”又最重冬至日的“历宗”,那么“帝喾戴子”同时也就是“戴历宗”,“戴历宗”也就是“戴冬至”。由此“帝喾”就是“历宗”,也就是“冬至”。这就是说“帝喾戴子”是“冬至”太阳神,并且由于“岁改易于北方”,从而成为以“冬至”为代表的北方太阳方帝。

在今天看来,人们已经没法考察到底是因为“岁改易于北方”的传统中国历法方针导致本来位于太阳轨道北方北回归线的“帝舜”反而成为南方太阳方帝呢?还是由于广西梧州市的“苍梧之野”舜葬壅土堆北回归线是在中国的南方,导致中国传统历法定义“岁改易于北方”,从而把“冬至”安排在北方的方位?也许两者是相辅相成倒还可以说得上。因为在苍梧之野——广西梧州市的“舜葬”壅土堆北回归线,地理方位是在中国南方,地球最热的赤道也是在中国的南方,所以“帝舜”作为中国的太阳之长“炎帝”,就成为跟夏至所处回归线方位不相称,南北方向完全相反的南方太阳方帝。这样一来,中国传统历法的太阳轨道黄道南北方向就与实际的天文星象太阳轨道黄道“夒天”偏离了。因此,必须得为历法虚构一个南北方向跟实际太阳轨道黄道“夒天”相反的历法太阳轨道“尧天”,所以“舜”就是这个虚构的历法太阳轨道“尧天”最南端的一个太阳位置。这个最南边的太阳位置就是夏至点,代表夏至。“舜”的发迹起源于太阳始祖“高祖夒”在历法太阳轨道“尧天”最南端的太阳位置。与“舜”相对处于“尧天”最北端的太阳位置是“帝喾”,这个最北端的太阳位置就是冬至点,代表冬至。所以,“帝喾”最早也是发迹于太阳始祖“高祖夒”在历法太阳轨道“尧天”最北端的太阳位置。

据此,“帝舜”和“帝喾”实际上就是中国最早的“夏至”和冬至“。由于前商王朝每年的夏至日都要堆壅土堆标志日影,以作为观测和统计一年岁实时间长度的科学数据,因此就格外重视夏至,所以把代表“夏至”的南方太阳方帝“舜”定义为太阳之长“炎帝”。由此,“舜”与“高祖夒”合二为一也就成为《山海经》所记载的“帝俊”。

然而,“帝俊”的出现了意味着“舜”的终结。

在神文化中使命终结的“舜”几乎湮没遗失不传。但是,战国时代庄子的《逍遥游》一文还可以作为凭证:“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徏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鹏之徏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转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段庄文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北海有鱼,它的名字中鲲。鲲的大,不知道大到有几千里。它变化成为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大到在几千里。奋起腾飞,它的翅膀就如同垂到天边的云。这只鸟呀,海运的季节到来就要飞徏到南海。所谓南海,就是天池。鹏的飞徏南海呀,水花激溅三千里,龙卷狂飚冲天直上九万里,它离去所凭借的是六月夏至风那神奇的天力。”

前商王朝使用的正丑历,夏至日是在六月,所以“六月息”应就是“六月夏至风天的气息”。鲲鹏在夏至日凭借“六月夏至风天的气息”往南飞徏南溟,正与太阳在夏至日要从北回归线返回南回归线相同。而且原始宗教神话传说:太阳出身于太极阴阳鱼,又化为凤凰鸟,冬至日凤道北来,夏至日又乘风归去,这也与鲲鹏在夏至日鱼化鸟从北溟飞徏到南溟恰相一致。据此应该不难感觉到,庄子笔下所描绘的鲲鹏其实就是原始宗教神话传说的太阳,而且还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之野北回归线“舜葬”壅土堆代表“夏至”主宰太阳南北来往的太阳之长“帝舜”的一个化身。

“帝舜”之所以会在庄子笔下化身为鱼鸟互化的鱼鳞鸟鲲鹏,其实也是话说有本的。庄子所借鉴描绘的鲲鹏蓝本,来自通常被壮族民俗学界认为是壮族第一代始祖“莫渌甲”。“莫渌甲”也是男女同一人。男性化时,称为“莫一王”,女性化时称为“米洛甲”。在壮语中“渌”、“陆”一类同音的汉字记写词译成汉语词义是“鸟”;“甲”音词译成汉语词义是“鱼鳞”。所以,“渌甲”一词译成汉语词义就是“鱼鳞鸟”。“鱼鳞鸟”指的就是从“盘古”蛋里的太极阴阳鱼“文鳐鱼”变化出来的太阳鸟,也就是说壮族原始宗教神话里的凤凰本是一只“鱼鳞鸟”。

壮族南方土著的第一代始祖“莫渌甲”以及岑姓的始祖“凤曰岑”都是凤凰,也证实了壮族是以太阳为始祖,以月亮为始祖母,“莫渌甲”的女性化身“米洛甲”,译成汉语词义就是“蜕壳娘娘”。壮语音词“米”译成汉语词义是“母”,“洛”音词译成汉语词义是“蜕”、“剥”,“甲”音词的本义是“鱼鳞”,引申为“壳”。在壮族原始宗教神话里月亮是蜕壳动物的始祖。因为月亮每个月都“蜕”一次“壳”,所以月亮又别称为“蜕壳娘娘”。由于“蜕壳”也是蚕的特征,因此壮族的月神同时也充当蚕神和先蚕。“蜕壳娘娘”的释义说明“莫渌甲”只不过是南方土著壮族对壮族第二代始祖“伏羲兄妹”的别称。因为“伏羲兄妹”所涵盖的“伏羲女娲”,才是中国级别的“蜕壳”祖宗。“莫渌甲”、“米洛甲”充其量最多也只是广西级别的“蜕壳娘娘”而已。

壮族和前商王朝以“尧”或者“夒古象”为第一代始祖母月亮龙母,后来由于历法天文科学文化的进步,要求宗教政治界把月神分为月朔神和月望神。宗教政治界也由于始祖太阳神“高祖夒”的头上已经蒙上了一个太阳轨道高于并主宰太阳,致使始祖在不知不觉之中遭遇实际贬值的危机阴影,因而壮族和前商王朝改革原始宗教,把第一代太阳“高祖夒”升华成为以太阳轨道黄道为代表的“夒天上帝”,把为“商星”守国的天狗“商羊”星与月亮历结合的农时大神“伏羲”擢升为第二代太阳;又把第一代月亮龙母细分为第二代月亮“尧之二女”嫦娥与常羲。嫦娥领“西陆”为月朔神,常羲领“北陆”为月望神,合称为“娥皇”或者“伏羲妹”。

壮族罗、彭、莫、韩、田、陈、李、龙等姓氏的蓝衣壮则又称之为“柳三妹”、“刘三姐”,这样南方土著壮族也就由此称之为“莫渌甲”和“米洛甲”。到了宋、元、明三个朝代的封建王朝,壮族土司治下多瑶族,而瑶民又叛服无常,因此,壮族土司为了拢络瑶民,就把瑶族的始祖“密洛陀”认为壮族和瑶族的“共同始祖”,称为“布洛陀”。从此,在壮族土司统治的政治领域内,“布洛陀”就成为压倒一切的壮族始祖。

但是,现代壮学研究却考证出“莫渌甲”神话出现在“布洛陀”神话之前,从而不取“布洛陀”为壮族第一始祖的说法,反而把“莫渌甲”列为壮族第一代始祖,只把“布洛陀”列为第二代,“伏羲兄妹”被下推成为第三代壮族始祖。也还有的把传说的“布伯”插入为第三代,而把“伏羲兄妹”更后移为第四代壮族始祖。尽管“布洛陀”得到壮族土司的文化大力推崇,但是,在实际的流传过程中也仅仅成为壮族巫师的祖师。这是因为巫师主要依靠土司发迹,大多会成为土司文化的代言人。

“凤曰岑”跟苍梧的密切关系反映在“鼻天子”的传说上。“鼻天子”是苍梧国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汉族把“鼻天子”说成是“舜弟象”。“舜弟象”最早见于孟子“舜封象于有庳”。在古籍里“有庳”通常写成“有鼻”,指的地点也在湖南零陵九疑山。传说在“舜葬”附近有一座“鼻天子”的庙宇遗祠,汉族称之为“鼻亭神祠”。由此,就把“鼻亭神祠”所在地点称为“有鼻”。孟子故意将“有鼻”写成“有庳”,制造模棱两可的模糊效应,应属伪造。“鼻亭神祠”的文化遗存一直留存到唐代,才被流放官员柳宗元伙同另一个汉族流放官员狼狈为奸,“焚其屋,墟其地,沉其主于江”,灭绝人性地焚尸扬灰般地干净彻底消灭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24 22:11:1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听众

301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1-8-15
注册时间
2010-7-15
10#
发表于 2010-10-18 22:04:00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国除夕与过年——壮族前商王朝太阳历与阴阳合历的科学结晶(一)(二)(三)(

(接5楼)

在商甲骨文和金文中,“舜”字写成

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体。从商甲骨文的记载“南方曰舜”、“凤曰岑”可以得知,“舜”是南方的太阳方帝,因为所有的“凤”都是太阳。“舜”以太阳“凤”为使者,又有东南西北的方位座次,显然是太阳方帝无疑。商甲骨文金文中“舜”字的上部结构“炎”或者“匚+炎”(炎在匚的里面),说明“舜”本是“炎帝”,其中“匚+炎”(炎在匚的里面)字的半框字形结构“匚“代表神龛,更表明“舜”是在神龛里受供奉的“炎”神“炎帝”;“舜”的下半部字形结构“舛”,其词义是“相违背”、“相反”、“往返”,这些词义解释为“回归”没有什么不妥。就是说,根据商甲骨文“舜”字的字形结构的词义,可以解释“舜”字为“往返太阳炎帝”。而这个在商甲骨文和金文中字面可以解释为“往返太阳炎帝”的“舜”, 恰好在《山海经》里有一个关于“舜葬”的记载:在广西梧州市苍梧之野,太阳南北往返的夏至日标志北回归线上,前商王朝有在夏至日堆壅土堆(“壅,五百四旬七日至,丁亥,从,在六月。”)来标志日影以作为观测数据和夏至点北回归线观测标志点的制度或习惯,恰好又有前商王朝留存下来的一则载述“南方曰舜、凤曰岑”的东南西北四方神名和凤名,载明了“舜”是前商王朝确认、定位的南方太阳方帝,并确立了由南方的“岑”代表和代替“舜”的制度或规定。有这四方面的互相印证,即可证明“舜”最早起源于前商王朝——每当夏至日,在古苍梧现今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的北回归线上测定“日中无影”的地点堆壅土堆,来作为北回归线标志确定夏至日时间,这个壅土堆被民间俗称为“舜葬”。

由于“舜葬”处在历法关键部门“夏至”北回归线位置,因而成为历法中的“高祖夒”在太阳轨道黄道上最南端代表“夏至”的太阳位置。“舜”由此成为代表“夏至”,从而掌管太阳在“夏至”和冬至“两个极端之间的南北往返的南方太阳方帝太阳神之长“炎帝”。“舜”成为太阳之长“炎帝”的原因,在于如前所述:前商王朝特别重视“夏至”。前引商甲骨文“壅,五百四旬七日,丁亥,从,在六月”。就说明是以冬至日为记时起始,这样经过夏至日再返回到第二个冬至日,就已经是一年365.2422天的岁实时间。但是,前商王朝却并不以这样从冬至到冬至的一年时间来作为观测计算一年岁实的统计周期,而是再把它延长半年到547.8633天的第二个夏至日作为观测计算一年岁实的统计周期。这无疑表现了对夏至日的格外重视,因此,才一定要以包含两个夏至日的“五百四旬七日至”来作为一个观测计算周期。“舜”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个历法大神——掌管太阳南北往返,也就是主宰一年岁实的时间的“夏至”太阳神。

由于壮族和前商王朝历法星象传统都是把“夏至”作为确定一年岁实时间的科学标准,因此代表“夏至”也就掌管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南来北往来回往返;而掌管太阳的南北来回往返实际上也就是掌管年岁时间的太阳神,也就要比其他不能掌管和主宰年岁时间的太阳神高出一个等级。这个比其他太阳神高出一个等级的太阳神自然也就成为太阳之长,而这个太阳之长的“长名”或者说“官衔”就叫做“炎帝”。这就是“舜”成为太阳之长“炎帝”的因果。

在中国不是太阳之长的太阳神不能也不配称为“炎帝”,而太阳之长又必须是掌握太阳在回归线两端——南北往返,从而主宰年岁时间的太阳神才有资格充当。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太阳之长“炎帝”,也就只有“舜”。所以,“舜”本是前商王朝始祖太阳神“高祖夒”在历法太阳轨道黄道“尧天”最南边的一个太阳位置。

如前所述:“尧天”是壮族和前商王朝历法星象家根据太阳轨道黄道“夒天”为蓝本,虚构出来的一个历法太阳轨道,这个虚构的历法太阳轨道黄道“尧天”,跟实际的太阳轨道黄道“夒天”的差别是:南北方向截然相反。按照天文星象,实际的太阳轨道黄道“夒天”的具体方位——夏至太阳“帝舜”应该是在代表北回归线的最北端,冬至太阳神“帝喾”具体位置应该是:在代表南方回归线的最南端。但是从前引商甲骨文“南方曰舜、凤曰岑”的记载里,却明确地看到与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位于实际太阳轨道最北端北方回归线的“夏至太阳神帝舜”,是南方的太阳方帝;而“帝喾”却是位于实际太阳轨道最南端的南方南回归线,代表“冬至”的北方太阳方帝。

依据汉族古籍所传记载的“帝喾戴干”本是“帝喾戴子”的误写。实际上“帝喾戴子”与“颛顼戴午”是“子午”相对,是壮族和前商王朝阴阳合历中的两个季节——“端子”和“端午”的简称。壮族和前商王朝的历法,在把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以前,曾经是只划分为两季。太阳历是把一岁“十日”划分成为“妲己”和“旦甲”两个季节;阴阳合历则是把一年十二个月划分为“端子”、“端午”两个季节。即:以“子丑寅卯辰巳”六个月为第一季“端子”季,以“午未申酉戎亥” 六个月为第二季“端午”。“子”就是一月,子是一月叫做子正历,是阴阳合历中的基础历法。因为它跟太阳历最接近,与太阳历结合观测计算就比其他历法容易。但是,它与中国的气候积温状况相差较大,所以不如寅正历以及丑正历适合中国农业使用。

由于中国传统历法自古以来都是采取“岁改易于北方”的既定方针,也就把历法一年的起始时间规定安排在北方的方位。所以,“帝喾戴子”也就由于“子”是一年的起始,从而使“帝喾”的班位列在北方。在北方的“岁改易”形式之中,有的年份会出现月初一恰逢冬至日的特殊历象,历学界把这种冬至日逢月初一的历象称为“历宗”。认为是日、月、星三天相会,行内甚至流行不知历宗在哪一年的历家不能让他修订历法的说法。所以,既然“帝喾戴子”,而“子”又最重冬至日的“历宗”,那么“帝喾戴子”同时也就是“戴历宗”,“戴历宗”也就是“戴冬至”。由此“帝喾”就是“历宗”,也就是“冬至”。这就是说“帝喾戴子”是“冬至”太阳神,并且由于“岁改易于北方”,从而成为以“冬至”为代表的北方太阳方帝。

在今天看来,人们已经没法考察到底是因为“岁改易于北方”的传统中国历法方针导致本来位于太阳轨道北方北回归线的“帝舜”反而成为南方太阳方帝呢?还是由于广西梧州市的“苍梧之野”舜葬壅土堆北回归线是在中国的南方,导致中国传统历法定义“岁改易于北方”,从而把“冬至”安排在北方的方位?也许两者是相辅相成倒还可以说得上。因为在苍梧之野——广西梧州市的“舜葬”壅土堆北回归线,地理方位是在中国南方,地球最热的赤道也是在中国的南方,所以“帝舜”作为中国的太阳之长“炎帝”,就成为跟夏至所处回归线方位不相称,南北方向完全相反的南方太阳方帝。这样一来,中国传统历法的太阳轨道黄道南北方向就与实际的天文星象太阳轨道黄道“夒天”偏离了。因此,必须得为历法虚构一个南北方向跟实际太阳轨道黄道“夒天”相反的历法太阳轨道“尧天”,所以“舜”就是这个虚构的历法太阳轨道“尧天”最南端的一个太阳位置。这个最南边的太阳位置就是夏至点,代表夏至。“舜”的发迹起源于太阳始祖“高祖夒”在历法太阳轨道“尧天”最南端的太阳位置。与“舜”相对处于“尧天”最北端的太阳位置是“帝喾”,这个最北端的太阳位置就是冬至点,代表冬至。所以,“帝喾”最早也是发迹于太阳始祖“高祖夒”在历法太阳轨道“尧天”最北端的太阳位置。

据此,“帝舜”和“帝喾”实际上就是中国最早的“夏至”和冬至“。由于前商王朝每年的夏至日都要堆壅土堆标志日影,以作为观测和统计一年岁实时间长度的科学数据,因此就格外重视夏至,所以把代表“夏至”的南方太阳方帝“舜”定义为太阳之长“炎帝”。由此,“舜”与“高祖夒”合二为一也就成为《山海经》所记载的“帝俊”。

然而,“帝俊”的出现了意味着“舜”的终结。

在神文化中使命终结的“舜”几乎湮没遗失不传。但是,战国时代庄子的《逍遥游》一文还可以作为凭证:“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徏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鹏之徏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转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段庄文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北海有鱼,它的名字中鲲。鲲的大,不知道大到有几千里。它变化成为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大到在几千里。奋起腾飞,它的翅膀就如同垂到天边的云。这只鸟呀,海运的季节到来就要飞徏到南海。所谓南海,就是天池。鹏的飞徏南海呀,水花激溅三千里,龙卷狂飚冲天直上九万里,它离去所凭借的是六月夏至风那神奇的天力。”

前商王朝使用的正丑历,夏至日是在六月,所以“六月息”应就是“六月夏至风天的气息”。鲲鹏在夏至日凭借“六月夏至风天的气息”往南飞徏南溟,正与太阳在夏至日要从北回归线返回南回归线相同。而且原始宗教神话传说:太阳出身于太极阴阳鱼,又化为凤凰鸟,冬至日凤道北来,夏至日又乘风归去,这也与鲲鹏在夏至日鱼化鸟从北溟飞徏到南溟恰相一致。据此应该不难感觉到,庄子笔下所描绘的鲲鹏其实就是原始宗教神话传说的太阳,而且还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之野北回归线“舜葬”壅土堆代表“夏至”主宰太阳南北来往的太阳之长“帝舜”的一个化身。

“帝舜”之所以会在庄子笔下化身为鱼鸟互化的鱼鳞鸟鲲鹏,其实也是话说有本的。庄子所借鉴描绘的鲲鹏蓝本,来自通常被壮族民俗学界认为是壮族第一代始祖“莫渌甲”。“莫渌甲”也是男女同一人。男性化时,称为“莫一王”,女性化时称为“米洛甲”。在壮语中“渌”、“陆”一类同音的汉字记写词译成汉语词义是“鸟”;“甲”音词译成汉语词义是“鱼鳞”。所以,“渌甲”一词译成汉语词义就是“鱼鳞鸟”。“鱼鳞鸟”指的就是从“盘古”蛋里的太极阴阳鱼“文鳐鱼”变化出来的太阳鸟,也就是说壮族原始宗教神话里的凤凰本是一只“鱼鳞鸟”。

壮族南方土著的第一代始祖“莫渌甲”以及岑姓的始祖“凤曰岑”都是凤凰,也证实了壮族是以太阳为始祖,以月亮为始祖母,“莫渌甲”的女性化身“米洛甲”,译成汉语词义就是“蜕壳娘娘”。壮语音词“米”译成汉语词义是“母”,“洛”音词译成汉语词义是“蜕”、“剥”,“甲”音词的本义是“鱼鳞”,引申为“壳”。在壮族原始宗教神话里月亮是蜕壳动物的始祖。因为月亮每个月都“蜕”一次“壳”,所以月亮又别称为“蜕壳娘娘”。由于“蜕壳”也是蚕的特征,因此壮族的月神同时也充当蚕神和先蚕。“蜕壳娘娘”的释义说明“莫渌甲”只不过是南方土著壮族对壮族第二代始祖“伏羲兄妹”的别称。因为“伏羲兄妹”所涵盖的“伏羲女娲”,才是中国级别的“蜕壳”祖宗。“莫渌甲”、“米洛甲”充其量最多也只是广西级别的“蜕壳娘娘”而已。

壮族和前商王朝以“尧”或者“夒古象”为第一代始祖母月亮龙母,后来由于历法天文科学文化的进步,要求宗教政治界把月神分为月朔神和月望神。宗教政治界也由于始祖太阳神“高祖夒”的头上已经蒙上了一个太阳轨道高于并主宰太阳,致使始祖在不知不觉之中遭遇实际贬值的危机阴影,因而壮族和前商王朝改革原始宗教,把第一代太阳“高祖夒”升华成为以太阳轨道黄道为代表的“夒天上帝”,把为“商星”守国的天狗“商羊”星与月亮历结合的农时大神“伏羲”擢升为第二代太阳;又把第一代月亮龙母细分为第二代月亮“尧之二女”嫦娥与常羲。嫦娥领“西陆”为月朔神,常羲领“北陆”为月望神,合称为“娥皇”或者“伏羲妹”。

壮族罗、彭、莫、韩、田、陈、李、龙等姓氏的蓝衣壮则又称之为“柳三妹”、“刘三姐”,这样南方土著壮族也就由此称之为“莫渌甲”和“米洛甲”。到了宋、元、明三个朝代的封建王朝,壮族土司治下多瑶族,而瑶民又叛服无常,因此,壮族土司为了拢络瑶民,就把瑶族的始祖“密洛陀”认为壮族和瑶族的“共同始祖”,称为“布洛陀”。从此,在壮族土司统治的政治领域内,“布洛陀”就成为压倒一切的壮族始祖。

但是,现代壮学研究却考证出“莫渌甲”神话出现在“布洛陀”神话之前,从而不取“布洛陀”为壮族第一始祖的说法,反而把“莫渌甲”列为壮族第一代始祖,只把“布洛陀”列为第二代,“伏羲兄妹”被下推成为第三代壮族始祖。也还有的把传说的“布伯”插入为第三代,而把“伏羲兄妹”更后移为第四代壮族始祖。尽管“布洛陀”得到壮族土司的文化大力推崇,但是,在实际的流传过程中也仅仅成为壮族巫师的祖师。这是因为巫师主要依靠土司发迹,大多会成为土司文化的代言人。

“凤曰岑”跟苍梧的密切关系反映在“鼻天子”的传说上。“鼻天子”是苍梧国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汉族把“鼻天子”说成是“舜弟象”。“舜弟象”最早见于孟子“舜封象于有庳”。在古籍里“有庳”通常写成“有鼻”,指的地点也在湖南零陵九疑山。传说在“舜葬”附近有一座“鼻天子”的庙宇遗祠,汉族称之为“鼻亭神祠”。由此,就把“鼻亭神祠”所在地点称为“有鼻”。孟子故意将“有鼻”写成“有庳”,制造模棱两可的模糊效应,应属伪造。“鼻亭神祠”的文化遗存一直留存到唐代,才被流放官员柳宗元伙同另一个汉族流放官员狼狈为奸,“焚其屋,墟其地,沉其主于江”,灭绝人性地焚尸扬灰般地干净彻底消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4 20:18 , Processed in 0.168394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